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洞见与盲视:对叶维廉中国文论思想的几点反思 被引量:2
1
作者 段俊晖 路小明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7-142,共6页
叶维廉解读中国文论的独到之处主要在于他对中国山水诗、画及道家思想的再阐释,然而过度强调此三者的重要性却又导致了他对中国文论的盲视乃至误释。这中间既有社会外因又有心理内因,只有通过转换角度、改变方法、应用否定性原理才能从... 叶维廉解读中国文论的独到之处主要在于他对中国山水诗、画及道家思想的再阐释,然而过度强调此三者的重要性却又导致了他对中国文论的盲视乃至误释。这中间既有社会外因又有心理内因,只有通过转换角度、改变方法、应用否定性原理才能从反面突围,再认识叶维廉的文论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诗(画) 道家 儒家 过度诠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动万花筒:在隐喻中看到了先锋性——论林兆华改编的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伟民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3-168,共6页
林兆华导演的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被誉为在中国最具先锋实验精神的戏剧作品之一。林兆华导演的《哈姆雷特》对传统理解下的作品主题进行了颠覆与解构,哈姆雷特的形象本身和他的所谓复仇都具有某种荒诞性,显示出了将古代与现代连接... 林兆华导演的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被誉为在中国最具先锋实验精神的戏剧作品之一。林兆华导演的《哈姆雷特》对传统理解下的作品主题进行了颠覆与解构,哈姆雷特的形象本身和他的所谓复仇都具有某种荒诞性,显示出了将古代与现代连接、西方与中国交错、经典与普通相融的特征,人人都是哈姆雷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兆华 《哈姆雷特》 莎士比亚 先锋性戏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莱格尔的浪漫主义文学主张与浪漫主义莎评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伟民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9-85,共7页
弗·施莱格尔的浪漫主义莎评在世界莎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在浪漫主义文学主张中将莎士比亚戏剧视为浪漫主义的杰作。他对莎剧艺术成就的认识是世界莎学宝库中的不朽遗产,对我们认识莎剧的艺术价值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弗·施莱格尔 莎士比亚 浪漫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受莎士比亚——杨世彭和胡庆树创造的《李尔王》世界 被引量:2
4
作者 李伟民 《山东外语教学》 2004年第2期82-85,共4页
本文从莎剧演出、剧本翻译和表演的角度对杨世彭翻译的<李尔王>进行了评论.
关键词 莎士比亚 《李尔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