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咽管瘤鸡胚绒毛尿囊膜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1
作者 颜小荣 康德智 +5 位作者 林元相 潘军 吴喜跃 周杰 江常震 漆松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51-655,共5页
目的初步建立颅咽管瘤鸡胚绒毛尿囊膜(chorioallantoic membrane CAM)移植瘤模型,并评估移植瘤血管生成能力及细胞增殖能力。方法利用术中所得颅咽管瘤组织,异种移植到鸡胚CAM表面,建立移植瘤模型。对移植瘤瘤体周围CAM血管进行测定,评... 目的初步建立颅咽管瘤鸡胚绒毛尿囊膜(chorioallantoic membrane CAM)移植瘤模型,并评估移植瘤血管生成能力及细胞增殖能力。方法利用术中所得颅咽管瘤组织,异种移植到鸡胚CAM表面,建立移植瘤模型。对移植瘤瘤体周围CAM血管进行测定,评估移植瘤CAM血管生成能力,同时利用免疫组化法以CD34标记移植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以PCNA检测移植瘤细胞增殖活性。结果成功建立颅咽管瘤CAM移植瘤模型,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成瘤率为47.14%,鳞状上皮型颅咽管瘤成瘤率为43.33%,两者无显著差异(χ2=0.123,P=0.726);造釉细胞型移植瘤瘤周CAM血管生成能力,微血管密度及细胞增殖活性均高于鳞状上皮型移植瘤。移植瘤PCNA的表达与MVD(Pearson r=0.639,P<0.001)及CAM血管评分(Spearman r=0.490,P=0.001)呈正相关。结论采用异位异种移植的方法可在鸡胚CAM上建立颅咽管瘤移植瘤模型。移植瘤可不同程度地刺激CAM上血管生成,移植瘤自身可建立微循环,具有一定的增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咽管瘤 鸡胚绒毛尿囊膜 血管生成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骨刀在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2
作者 周冲 杨福兵 +3 位作者 王斌 包长顺 郑晓梅 刘亮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0-203,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骨刀在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及特点,观察其安全性及可靠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行手术治疗的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超声骨刀成功完成15例手术(超声骨刀组),不采用超声骨刀成功完成16例手术(非超声... 目的探讨超声骨刀在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及特点,观察其安全性及可靠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行手术治疗的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超声骨刀成功完成15例手术(超声骨刀组),不采用超声骨刀成功完成16例手术(非超声骨刀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远期疗效。结果 3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超声骨刀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非超声骨刀组(P〈0.05)。两组远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超声骨刀对骨组织有良好的切割作用,并且精度高,对软组织保护好,出血少,术中视野清楚。术后患者症状得到较明显改善,未出现因使用超声骨刀而导致脊膜、脊髓及脊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随访3-12个月,回置椎板棘突复合体愈合良好,未见塌陷、移位、畸形愈合及椎管狭窄。结论超声骨刀能顺利有效地卸下椎板棘突复合体,对骨组织有良好的切割能力,并对神经、血管及其他软组织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骨刀 椎管内肿瘤 椎管手术 椎板棘突复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胸腰段椎管内肿瘤漏诊、误诊1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余辉 杨福兵 +4 位作者 唐毅 陈明生 刘亮 包长顺 王斌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1-194,共4页
目的分析椎管内肿瘤漏诊的原因,以降低临床漏诊、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被漏诊的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漏诊的原因,提出避免措施。结果 19例患者均在院外有不同程度的误诊、误治,遂到我院进行治疗,均经全脊柱MRI检查... 目的分析椎管内肿瘤漏诊的原因,以降低临床漏诊、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被漏诊的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漏诊的原因,提出避免措施。结果 19例患者均在院外有不同程度的误诊、误治,遂到我院进行治疗,均经全脊柱MRI检查明确椎管内肿瘤后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结果显示,神经鞘瘤13例,脊膜瘤3例,室管膜瘤2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术后随访时间1-36个月,19例疼痛均明显缓解,18例恢复正常工作及生活,1例残留左臀及左小腿外侧麻木,无死亡及复发病例。结论椎管内肿瘤的早期症状和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特征虽有相似之处,但只要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仔细的体格检查,选择恰当的影像学检查,两者是可以鉴别而避免漏诊、误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肿瘤 椎间盘突出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蛛网膜囊肿破裂致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1例 被引量:4
4
作者 余辉 杨福兵 +2 位作者 包长顺 刘亮 王斌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21,33,44,共3页
颅内蛛网膜囊肿(intracranial arachnoid cysts,IAC)是由蛛网膜形成的颅内非肿瘤性囊性占位病变,多为先天,少数为炎症、颅脑损伤等后天因素所致[1]。IAC破裂后继发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临床并不多见。
关键词 蛛网膜囊肿 慢性硬膜下 血肿诊断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强化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行肠外营养支持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曾梁楠 杨昌美 +3 位作者 陈礼刚 江涌 黄雨佳 罗世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2464-2467,共4页
目的 观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患者糖脂代谢、感染情况及预后的影响,并评价其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法,将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四川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 目的 观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患者糖脂代谢、感染情况及预后的影响,并评价其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法,将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四川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行胰岛素强化治疗以控制血糖水平在4.4~6.6 mmol/L,对照组患者仅血糖水平高于11.0 mmol/L时接受胰岛素皮下注射。对比治疗0、7、14 d 2组患者的糖脂代谢相关指标、院内感染率、住院时间,随访6月后对比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 结果 治疗0、7 d,2组患者糖脂代谢相关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4天,治疗组甘油三酯浓度低于对照组,且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院内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随访6个月后,治疗组GOS评分有优于对照组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胰岛素强化治疗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后行肠外营养支持患者并发高血糖、高脂血症和感染的风险,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胰岛素强化治疗 肠外营养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