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俄语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构想 被引量:1
1
作者 国玉奇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24-127,共4页
根据目前我国俄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探讨合理确定研究生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改革课程设置的必要性,建议建立俄罗斯学专业以摆脱俄语专业发展瓶颈的制肘,主张根据社会需求培养应用型、研究型、复合型俄罗斯学人才。
关键词 研究生 培养模式 课程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语中相对应的清浊辅音发音及音变规律教学初探
2
作者 邵楠希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7期167-170,共4页
以研究基础俄语语音阶段的教学方法为契机,通过辅音的发音口型、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等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清浊辅音的音变规律,在此基础上论述清辅音、浊辅音、软辅音的发音方法并着重探讨其相互转化的语音特点,同时提出辅音发音的分类... 以研究基础俄语语音阶段的教学方法为契机,通过辅音的发音口型、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等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清浊辅音的音变规律,在此基础上论述清辅音、浊辅音、软辅音的发音方法并着重探讨其相互转化的语音特点,同时提出辅音发音的分类训练模式和综合训练模式,依据学生不同的方言基础,研究差异化的语音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音音变 发音要领 爆破音 摩擦音 塞擦音 差异化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3
作者 国玉奇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153-157,共5页
在俄语教学中,教师不仅应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而且也应注重与许多语言现象密切相关的文化现象的讲授。结合文化特点学习语言知识,通过语言现象拓宽学生的对象语言国的文化及国情知识,对于培养真正合格的跨文化交际人才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 俄语教学 文化 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诞世界中的困惑——论《大师和玛格丽特》的主题思想 被引量:8
4
作者 谢周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7-52,共6页
当前俄苏文学评论界对布尔加科夫的小说《大师和玛格丽特》中传统人道主义立场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传统现实主义文学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思想主题共同参照下,该小说中现实世界的荒诞特征显露无遗。作者企图以之克服现实世界荒诞... 当前俄苏文学评论界对布尔加科夫的小说《大师和玛格丽特》中传统人道主义立场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传统现实主义文学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思想主题共同参照下,该小说中现实世界的荒诞特征显露无遗。作者企图以之克服现实世界荒诞性的沃兰德主义既非至恶,亦非至善。小说的主题思想反映了作者在耶舒阿至善与沃兰德主义之间的徘徊与困惑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诞 沃兰德主义 至善 困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国的教育与俄罗斯知识分子的诞生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小桃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9-112,共4页
从10世纪起至17世纪末古罗斯的教育一直在东正教会的掌控之中。这在俄罗斯知识分子的传统和行为上打了深深的烙印。18世纪彼得大帝实施的教育改革使受教育阶层的形成机制发生了变化;从18世纪后期开始,出版业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一切使受... 从10世纪起至17世纪末古罗斯的教育一直在东正教会的掌控之中。这在俄罗斯知识分子的传统和行为上打了深深的烙印。18世纪彼得大帝实施的教育改革使受教育阶层的形成机制发生了变化;从18世纪后期开始,出版业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一切使受教育人士在社会精神生活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到18世纪最后的20年间,在俄国已经形成了一个以贵族为主干成分的受教育阶层。他们通过授学、著述、从事艺术创作及翻译等方式获得了经济和人格上的独立,不再仰仗国家的俸禄和权贵的赏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教育 知识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翻译等值理论的再思考 被引量:10
6
作者 华莉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77-81,共5页
本文通过总结翻译等值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线索 ,归纳它发展的规律 ,概括了现代等值理论对我国翻译学发展的影响。最后得出结论 :翻译等值理论的引介对我国翻译理论的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 ,但只有与我国特殊的语言文化相结合 。
关键词 翻译等值理论 发展线索 发展规律 现代等值理论 翻译学 语言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俄罗斯文化的深层结构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7
7
作者 朱达秋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115-119,共5页
俄罗斯文化是世界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要真正认识俄罗斯文化的独特性 ,就不能不研究俄罗斯文化的深层结构。俄罗斯文化的深层结构是由俄罗斯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其特征是既非东方又非西方的矛盾性、二律背反的双重... 俄罗斯文化是世界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要真正认识俄罗斯文化的独特性 ,就不能不研究俄罗斯文化的深层结构。俄罗斯文化的深层结构是由俄罗斯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其特征是既非东方又非西方的矛盾性、二律背反的双重性、二元结构的统一性、时空超越性和基督宗教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深层结构 俄罗斯文化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汉析字、析词格对比 被引量:2
8
作者 胡世雄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3-126,共4页
类似汉语析字、析词格的修辞方式在俄语中同样存在,其具体离合手法、应用场合、话语功能等在俄、汉语中的异同揭示出人类思维方式的共性在不同民族中对其语言表达方式的巨大影响。
关键词 离合手法 话语功能 思维方式 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话精神的缺失——试评《大师和玛格丽特》的人物塑造 被引量:1
9
作者 谢周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0-24,共5页
布尔加科夫和巴赫金都以笑为武器来反抗专制话语,但《大师和玛格丽特》中的人物塑造方式表明,小说缺失了作者与主人公、主人公与主人公之间的对话精神。布尔加科夫和巴赫金的笑具有不同的性质,前者是追求话语主导权的笑,后者是追求对话... 布尔加科夫和巴赫金都以笑为武器来反抗专制话语,但《大师和玛格丽特》中的人物塑造方式表明,小说缺失了作者与主人公、主人公与主人公之间的对话精神。布尔加科夫和巴赫金的笑具有不同的性质,前者是追求话语主导权的笑,后者是追求对话精神的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尔加科夫 巴赫金 人物塑造 对话精神 话语主导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师和玛格丽特》的象征与神话叙述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周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1-76,共6页
布尔加科夫的《大师和玛格丽特》的创作手法在一定程度上接近于西方现代主义小说,其中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该小说中的象征与神话叙述。小说中贯穿全文的弥散性、渗透性象征体系对于读者理解小说主旨具有重要意义;而作者通过象征的体系化... 布尔加科夫的《大师和玛格丽特》的创作手法在一定程度上接近于西方现代主义小说,其中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该小说中的象征与神话叙述。小说中贯穿全文的弥散性、渗透性象征体系对于读者理解小说主旨具有重要意义;而作者通过象征的体系化、结构的对称化所形成的神话叙述更赋予了作品深刻的哲理内涵。小说在叙述方式上由象征而神话,又由神话而象征,象征与神话相互交织,密不可分,共同体现出象征与神话的叙述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尔加科夫 大师和玛格丽特 象征 神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日瓦戈医生》的悲剧精神 被引量:5
11
作者 谢周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33-36,共4页
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描写了一名旧俄知识分子在动乱年代的遭遇 ,展示了他的心路历程。小说的悲剧精神可以从人类生存处境和精神状态的哲理角度进行探讨。
关键词 悲剧 理性 原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精神内核及其特征 被引量:4
12
作者 朱达秋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135-138,共4页
俄罗斯的可理解为俄罗斯精神内核。它的形成取决于俄罗斯的自然地理、地缘政治和社会条件。俄罗斯精神内核的基本特征是精神性、国家性和共同性。
关键词 俄罗斯 精神内核 精神性 国家性 共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东正教教堂的文化意义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小桃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147-149,共3页
俄罗斯可谓是一个东正教国家,东正教是俄罗斯最大的宗教,约8000万的东正教教徒占了全俄罗斯居民的1/2。东正教教堂不仅是俄罗斯东正教的代表性建筑,而且堪称东正教俄罗斯的标志。它浓缩并物化了俄罗斯东正教的文化心态及审美情趣。了解... 俄罗斯可谓是一个东正教国家,东正教是俄罗斯最大的宗教,约8000万的东正教教徒占了全俄罗斯居民的1/2。东正教教堂不仅是俄罗斯东正教的代表性建筑,而且堪称东正教俄罗斯的标志。它浓缩并物化了俄罗斯东正教的文化心态及审美情趣。了解东正教教堂将有助于深化我们对俄罗斯文化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东正教 教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希金与翻译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世雄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130-134,共5页
普希金历来重视并长期从事翻译活动。他强调译文内容与风格要忠实,形式宜灵活,语言应流畅。他在推动俄国翻译事业健康发展等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观点和建树。
关键词 联系 选材 忠实 语言 音韵 散文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纪之交的俄罗斯语言文化学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达秋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125-128,共4页
语言文化学是俄罗斯语言学发展的前沿学科 ,2 0世纪最后 10年是其迅速发展的时期。俄罗斯语言文化学发展的状况、俄罗斯语言文化学的理论渊源和基础以及主要研究对象和主要的研究流派是大家关心的问题 ,有必要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俄罗斯 语言文化学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农业现代化为何艰难——一个社会学角度的解读
16
作者 江宏伟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7-111,共5页
俄罗斯地大物博,曾一度是世界最大农业出口国,然而从苏联时期到现今却始终未能解决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除了制度方面的原因外,社会文化因素也不容忽视。俄罗斯虽然完成了私有化产权改革,但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并不能迅速改观,... 俄罗斯地大物博,曾一度是世界最大农业出口国,然而从苏联时期到现今却始终未能解决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除了制度方面的原因外,社会文化因素也不容忽视。俄罗斯虽然完成了私有化产权改革,但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并不能迅速改观,阻碍了生产效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农业 现代化 村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变与变异——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与象征主义文学关系之初探
17
作者 谢周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20-23,共4页
对现实世界较少关注,对传统理性意识的反叛,对个体生命的深刻体验和对这种体验的主观表述,是浪漫主义文学与象征主义文学在文化内核上的同质性,而浪漫主义文学与象征主义文学在俄国文学史上并非居于主流地位。考察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与象... 对现实世界较少关注,对传统理性意识的反叛,对个体生命的深刻体验和对这种体验的主观表述,是浪漫主义文学与象征主义文学在文化内核上的同质性,而浪漫主义文学与象征主义文学在俄国文学史上并非居于主流地位。考察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与象征主义文学的相互关系,可以揭示浪漫主义向象征主义的流变和象征主义对浪漫主义的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国 浪漫主义 象征主义 流变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初俄国知识分子的寻神运动
18
作者 李小桃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129-131,147,共4页
19世纪末 2 0世纪初的俄国知识分子寻神运动是帝俄末期的一种宗教哲学思潮。虽然 ,寻神派在认识论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但是 ,它为了解俄国社会现实 ,特别是俄罗斯精神文化打开了一扇窗口 ,是全面、客观评价俄国社会思潮所不可缺少的... 19世纪末 2 0世纪初的俄国知识分子寻神运动是帝俄末期的一种宗教哲学思潮。虽然 ,寻神派在认识论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但是 ,它为了解俄国社会现实 ,特别是俄罗斯精神文化打开了一扇窗口 ,是全面、客观评价俄国社会思潮所不可缺少的层面。他们发起的宗教哲学复兴运动吸引了更多的人关注俄国精神文化尤其是东正教文化的发展 ,对弘扬俄罗斯传统文化 ,加强俄罗斯民族的精神凝聚力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东正教 知识分子 宗教哲学 唯心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索与碰撞——20世纪初俄国寻神运动的社会根源浅析
19
作者 李小桃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137-139,152,共4页
19~20世纪之交在俄国哲学界因神秘主义及其他非理性主义思潮的流行出现了一批热衷于东正教神学的世俗思想家,他们被称作俄国20世纪初的知识分子寻神派,其活动实际上主要集中在1902~1918年这一阶段。他们的出现是当时欧洲大气候和俄国... 19~20世纪之交在俄国哲学界因神秘主义及其他非理性主义思潮的流行出现了一批热衷于东正教神学的世俗思想家,他们被称作俄国20世纪初的知识分子寻神派,其活动实际上主要集中在1902~1918年这一阶段。他们的出现是当时欧洲大气候和俄国国内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形成主要经历了两个过程:首先是从马克思主义转向唯心主义的唯意志论,然后再进入宗教神学。尽管寻神派知识分子的思想存在着缺陷,但是,对这一哲学流派嗤之以鼻同样也是不公正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正教 知识分子 宗教哲学 唯心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找父母——试析《白轮船》中小男孩走向毁灭的心路历程 被引量:1
20
作者 宋治兰 《外国语文》 1999年第4期25-28,35,共5页
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 ,挖掘出了小男孩在走向毁灭的心路历程中潜藏在心里的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寻找父母亲 。
关键词 小男孩 大角鹿妈妈 白轮船 寻找父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