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相对湿度变化规律的胡萝卜热风干燥相对湿度调控
1
作者 巨浩羽 梁超 +2 位作者 张卫鹏 沈刚 肖红伟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0-309,共10页
为优化调控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RH),以提高果蔬恒温热风干燥的干燥效率和品质,该研究提出了基于RH变化规律的调控方式。在干燥前期,物料蒸发出的水分使得RH上升,当检测到RH趋于稳定时转入干燥中期。在干燥中期,当RH呈下降趋势时... 为优化调控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RH),以提高果蔬恒温热风干燥的干燥效率和品质,该研究提出了基于RH变化规律的调控方式。在干燥前期,物料蒸发出的水分使得RH上升,当检测到RH趋于稳定时转入干燥中期。在干燥中期,当RH呈下降趋势时,关闭排湿升高RH,以降低表面水分蒸发量(E)并提高内部水分迁移量(D);当RH呈上升趋势时,开启排湿降低RH以提高E值。若关闭排湿后,表面蒸发的水分不足以使RH升高,或物料温度趋近于干燥介质的温度时,干燥转入干燥后期。在干燥后期开启排湿降低RH以增大E值,当RH变化速率小于1%/min时,达到干燥终点。干燥温度60℃,风速3.0 m/s的胡萝卜干燥试验结果表明,第0~8 min为干燥前期,在第9 min时RH变化速率小于0.5%,进入干燥中期。第9~143 min为干燥中期,此阶段内RH呈现下降趋势的时间逐渐缩短,而呈现上升趋势的时间逐渐延长。在第137~143 min内,RH不再呈现上升趋势,转入干燥后期。143 min以后为干燥后期,第370 min时RH变化速率小于1%/min,干燥过程结束。该RH控制方式提高了D值降低了E值,使得D和E值在0.2~2.3 h内维持基本相等,相应的物料温度呈现阶梯上升的变化趋势。在0~0.2 h内,表明水分累积量(Q)迅速上升,物料被一层水膜包裹,不会产生明显的结壳现象;在0.2~2.3 h内,Q值在零点处上下波动,共产生3个零点,干燥速率逐渐降低,迁移至表面的水分即刻在表面蒸发,未产生积累,延缓结壳发生时机且脱除了大量水分;在2.3 h以后,Q逐渐小于0,物料表面产生明显结壳现象并逐渐增厚。自动控湿干燥条件下干燥时间为6.1 h,复水比和收缩率分别为(4.41±0.02)g/g、(27.32±1.51)%,相对于恒定20%RH时干燥时间缩短了24.6%,保留了较多的水分迁移孔道。基于RH变化规律的RH调控方式提高了干燥效率和品质,为果蔬热风干燥过程中如何调控RH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 湿度控制 果蔬 内部水分迁移 表面水分蒸发 水分累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湿气体射流冲击烫漂对辣椒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裴昱鹏 杨恺雯 +3 位作者 李栋 杨旭海 沈刚 肖红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76-282,共7页
为阐明高温高湿气体射流冲击烫漂对辣椒粉品质特性的影响,该实验采用了不同的烫漂时间(0、30、60、90、120、150 s)对辣椒进行烫漂处理,测定了干燥后辣椒粉的品质指标包括色泽、维生素C含量、总黄酮含量、红色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 为阐明高温高湿气体射流冲击烫漂对辣椒粉品质特性的影响,该实验采用了不同的烫漂时间(0、30、60、90、120、150 s)对辣椒进行烫漂处理,测定了干燥后辣椒粉的品质指标包括色泽、维生素C含量、总黄酮含量、红色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总酚含量、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及铁离子还原能力),并观察了微观结构变化。结果表明,辣椒粉的色泽变化较大,其中L^(*)显著下降,a^(*)和b^(*)显著上升,总色差先上升后减小;随着烫漂时间的增加,维生素C含量和总酚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分别在烫漂30和60 s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4.95±6.86)mg/g和(3.68±0.31)mg/(GAE·g),类胡萝卜素、红色素和总黄酮含量则明显下降;辣椒粉的抗氧化活性随着烫漂时间先增加后减小,在烫漂60 s时达到巅峰值;微观结构的变化显示,烫漂90 s便会剧烈破坏辣椒细胞的完整性,细胞壁与细胞膜发生严重变形。总之,烫漂30 s或者60 s可以被认为是最佳的烫漂条件,有利于辣椒营养物质的保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高温高湿气体射流冲击烫漂 品质 抗氧化活性 微观结构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