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开发主体梯级电站实时负荷控制模型研究
1
作者 李航宇 王琛倪 +1 位作者 徐刚 唐晓波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28-234,共7页
由于多开发主体下梯级水电站间不能共享实时负荷数据,上一级电站发电负荷变动常导致本级电站非正常弃水或低水位运行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基于预测控制的多开发主体梯级电站实时负荷控制模型来控制水位。模型分为实时跟踪、预测... 由于多开发主体下梯级水电站间不能共享实时负荷数据,上一级电站发电负荷变动常导致本级电站非正常弃水或低水位运行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基于预测控制的多开发主体梯级电站实时负荷控制模型来控制水位。模型分为实时跟踪、预测控制和厂内负荷分配3部分。实时跟踪每1 h进行一次入库流量反推计算来推算预测入库流量序列;预测控制根据标准差选择不同流量递推模型推算入库流量;厂内负荷分配以耗水量最小进行负荷分配优化,实现上游电站负荷及发电流量未知情况下的梯级电站实时负荷分配并保持水位稳定。所提出的实时负荷控制模型应用于木里河梯级电站实时负荷分配,对多开发主体下流域梯级水电站实时负荷分配,维持水位稳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级水电站 实时负荷控制 流量递推 水位控制 水位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反调节水库作用的木里河梯级水电站水库中长期优化调度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曾宏 董新亮 +3 位作者 彭绪斌 刘德旭 黄炜斌 马光文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7-90,95,共5页
木里河是雅砻江中游最大支流,目前已形成两库四级梯级水电站群,充分利用梯级末端立洲水库的反调节能力,将有效提升流域整体发电效益。为分析梯级水电最优运行方式,以流域梯级枯期最小出力最大和梯级年发电量最大为目标函数,建立了木里... 木里河是雅砻江中游最大支流,目前已形成两库四级梯级水电站群,充分利用梯级末端立洲水库的反调节能力,将有效提升流域整体发电效益。为分析梯级水电最优运行方式,以流域梯级枯期最小出力最大和梯级年发电量最大为目标函数,建立了木里河流域两库四级的优化调度模型,并采用逐渐优化算法(POA)求解,最大化利用末端水库反调节能力。结果表明,通过立洲水库的反调节作用,木里河流域梯级枯水期的可靠出力得到有效改善,发电效益得到有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调节作用 联合优化运行 中长期优化调度 木里河梯级水电 逐步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主城区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分区方法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甫仁 毛维薇 +2 位作者 袁园 高谐林 王乐祥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9-64,共6页
对重庆市主城区浅层地温能资源状况、城市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综合考虑了资源分布、城市规划、经济发展、行政界限等条件,提出了针对重庆市主城区的浅层地温能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分区方法。研究表明:"大力发展区"和"鼓... 对重庆市主城区浅层地温能资源状况、城市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综合考虑了资源分布、城市规划、经济发展、行政界限等条件,提出了针对重庆市主城区的浅层地温能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分区方法。研究表明:"大力发展区"和"鼓励发展区"两个部分占总规划区的68.33%,规划区内大部分地区具备开发利用浅层地温能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适合发展浅层地温能资源开发利用项目。针对重庆市主城区浅层地温能的特征和目前的开发利用状况提出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主城 浅层地温能 资源特点 开发利用现状 综合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法的压力钢管弹性垫层模量优选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邸多民 文斌 +2 位作者 吴震宇 张权 刘侠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31-33,共3页
针对某水电站发电坝段压力钢管弹性垫层模量的优选问题,采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法和混凝土开裂本构模型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设置弹性垫层对于控制压力钢管外包混凝土裂缝的开展效果明显;随着垫层模量的增大,压力钢管的拉应力逐渐减小... 针对某水电站发电坝段压力钢管弹性垫层模量的优选问题,采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法和混凝土开裂本构模型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设置弹性垫层对于控制压力钢管外包混凝土裂缝的开展效果明显;随着垫层模量的增大,压力钢管的拉应力逐渐减小,而混凝土开裂体积的变化不明显,同时,开裂体积的最小值出现在两个端点值中间的某一个值而非端点值,体现了混凝土开裂问题的非线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法 外包混凝土 压力钢管 弹性垫层 模量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水电站拱坝施工期温度仿真分析
5
作者 刘开勇 文斌 +1 位作者 杨培章 吴震宇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8-11,共4页
拱坝施工期的温控防裂研究是设计和施工期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之一.采用三维有限单元法对某水电站拱坝碾压混凝土坝段和常态混凝土坝段的施工期温度场进行仿真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薄层浇筑的层面散热效果好,层厚超过3 m后效果不明显;不同... 拱坝施工期的温控防裂研究是设计和施工期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之一.采用三维有限单元法对某水电站拱坝碾压混凝土坝段和常态混凝土坝段的施工期温度场进行仿真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薄层浇筑的层面散热效果好,层厚超过3 m后效果不明显;不同季节的层面散热效果差异较大,浇筑气温越低,层面散热效果越好;常态混凝土溢流坝段自由冷却时间较长,须采取坝体二期冷却措施,以保证按期进行接缝灌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坝 施工期 温度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质边坡稳定的体系可靠度分析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20
6
作者 吴震宇 陈建康 +2 位作者 许唯临 文斌 何富刚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2-37,共6页
对岩质边坡存在多个滑动面时的体系可靠度进行分析,可以对边坡的稳定性作出更加合理的评价。采用非线性有限单元法,通过降低岩体的强度参数,寻找边坡的潜在滑动面,并定义滑动面上所有单元同时破坏时,作为边坡的失稳模式;针对岩体破坏的... 对岩质边坡存在多个滑动面时的体系可靠度进行分析,可以对边坡的稳定性作出更加合理的评价。采用非线性有限单元法,通过降低岩体的强度参数,寻找边坡的潜在滑动面,并定义滑动面上所有单元同时破坏时,作为边坡的失稳模式;针对岩体破坏的特点,按Druker-Prager屈服准则和单轴抗拉强度准则构建失稳模式中单元的功能函数,再采用响应面法和蒙特卡罗法计算单元的可靠指标和相关系数;单一失稳模式是由滑动面上的单元组成的并联体系,为此,研究了一种逐步等效线性化求交法用于计算单一失稳模式的可靠指标;最后,用Ditlevsen窄界限公式估算由各失稳模式组成的串联体系的可靠指标。上述方法得到的可靠指标可用于边坡的稳定性评价。作为工程实例,对某水电站左岸坝肩边坡的体系可靠度进行了分析和评价,验证了本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质边坡 可靠度 有限元 响应面法 蒙特卡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遗传算法确定考虑温度历程的混凝土水化放热模型参数及试验验证 被引量:9
7
作者 朱振泱 强晟 +1 位作者 郑占强 陈炜旻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6-92,共7页
目前,考虑温度历程绝热温升模型存在参数较难确定和尚未有现场非绝热温升试验验证其精度2个问题。为了解决这2个问题,该文提供了一种合适的遗传算法实现方法,设计了2个温度历程不同的混凝土非绝热温升试验,并将一个混凝土块的试验数据... 目前,考虑温度历程绝热温升模型存在参数较难确定和尚未有现场非绝热温升试验验证其精度2个问题。为了解决这2个问题,该文提供了一种合适的遗传算法实现方法,设计了2个温度历程不同的混凝土非绝热温升试验,并将一个混凝土块的试验数据及该方法反演获得的参数应用到模拟另一个混凝土块温度场中。试验结果表明,即使温度历程差异较大,遗传算法也能获取准确的参数。应用遗传算法解决考虑温度历程混凝土水化放热模型具有可行性;且较未考虑温度历程模型,考虑温度历程的混凝土水化放热模型精度有明显提高。未考虑温度历程模型的平均误差为1.1℃而考虑温度历程模型平均误差仅为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遗传算法 温度 绝热温升 非绝热温升试验 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中地区实际蒸散发量年际变化成因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梅星 沈冰 莫淑红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8,共4页
为提供陕西关中地区水资源配置和开发利用的合理依据,亟需对关中地区未来主要气象因素进行分析和预报,研究蒸散发量的时空变化是关键。基于近50年7个气象站点资料,应用加拿大互补相关模型(CRAE)计算分析了关中地区实际蒸散发量的年内变... 为提供陕西关中地区水资源配置和开发利用的合理依据,亟需对关中地区未来主要气象因素进行分析和预报,研究蒸散发量的时空变化是关键。基于近50年7个气象站点资料,应用加拿大互补相关模型(CRAE)计算分析了关中地区实际蒸散发量的年内变化与其影响因素,获得了实际蒸散发量年内变化与气象因素变化的特点及影响实际蒸散发量变化的气候要素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际蒸散发量 年际变化 气候成因 关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洲RCC拱坝蓄水过程应力变形特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裴亮 朱俊松 +2 位作者 陆义松 何坤 吴震宇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7-52,共6页
基于立洲RCC拱坝温度场全过程仿真分析成果,考虑施工期残余应力,分析大坝蓄水过程中在温度荷载、水荷载、渗透压力和自重作用下坝体应力变形特性及发展规律,探寻真实工作状态下与设计荷载作用下大坝应力特性差异,并结合类似工程蓄水监... 基于立洲RCC拱坝温度场全过程仿真分析成果,考虑施工期残余应力,分析大坝蓄水过程中在温度荷载、水荷载、渗透压力和自重作用下坝体应力变形特性及发展规律,探寻真实工作状态下与设计荷载作用下大坝应力特性差异,并结合类似工程蓄水监测成果对立洲大坝的蓄水安全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大坝实际应力、变形性态与传统算法结果相比差异显著,大坝在蓄水过程中处于弹性范围内,工作状态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洲RCC拱坝 初期蓄水 真实工作状态 应力变形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