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投稿须知 |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2
|
高校学报校对工作思考 |
路小明
冯革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0 |
|
3
|
增设新栏目“西部大开发与外语教育”征文启事 |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2 |
0 |
|
4
|
在社会与命运中毁灭的美与爱——论莎士比亚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
李伟民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30
|
|
5
|
中国语境: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阐释策略 |
李伟民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4
|
|
6
|
洞见与盲视:对叶维廉中国文论思想的几点反思 |
段俊晖
路小明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7
|
莎士比亚悲剧《麦克白》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
李伟民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6 |
11
|
|
8
|
从人民性到人文主义再到对二者的否定——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中国形象再研究 |
李伟民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13
|
|
9
|
《维纳斯与阿董尼》对人性与自然的歌咏 |
李伟民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5
|
|
10
|
对爱的真切呼唤——论莎士比亚《李尔王》中的基督教倾向 |
李伟民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5 |
19
|
|
11
|
“何必非真”的审美原则与黄梅戏莎士比亚喜剧《无事生非》 |
李伟民
|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6
|
|
12
|
艰难的进展与希望——近年来中国莎士比亚研究述评 |
李伟民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6 |
17
|
|
13
|
莎士比亚研究——构筑起心灵的家园——兼评张冲的《莎士比亚专题研究》 |
李伟民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14
|
转动万花筒:在隐喻中看到了先锋性——论林兆华改编的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 |
李伟民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15
|
莎士比亚的长诗《维纳斯与阿董尼》与女性主义视角 |
李伟民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16
|
《鲁克丽丝受辱记》与女性主义视角 |
李伟民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7
|
施莱格尔的浪漫主义文学主张与浪漫主义莎评 |
李伟民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18
|
感受莎士比亚——杨世彭和胡庆树创造的《李尔王》世界 |
李伟民
|
《山东外语教学》
|
2004 |
2
|
|
19
|
雨果的浪漫主义莎评对我们的启示 |
李伟民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3 |
3
|
|
20
|
第四届中国英语研究专家论坛暨首届全国认知诗学学术研讨会会讯 |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