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电影大国到电影强国——我国电影节展国际传播力研究
1
作者 丁钟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2-105,共4页
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需要大力提升我国电影节展的国际传播力。这不仅是对自身电影产业的有力捍卫,也是吸取文化多样性、促进跨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我国电影节展需要充分利用举办成果及影响力,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文化... 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需要大力提升我国电影节展的国际传播力。这不仅是对自身电影产业的有力捍卫,也是吸取文化多样性、促进跨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我国电影节展需要充分利用举办成果及影响力,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文化走出去等国家战略,围绕当代中国话语体系建设、影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等重大问题进行再思考和再定位,掌握国际传播的规律,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强国 电影节展 国际传播 文化走出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诗异文传播中的本色保存与文化增殖 被引量:3
2
作者 阮丽萍 《杜甫研究学刊》 2019年第1期37-43,共7页
古籍异文是原始文本的衍生形态,作为"有意味的差池",它以语言符号的形式表征着文化。杜诗异文的辨析与厘定,是杜集整理校勘中不可回避的首要问题;从文化学的视角考察杜诗异文,主要的是对异文文化传播功能的关注。历代杜诗释... 古籍异文是原始文本的衍生形态,作为"有意味的差池",它以语言符号的形式表征着文化。杜诗异文的辨析与厘定,是杜集整理校勘中不可回避的首要问题;从文化学的视角考察杜诗异文,主要的是对异文文化传播功能的关注。历代杜诗释读行为,都可归结为从各个不同侧面对杜诗原始文本价值与意义的追索。立足于"本色保存"的杜诗传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大量异文,消解着原始文本的"本色";同时,异文的推求、厘定、阐释等传播行为又有效地实现了杜诗原始文本意义与价值的扩大与增殖。杜诗异文现象,体现的是杜诗历时文化传播中"本色保存"的主观愿望与"变形走样"的客观效果的实际悖离,异文消蚀着原始文本的意义和形态,同时又实现了杜诗文化价值与意义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异文 文化传播 本色保存 文化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BL理论的新闻学实践教学微课程设计研究
3
作者 蒋东旭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9年第15期57-57,59,共2页
GBL(Game Based Learning)又称学习游戏化,主要指在游戏化学习观点的指导下,在教学过程中就培养目标与发展,评价手段方面,结合学习者年龄、知识水平、心理特征和教学策略等。在关于游戏化学习的研究中,国外对于游戏化学习的理论研究相... GBL(Game Based Learning)又称学习游戏化,主要指在游戏化学习观点的指导下,在教学过程中就培养目标与发展,评价手段方面,结合学习者年龄、知识水平、心理特征和教学策略等。在关于游戏化学习的研究中,国外对于游戏化学习的理论研究相较于国内来说比较早,并且在很早就已经把游戏化学习的教学观念应于教学和培训之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路径,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比较好的教学和培训效果。在新闻学实践微课程教学中,基于学习游戏化的学理与微课教学融合,将这一方法创新应用于新闻学实践教学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戏化学习 微课程设计 新闻学实践教学 GBL 教学策略 教学观念 微课程教学 创新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全球化时代跨文化传播的话语“误读”问题反思 被引量:3
4
作者 周媛 林克勤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5-90,共6页
"话语"误读是跨文化传播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社会现象,也是异质文化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接触的特殊方式。在中西方的跨文化传播活动中,语言交流、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意识形态等存在的差异造成了话语"误读"。话语"... "话语"误读是跨文化传播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社会现象,也是异质文化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接触的特殊方式。在中西方的跨文化传播活动中,语言交流、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意识形态等存在的差异造成了话语"误读"。话语"误读"中的善意、创造性叛逆等因素与效用不必过分夸大,但恶意误读值得高度重视。我们应该在文化全球化和多元化共生的视角下去看待跨文化传播话语误读存在与合理性,应该在平衡异质文化现象关系的过程中,试着去找出跨文化传播中正确应对善意"误读"与"恶意"误读的策略与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全球化 跨文化传播 话语“误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新闻:新闻生产与制作方式的嬗变与创新
5
作者 周金鑫 郭赫男 《新闻论坛》 2014年第5期54-57,共4页
数据新闻作为新闻传媒业应对"大数据"时代的新宠,已引起业界的重视和实践;学术界关于数据新闻的讨论也一直在持续。数据新闻突破了以往新闻制作和传播的规律,从形式和内容上实现了新闻的创新。本文从数据新闻特点入手,探讨数... 数据新闻作为新闻传媒业应对"大数据"时代的新宠,已引起业界的重视和实践;学术界关于数据新闻的讨论也一直在持续。数据新闻突破了以往新闻制作和传播的规律,从形式和内容上实现了新闻的创新。本文从数据新闻特点入手,探讨数据新闻的突破与创新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数据新闻 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大利饮食文化传播符号的建立及话语分析
6
作者 张幼斌 陈姣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9-95,共7页
国家传播是由国家(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实施或引导展开的,反映了国家意识形态和国家意志系统化的社会传播活动。区别于传统以官方为主体、内容大多关涉重大议题的硬传播活动,新时代的国家传播更加侧重通过软传播的方式来勾勒一国形象,... 国家传播是由国家(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实施或引导展开的,反映了国家意识形态和国家意志系统化的社会传播活动。区别于传统以官方为主体、内容大多关涉重大议题的硬传播活动,新时代的国家传播更加侧重通过软传播的方式来勾勒一国形象,其过程具备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内容主要围绕文化生活主题等特征。在此时势背景下,本文主要探讨作为西方饮食文化代表的意大利饮食文化在国家传播这一层面上的话语实践,其中包括对话语内容的符号化、话语主体的多元化以及在话语传播策略上使用多重媒介三个方面的讨论,以期揭示意大利依凭符号化传播活动成功建构围绕自身文化软实力的话语传播路径,从而为中华饮食文化的国际传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传播 饮食文化 符号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电视的内容创新路径
7
作者 邬建中 杨淑杰 《新闻论坛》 2024年第6期48-50,共3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电视的内容创新进入新的阶段。本文从三个关键方面探讨了教育电视内容的创新:内容创新的特点、内容创新的维度以及内容生产模式的转变。重点强调了教育电视内容创新需要以用户为中心,利用智能技术分析...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电视的内容创新进入新的阶段。本文从三个关键方面探讨了教育电视内容的创新:内容创新的特点、内容创新的维度以及内容生产模式的转变。重点强调了教育电视内容创新需要以用户为中心,利用智能技术分析用户画像,实现高精准度的内容推送,并指出这一背景下,教育电视产业内容生产的全新生态。在内容创新维度方面,文章依据非组织教育内容生产、家庭教育内容生产、知识生产与传播、市场拓展四个维度重新构建了教育电视内容创新的框架。最后,对教育电视内容生产模式的改变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人工智能在教育电视中的应用所带来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电视 内容创新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主旋律电影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8
作者 周旭 王懿涵 《传媒论坛》 2024年第2期114-116,120,共4页
在互联网时代,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当前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通过探讨主旋律电影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可能性与方式,提出主旋律电影丰富的人文内涵可以激发大学生的思政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爱国... 在互联网时代,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当前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通过探讨主旋律电影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可能性与方式,提出主旋律电影丰富的人文内涵可以激发大学生的思政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爱国主义意识,以及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高校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教育时,要充分运用主旋律电影等多种教学手段,强化思政教学效果,培养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大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旋律电影 思政教育 爱国主义 人文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生态文明与当代国家话语构建 被引量:6
9
作者 林克勤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7-93,共7页
国际话语生态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系,是全球资本广泛交集和激烈竞争的前沿地带,也是国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外交以话语为形态进行展示的舞台。场域理论揭示了这种展示与竞争的暴力性和矛盾性,并反映了权力逻辑对国际话... 国际话语生态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系,是全球资本广泛交集和激烈竞争的前沿地带,也是国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外交以话语为形态进行展示的舞台。场域理论揭示了这种展示与竞争的暴力性和矛盾性,并反映了权力逻辑对国际话语权的建构与固化。国际话语权一般分为制度话语权、媒介话语权、学术话语权、文化话语权、民间话语权等五个组成部分。当下的国际话语体系由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主导,并对中国话语采取拒斥和打压的霸权立场。要在国际话语体系中争得一席之地,我们必须加强国家话语的构建。针对如何提高中国的国际话语权,仅仅采取割裂式的民族主义应对策略是不够的,立足于生态文明的视阈,对东西方各种零碎方案进行拉伸与整合,展现一种贯穿、高远的包容精神,是一种解决现实问题的新路径。即一方面借用批评话语分析的语境研究范式及媒介域概念的延伸解意,一方面重视中国自己的知识思想体系的构建,实现穿越西方、回到当代的学术构想,用经过现代改造和重新阐释的新儒学反思社会民主的另一副面孔和一种全球性、具有普遍性的话语体系及社会语境,与西方人文大潮进行理性对话和互补增益,共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伸 重构 生态文明 中国话语 新儒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认语言学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人本观和历史观 被引量:4
10
作者 林克勤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6-102,共7页
体认语言学是在西方三次语言学革命基础上中国语言学派的本土化创新探索,它把人与外界的身体体验和多重互动作为语言产生的必要条件,认为人的心智在范畴、概念、意义的形成中施加了关键性的影响。体认语言学强调“现实—认知—语言”是... 体认语言学是在西方三次语言学革命基础上中国语言学派的本土化创新探索,它把人与外界的身体体验和多重互动作为语言产生的必要条件,认为人的心智在范畴、概念、意义的形成中施加了关键性的影响。体认语言学强调“现实—认知—语言”是其至关重要的三组核心观念,其关系走向表现为:“现实”决定“认知”,“认知”决定“语言”,“语言”对“认知”和“现实”展开能动反拨。实际上,这些观点都与马克思主义语言学的实践观、人本观和历史观密切相关,甚至可以说,体认语言学本身就可归属于马克思主义语言学的理论谱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认语言学 体验 认知加工 历史具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在关系:论张艺谋《影》对中国先秦阴阳学说与“和合”美学观的借鉴 被引量:3
11
作者 阮丽萍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0-73,共4页
张艺谋新片《影》被观众定义为新世纪以来的最佳作品。影片在颜色叙事、中国意象、人文思辨等方面的深度开掘及出色表现,构成了影片诗意叙事的美学特征。《影》的视听美感与诗意空间的生成,得益于导演张艺谋对于中国古典诗意美学传统的... 张艺谋新片《影》被观众定义为新世纪以来的最佳作品。影片在颜色叙事、中国意象、人文思辨等方面的深度开掘及出色表现,构成了影片诗意叙事的美学特征。《影》的视听美感与诗意空间的生成,得益于导演张艺谋对于中国古典诗意美学传统的继承,特别是对先秦《周易》的阴阳学说与"和合"美学观的借鉴。本文在对影片中大量运用的中国传统文化意象进行整体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寻象观意的方法,析出导演张艺谋既立足传统又志在创新的新式美学思维。《影》的成功,在于张艺谋对中国古典诗学传统和文艺美学精神的继承与发展,在中国电影创作如何表现民族风格与"中国气质"等方面进行了有力探索和大胆实践,具有的范式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 诗意 《周易》 阴阳哲学 “和合”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青年电影展及其与青年的价值引领 被引量:1
12
作者 严红 丁钟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2-115,共4页
重庆青年电影展是一种竞赛型专门类电影展,由重庆市电影局和重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在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重庆青年电影展对青年群体产生了重要影响。影展设立的初衷是发掘青年电影新力量,也是其价值旨归。影展聚焦青年... 重庆青年电影展是一种竞赛型专门类电影展,由重庆市电影局和重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在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重庆青年电影展对青年群体产生了重要影响。影展设立的初衷是发掘青年电影新力量,也是其价值旨归。影展聚焦青年与现实的舆论场,创新议题设置,合理设置议题,引领着青年的价值重塑。参与影展活动的青年志愿者所体现的志愿精神,电影作品坚守价值依归、弘扬本土文化,有力地提升了影展的“青年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青年电影展 青年 价值引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的叙事悬念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何双百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13-14,共2页
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已经走过第十个年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在2012年末和2013年年初的时候,还出现了两部票房近13亿的国产大片,可以说近年来国产电影的生产和创作,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了较大提高,而电影银幕上的探... 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已经走过第十个年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在2012年末和2013年年初的时候,还出现了两部票房近13亿的国产大片,可以说近年来国产电影的生产和创作,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了较大提高,而电影银幕上的探索、营救、奇幻、追逐等场面,通常能让影迷们紧张不已,而那些精彩纷呈、层层递进的预告片更是吸引了无数观众买票欣赏,这就是悬念的力量。关于电影悬念的研究和运用,对电影创作来说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将从惊险片和喜剧片两种电影类型来展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 叙事 悬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7个大院到1个社区:宁夏某老工业单位居民生活区的空间重组与交流重构 被引量:1
14
作者 辛文娟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3-109,共7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中国城市社会生活中的基本场景"单位大院"逐渐解体,大量单位大院中的居民逐步迁往城市社区。城市社区主要是由陌生人组成的异质社会,大院居民在融入城市社区时存在文化和情感上的隔阂,邻里关系较之单位大...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中国城市社会生活中的基本场景"单位大院"逐渐解体,大量单位大院中的居民逐步迁往城市社区。城市社区主要是由陌生人组成的异质社会,大院居民在融入城市社区时存在文化和情感上的隔阂,邻里关系较之单位大院疏远很多,使"交流何以重构"成了一个重要议题。文章结合"单位"视角,扎根于中国城市空间特有的发展历史及社会脉络,以一个已经破产重组的煤矿单位的底层居民安置生活点--宁夏回族自治区J市L社区为例,通过田野调查,探讨在重组的社区空间中,底层居民如何重构交流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底层居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灵活利用甚至改造了L社区中的各种交流空间,在交流中形成了重叠多样的社会关系纽带,巩固并拓展了他们在老单位时的社交网络,最终形成了强烈的社区归属感。影响他们交流模式的因素主要包括:社区偏远的位置与完善的设施、社区外部空间政策的倾斜、单位居民多种关系的交织重叠与大量的共同行动。文章最后探讨了该案例对提升我国城市社区的治理水平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工业单位 底层居民 空间 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时代国产奇幻电影的叙事创意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双百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70-73,共4页
进入数字技术时代,国产奇幻电影迎来发展的高潮,借助于数字技术构建出富有东方奇幻色彩的视觉奇观景象,在角色设计、场景呈现以及类型建构等方面都凸显了中国独特文化的创意,虽然对于奇幻电影的定义一直并没有很明确,但学界和业界对&qu... 进入数字技术时代,国产奇幻电影迎来发展的高潮,借助于数字技术构建出富有东方奇幻色彩的视觉奇观景象,在角色设计、场景呈现以及类型建构等方面都凸显了中国独特文化的创意,虽然对于奇幻电影的定义一直并没有很明确,但学界和业界对"奇幻"这一元素给予了较多的读解和较大的关注,就中国奇幻电影在审美价值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做出了反思,如何打造有生命意蕴的奇幻电影作品是创作者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蕴 奇幻电影 叙事 创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语境下电影“杂耍式”编辑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双百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0-32,共3页
数字技术参与电影制作之后大大改变了电影的创作、传播及观看方式,新媒体时代观影媒介的拓展以及技术水平的提升使得影像编辑更加突显"形式感染力"的营造以及"杂耍式"的炫技。虚拟技术的发展对影像的构成究竟是无... 数字技术参与电影制作之后大大改变了电影的创作、传播及观看方式,新媒体时代观影媒介的拓展以及技术水平的提升使得影像编辑更加突显"形式感染力"的营造以及"杂耍式"的炫技。虚拟技术的发展对影像的构成究竟是无处逃脱的"现实域"还是"乌托邦"?深蕴"中国智慧"的美学理论研究会带给奇观影像研究哪些新视域和新方法?本文将从影像的编辑特点入手,着重探讨电影的"杂耍式"表现形式及其形式感染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形式感染力 杂耍 编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在线教育产业的创新发展路径 被引量:2
17
作者 邬建中 秦倩 《传媒论坛》 2022年第4期53-55,共3页
人工智能时代,“在线教育”的概念被重新定义。当前的在线教育产业既包括互联网,也包括在线教育、广播等传统媒体。在此背景下,在线教育产业的生产资料、生产工具与生产力也发生了改变,其主题、形态、内容生产方式等都应进行AIOT转型,... 人工智能时代,“在线教育”的概念被重新定义。当前的在线教育产业既包括互联网,也包括在线教育、广播等传统媒体。在此背景下,在线教育产业的生产资料、生产工具与生产力也发生了改变,其主题、形态、内容生产方式等都应进行AIOT转型,以此出发走人工智能时代在线教育产业的创新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在线教育产业 问题 创新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木
18
作者 丁钟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190-192,共3页
1.老房子内日阳光透过木质的窗户倾泻进房间,屋子很小、很压抑,家里的东西几乎填满了周围的一切空间,在靠近窗户的小板凳上,小男孩和自己的母亲将一堆破旧的积木一块一块地拼凑起来。不一会儿,一幢漂亮的小房子就搭好了,看着眼前的积木... 1.老房子内日阳光透过木质的窗户倾泻进房间,屋子很小、很压抑,家里的东西几乎填满了周围的一切空间,在靠近窗户的小板凳上,小男孩和自己的母亲将一堆破旧的积木一块一块地拼凑起来。不一会儿,一幢漂亮的小房子就搭好了,看着眼前的积木,母子俩相视一笑。小男孩:妈妈,你看,我就喜欢房顶是这样尖尖的,这样的房子都好大好大的。妈妈:嗯,妈妈也喜欢,这样的房子很漂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木 老房子 窗户 小男孩 妈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中的重庆:城市电影的溯源与想象
19
作者 丁钟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4-94,共1页
在众多与电影结缘的城市里,重庆因其独特的地域气质、人文风貌及空间意象独树一帜,受到众多电影青睐,逐步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景观和行业现象。毫无疑问,研究城市电影,重庆必是无法绕开的命题,对重庆电影的多视角研究不仅能对影像的在地化... 在众多与电影结缘的城市里,重庆因其独特的地域气质、人文风貌及空间意象独树一帜,受到众多电影青睐,逐步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景观和行业现象。毫无疑问,研究城市电影,重庆必是无法绕开的命题,对重庆电影的多视角研究不仅能对影像的在地化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更能对其他城市的地方影视资源开发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以电影为窗口,激发更为深层的文化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资源 文化景观 空间意象 多视角研究 文化活力 人文风貌 电影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电影的风格突围--解析“银河映像”的艺术风格演变
20
作者 丁钟 张开颖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5-27,共3页
时至今日,银河映像已走过整整20年,不管是杜琪峰的乐观温暖,还是游达志的黑暗冷酷,或者韦家辉的狂放奇崛,都成为了香港电影中独树一帜的凛冽风格,它们干净、纯粹、凝练、泾渭分明,且具有强烈的传承意味.
关键词 风格演变 香港电影 映像 艺术 解析 突围 杜琪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