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性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章荣 李威 +2 位作者 任凯 刘佳 周蜜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1-186,共6页
目的:探讨综合性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方法:7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35)和对照组(n=35)。两组常规药物治疗相同,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配合综合性康复训练。治疗前、治疗4周和治疗8周后分别观察血浆同... 目的:探讨综合性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方法:7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35)和对照组(n=35)。两组常规药物治疗相同,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配合综合性康复训练。治疗前、治疗4周和治疗8周后分别观察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NDS)、临床疗效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结果:两组患者治疗4周和8周后,血浆Hcy水平和CNDS评分均降低,临床疗效和MBI评分均提高,与各组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0.01);试验组患者治疗4周和8周后,血浆Hcy水平、CNDS评分、临床疗效及M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0.01)。结论:综合性康复训练结合常规药物治疗能够有效降低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降低脑卒中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临床疗效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脑梗死患者 康复训练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改良BARTHEL指数 常规药物治疗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4
2
作者 李威 李丹 +3 位作者 许立俊 林宇 李文兰 章荣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97-1201,共5页
目的观察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方法 50例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结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神经松动术。治疗前、治疗后4周分别采用数字模拟... 目的观察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方法 50例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结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神经松动术。治疗前、治疗后4周分别采用数字模拟评分法(NAS)评定患侧肩痛,Fugl-Meyer运动评分量表中上肢部分(FMA)评定上肢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N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01),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FMA和MBI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松动术能进一步减轻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肩痛,提高上肢运动功能和ADL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肩痛 神经松动术 上肢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内效贴联合加巴喷丁对头面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章荣 李威 +3 位作者 李丹 周蜜娟 胥慧敏 袁国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24-726,共3页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指急性带状疱疹(acute herpes zoster,HZ)愈合后疼痛持续超过3个月(即出疹开始4个月),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潜伏在感觉神经节经再激活后引起的皮肤感染所导致疼痛的一种神经...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指急性带状疱疹(acute herpes zoster,HZ)愈合后疼痛持续超过3个月(即出疹开始4个月),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潜伏在感觉神经节经再激活后引起的皮肤感染所导致疼痛的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综合征,临床特征为顽固的持续性隐痛伴阵发性剧痛,患者常有失眠、抑郁及焦虑等精神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加巴喷丁 头面部 疼痛综合征 肌内 急性带状疱疹 ZOSTER 带状疱疹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肌内效贴贴扎方法对脑卒中后偏瘫痉挛期患者肩痛的效果 被引量:38
4
作者 李威 李丹 +4 位作者 赵宜莲 章荣 胥慧敏 周蜜娟 牟杨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4-190,共7页
目的观察两种贴扎方法对脑卒中后偏瘫痉挛期患者肩痛的疗效。方法 2015年10月至2017年9月,75例脑卒中后偏瘫痉挛期肩痛患者随机分为A组(n=25)、B组(n=25)和对照组(n=25)。三组常规治疗相同,A组和B组分别运用两种贴扎方法进行治疗。治疗... 目的观察两种贴扎方法对脑卒中后偏瘫痉挛期患者肩痛的疗效。方法 2015年10月至2017年9月,75例脑卒中后偏瘫痉挛期肩痛患者随机分为A组(n=25)、B组(n=25)和对照组(n=25)。三组常规治疗相同,A组和B组分别运用两种贴扎方法进行治疗。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患侧肩痛,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定上肢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4周后,三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01),A组和B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A组明显低于B组(P<0.01);三组FMA和MBI评分均显著升高(P<0.001),A组和B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A组高于B组(P<0.05)。结论肌内效贴联合康复训练能有效减轻脑卒中偏瘫痉挛期患者的肩痛,提高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不同的贴扎方法,疗效不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肩痛 肌内效贴 上肢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