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文科视阈下商务英语研究生的科研创新现状调查(2011—2021)
1
作者 胡文飞 曾涔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4-166,共13页
基于跨学科思维培养出的商务英语研究生,能否面向实践场域强化其对社会热点的科研与服务,其科研创新特质是否契合新文科强调的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这两大问题域的显现促使对商务英语研究生的培养进行调研并提出新要求... 基于跨学科思维培养出的商务英语研究生,能否面向实践场域强化其对社会热点的科研与服务,其科研创新特质是否契合新文科强调的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这两大问题域的显现促使对商务英语研究生的培养进行调研并提出新要求。基于新文科框架并通过CiteSpace进行可视化及知识图谱分析,通过系统调查商务英语研究生近十年的科研产出现状,并分析其创新能力,研究发现:(1)论文发表数量总体随时间呈上升趋势,但高水平论文数量不足;(2)研究热点聚焦商务英语教学和话语的经济价值两大领域,跨学科属性需强化;(3)创新路径比较传统,创新发展极具非线性特征,实证研究逐渐占据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商务英语 科研创新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商务英语专业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优势与挑战 被引量:16
2
作者 先鹏 王关富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67-170,共4页
培养大学生的思辨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发达国家被认为是新世纪教育和研究的重点,在我国高等教育界也成为关注度较高的热点。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一些学者发现国内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与他们掌握的英语语言能力不相称... 培养大学生的思辨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发达国家被认为是新世纪教育和研究的重点,在我国高等教育界也成为关注度较高的热点。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一些学者发现国内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与他们掌握的英语语言能力不相称,出现了英语语言能力强而思辨能力较弱的问题。因此如何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成为英语专业教学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作为2007年获批的新兴专业,商务英语专业由于其课程设置和知识背景等多方面的特色,在培养学生思辨能力上拥有优势。本文从商务英语专业的特点入手,着重分析商务英语专业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四大优势以及要面临的几大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思辨能力 商务英语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主义理论下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创新 被引量:37
3
作者 钱庆义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85-189,共5页
通过阐释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发掘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商务英语教学创新的契合及对商务英语教学创新的启示。并探讨在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导向"向"学生导向"过渡;营造贴近商务现实的学习"情境",建立... 通过阐释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发掘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商务英语教学创新的契合及对商务英语教学创新的启示。并探讨在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导向"向"学生导向"过渡;营造贴近商务现实的学习"情境",建立有效的"协作学习",强化多元的信息资源,借以创新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为当前的商务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主义 商务英语 教学模式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务英语的语用学研究走向 被引量:3
4
作者 段玲琍 徐亚玲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0-66,共7页
本文从商务英语的源起和发展、言语行为研究、礼貌和面子理论研究、语用能力研究四个方面分析了商务英语的语用学研究基础,从中发现一些商务英语的语用学研究走向:商务语用学是商务英语研究的理论基础;礼貌和面子角度融入多文化、多语... 本文从商务英语的源起和发展、言语行为研究、礼貌和面子理论研究、语用能力研究四个方面分析了商务英语的语用学研究基础,从中发现一些商务英语的语用学研究走向:商务语用学是商务英语研究的理论基础;礼貌和面子角度融入多文化、多语种背景下的互动性、协商性的因素是未来商务话语、商务言语行为的研究方向;商务语用能力研究需要特别考虑英语通用语背景下的商务话语特点以及动态语境下商务语用能力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务英语 商务言语行为 商务语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基于范畴化的商务英语语法能力体系构建 被引量:4
5
作者 贺滨波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1-86,共6页
商务英语教学质量立足于语言教学质量,而语言教学质量的基石是语法能力构建的时效性、完整性和体系性。传统的点状式语法点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商务英语的发展要求。本文论述以构式概念将英语语法语式进行范畴化的教学设想,实现对语法点... 商务英语教学质量立足于语言教学质量,而语言教学质量的基石是语法能力构建的时效性、完整性和体系性。传统的点状式语法点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商务英语的发展要求。本文论述以构式概念将英语语法语式进行范畴化的教学设想,实现对语法点的统一描写和梳理,呈现英语语法的层级性、套叠性、能产性、理据性的本质特征,用范畴归纳达到语法节俭的效果,实现语法教学的时效性、完整性和体系性,为商务英语教学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务英语教学质量 语法范畴化 时效性 完整性 体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语写作中学生的未来自我与坚持和反馈素养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徐建 冯金萍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4-165,共12页
近年来,大学生写作反馈素养的关键影响因素在外语写作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在本研究中,作者采用解释性序列混合研究方法,探索了外语写作情境下中国西南某大学商务英语专业大学生的未来写作自我与写作坚持这两项个体差异因素对其写作反... 近年来,大学生写作反馈素养的关键影响因素在外语写作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在本研究中,作者采用解释性序列混合研究方法,探索了外语写作情境下中国西南某大学商务英语专业大学生的未来写作自我与写作坚持这两项个体差异因素对其写作反馈素养的影响。量化研究结果显示,理想型外语写作自我与写作坚持均对学生写作反馈素养有积极预测作用。中介作用结果显示,写作坚持能够中介理想型外语写作自我与写作反馈素养的关系,并中介应该型外语写作自我与学生写作反馈素养之间的关系,再次验证了未来自我这一动机类型的强大内驱力。以上量化结果在后续的质性发现中也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和拓展。研究结果揭示了学生视角下与写作反馈素养相关的影响机制,为外语写作的教学和学习带来了一定的教育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务英语专业学生 写作动机 理想型自我 应该型自我 写作坚持 学生反馈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告语篇隐喻的层级认知机制及功能系统研究
7
作者 蔡凤梅 刘兴兵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69,共9页
本文基于扩展概念隐喻理论,深入剖析广告语篇的隐喻层级运作机制,构建广告隐喻多层级功能系统,并以红旗H9汽车广告为例,验证该系统的适用性。研究发现,广告隐喻认知涉及意象图式、域、框架、心理空间等多个层级。在红旗H9汽车广告中,根... 本文基于扩展概念隐喻理论,深入剖析广告语篇的隐喻层级运作机制,构建广告隐喻多层级功能系统,并以红旗H9汽车广告为例,验证该系统的适用性。研究发现,广告隐喻认知涉及意象图式、域、框架、心理空间等多个层级。在红旗H9汽车广告中,根隐喻“改变是运动”通过多个派生支隐喻的聚现,突显产品特性与品牌精神,从而实现概念功能;基于根隐喻的隐喻链与隐喻聚现具有语篇组织功能;源域意象选择和意义突显,触发观众积极情感评价,从而实现人际功能。本研究构建的广告隐喻多层级功能系统有助于推动隐喻研究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融合,可为隐喻的概念、语篇、人际等多维功能分析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告语篇隐喻 隐喻运作机制 隐喻多层级功能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教学论视角下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培养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樊秋涛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6-189,共4页
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培养关系着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成败,目前我国对怎样在教学中培养这一能力的研究很少。文章以叙事教学论的基本理念为基础,通过分析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构成,探讨了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培养。指出叙事对话能增强... 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培养关系着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成败,目前我国对怎样在教学中培养这一能力的研究很少。文章以叙事教学论的基本理念为基础,通过分析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构成,探讨了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培养。指出叙事对话能增强跨文化敏感性,提升跨文化认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 叙事教学 对话 跨文化敏感性 跨文化认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语言的商务语用能力对比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段玲琍 师敏 秦菀玥 《山东外语教学》 2018年第5期34-42,共9页
本文梳理了跨语言的商务语用能力方面的研究,主要围绕商务语用能力界定、日常语用能力的跨语种研究和基于VOICE语料库的商务语用能力的言语行为研究三方面展开。通过对VOICE语料库中请求、拒绝和抱怨三种言语行为的英语通用语语用能力... 本文梳理了跨语言的商务语用能力方面的研究,主要围绕商务语用能力界定、日常语用能力的跨语种研究和基于VOICE语料库的商务语用能力的言语行为研究三方面展开。通过对VOICE语料库中请求、拒绝和抱怨三种言语行为的英语通用语语用能力分析及对不同言语行为的外语语用能力相关研究的归纳整理,本文发现商务环境中商务语用能力的构建与日常语用能力有本质上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语言 日常语用能力 商务语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与量子思维视角下语言能力观述评及其对外语测评的启示
10
作者 董曼霞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47,共8页
语言理论发展影响人们对语言能力的认识,从而形成不同的语言能力观。对语言能力认识有四种代表性观点:成分技能模型、能力一元论、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交际语言能力模型。不同语言能力观反映不同的思维方式。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主要有经典... 语言理论发展影响人们对语言能力的认识,从而形成不同的语言能力观。对语言能力认识有四种代表性观点:成分技能模型、能力一元论、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交际语言能力模型。不同语言能力观反映不同的思维方式。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主要有经典思维方式和量子思维方式。经典思维方式是基于经典力学的假设形成的对世界的看法,主要反映了存在确定论、分解还原论、机械观、局部性、稳定性思想。量子思维是基于量子力学理论形成的对世界的认识,该思维方式强调事物的整体性、开放性、复杂性、不确定性和能动性。本文对四种语言能力观及其反映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分析和述评,发现成分技能模型反映了经典思维方式,能力一元论体现了量子思维方式,转换生成语法理论和交际语言能力模型既体现了经典思维方式,也反映了量子思维特征。最后,基于对各语言能力观反映的思维方式的述评,本文思考对外语测评理念、考试命题和考试分数报道与使用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思维方式 量子思维方式 语言能力观 外语测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英语语言中shall句型的语用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敏 杨署东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5-100,共6页
本文运用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用定性分析和选样例举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了法律英语语言中出现频率较高的shall句型的语用特征和语用含义。分析结果表明,在法律语境下,shall句型的语用特征是显性的:即利用情态助动词的规约性含意发... 本文运用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用定性分析和选样例举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了法律英语语言中出现频率较高的shall句型的语用特征和语用含义。分析结果表明,在法律语境下,shall句型的语用特征是显性的:即利用情态助动词的规约性含意发挥指示语功能,传递规约性指示信息;利用施为句功能,发挥"以言行事"的功效。shall句型的语用含义主要在于表达不同的宣示语义:宣示某种责任/义务,宣示某种权力/权利,宣示一种不得违反的强制性或禁止性规定等。根据以上分析,本文还检视了汉英法律翻译文本中shall句型的运用和理解上存在的语用失误。本文的研究和发现将有助于我们准确地理解法律英语语言,并将我国的法律文本有效地翻译为英语,便于不同法律文化、制度的相互交流与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语境 shall句型 语用特征 语用含义 语用失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混合式课堂下学术英语听力输出效果研究——以中澳合作办学项目为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曦 顾金成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2-160,共9页
近年来课堂模式呈多样化发展,疫情期间及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混合式全英课堂的常态化使得学术英语听力输入呈多渠道、多模态化的特点,但满足学生知识的有效获取和高效输出始终是构建学术听力课堂的核心。本文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专业学... 近年来课堂模式呈多样化发展,疫情期间及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混合式全英课堂的常态化使得学术英语听力输入呈多渠道、多模态化的特点,但满足学生知识的有效获取和高效输出始终是构建学术听力课堂的核心。本文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专业学科课程为蓝本,通过观察和实证分析,探究构架在学科课程上的多模态混合式课堂(实时视频授课+线下答疑课+blackboard平台)对学术英语听力输出的促进作用:提高学生的工作记忆水平,改善学生的课堂意义构建,以达到逐步加强学生对学术知识的延时记忆能力,最终提升学生学术英语听力的课堂输出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英语听力 多模态混合式 记忆水平 意义构建 学术输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可读性和语调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钟耀平 施国芬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70,共10页
可读性和语调是企业社会责任报告(CSR报告)的两个显著文本特征,对企业和利益相关者均能产生不小的影响。本文借助文本分析工具对中美CSR报告的可读性和语调进行测量并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中国CSR报告的词汇具体性和词汇可意象性强于美国... 可读性和语调是企业社会责任报告(CSR报告)的两个显著文本特征,对企业和利益相关者均能产生不小的影响。本文借助文本分析工具对中美CSR报告的可读性和语调进行测量并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中国CSR报告的词汇具体性和词汇可意象性强于美国CSR报告,而词汇熟悉度和词汇意义性弱于美国CSR报告;中国CSR报告的名词短语阐释性、名词修饰语和修饰语变体、限定词、动词论元结构和直接宾语等指标的使用比美国CSR报告多,而动词—动词论元结构频次、关联强度、所有格、频次等指标的使用比美国CSR报告少;中国CSR报告的局部连贯和整体连贯强于美国CSR报告;中美CSR报告语调都较为积极且不存在显著差异;影响中美CSR报告可读性和语调的因素包括企业发布报告的动机、企业绩效、公司治理机制、信息披露成本等,导致两国CSR报告差异的因素则包括报告翻译者或编撰者的英语水平、签署报告的管理者女性比例以及中美文化差异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R报告 可读性 语调 信息披露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话共鸣产生幽默的认知机制:概念整合+乖讹消解的视角
14
作者 刘兴兵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54,共14页
概念整合理论和幽默的乖讹-消解理论相结合可用来解释对话共鸣实现幽默效果的认知机制和过程:共鸣产生幽默效果的认知操作是概念整合,但与其他现象的概念整合不同,在共鸣的概念整合中,平行、对仗的语言结构形式触发概念整合;源自两个输... 概念整合理论和幽默的乖讹-消解理论相结合可用来解释对话共鸣实现幽默效果的认知机制和过程:共鸣产生幽默效果的认知操作是概念整合,但与其他现象的概念整合不同,在共鸣的概念整合中,平行、对仗的语言结构形式触发概念整合;源自两个输入空间的成分或/和关系在整合空间存在乖讹,随后,整合空间会基于自身的逻辑机制,产生涌现结构,对乖讹进行消解,因而最终产生幽默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幽默 对话共鸣 认知机制 概念整合 乖讹消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造何以战胜死亡:莎翁十四行诗中的死亡观
15
作者 曾立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8-97,共10页
“以创造战胜死亡”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一个重要主题,在这组诗中,创造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人类自身的繁衍;二是文学艺术的创造。诗人在纷繁芜杂的现实中提取“真善美”,建立秩序,从而创造了诗人的小宇宙。《旧约》也同样反复强调以“生... “以创造战胜死亡”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一个重要主题,在这组诗中,创造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人类自身的繁衍;二是文学艺术的创造。诗人在纷繁芜杂的现实中提取“真善美”,建立秩序,从而创造了诗人的小宇宙。《旧约》也同样反复强调以“生儿育女”和“建立秩序”两种方式战胜死亡。莎士比亚诗中这种“以创造战胜死亡”的主题与《旧约》中源自希伯来文化的死亡观有着明显的传承关系,又在古希腊罗马哲学思想影响下产生了变化。通过分析莎翁十四行诗中的死亡观,可以看到两希文明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冲突与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观 莎士比亚 十四行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英词典的文化词研究综述(2001—2020):回顾与前瞻 被引量:8
16
作者 胡文飞 张俊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4-81,122,共9页
文化词具有显著的文化性和社会性,基于历时视角对汉英词典文化词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极具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和归纳,系统描述了近20年来汉英词典文化词研究的特征和发展趋势。研究发现,对汉英词典文化词译义结构的研究正... 文化词具有显著的文化性和社会性,基于历时视角对汉英词典文化词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极具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和归纳,系统描述了近20年来汉英词典文化词研究的特征和发展趋势。研究发现,对汉英词典文化词译义结构的研究正从单一离散走向多维系统,但标注体系研究已经从编者主体走向用户需求,而例证结构分析则从言语转换走向文化映射。未来对汉英词典的文化词研究,应不断强化其交际功能,凸显语料库在汉英词典表征中的驱动作用并优化文化词的转换结构。本文对汉英词典文化词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利于完善汉英词典编纂结构,并从理论和实践上为未来双语词典的发展指明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词 译义 标注 例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人物的图形—背景分析再探《诺桑觉寺》的主题意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霞敏 万姗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21,共5页
长久以来,同简·奥斯丁的其他作品一样,"爱情"一直被视为《诺桑觉寺》的主题。文体统计可以发现,作品中谈情说爱的场景可谓凤毛麟角。本文将借用认知诗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对《诺桑觉寺》中人物群像进行分析,进而推出... 长久以来,同简·奥斯丁的其他作品一样,"爱情"一直被视为《诺桑觉寺》的主题。文体统计可以发现,作品中谈情说爱的场景可谓凤毛麟角。本文将借用认知诗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对《诺桑觉寺》中人物群像进行分析,进而推出小说的主题不在于爱情,而在于表现女性自我认知的过程以及抨击当时金钱至上的婚姻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背景 人物分析 《诺桑觉寺》 主题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绘本中的图、文、音——基于系统功能多模态语篇研究及社会符号学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34
18
作者 周俐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6-112,共7页
儿童绘本(图画故事书)作为一种多模态文本,其中的图、文、音三要素相互作用,共同叙述故事。本文将运用系统功能多模态语篇研究相关理论以及社会符号学的相关分析方法,从模态间相互关系、印刷模式和分隔、视觉元素的语篇衔接三个方面尝... 儿童绘本(图画故事书)作为一种多模态文本,其中的图、文、音三要素相互作用,共同叙述故事。本文将运用系统功能多模态语篇研究相关理论以及社会符号学的相关分析方法,从模态间相互关系、印刷模式和分隔、视觉元素的语篇衔接三个方面尝试阐释儿童绘本中的图、文、音三个模态的功能及相互关系,以加深对儿童绘本的解读,利于儿童绘本的译介和出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绘本 多模态 系统功能理论 社会符号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盈余管理、社会责任与现金股利倾向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钰颖 林川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67-71,共5页
文章基于2007-2013年间中国上市公司9361个样本,实证检验了盈余管理、社会责任与现金股利倾向之间的关系。研究基于公司内部治理视角,在讨论盈余管理对现金股利倾向产生的负面影响的基础上,研究了社会责任履行状况起到的正面效果,同时... 文章基于2007-2013年间中国上市公司9361个样本,实证检验了盈余管理、社会责任与现金股利倾向之间的关系。研究基于公司内部治理视角,在讨论盈余管理对现金股利倾向产生的负面影响的基础上,研究了社会责任履行状况起到的正面效果,同时文章还将盈余管理分为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以便观察哪一种盈余管理模式对上市公司产生了更加严重的破坏。研究发现,盈余管理与现金股利倾向间存在显著地负相关关系,而且这种负相关关系存在于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中,但是相较于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会产生更为强烈的负面效果;然而,社会责任与现金股利倾向间存在显著地正相关关系,而且在考虑社会责任后,盈余管理产生的负面影响被降低了。文章的研究结论为上市公司基于社会责任履行的视角遏制盈余管理产生的负面影响提供了经验证据与策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金股利 社会责任 盈余管理 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英词典儒学词译义结构的拓扑转换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文飞 杨蓉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0-87,共8页
儒学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国内外汉英词典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文化拓扑中的恒定性、翻译研究的拓扑性以及汉英词典译义结构的拓扑学特征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和研究路径。通过抽样分析和历时对比,本文系统分析了儒学词在八部汉英... 儒学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国内外汉英词典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文化拓扑中的恒定性、翻译研究的拓扑性以及汉英词典译义结构的拓扑学特征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和研究路径。通过抽样分析和历时对比,本文系统分析了儒学词在八部汉英词典中的转换特征和结构模式。研究结果表明:主流汉英词典儒学词的译义拓扑结构具有同构性和竞争性,且层级特征显著;译义拓扑结构在历时发展中呈现动态性,但在结构成分和转换策略方面表现出非对称性。本研究将有利于改进汉英词典文化特色词的译义现状,提高词典编撰质量,促进汉语的国际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词 拓扑转换 拓扑点 拓扑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