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西周早期“南公”家族世系探略 |
樊森
黄劲伟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2
|
基于模式识别的四句式复句句法语义关系判定 |
吴锋文
|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3
|
我国受众风险感知情况及对策研究--基于媒介使用的视角 |
殷俊
胡登全
邓若伊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9
|
|
4
|
基于留守儿童文化生活的农家书屋建设——以重庆市留守儿童为例 |
胡登全
邓倩
|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7
|
|
5
|
电视话语与阶级斗争:斯图亚特·霍尔《编码/解码》的文本主题 |
章辉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8
|
|
6
|
艺术与生活的双螺旋逆转——鲍德里亚日常生活审美化思想探究 |
张冰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6
|
|
7
|
现代性失语与母语还乡——论北岛近年的离散散文 |
刘云春
安璐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8
|
生态伦理视角下的《百年孤独》 |
左媚柳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9
|
“锦鲤”生新义 |
吴锋文
左桂蓉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10
|
饮食人类学视野下的赣北“米粑”食俗研究 |
冯桂华
|
《农业考古》
|
2019 |
1
|
|
11
|
2004—2016:《读者》十三年来的受众策略研究 |
邓倩
胡登全
|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12
|
论近年影像媒介中李白形象的消费问题 |
刘波维
刘云春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3
|
史铁生人物形象创作的符号化 |
邓齐平
|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4
|
娱乐至死:恶搞诗歌的传播学分析 |
胡登全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15
|
论顾城海外诗歌的空间与认同 |
刘云春
陈刚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
2019 |
0 |
|
16
|
先秦同源多功能语法形式“若”“如”考察——从语义地图和语法化的角度 |
龚波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17
|
《儒林外史》在民国国文教科书中的选录状况及经典化过程中的趋同化研究 |
张红波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18
|
迷失·抗争·引导——解读莫里森笔下的黑人母亲形象 |
张丽霞
杨晓莲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19
|
文学的真实性与真实的文学性——关于文学的虚构与非虚构 |
晏红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7
|
|
20
|
论先秦儒家对周公圣化问题的解决理路——从周公“非仁“”不圣”说谈起 |
张劲锋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