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后子宫内翻致子宫切除医疗损害鉴定1例
1
作者 刘珍珍 李斌 王晓银 《法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03,共2页
1案例1.1简要案情康某,女,29岁,因妊娠在某县中医医院进行产前检查,孕期无异常,足月后行阴道试产,在胎儿娩出后发生急性子宫内翻及大出血,最终行子宫切除。患方认为发生产后子宫内翻致子宫切除系医方诊治不及时所致,而医方则认为其属于... 1案例1.1简要案情康某,女,29岁,因妊娠在某县中医医院进行产前检查,孕期无异常,足月后行阴道试产,在胎儿娩出后发生急性子宫内翻及大出血,最终行子宫切除。患方认为发生产后子宫内翻致子宫切除系医方诊治不及时所致,而医方则认为其属于难以避免的并发症,故双方诉诸医疗损害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子宫内翻 产后出血 子宫切除术 医疗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死后腓肠肌内糖原含量变化与死亡时间的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斌 陶涛 +4 位作者 李倩楠 闫红涛 金菊 黄红 廖志钢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167-169,F0002,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死亡后腓肠肌内糖原含量变化与死亡时间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断颈、机械性窒息、失血性休克三种方法分别处死大鼠,于死亡后0﹑0.5﹑1﹑1.5﹑2﹑3﹑4﹑8﹑12﹑18和24h时间点取腓肠肌,利用PAS染色方法并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技... 目的研究大鼠死亡后腓肠肌内糖原含量变化与死亡时间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断颈、机械性窒息、失血性休克三种方法分别处死大鼠,于死亡后0﹑0.5﹑1﹑1.5﹑2﹑3﹑4﹑8﹑12﹑18和24h时间点取腓肠肌,利用PAS染色方法并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分析糖原含量变化。结果大鼠腓肠肌内糖原含量和阳性面积随死亡后时间的延长而呈线性减少。结论腓肠肌内糖原含量和阳性面积可作为死亡时间推断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肌 糖原 死亡时间 法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癌早期孤立性心脏转移致死1例 被引量:2
3
作者 龚道银 汪立兵 +4 位作者 许光亚 刘晓菲 张冬雪 曹楠 黄飞骏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5期384-385,共2页
1案例 1.1简要案情 某女,36岁,因“中上腹痛伴呕吐1d”就诊。查体:营养好,全身淋巴结无肿大,甲状腺未扪及肿大;心率82次/min,律齐;腹平软,中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腹部X线片无异常。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甲状腺肿瘤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死后肝脏磷酸果糖激酶-2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金菊 李斌 +5 位作者 焦白光 付佳 黄红 宋宇 彭其毅 廖志钢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84-85,89,F0002,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死亡时间和死亡原因大鼠肝脏组织内磷酸果糖激酶-2(PFK-2)含量的变化。方法大鼠105只随机分为三组,以不同方式(失血、窒息、断颈)处死。分别于死后0、1、2、4、8、12和24h取大鼠肝脏组织,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测定大鼠PF... 目的分析不同死亡时间和死亡原因大鼠肝脏组织内磷酸果糖激酶-2(PFK-2)含量的变化。方法大鼠105只随机分为三组,以不同方式(失血、窒息、断颈)处死。分别于死后0、1、2、4、8、12和24h取大鼠肝脏组织,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测定大鼠PFK-2变化。结果三组不同死亡原因大鼠肝脏组织内PFK-2的含量随死亡时间延长呈规律性减弱趋势。结论大鼠肝脏组织内PFK-2的变化可以反映死亡时间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时间 磷酸果糖激酶-2 含量 肝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下肢皮肤裂伤后气性坏疽致死医疗损害1例
5
作者 刘珍珍 张军阳 李斌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期67-68,共2页
1案例1.1简要案情陶某,24岁,某年7月30日晨,在家上厕所不慎跌倒被瓷砖割伤左膝部,某人民医院急诊予行左膝部皮肤裂创清创缝合术、左侧股四头肌部分断裂缝合术,约48 h后发生气性坏疽,明确气性坏疽予以截肢术,术后约4 h死亡。患者死亡后,... 1案例1.1简要案情陶某,24岁,某年7月30日晨,在家上厕所不慎跌倒被瓷砖割伤左膝部,某人民医院急诊予行左膝部皮肤裂创清创缝合术、左侧股四头肌部分断裂缝合术,约48 h后发生气性坏疽,明确气性坏疽予以截肢术,术后约4 h死亡。患者死亡后,家属难以接受某人民医院的相关解释及赔偿,案件遂诉讼至某市人民法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气性坏疽 皮肤 伤口感染 医疗纠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