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隧道工程行为的生态环境影响及其生态化策略 被引量:4
1
作者 余璐璐 李绍才 孙海龙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33-237,共5页
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加大,隧道建设日趋增多,在其施工技术提高和修建规模增大的同时,隧道工程行为对生态环境也产生了深远影响。论述了隧道工程行为的内涵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分析了隧道工程行为的生态效应,包括物理效应、... 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加大,隧道建设日趋增多,在其施工技术提高和修建规模增大的同时,隧道工程行为对生态环境也产生了深远影响。论述了隧道工程行为的内涵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分析了隧道工程行为的生态效应,包括物理效应、化学效应、生物效应和社会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隧道工程行为生态化理念,并从勘测设计、施工和后期运营等几个方面探讨了隧道工程行为生态化策略。通过隧道工程行为的生态化策略可较好消减其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干扰和破坏,减轻对生态系统健康的威胁,为实现隧道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生态环境 生态效应 生态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工程行为的生态效应及其生态化 被引量:8
2
作者 雷冰根 李绍才 +1 位作者 孙海龙 崔超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2-246,共5页
桥梁工程行为是指人类为达到某一特定目的,在桥梁设计、施工以及运营维护阶段与周边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一系列活动。在对桥梁工程行为对生态系统的作用过程的分析基础上,从物理效应、化学效应、生物效应以及社会效应4个方面阐述了桥梁... 桥梁工程行为是指人类为达到某一特定目的,在桥梁设计、施工以及运营维护阶段与周边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一系列活动。在对桥梁工程行为对生态系统的作用过程的分析基础上,从物理效应、化学效应、生物效应以及社会效应4个方面阐述了桥梁工程行为的生态效应。并提出了桥梁工程行为生态化理念,从设计、施工以及运营维护阶段初步探讨了桥梁工程行为生态化策略,指出桥梁工程在满足人类社会需求的同时,要兼顾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性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行为 生态效应 生态化 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屏水电站植被数量分类与排序 被引量:26
3
作者 何惠琴 李绍才 +2 位作者 孙海龙 刘世昌 熊文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706-3712,共7页
以锦屏梯级水电站大河湾段植被为研究对象,以河流流向为基础布置样方,将50个样方物种重要值及其环境因子进行TWINSPAN数量分类和DCA排序,结果显示:(1)由TWINSPAN数量分类将植被划分为7种类型,雅致雾水葛(Pouzolziaelegans)灌草群落为该... 以锦屏梯级水电站大河湾段植被为研究对象,以河流流向为基础布置样方,将50个样方物种重要值及其环境因子进行TWINSPAN数量分类和DCA排序,结果显示:(1)由TWINSPAN数量分类将植被划分为7种类型,雅致雾水葛(Pouzolziaelegans)灌草群落为该区域的主要群落。(2)以TWINSPAN数量分类为基础的DCA二维排序图将样方分为6个生态类型,DCA二维排序图横轴从左至右海拔高度逐渐降低;排序纵轴由下至上坡度逐渐升高。(3)以TWINSPAN数量分类在DCA排序图中有明确的分布范围和界限,DCA排序与TWINSPAN数量分类结合使用,能很好反映群落与环境因子间的生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 数量分类 排序 TWINSPAN D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发草枝构件格局及其环境变异 被引量:7
4
作者 陈红 李绍才 +1 位作者 彭丽 王海洋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8-21,57,共5页
研究分析了岩生植物金发草的枝构件特征,结果表明:金发草的分枝角度一般在 30°以内,节间距小于6 cm,平均每节有1个分枝,分枝率约为3;随植物生长级别加大,金发草枝构件空间分形维数逐步从1.282递增到1.664;在林下、陡坡、荒坡的生... 研究分析了岩生植物金发草的枝构件特征,结果表明:金发草的分枝角度一般在 30°以内,节间距小于6 cm,平均每节有1个分枝,分枝率约为3;随植物生长级别加大,金发草枝构件空间分形维数逐步从1.282递增到1.664;在林下、陡坡、荒坡的生境条件下,植物枝构件构型特征有明显区别,在林下趋于“游击型”,在荒坡和陡坡上趋于“聚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发草 枝构件 格局 分形 适应策略 岩生植物 生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层基材喷射护坡试验研究 被引量:104
5
作者 张俊云 周德培 李绍才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4-46,共3页
以内昆线横江车站路堑岩石边坡为试验点 ,设计了厚层基材喷射种植基各组分配比 ,采用湿喷法进行厚层基材喷射护坡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厚层基材喷射对岩石边坡进行生态防护 ,厚层基材各项指标均满足植物正常生长所需的条件 。
关键词 岩石边坡 厚层基材喷射 种植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边坡植被护坡研究中的关键问题 被引量:11
6
作者 杨涛 李绍才 孙海龙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5-17,共3页
近年来,岩石边坡植被护坡技术在理论、方法与应用诸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工程应用技术,岩石边坡植被护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基于岩石边坡植被护坡研究现状,结合岩土工程... 近年来,岩石边坡植被护坡技术在理论、方法与应用诸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工程应用技术,岩石边坡植被护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基于岩石边坡植被护坡研究现状,结合岩土工程学、恢复生态学及景观生态学中的基本原理,本文从工程原理与实践两方面提出岩石边坡植被护坡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以促进该技术途径的发展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边坡 植被护坡 基本原理 关键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纺布覆盖高度对土壤水分蒸发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余璐璐 孙海龙 +1 位作者 李绍才 石鑫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2-44,共3页
无纺布作为一种新型的覆盖材料,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为了确定最佳的覆盖高度,通过玻璃棚小盆试验,研究了无纺布不同覆盖高度(02、4、、6、8、10、205、01、00 mm)对土壤水分蒸发的影响,分别从土壤含水率变化、日均蒸发量、累计蒸发... 无纺布作为一种新型的覆盖材料,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为了确定最佳的覆盖高度,通过玻璃棚小盆试验,研究了无纺布不同覆盖高度(02、4、、6、8、10、205、01、00 mm)对土壤水分蒸发的影响,分别从土壤含水率变化、日均蒸发量、累计蒸发量和种子萌发率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高度的无纺布覆盖均能达到抑制土壤水分蒸发、提高水分利用率的目的,抑蒸效果随覆盖高度的增加而提高,其中覆盖高度10 mm以上的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覆盖高度100 mm的日均蒸发量最小,保持水分的能力最强。此外5,0 mm和100 mm高度无纺布覆盖对种子萌发较对照组有极显著影响,种子萌发时间短,萌发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无纺布 覆盖高度 蒸发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配比护坡营养基材pH的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王昌全 谢德体 +3 位作者 李冰 李焕秀 李廷轩 李绍才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4-78,共5页
不同配比护坡营养基材模拟试验表明,护坡营养基材pH值随着凝固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并逐渐趋于稳定,不同配比的护坡营养基材pH值稳定的最短时间不同。影响护坡营养基材pH值变化的主要因素有水泥的掺入量、基质土壤类型、成孔材料添加比例... 不同配比护坡营养基材模拟试验表明,护坡营养基材pH值随着凝固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并逐渐趋于稳定,不同配比的护坡营养基材pH值稳定的最短时间不同。影响护坡营养基材pH值变化的主要因素有水泥的掺入量、基质土壤类型、成孔材料添加比例等。研究结果表明,水泥掺入量在基质土壤的2%~4%范围内对植物生长是安全的。在设计护坡营养基材配方方面,以城市垃圾土为基质土壤,添加3%的稻草粉有利于降低护坡基材pH值和促进植物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方比例 护坡营养基材 PH值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发草的种群分布格局和种间关联 被引量:7
9
作者 彭丽 李绍才 王海洋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89-692,共4页
金发草幼苗为聚集分布,但聚集强度有差异,在璧山县青木关黄色砂岩幼苗最大,来凤阴坡紫色砂岩最小;金发草成株在来凤阳坡紫色砂岩的分布格局介于随机分布和聚集分布之间,其他生境下均为聚集分布,但聚集强度也有差别,这是由于环境异质性... 金发草幼苗为聚集分布,但聚集强度有差异,在璧山县青木关黄色砂岩幼苗最大,来凤阴坡紫色砂岩最小;金发草成株在来凤阳坡紫色砂岩的分布格局介于随机分布和聚集分布之间,其他生境下均为聚集分布,但聚集强度也有差别,这是由于环境异质性。在不同生境金发草伴生植物不同,与金发草联结性显著种也不同,在青木关黄色砂岩金发草与渐尖毛蕨、黄鹌菜、蜈蚣草显著正相关,与马唐显著负相关,在缙云山紫色土金发草与喜旱莲子草极显著负相关,来凤阴坡金发草与喜旱莲子草、繁缕和四叶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分布格局 格局规模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含水率对揉丝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余璐璐 李绍才 孙海龙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7-160,共4页
采用秸秆揉丝机分别对含水率10%,15%,20%,25%,30%的稻草秸秆进行揉丝试验,研究不同含水率对秸秆揉丝的能耗,揉丝产物的粉碎率、揉丝率、吸水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揉丝能耗随着秸秆含水率升高而逐渐增大,揉丝率也随着秸秆含水率升高而... 采用秸秆揉丝机分别对含水率10%,15%,20%,25%,30%的稻草秸秆进行揉丝试验,研究不同含水率对秸秆揉丝的能耗,揉丝产物的粉碎率、揉丝率、吸水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揉丝能耗随着秸秆含水率升高而逐渐增大,揉丝率也随着秸秆含水率升高而上升。此外,粉碎率和吸水率随着含水率的升高表现出先减后增的变化趋势,当秸秆含水率为20%时,粉碎率和吸水率的值最低。由此可以表明,揉丝产物的吸水率与其破碎程度相关,破碎程度越高,产物吸水率越大。本实验可为改进我国秸秆揉丝加工技术和提高秸秆丝综合质量提供方法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揉丝 含水率 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纤维网覆盖下纤维用量对土壤蒸发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石鑫 孙海龙 李绍才 《中国水土保持》 2012年第2期47-49,共3页
为研究不同纤维用量下秸秆纤维网覆盖对土壤蒸发过程的影响,以不同的秸秆纤维用量为因子,设100、300、500 g/m2三个用量水平,以裸土为对照,进行了模拟试验。结果表明:用秸秆纤维网覆盖土壤表面能够有效抑制土壤蒸发,在土壤含水量较高的... 为研究不同纤维用量下秸秆纤维网覆盖对土壤蒸发过程的影响,以不同的秸秆纤维用量为因子,设100、300、500 g/m2三个用量水平,以裸土为对照,进行了模拟试验。结果表明:用秸秆纤维网覆盖土壤表面能够有效抑制土壤蒸发,在土壤含水量较高的阶段,抑制作用更加明显;秸秆纤维网覆盖对蒸发的抑制作用与秸秆纤维用量密切相关,在相同的秸秆纤维网性状和同一土壤含水量条件下,秸秆纤维用量越大对蒸发的抑制能力越强;秸秆纤维网覆盖能明显改变土壤蒸发过程,覆盖条件下的土壤与裸土相比,蒸发量不仅降低而且更加平稳;在26 d的连续蒸发过程中,覆盖条件下的累计土壤蒸发量与时间呈近似线性关系,而裸土则为对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纤维网 覆盖 土壤水分 蒸发 秸秆纤维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