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花生种质资源特征特性的分析鉴定 被引量:3
1
作者 阳小虎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69-71,共3页
对198份四川花生种质资源特征特性的分析鉴定结果表明:四川花生种质资源中既有丰富的农艺性状好、高抗叶斑病、根结线虫病、锈病的基因源,又有优质的高蛋白质、脂肪、油酸、亚油酸基因源,它们是选育高产优质抗性强花生新品种的重要... 对198份四川花生种质资源特征特性的分析鉴定结果表明:四川花生种质资源中既有丰富的农艺性状好、高抗叶斑病、根结线虫病、锈病的基因源,又有优质的高蛋白质、脂肪、油酸、亚油酸基因源,它们是选育高产优质抗性强花生新品种的重要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品质性状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大豆育种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明荣 吴海英 +2 位作者 韩文斌 邓丽 谢树果 《大豆通报》 2006年第5期1-2,共2页
论述了四川大豆育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四川大豆育种研究的设想和思路,为四川和全国大豆育种、科研、生产和开发提供指导,同时为政府和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四川 大豆育种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豆类作物生产科研现状与优势区域布局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明荣 吴海英 +1 位作者 邓丽 陈亚萍 《四川农业科技》 2008年第2期14-15,共2页
一、四川豆类作物生产现状 四川豆类作物种类较多,其种植面积较大的有大豆、蚕豆、豌豆、绿豆、红小豆等。据四川省农业统计年鉴资料:2004年全省大豆播种面积为302万亩,平均亩产162kg,总产大豆49万t:2004年全省蚕豆播种面积为200... 一、四川豆类作物生产现状 四川豆类作物种类较多,其种植面积较大的有大豆、蚕豆、豌豆、绿豆、红小豆等。据四川省农业统计年鉴资料:2004年全省大豆播种面积为302万亩,平均亩产162kg,总产大豆49万t:2004年全省蚕豆播种面积为200.1万亩,平均亩产158kg,总产蚕豆31.6万t;2004年全省播种豌豆面积为171.1万亩,平均亩产148kg,总产豌豆25.43万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类作物 四川 区域布局 科研现状 作物生产 优势 播种面积 种植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豆类作物生产科研现状与优势区域布局
4
作者 张明荣 吴海英 +1 位作者 邓丽 陈亚萍 《四川农业科技》 2007年第3期10-11,共2页
一、四川豆类作物生产现状 四川豆类作物种类较多,种植面积较大的有大豆、蚕豆、豌豆、绿豆、红小豆等。
关键词 豆类作物 四川省 区域布局 科研现状 作物生产 优势 生产现状 作物种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质小麦在四川盆地的开发潜力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淑荣 杨春华 《麦类作物》 CSCD 1997年第3期42-43,共2页
软质小麦是主要用于制作饼干、蛋糕、甜食糕点和日本面条等软性食品的一类小麦,其籽粒粉质、蛋白质含量和面筋含量低,面筋蛋白弱,面粉吸水率低,面团延伸性好。四川盆地降雨量大,日照时间短,小麦灌浆期间平均气温低(18.6℃左右... 软质小麦是主要用于制作饼干、蛋糕、甜食糕点和日本面条等软性食品的一类小麦,其籽粒粉质、蛋白质含量和面筋含量低,面筋蛋白弱,面粉吸水率低,面团延伸性好。四川盆地降雨量大,日照时间短,小麦灌浆期间平均气温低(18.6℃左右),这些都是降低小麦蛋白质含量、提高其籽粒产量、形成粉质籽粒的有利条件。与此相符,盆地内目前大面积推广的绵阳系列小麦品种多以粉质型为主。因此,四川盆地有充分的条件选育和开发软质专用小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软质小麦 四川 开发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棉田综合利用的发展前景及其技术对策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洪理 王斌 +2 位作者 费德友 任胜茂 张明荣 《中国棉花》 2000年第10期16-17,共2页
从四川的土地资源。
关键词 四川 棉田 综合利用模式 多熟制 复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大豆主产区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明荣 吴海英 +5 位作者 吴迅 李华 贺声明 唐自然 向荣光 王志 《大豆科技》 2009年第5期6-8,共3页
近年来,四川套作大豆比较效益逐渐提高,农民种豆积极性高涨,2008年种植面积27.3万hm2。但是仍然存在着制约快速发展的诸多因素,主要是缺乏适宜间套作种植的新品种、病虫草害严重、栽培粗放、加工企业规模小、带动生产发展力弱。发展对策... 近年来,四川套作大豆比较效益逐渐提高,农民种豆积极性高涨,2008年种植面积27.3万hm2。但是仍然存在着制约快速发展的诸多因素,主要是缺乏适宜间套作种植的新品种、病虫草害严重、栽培粗放、加工企业规模小、带动生产发展力弱。发展对策:(1)大力开展套作大豆新品种、新模式、节本增效关键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避灾减灾综合配套技术研究;(2)建立主导新品种的良种繁殖基地,加大主导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3)建立健全大豆产业化模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大豆 产业现状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周围山区旱地耕制开发途径与技术
8
作者 熊凡 《耕作与栽培》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2,共2页
四川盆地周围山区旱地耕制开发途径与技术熊凡(四川省南充市农科所637000)1盆周山区旱地耕制开发潜力与可能性四川盆地周围山区四十二个县,土地总面积11.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19.8%,农业人口1498.4万,占全省... 四川盆地周围山区旱地耕制开发途径与技术熊凡(四川省南充市农科所637000)1盆周山区旱地耕制开发潜力与可能性四川盆地周围山区四十二个县,土地总面积11.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19.8%,农业人口1498.4万,占全省17.4%。非耕地面积大,垦植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山区 旱地 耕作制度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大豆根腐病和豆秆黑潜蝇的防治技术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明荣 吴海英 +2 位作者 于晓波 梁建秋 冯军 《四川农业科技》 2010年第8期44-44,共1页
近年来,四川大豆生产在国家农业部、全省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的大力支撑和带动下,播种面积逐年迅速扩大,至2009年达到480万亩,发展形势十分喜人.但是,近年四川大豆病虫危害日益加重,尤其以根腐病和豆秆黑潜蝇... 近年来,四川大豆生产在国家农业部、全省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的大力支撑和带动下,播种面积逐年迅速扩大,至2009年达到480万亩,发展形势十分喜人.但是,近年四川大豆病虫危害日益加重,尤其以根腐病和豆秆黑潜蝇发生严重,对大豆产量影响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根腐病 豆秆黑潜蝇 防治技术 四川 大豆生产 产业技术 播种面积 病虫危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套作大豆中期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明荣 吴海英 +1 位作者 于晓波 梁建秋 《四川农业科技》 2009年第9期15-15,共1页
在四川省委、省政府及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四川省农业厅、四川农业大学及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南充综合试验站的技术指导下,我省套作大豆在2008年面积翻番、大面积丰产的基础上,2009年播种面积又取得了重大突破,全省达到50... 在四川省委、省政府及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四川省农业厅、四川农业大学及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南充综合试验站的技术指导下,我省套作大豆在2008年面积翻番、大面积丰产的基础上,2009年播种面积又取得了重大突破,全省达到500万亩。目前,全省大豆已进入分枝期,正值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入夏以来,特别是6月中旬至7月15日,全省大面积遭受了持续夏绵雨危害,由于大豆幼苗现在正生长在玉米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技术要点 大豆幼苗 田间管理 四川省 套作 播种面积 中期 四川农业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甘薯高产育种探析
11
作者 谭民化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2期54-59,共6页
概述了“六五”以来四川甘薯育种的进展和成就,主要是育成一批新品种,再根据省情与农业发展趋势,提出甘薯育种的方向是重点选育高产多用化的新品种,兼顾高蛋白质饲料和营养丰富的食用品种。同时依据国内外研究资料,实践经验,结合... 概述了“六五”以来四川甘薯育种的进展和成就,主要是育成一批新品种,再根据省情与农业发展趋势,提出甘薯育种的方向是重点选育高产多用化的新品种,兼顾高蛋白质饲料和营养丰富的食用品种。同时依据国内外研究资料,实践经验,结合生产提出产量、品质、抗病期望达到的目标与设想,以及实施过程中应采取的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育种 高产 目标设想 技术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大麦发展前景分析
12
作者 竭润生 熊寿福 文凤君 《大麦科学》 1994年第2期2-4,共3页
本文立足于大麦高产、优质、早熟、多抗、适应性广等宝贵的生物学特性,就市场经济条件下四川盆地大麦的消费发展水平进行预测分析,提出大麦生产走向:大幅度扩大种植面积,稳步提高单产,重视优质专用大麦.广泛拓宽用途.
关键词 大麦 栽培 发展前景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攀西地区农业资源特征及啤酒大麦生长适应性分析
13
作者 熊寿福 竭润生 +6 位作者 文凤君 邓武明 朱实祥 邓天伦 李建冈 代红燕 陈华 《大麦科学》 2001年第4期1-4,共4页
结合四川省攀西地区充足光热资源、独特的气候条件、丰富的土地资源且农业综合条件优越的实际及啤酒大麦近年在该地区的示范种植情况 ,对啤酒大麦的生长适应性进行了简要分析 ,结果表明 :以嘉陵三号为代表的啤麦新品种在攀西大面积种植 ... 结合四川省攀西地区充足光热资源、独特的气候条件、丰富的土地资源且农业综合条件优越的实际及啤酒大麦近年在该地区的示范种植情况 ,对啤酒大麦的生长适应性进行了简要分析 ,结果表明 :以嘉陵三号为代表的啤麦新品种在攀西大面积种植 ,能够实现优质、高产、高效。“攀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攀西地区 啤酒大麦 生长适应性 农业资源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薯区品种区域试验概况和产业发展建议 被引量:3
14
作者 马代夫 邱军 +3 位作者 李育明 卢跃华 王大一 孙明芳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18,114,共3页
通过对长江中下游薯区基本情况、试验质量、产业发展状况和品种管理现状的分析,提出加大甘薯保健作用和产业发展潜力的宣传力度;稳定甘薯区域试验布局,提高试验质量;完善甘薯品种鉴定章程,树立行业威信;积极推广区域试验鉴定的优秀品种... 通过对长江中下游薯区基本情况、试验质量、产业发展状况和品种管理现状的分析,提出加大甘薯保健作用和产业发展潜力的宣传力度;稳定甘薯区域试验布局,提高试验质量;完善甘薯品种鉴定章程,树立行业威信;积极推广区域试验鉴定的优秀品种;提高对公益性育种项目的支持力度;加大甘薯产业化相关技术研究的投入,投资培育甘薯龙头企业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区域试验 长江中下游 品种管理 产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覆盖降解膜栽培效应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明荣 向承勇 +6 位作者 曾文才 王斌 吴小平 李金秀 费德友 杨洪理 王世国 《中国棉花》 2000年第6期13-14,共2页
对国产的 6种降解膜进行棉花覆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降解膜覆盖栽培棉花较地膜覆盖栽培棉花的增产效应更显著。不同降解膜降解速度不同 ,南充 1、 2号、天津 1、 2号降解膜降解早且速度快 ,天津 3号、山西太源甲两种降解膜降解迟且... 对国产的 6种降解膜进行棉花覆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降解膜覆盖栽培棉花较地膜覆盖栽培棉花的增产效应更显著。不同降解膜降解速度不同 ,南充 1、 2号、天津 1、 2号降解膜降解早且速度快 ,天津 3号、山西太源甲两种降解膜降解迟且速度慢 ,降解效果差。对照地膜降解度为 0 %。降解膜覆盖栽培棉花的果枝数 1 3~ 1 3.6个 ,单株结铃数 1 5~ 1 5.9个 ,分别比地膜覆盖栽培棉花多 0 .8~ 1 .4个和 0 .2~ 1 .1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降解膜覆盖 降解度 增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主要品质性状在不同生态地区的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春华 李仕贵 《中国稻米》 2006年第2期14-17,共4页
选择8个不育系和4个恢复系,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NCII设计),在两个不同生态区,对7个品质性状进行配合力、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状在两生态区的表现不尽相同。在南充点,直链淀粉含量和整精米率以加性效应为主,胶稠度和垩... 选择8个不育系和4个恢复系,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NCII设计),在两个不同生态区,对7个品质性状进行配合力、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状在两生态区的表现不尽相同。在南充点,直链淀粉含量和整精米率以加性效应为主,胶稠度和垩白度以非加性效应为主,垩白米率、蛋白质含量和长宽比受加性和非加性共同作用;在西昌点,直链淀粉含量和垩白米率以加性效应为主,胶稠度以非加性效应为主,垩白度、蛋白质含量、整精米率和长宽比均为加性和非加性共同作用。在南充点,除父母本对直链淀粉的贡献相差不大外,其余性状均以母本的贡献大;在西昌点,长宽比、整精米率和垩白米率以母本的贡献大些,垩白度、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均以父本的贡献更大。在南充点,狭义遗传力大小顺序为:直链淀粉含量>整精米率>长宽比>蛋白质含量≈垩白米率>垩白度>胶稠度;在西昌点狭义遗传力大小顺序为:直链淀粉含量>垩白米率>长宽比>蛋白质含量>整精米率>垩白度>胶稠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三系 品质性状 配合力 遗传力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杂种F_2代群体研究初报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春华 王淑荣 杨力 《麦类作物》 CSCD 1998年第2期1-3,共3页
以单株粒重和综合指数为指标,分析了F2代不同抽样群体的平均数X、变异系数CV和优良单株率b1、b2、b3。结果表明,当单株粒重的群体≥250株时,其X、b1、b2、b3在随机抽样100次中各自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 以单株粒重和综合指数为指标,分析了F2代不同抽样群体的平均数X、变异系数CV和优良单株率b1、b2、b3。结果表明,当单株粒重的群体≥250株时,其X、b1、b2、b3在随机抽样100次中各自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与总体差异均不显著,且CV与总体的差异较小;当综合指数的群体≥200株时,其X、b1、b2、b3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与总体差异均不显著,且CV与总体的差异较小。所以小麦F2代适宜群体为200~250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群体 杂种二代 杂交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覆盖降解膜栽培效应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明荣 费德友 +3 位作者 杨洪理 王斌 王世国 王伟 《耕作与栽培》 2000年第5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棉花 地膜覆盖 降解膜 产量 生育期 土壤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稻连作秋大豆高产高效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明荣 曾文才 +1 位作者 吴小平 缪凡 《耕作与栽培》 2000年第3期7-7,61,共2页
关键词 中稻 大豆 产量 育苗期 移栽密度 施肥量 连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不育系与恢复系配合力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斌 费德友 +1 位作者 杨洪理 任胜茂 《中国棉花》 1998年第8期8-9,共2页
选用洞A不育株,6个胞质不育系和4个胞质不育系的恢复系,按7×4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28个组合的F1进行双列分析。结果表明,皮棉产量、衣分、衣指、子指、2.5%跨长、比强度、纤维细度、单纤强力主要受加性基因控制... 选用洞A不育株,6个胞质不育系和4个胞质不育系的恢复系,按7×4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28个组合的F1进行双列分析。结果表明,皮棉产量、衣分、衣指、子指、2.5%跨长、比强度、纤维细度、单纤强力主要受加性基因控制,子棉产量主要受非加性基因控制;洞A是较好的不育材料,南A12是优质的胞质不育系,南R2是较好的恢复系;洞A×G93005是双亲GCA和组合SCA均较高的高产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不育系 恢复系 配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