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输出道方式的共反射面元叠加方法Ⅱ——实践 被引量:18
1
作者 杨锴 马在田 罗卫东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95-902,共8页
CRS-MZO方法是一种以输出道成像方式合成零偏移距剖面的共反射面元(Common Reflection Surface)叠加算法,它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实现了CRS叠加.理论I已经对CRS-MZO叠加方法的理论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进一步将CRS-MZO方法用于对实际资料的处... CRS-MZO方法是一种以输出道成像方式合成零偏移距剖面的共反射面元(Common Reflection Surface)叠加算法,它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实现了CRS叠加.理论I已经对CRS-MZO叠加方法的理论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进一步将CRS-MZO方法用于对实际资料的处理.处理结果表明CRS-MZO方法有效地改善了零偏移距剖面的成像质量,体现了CRS叠加理论的特点.在结合倾角分解策略消除了倾角歧视现象后,倾角分解CRS-MZO方法完全能够用于处理实际数据,为得到高质量的零偏移距剖面提供了一个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S-MZO CRS叠加 输出道成像方式 CRS叠加线段 倾角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十二区奥陶系油气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5
2
作者 阳生国 王顺玉 +4 位作者 明爽 邵晓州 吴小华 丁勇 陈红 《海相油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22,共6页
塔河油田十二区奥陶系油藏为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油藏,油气水分布规律复杂。对原油的物理性质、平面及纵向上的分布特征、油水界面等的分析表明,区内主要为高黏度、含蜡、高含硫的超重质原油。平面上密度分布呈西部和东部低、中部高的特... 塔河油田十二区奥陶系油藏为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油藏,油气水分布规律复杂。对原油的物理性质、平面及纵向上的分布特征、油水界面等的分析表明,区内主要为高黏度、含蜡、高含硫的超重质原油。平面上密度分布呈西部和东部低、中部高的特点;纵向上原油密度与深度关系不大。高产油区多沿主断裂带分布。油水界面不统一,但从东向西随中奥陶统顶面的降低而降低。认为该区油气分布不受现今构造位置高低的控制,而是受区域构造背景、断裂带的分布、储集层的发育程度、成藏演化过程以及不整合面等因素综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陶系 碳酸盐岩油藏 缝洞型油藏 油气分布特征 原油密度 控制因素 塔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