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教学PPT和慕课视频的大学英语融合式教学对比研究 |
马武林
杨玉顺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22 |
9
|
|
2
|
大学英语元学习能力培养的目标管理学习法 |
郭建辉
李文
粟时伟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3
|
大学英语元学习能力培养与定向教学策略的理论及实践探讨 |
郭建辉
粟时伟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4
|
集体创业人格: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未来面向 |
倪静
陈亮
|
《现代大学教育》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英语写作教学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
李文婷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2 |
18
|
|
6
|
全生命周期ASD患者语言障碍相关潜在神经影像学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
谭娅
姜孟
|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7
|
广告语篇隐喻的层级认知机制及功能系统研究 |
蔡凤梅
刘兴兵
|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8
|
《国标》与《指南》框架下英语专业改革刍议 |
张旭春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20 |
7
|
|
9
|
基于语篇观的多媒体英语听力笔记教学试验 |
黄绍胜
杜华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10
|
从模因论视角看英语专业公共演讲课教学中的背诵 |
吴敏姝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3 |
8
|
|
11
|
诗歌《废毁的农舍》中的生态思想 |
庄严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2
|
连动-动结式“SV_(1)V_(2)O”的语义配置研究:因果行为链视角 |
耿周
吴淑琼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3
|
高校英语教师TPACK知识对混合教学技术工具使用的影响 |
张萌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22 |
7
|
|
14
|
教育技术与英语阅读教学融合的适度性研究 |
李艳如
何冰艳
王怡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15
|
西部高校外语研究生培养新探索和新实践:院长笔谈 |
赵永峰
文旭
王欣
刘全国
莫启扬
陈向京
俞森林
马刚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6
|
语言安全视域下的网络霸凌话语研究 |
杨金龙
向北
陈新仁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7
|
马尔科姆·考利的文学生产实践与“文学共同体”构想 |
潘妍
董洪川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8
|
人格的动态博弈与译品样态:庞德翻译的精神分析视角 |
祝朝伟
林萍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8
|
|
19
|
汉英词典的文化词研究综述(2001—2020):回顾与前瞻 |
胡文飞
张俊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22 |
8
|
|
20
|
旧南方的新主体——凯特·肖邦内战小说的创伤书写 |
董雪飞
田静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20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