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语有主语吗?——从三上章到金谷武洋的“日语主语无用论” 被引量:4
1
作者 唐先容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7-31,共5页
本文旨在通过评述三上章和金谷武洋的“日语主语无用论”,来反省日本“学校文法”中存在的模糊之处,特别是因照搬英语语法来建构日语语法体系所带来的弊病,从而为日语研究者和教学者重新审视日语的特性提供一种崭新的视点。
关键词 主语 主格 主题 主语无用论 学校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语“无助词文”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赵婉 何午 《外语研究》 2003年第5期31-35,共5页
本文通过实例分析了“无助词义”的生成条件,如“助词”与“形态助词”的不同语法功能及表达上的特点。
关键词 無助词文 ヒ口助词 中立叙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语敬语教学管见 被引量:1
3
作者 群英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154-156,160,共4页
敬语是日语中比较独特的语言现象,它反映出日本文化的一些特点,在日语教学过程中应该对这一语言现象给予一定的重视。敬语教学应围绕语言能力、表达能力和文化知识三个方面进行。
关键词 敬语 日语教学 日本文化 言语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源氏物语研究在中国——研究状况与方法论 被引量:8
4
作者 姚继中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24-28,共5页
与西方文学名著相比,《源氏物语》作为世界文学名著,且又出自与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的日本,中国的读者、研究者理应对其有着深刻的认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无论是从传播的角度还是从研究的角度去考察,中国对《源氏物语》的认识与研... 与西方文学名著相比,《源氏物语》作为世界文学名著,且又出自与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的日本,中国的读者、研究者理应对其有着深刻的认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无论是从传播的角度还是从研究的角度去考察,中国对《源氏物语》的认识与研究远不如对西方文学名著那么深刻。个中原因,值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氏物语 研究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源氏物语》悲剧意识论──兼论《桐壶》卷的悲剧意识导向 被引量:6
5
作者 姚继中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12-15,共4页
《源氏物语》作为描写新事物的毁灭、美的毁灭、美的理想的毁灭的悲剧经典 ,可谓日本古典文学中绝无仅有。其悲剧意识源于何处 ,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因此 ,从白居易的《长恨歌》对紫式部的深刻影响、作者自身人生经历的积累及平安... 《源氏物语》作为描写新事物的毁灭、美的毁灭、美的理想的毁灭的悲剧经典 ,可谓日本古典文学中绝无仅有。其悲剧意识源于何处 ,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因此 ,从白居易的《长恨歌》对紫式部的深刻影响、作者自身人生经历的积累及平安朝时代的文化审美定势三个方面对其进行探讨研究很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氏物语 悲剧 意识 源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现代家政学变迁与现状考察报告 被引量:4
6
作者 王荣梅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75-80,共6页
家政学作为一门新兴科学起源于18世纪西方国家,是工业革命时代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产物。然而,现代家政学无论是其外延还是其内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当今日本高等教育机构中,其学科名称为:生活科学、生活环境学、人间环境科学、人间科... 家政学作为一门新兴科学起源于18世纪西方国家,是工业革命时代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产物。然而,现代家政学无论是其外延还是其内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当今日本高等教育机构中,其学科名称为:生活科学、生活环境学、人间环境科学、人间科学等或仍然沿用家政学这一名称。其研究对象已由当初单纯研究“家政”,发展为研究人与人、人与物质、人与生存环境相互作用的层面上。其研究目的在于:运用科学技术提高国民生活质量、构筑可持续发展的循环型社会,为人类福祉做出贡献。现代家政学以“国民的衣食住行生活”、“国民健康”、“国民生存环境”、“人类社会福祉”等为其研究领域的核心课题,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以及应用科学、管理科学、生活哲学、生活艺术等于一体,已形成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成为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应用型科学。并展示出崭新的学科内涵和生活哲学理念。在发达国家中,现代家政学被公认为社会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生活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现代家政学 生活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英文形容词对比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夏夜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110-115,共6页
形容词是各语言中构成方式最为多样,语法特征也各具特色的部分。从语言学的视角审视,中、日、英文形容词无论是在形态方面,还是在活用与语序规则上都各具特点。尤其是日语,除了有与中英文名称相同的形容词外,更有词义性质相同而形态及... 形容词是各语言中构成方式最为多样,语法特征也各具特色的部分。从语言学的视角审视,中、日、英文形容词无论是在形态方面,还是在活用与语序规则上都各具特点。尤其是日语,除了有与中英文名称相同的形容词外,更有词义性质相同而形态及名称不同的形容动词。通过对三种语言形容词的对比和分析,探究其在实际运用中的异同,是对比语言学的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形态学 构成法则 词义分类 语序排列 语言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英文若干句式对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夏夜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1-124,共4页
研究不同语言的语法规则,通过对比和分析找出其共同规律,是对比语言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也是由个别文法研究向普遍文法研究深化的必经途径。SOV型的日语与SVO型的中、英文之间必定存在着诸多的共性,但相互间更多见的却是个性特征。无论SO... 研究不同语言的语法规则,通过对比和分析找出其共同规律,是对比语言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也是由个别文法研究向普遍文法研究深化的必经途径。SOV型的日语与SVO型的中、英文之间必定存在着诸多的共性,但相互间更多见的却是个性特征。无论SOV型语言还是SVO型语言,表示过程中的句子成分虽然相同,但语序构建规则却各异,呈现出各自的结构特征和排列顺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V型语言 SVO型语言 句式结构 语序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途的天使——灵与肉的撕裂 被引量:1
9
作者 赵婉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69-71,共3页
被誉为日本近代现实主义杰作的长篇小说《一个女人》,从表面看异性爱贯穿作品始终,但实际上还流淌着一股同性爱的暗流。在现实生活中,这两种爱在既是女人又是女儿、母亲、姐姐多重身份的叶子———美丽而高傲的女主人公身上却没能得到... 被誉为日本近代现实主义杰作的长篇小说《一个女人》,从表面看异性爱贯穿作品始终,但实际上还流淌着一股同性爱的暗流。在现实生活中,这两种爱在既是女人又是女儿、母亲、姐姐多重身份的叶子———美丽而高傲的女主人公身上却没能得到和谐统一,理智与情感的纠葛使她常陷入迷惘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性爱 同性爱 本能情感 真实生活 肉欲争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实主义的内涵,自然主义的手法——评岛崎藤村的小说《家》 被引量:1
10
作者 丁旻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60-62,共3页
岛崎藤村是日本著名诗人、小说家。他的长篇小说《家》用自然主义的手法和抑郁而感伤的笔触 ,细腻地描写了日本农村两大封建家族日趋没落的过程 ,描述了生活在封建家庭里的青年三吉、正太等人的艰难生活道路 ,使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 岛崎藤村是日本著名诗人、小说家。他的长篇小说《家》用自然主义的手法和抑郁而感伤的笔触 ,细腻地描写了日本农村两大封建家族日趋没落的过程 ,描述了生活在封建家庭里的青年三吉、正太等人的艰难生活道路 ,使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 自然主义 家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英文的被动表达对照分析
11
作者 夏夜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107-110,共4页
日语属SOV型语言,与SVO型语言体系的中、英文异多同少。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语言上的近似与思维方式的灵犀相通应该有某种必然的联系。从思维方式和语言心理上分析,日本人偏好从事态结果上进行表述,日语属于"不及物型语言「なる型言... 日语属SOV型语言,与SVO型语言体系的中、英文异多同少。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语言上的近似与思维方式的灵犀相通应该有某种必然的联系。从思维方式和语言心理上分析,日本人偏好从事态结果上进行表述,日语属于"不及物型语言「なる型言语」",而中、英语则多以动作行为的施事方为表述中心,属于"及物型语言「する型言语」"。因此,同样的内容,往往会出现截然不同的表达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表达 载体标识 民族思维 语言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日本近代文学的“东洋回归”现象
12
作者 黄芳 《外国语文》 1999年第2期38-40,45,共4页
在20世纪日本文坛上,无论是余裕派的夏目漱石、森鸥外,还是唯美派的谷崎润一郎、永井荷风,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大多数都曾留学西方,受到过西方文学思想的洗礼,但对日本传统仍怀有“乡愁”,最后纷纷回归。本文就这一“东洋... 在20世纪日本文坛上,无论是余裕派的夏目漱石、森鸥外,还是唯美派的谷崎润一郎、永井荷风,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大多数都曾留学西方,受到过西方文学思想的洗礼,但对日本传统仍怀有“乡愁”,最后纷纷回归。本文就这一“东洋回归”现象进行了探讨,并对东西文学的差异进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洋回归 则天去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芭蕉蕉风的形成及特色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芳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38-40,44,共4页
本文拟从松尾芭蕉的几首俳句分析芭蕉蕉风的形成及特色 ,以及对日本俳句的发展和创新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关键词 松尾芭蕉 俳句 蕉风 不易流行
全文增补中
从词汇和习俗看中日文化的差异 被引量:2
14
作者 罗国忠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104-107,共4页
中日两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历史 ,尤其在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等方面 ,两国人民互相学习、相互影响 ,有不少相同、相似之处。当然 ,其中也不乏一些看似相同 ,但实际上已出现差异并各具特色的词汇和习俗。弄清楚这些词汇和习俗的差异 ... 中日两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历史 ,尤其在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等方面 ,两国人民互相学习、相互影响 ,有不少相同、相似之处。当然 ,其中也不乏一些看似相同 ,但实际上已出现差异并各具特色的词汇和习俗。弄清楚这些词汇和习俗的差异 ,对于我们学习日语和同日本人交流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文化 同源异质 词汇 习俗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