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三十年国内汉语失语者的语言障碍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赵妮莎 姜孟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64-467,共4页
失语症(aphasia)是一种获得性语言障碍,即后天习得的语言能力因大脑局灶病变而受损,其主要分类为Broca失语、Wernicke失语、传导性失语、经皮质运动性失语、经皮质感觉性失语、命名性失语、完全性失语等[1]。近三十年来,对汉语失语症的... 失语症(aphasia)是一种获得性语言障碍,即后天习得的语言能力因大脑局灶病变而受损,其主要分类为Broca失语、Wernicke失语、传导性失语、经皮质运动性失语、经皮质感觉性失语、命名性失语、完全性失语等[1]。近三十年来,对汉语失语症的研究从单纯的临床研究逐步发展为神经科学、影像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共同关注的领域。为分析汉语失语症患者的语言特点,本文对国内1990年~2020年发表的汉语失语症语言障碍的相关研究从汉语语言功能定位、汉语失语症患者词类损伤、汉语句法障碍、汉语语音损伤、汉语失语症量表的编制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失语症 命名性失语 后天习得 BROCA失语 神经科学 WERNICKE 局灶病变 语言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动作语言选择性受损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倩 廖小根 姜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547-1551,共5页
1帕金森病患者动作语言障碍成因解释近十年来,国际上围绕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语言障碍开展了大量研究,其中PD患者动作语言加工能力受损引起了临床医学和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动作语言主要是指与动作概念有关的词汇... 1帕金森病患者动作语言障碍成因解释近十年来,国际上围绕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语言障碍开展了大量研究,其中PD患者动作语言加工能力受损引起了临床医学和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动作语言主要是指与动作概念有关的词汇,主要指动作动词。动作语言选择性受损是指个体产出和理解动作动词的能力受损但其他词类的相应能力保留的语言病理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作语言 帕金森病患者 动作概念 语言障碍 病理现象 临床医学 成因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学习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西 姜孟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5-320,共6页
机器学习是医学人工智能的研究热点和重点之一。针对神经退行性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的早期诊断,现有的临床评分量表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局限性。该文报告了基于行为(语音、步态、书写)、电生理(脑电)、影像组学(核磁共振... 机器学习是医学人工智能的研究热点和重点之一。针对神经退行性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的早期诊断,现有的临床评分量表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局限性。该文报告了基于行为(语音、步态、书写)、电生理(脑电)、影像组学(核磁共振成像、单光子发射断层成像、正光子发射断层成像)和基因组学等数据,机器学习应用于PD诊断的研究进展,发现其较传统方法更为精准,以期为未来人工智能智慧诊断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机器学习 人工智能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患者动作语义加工选择性缺陷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姜孟 田真玲 《语言战略研究》 2019年第5期46-57,共12页
帕金森病(PD)是一种累及锥体外系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常以运动症状为主,但在构音、词汇语义、句法、语用、书写等诸方面均表现出障碍。本文着眼于PD患者动作语义加工选择性缺陷,介绍了国外的相关实证性研究,梳理不同理论取向对PD患者这... 帕金森病(PD)是一种累及锥体外系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常以运动症状为主,但在构音、词汇语义、句法、语用、书写等诸方面均表现出障碍。本文着眼于PD患者动作语义加工选择性缺陷,介绍了国外的相关实证性研究,梳理不同理论取向对PD患者这一特异性表现的神经功能机制解释,将相关争议概括为运动-认知分离论与运动-认知耦合论之争;同时综述了PD患者非具身补偿通路假设,展望了本领域今后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 动作语义加工缺陷 运动-认知分离论 运动-认知耦合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亨廷顿症患者的言语障碍及其治疗
5
作者 潘雪瑶 姜孟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46-350,共5页
亨廷顿症(Huntington's disease,HD)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基因HTT的突变引起。患者的大脑病变部位始于基底神经节,其中尾状核和壳核体积变化明显,此外,纹状体多巴胺D1、D2受体的丧失将导致纹状体回路功能障碍,以额叶-纹状体... 亨廷顿症(Huntington's disease,HD)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基因HTT的突变引起。患者的大脑病变部位始于基底神经节,其中尾状核和壳核体积变化明显,此外,纹状体多巴胺D1、D2受体的丧失将导致纹状体回路功能障碍,以额叶-纹状体回路受损最突出;随着病程的发展,在大脑的其他皮层下和皮质区域(如颞叶)也观察到细胞数量的减少[1]。患者一般在40岁左右发病,也有非常年轻或非常年长发病的病例,病情呈进行性恶化,通常在发病15~20年后死亡。该病的临床症状复杂多变,常导致运动、认知和精神等方面的损伤,其中,以舞蹈症为主要表现的运动障碍最为凸显,运动能力的损伤也表现在肌张力障碍、肌阵挛、抽搐和共济失调等方面[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张力障碍 进行性恶化 言语障碍 舞蹈症 肌阵挛 共济失调 HUNTINGTON 基底神经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