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广告英语双语教学的可行性及意义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幼斌 蓝若宇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7-140,共4页
双语教学是教育部对高校本科教育进行评估的观测点之一,但由于师资、教材和学生现有水平的限制,双语教学在各高校开展的程度并不相同,并存在着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亦参差不齐。因而高校双语教学目前仍是一个实验的领域,一个争论的... 双语教学是教育部对高校本科教育进行评估的观测点之一,但由于师资、教材和学生现有水平的限制,双语教学在各高校开展的程度并不相同,并存在着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亦参差不齐。因而高校双语教学目前仍是一个实验的领域,一个争论的焦点。本文揭示了广告专业大学课程设置中英语与广告专业课分离的现状,探讨高校双语教学的基本内涵,重点分析广告英语双语教学的可行性及意义,并针对目前高校开设双语课程的困境提出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广告英语 双语教学 可行性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美语境下《金陵十三钗》的视觉表现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佳 康何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50-51,共2页
审美情怀是艺术作品有内驱力和生命力的重要条件,其中的典型视觉和典型形象的讨论亦是视觉艺术的重要研究对象。电影《金陵十三钗》在人性魅力展现、精神价值体现与视觉艺术表达的契合上达到了可谓"完美"的高度。本文在真、善、美的... 审美情怀是艺术作品有内驱力和生命力的重要条件,其中的典型视觉和典型形象的讨论亦是视觉艺术的重要研究对象。电影《金陵十三钗》在人性魅力展现、精神价值体现与视觉艺术表达的契合上达到了可谓"完美"的高度。本文在真、善、美的特定审美语境关照下,解析在精神内涵和视觉呈现皆出色的《金陵十三钗》中的典型视觉元素及表现,形象化地分析视觉元素与视觉传播如何更好地传递出其映射的精神内涵,使视觉呈现能真正体现人文精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 人性 视觉 《金陵十三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闲情偶寄》与晚明闲赏美学之差异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飞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1期82-83,111,共3页
历来研究者们都习惯将李渔的《闲情偶寄》作为晚明文人闲赏美学代表作之一,但实际上,李渔作为晚明文人当中具有特殊经历和个性的一员,其生活美学代表作《闲情偶寄》也和晚明文人群体的生活美学类作品有着明显的区别。本文从闲的本质、... 历来研究者们都习惯将李渔的《闲情偶寄》作为晚明文人闲赏美学代表作之一,但实际上,李渔作为晚明文人当中具有特殊经历和个性的一员,其生活美学代表作《闲情偶寄》也和晚明文人群体的生活美学类作品有着明显的区别。本文从闲的本质、对象和内容三个方面,对李渔《闲情偶寄》与晚明闲赏美学之间的差异进行了梳理与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渔 晚明闲赏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心理分析理论在媒体和文化研究中的效用和局限性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幼斌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39-142,共4页
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强调“性”为人类行为之根本,以人的无意识为主要研究对象。其学派不少学者对此学说进行了批判改造,将研究扩展到梦、欲望、幻想等领域,使其成为媒体和文化研究的重要切入点。但究其效用,心理分析理论在个体及心... 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强调“性”为人类行为之根本,以人的无意识为主要研究对象。其学派不少学者对此学说进行了批判改造,将研究扩展到梦、欲望、幻想等领域,使其成为媒体和文化研究的重要切入点。但究其效用,心理分析理论在个体及心理层面上虽有相当的分析说服力,但在社会层面和意识形态领域,其适用性便受到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分析 媒体和文化研究 效用 局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众文化语境中的知识分子生存图景
5
作者 郭赫男 王永波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1-103,共3页
当下的知识分子因其对大众文化所抱持的立场及其策略的差异,可以划分为三种形态。中国的现代性依然是一个在路上的问题,怀抱传统人文精神的知识分子需要调整自己的文化策略,对当下的大众文化进程施以积极影响。
关键词 大众文化 知识分子 人文精神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电视节目低俗化问题
6
作者 张春林 张旖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128-129,共2页
以"性"为看点渲染两性话题、以残忍为噱头放大人性之恶、以恶搞为笑料颠覆传统文化、以窥探为资本暴露个人隐私是当前电视节目低俗化的主要表现。电视节目低俗化的恶性竞争,既不利于电视业的健康发展,又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 以"性"为看点渲染两性话题、以残忍为噱头放大人性之恶、以恶搞为笑料颠覆传统文化、以窥探为资本暴露个人隐私是当前电视节目低俗化的主要表现。电视节目低俗化的恶性竞争,既不利于电视业的健康发展,又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遏制并防范电视节目的低俗化刻不容缓。本文认为,应该从建立"收视率"与"满意度"结合的评价体系、强化对电视节目全程监督管理、提升电视人的专业素养等方面来遏制电视节目低俗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 低俗化 问题 防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小孩不笨2》的教育理念解读
7
作者 郭赫男 刘远军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56-56,80,共2页
电影《小孩不笨2》深入探讨了父母与子女之间因彼此缺乏沟通而产生的代沟、反映家长管教子女时所面对的困难的主题,该片渗透出来的教育理念,令人深思。因此,加强沟通,运用赏识教育,宽容是消除代沟、培养孩子成才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小孩不笨2》 教育理念 宽容 赏识教育 代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公益广告对民族价值观的传承与重释
8
作者 张幼斌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7期129-131,共3页
公益广告既深受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影响,成为弘扬传统文化的窗口,又反作用于民族价值观。本文以公益广告的概念及特点切入,从人伦价值观、理欲价值观和知识价值观三个方面,举证当代公益广告对民族价值观的传承与重释,剖析我国民... 公益广告既深受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影响,成为弘扬传统文化的窗口,又反作用于民族价值观。本文以公益广告的概念及特点切入,从人伦价值观、理欲价值观和知识价值观三个方面,举证当代公益广告对民族价值观的传承与重释,剖析我国民族价值观在商业文明冲击下坚持与变迁的原因,认为继承民族价值观的精华,同时包容并融合各种外来文明的优秀价值观,发展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益广告才是其发展壮大的根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广告 民族 价值观 传承 重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山寨设计”现象反思艺术设计创新中对设计管理的缺失
9
作者 康何艳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7期148-150,共3页
在我国,山寨产品之所以有生存的土壤和空间,探其根源就是高额的利益驱使、国家监管力度不够以及企业本身在产品的设计开发过程中对设计管理的缺失。山寨设计的泛滥,对设计资源造成巨大浪费,也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这种以环境为代价... 在我国,山寨产品之所以有生存的土壤和空间,探其根源就是高额的利益驱使、国家监管力度不够以及企业本身在产品的设计开发过程中对设计管理的缺失。山寨设计的泛滥,对设计资源造成巨大浪费,也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这种以环境为代价的操作方式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相悖。同时还对我国正规企业的产品设计与创新产生了极大的制约和打击。将设计管理理论注入到我国的企业和设计创新产业中,并从保护设计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看待我国设计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特色化与建设和谐社会的关系,从根本上去改变我国当前的设计现状和遏制山寨设计现象的恶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寨设计 艺术设计 设计管理 创新 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文性解构模式下的东方新魔幻电影
10
作者 何双百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13,共2页
从《画皮》到新版《倩女幽魂》再到《画皮Ⅱ》,都使用了"东方新魔幻"电影这一类型概念。它们虽然故事不同,但影像表现形式、故事线发展和人物设计上都有异曲同工之处,是对传统经典文本的解构,在中国大片制作规模水涨船高和选... 从《画皮》到新版《倩女幽魂》再到《画皮Ⅱ》,都使用了"东方新魔幻"电影这一类型概念。它们虽然故事不同,但影像表现形式、故事线发展和人物设计上都有异曲同工之处,是对传统经典文本的解构,在中国大片制作规模水涨船高和选题类型日渐拓宽的语境下,在资金、技术、艺术精神、文化理念等方面的融合与协调中,东方新魔幻电影类型孕育而生。本文将以《画皮Ⅱ》为例,从互文性解构的角度对东方魔幻电影的美学特点进行初步探析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新魔幻电影 互文性 解构 《画皮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