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九寨沟地区黄土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彭东 曹俊 +1 位作者 杨俊义 郭建强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59-365,T001,共8页
九寨沟地区的黄土孤立产出于海拔2300~2800m的洼地中,其内含古风化界面。通过对黄土的物质成分、结构、扫描电镜形貌、孢粉、ESR测年等分析测试,确定其为冰缘黄土,划分了九寨沟地区更新世冰期。
关键词 九寨沟 黄土 冰期 四川 物质成分 结构 扫描电镜 孢粉 更新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锦屏地区新生代冲断作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廖忠礼 邓永福 廖光宇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2-159,共8页
四川锦屏造山带主要由锦屏山陆内逆冲-推覆带、前陆逆冲-推覆带和前陆隆起带组成。本文通过分析其构造单元的特征,认为:茶铺子—巴折复活断裂带为分区性边界断层;扬子准地台西缘实为经前震旦纪基底形成之后,继而转化为震旦纪—三叠纪大... 四川锦屏造山带主要由锦屏山陆内逆冲-推覆带、前陆逆冲-推覆带和前陆隆起带组成。本文通过分析其构造单元的特征,认为:茶铺子—巴折复活断裂带为分区性边界断层;扬子准地台西缘实为经前震旦纪基底形成之后,继而转化为震旦纪—三叠纪大陆被动边缘,相继卷入中生代碰撞造山,最终在新生代发生陆内造山而成的造山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锦屏地区 新生代 冲断作用 构造单元 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景名胜区范围界定探讨——以四川贡嘎山风景区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杨更 张新 张慧利 《规划师》 2005年第5期22-24,共3页
确定风景区范围是风景区开发和保护的基础,它包括新建风景区范围的确定和原有风景区范围的重新界定。新的贡嘎山风景区范围由贡嘎山主景片和木格措、伍须海、瓦灰山3个外围景片组成,景片与景片间为外围保护区,这样界定更有利于促进当地... 确定风景区范围是风景区开发和保护的基础,它包括新建风景区范围的确定和原有风景区范围的重新界定。新的贡嘎山风景区范围由贡嘎山主景片和木格措、伍须海、瓦灰山3个外围景片组成,景片与景片间为外围保护区,这样界定更有利于促进当地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区 贡嘎山 风景名胜区 范围界定 四川 景区开发 合理利用 有效保护 保护区 基础 主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冕宁冶勒变质火山沉积岩系中微古植物的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陈玉禄 邓强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9年第1期101-105,共5页
位于扬子地台西缘康滇地轴中段的冶勒变质杂岩体中分布的变质火山沉积岩系,首次发现微古植物化石,计有11个属36个种,时代确定为中新元古代蓟县系—青白口系,为岩系的划分及归属提供了依据,证实有褶皱基底的存在。
关键词 火山沉积岩系 微古植物 变质杂岩 新元古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草科风景区旅游资源评述 被引量:4
5
作者 郭建强 罗新建 陈兆棉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8年第3期322-328,共7页
草科风景区是贡嘎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南坡的一个景区,面积约1000km2,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品位高,集雄、险、奇、秀、幽于一地。1994年在地质填图的同时对其进行调查评价,新发现鹅颈项登山探险旅游路线和莲花山宗教文化... 草科风景区是贡嘎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南坡的一个景区,面积约1000km2,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品位高,集雄、险、奇、秀、幽于一地。1994年在地质填图的同时对其进行调查评价,新发现鹅颈项登山探险旅游路线和莲花山宗教文化景区。建议把草科风景区开发成为生态旅游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科风景区 旅游资源 田湾河 生态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石棉县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之对策 被引量:1
6
作者 喻安光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57-59,共3页
在地处扬子地台西缘的石棉县境内 ,地质构造复杂 ,矿产资源丰富 ,共发现 2 3个以上的矿种 ,矿产地 92处。针对该地区矿产资源勘查程度较低 ,存在不合理开发 ,缺乏综合利用 ,废物处理及环境保护与治理重视不够等现状问题 ,制定出对策 :... 在地处扬子地台西缘的石棉县境内 ,地质构造复杂 ,矿产资源丰富 ,共发现 2 3个以上的矿种 ,矿产地 92处。针对该地区矿产资源勘查程度较低 ,存在不合理开发 ,缺乏综合利用 ,废物处理及环境保护与治理重视不够等现状问题 ,制定出对策 :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的管理 ;发展石灰石、花岗石、大理石等的开发 ;对煤、石棉、蹄矿等进一步勘查 ,扩大规模 ;控制铅锌、金(银 )、铜矿的开采 ,增加新的矿产地和储量 ;力争在寻找富铁、富铜、铬、铂、稀有、钨、锡矿等方面取得突破 ;加大科技投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棉县 矿产资源 持续开发利用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小龙河锡矿床中绿泥石矿物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被引量:26
7
作者 张伟 张寿庭 +4 位作者 曹华文 武俊德 肖常先 陈慧军 唐利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8-328,共11页
小龙河锡矿床近矿绿泥石化蚀变显著,与锡矿的矿化关系密切。绿泥石的矿相学特征显示小龙河锡矿床绿泥石蚀变可分为明显的强弱两种绿泥石化类型。利用电子探针化学成分分析数据,计算了绿泥石的AlIV、Al VI、Fe2+/(Mg2++Fe2+)和Mg2+/(Mg2+... 小龙河锡矿床近矿绿泥石化蚀变显著,与锡矿的矿化关系密切。绿泥石的矿相学特征显示小龙河锡矿床绿泥石蚀变可分为明显的强弱两种绿泥石化类型。利用电子探针化学成分分析数据,计算了绿泥石的AlIV、Al VI、Fe2+/(Mg2++Fe2+)和Mg2+/(Mg2++Fe2+)等相关参数,并推算出绿泥石形成时的温度、氧逸度和硫逸度。结果表明:随着蚀变的增强,绿泥石中Mg和Si元素含量减少,Al、Mn和Fe元素含量增加;绿泥石主要为富铁的鲕绿泥石,指示绿泥石形成于还原环境。绿泥石的形成温度在196~229℃之间,平均为213℃,lgfO2在-43.4^-48.0之间,平均为-44.6,lgfS2在-15.9^-18.3之间,平均为-16.6。绿泥石形成机制主要为交代-结晶和迁移-结晶2种。绿泥石为锡矿化晚阶段产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锡矿形成条件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泥石 温度 氧逸度 硫逸度 小龙河锡矿床 滇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孜-理塘断裂带构造演化与金矿的关系 被引量:21
8
作者 邹光富 毛君一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233-240,共8页
论述了川西甘孜—理塘断裂带构造演化与金矿床成矿作用的关系,总结了区内金矿化的特征和金矿床类型。研究表明,甘孜—理塘断裂带是由韧性剪切带、逆冲断裂带、断陷盆地带、推覆构造带、脆性破碎带和平移走滑带相互叠加、改造而形成的... 论述了川西甘孜—理塘断裂带构造演化与金矿床成矿作用的关系,总结了区内金矿化的特征和金矿床类型。研究表明,甘孜—理塘断裂带是由韧性剪切带、逆冲断裂带、断陷盆地带、推覆构造带、脆性破碎带和平移走滑带相互叠加、改造而形成的复杂断裂带。其演化历史主要经历了晚三叠世卡尼期-诺利早期的洋壳俯冲、晚三叠世诺利晚期-瑞替期弧-陆碰撞、侏罗-白垩纪陆内会聚和喜马拉雅期断陷、推覆和平移剪切构造发育演化阶段。区内金矿化、金矿床(点)和金矿体的形成和分布,明显受断裂带的控制。金矿的成矿作用与该断裂带构造发展演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孜-理塘 断裂带 构造演化 成矿作用 金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义敦地区中上三叠统内不整合的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黄仕华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2-15,共4页
川西义敦地区三叠系十分发育,过去划分混乱。笔者在开展1∶5万区调过程中,在中上三叠原图姆沟组内发现一假整合面。据此,自下而上解体出中下三叠统党恩组、列衣组及上三叠统曲嘎寺组、勉戈组。区域对比与四川岩石地层单位一致。该面是... 川西义敦地区三叠系十分发育,过去划分混乱。笔者在开展1∶5万区调过程中,在中上三叠原图姆沟组内发现一假整合面。据此,自下而上解体出中下三叠统党恩组、列衣组及上三叠统曲嘎寺组、勉戈组。区域对比与四川岩石地层单位一致。该面是川西高原的印支运动第Ⅱ幕在区内的表现。它的发现对地层、岩相古地理及构造地质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整合面 姆沟组 地层区域延伸 变质变形差异 印支运动第Ⅱ幕 三叠系 不整合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昌都地块前寒武纪基底地层格架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游再平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5期15-18,共4页
昌都地块前寒武纪基底一般认为包括3套地层,即宁多群、草曲群和雄松群。研究表明:(1)宁多群包括形成于新太古(?)—古元古代成铁纪的表壳岩系、古元古代层侵纪英云闪长质片麻岩体,并被古元古代固结纪后造山“S”型花岗岩侵入。建议改称... 昌都地块前寒武纪基底一般认为包括3套地层,即宁多群、草曲群和雄松群。研究表明:(1)宁多群包括形成于新太古(?)—古元古代成铁纪的表壳岩系、古元古代层侵纪英云闪长质片麻岩体,并被古元古代固结纪后造山“S”型花岗岩侵入。建议改称宁多杂岩。(2)草曲群、雄松群形成于中—新元古代,宁多杂岩是其共同的物源区,推测其间为角度不整合关系。(3)草曲群与雄松群形成时代相近,构造背景相同,彼此相邻而岩相不同,为横向相变关系。(4)宁多杂岩构成昌都地块结晶基底,草曲群和雄松群属其褶皱基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昌都地块 前寒武纪基底 地层格架 草曲群 雄松群 宁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康玉地区拉贡塘组的重力流沉积 被引量:3
11
作者 喻安光 《岩相古地理》 CSCD 1997年第6期39-44,共6页
康玉地区中、晚侏罗世发育一套非同寻常的重力流沉积(拉贡塘组),主要有颗粒流、泥石流及浊流沉积三种类型。属次深海—深海(斜坡—盆底)环境,由断裂活动引起的岩崩、滑塌、块体流、浊流等的沉积产物。
关键词 拉贡塘组 重力流沉积 滑塌岩块 沉积构造 泥石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义敦地区三叠纪层序地层研究新认识
12
作者 黄仕华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0年第2期68-73,共6页
义敦地区处于活动岛弧带 ,1:5万区调将原图姆沟组自下而上分解为党恩组、列衣组、曲嘎寺组和勉戈组。以曲嘎寺组底部的I型不整合面及勉戈组底部的II型不整合面为基准 ,结合内部沉积组合特征 ,尝试划分出 3套三级层序地层 ,即下部层序 (... 义敦地区处于活动岛弧带 ,1:5万区调将原图姆沟组自下而上分解为党恩组、列衣组、曲嘎寺组和勉戈组。以曲嘎寺组底部的I型不整合面及勉戈组底部的II型不整合面为基准 ,结合内部沉积组合特征 ,尝试划分出 3套三级层序地层 ,即下部层序 (未见底 )、中部I型碳酸盐层序和上部II型层序 (包括喇嘛垭组 ) ,在这些层序内各体系域发育齐全 ,特征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岛弧带 三级层序 三叠纪 层序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北缘阿木尼克地区晚古生代牦牛山组火山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建兵 万世昌 李镇宏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7年第3期47-53,共7页
柴北缘阿木尼克山地区晚古生代火山岩赋存于牦牛山组内,岩性以酸性火山岩为主,有少量的中性火山岩,在火山岩层间,夹薄板状(陆源碎屑)白云岩、薄层状钙质泥质粉砂岩等沉积岩。火山岩相包括爆发相、溢流相、爆发沉积相,柱状节理发育,具陆... 柴北缘阿木尼克山地区晚古生代火山岩赋存于牦牛山组内,岩性以酸性火山岩为主,有少量的中性火山岩,在火山岩层间,夹薄板状(陆源碎屑)白云岩、薄层状钙质泥质粉砂岩等沉积岩。火山岩相包括爆发相、溢流相、爆发沉积相,柱状节理发育,具陆相喷发特征。岩石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微量元素特征与岛弧火山岩相似,综合宏观岩石组合特征,可以判断牦牛山组火山岩产于板内环境。在该套火山岩夹层中采得中泥盆统标准化石Lepidodendropsis sp.(拟鳞木),在英安岩中获得的锆石^(206)Pb/^(238)U年龄为(369.2±3.3)Ma、(392.4±3.3)Ma,据此可以确定火山岩形成时代为中泥盆世—晚泥盆世,柴北缘阿木尼克山地区牦牛山组火山岩形成的地质时代明显晚于东昆仑地区,由此也说明东昆仑、柴北缘的火山岩浆活动及大构造演化不是同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环境 地球化学 火山岩 晚古生代 柴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平原西部土壤中镉的分布与镉污染 被引量:9
14
作者 朱礼学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94-97,共4页
扼要概述了镉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 ,详述了成都平原西部土壤中镉元素分布及污染现状 ,并从地质地球化学的角度阐述了引起土壤中高镉的地质起因 。
关键词 成都平原 土壤 镉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平原土壤钾元素含量特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姚学良 朱礼学 +1 位作者 游再平 廖远安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54-56,共3页
从钾元素的生物化学方面阐述了其重要性。描述了成都平原土壤钾含量特征 ,通过与全国土壤平均值及地壳克位值含量比较后得出低钾结论 ,并对成都平原土壤低钾含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针对性地提出了改善土壤含钾量低的措施 ,为本区农业可... 从钾元素的生物化学方面阐述了其重要性。描述了成都平原土壤钾含量特征 ,通过与全国土壤平均值及地壳克位值含量比较后得出低钾结论 ,并对成都平原土壤低钾含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针对性地提出了改善土壤含钾量低的措施 ,为本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钾元素 农业 可持续发展 成都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熊猫生存地域史的变迁与人为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姚学良 廖远安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162-164,共3页
很多科研工作者认为大熊猫的衰落是在冰期的杰作 ,然而事实并非完全如此 ,根据近来的大量科研成果及历史事实的记载 ,它们从人类诞生到近代 ,一直生活在我国东南诸省区的土地上 ,大熊猫生存地的急缩减 。
关键词 更新世 人类圈 大熊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值得开发的高原旅游新区——措普海
17
作者 黄仕华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184-186,共3页
措普海一直鲜为人知。这里容独特的山水风光、佛教圣地、温泉为一体 ,是川西高原理想的旅游地。一旦开发利用 。
关键词 措普海风光 佛教圣地 仓喀温泉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阿里地区矿产资源特点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18
作者 廖忠礼 贾宝江 +3 位作者 邹定邦 廖光宇 邓永福 王立全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38-40,共3页
阿里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西部.其地质矿产资源丰富,矿产资源是阿里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而矿产资源规划则是贯彻人口资源环境基本国策的重要举措。笔者根据阿里地区的特点提出:应统筹安排矿产资源的调查评价、勘查... 阿里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西部.其地质矿产资源丰富,矿产资源是阿里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而矿产资源规划则是贯彻人口资源环境基本国策的重要举措。笔者根据阿里地区的特点提出:应统筹安排矿产资源的调查评价、勘查、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同时还应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等手段,调控资源开发总量,优化资源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切实加强地质环境的保护,实现阿里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 可持续发展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阿里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