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鱼类小瓜虫病免疫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邓永强 黄小丽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0-91,109,共3页
小瓜虫病是淡水鱼类和观赏鱼类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鱼感染小瓜虫后,在血清和体表黏液中产生抗体,这种抗体主要是鱼受到小瓜虫体细胞表面膜蛋白的刺激,通过血液和体表黏液中淋巴细胞产生出来的,以阻止小瓜虫的运动并杀死虫体。目前还没... 小瓜虫病是淡水鱼类和观赏鱼类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鱼感染小瓜虫后,在血清和体表黏液中产生抗体,这种抗体主要是鱼受到小瓜虫体细胞表面膜蛋白的刺激,通过血液和体表黏液中淋巴细胞产生出来的,以阻止小瓜虫的运动并杀死虫体。目前还没有正式用于生产的小瓜虫疫苗,但实验室疫苗已研制成功,包括经冷冻和福尔马林处理后的死疫苗、小瓜虫活疫苗以及小瓜虫基因疫苗等。综述了多年来小瓜虫病的免疫研究概况、鱼类对小瓜虫免疫反应类型、反应机制以及抗小瓜虫疫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小瓜虫病 白点病 免疫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致病性豚鼠气单胞菌单克隆抗体-胶体金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7
2
作者 黄艺丹 汪开毓 +1 位作者 郑建 黄锦炉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09-516,共8页
以福尔马林灭活的豚鼠气单胞菌按2.5×107个/只和5.0×107个/只分成两个剂量组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针对豚鼠气单胞菌的单克隆抗体(McAb),用间接ELISA法对所需的杂交瘤细胞株进行特异性筛选,获得了2株可分泌特异性... 以福尔马林灭活的豚鼠气单胞菌按2.5×107个/只和5.0×107个/只分成两个剂量组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针对豚鼠气单胞菌的单克隆抗体(McAb),用间接ELISA法对所需的杂交瘤细胞株进行特异性筛选,获得了2株可分泌特异性McAb的杂交瘤细胞,并分别命名为3F3和2C9C3。经过鉴定,这两株McAb能够特异性的针对豚鼠气单胞菌,其抗体亚类分别为IgG1型和IgM型;腹水效价分别为10-6和10-5;相对亲和力较高;3F3针对豚鼠气单胞菌脂多糖表位,而2C9C3针对非脂多糖抗原位点。利用实验制备的McAb建立了以McAb为基础的双抗夹心法膜式超灵敏胶体金快速检测方法,所研制的豚鼠气单胞菌胶体金快速检测卡灵敏度好,特异性高,重复性好,检测时间快,操作简便,为水产上豚鼠气单胞菌的快速鉴定和诊断以及该菌流行的监测提供有力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鼠气单胞菌 单克隆抗体 生物特性 胶体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8株维氏气单胞菌分离株的AFLP基因分型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汪开毓 牟巧凤 +4 位作者 黄锦炉 陈德芳 黄凌远 王均 连海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05-911,共7页
试验通过人工设计合成的通用接头以及与接头序列相匹配的专用引物,对38株维氏气单胞菌分离株和1株维氏气单胞菌标准菌株进行AFLP基因分型研究。结果显示,采用5对引物使39株维氏气单胞菌扩增出1080条可见条带,片段长度在50—1000 bp之间... 试验通过人工设计合成的通用接头以及与接头序列相匹配的专用引物,对38株维氏气单胞菌分离株和1株维氏气单胞菌标准菌株进行AFLP基因分型研究。结果显示,采用5对引物使39株维氏气单胞菌扩增出1080条可见条带,片段长度在50—1000 bp之间,其中多态性条带727条,平均每对引物组合产生154条多态性条带,平均多态性检出率为66.7%。按UPGMA方法对条带进行聚类分析,建立聚类分支树状图,将39株维氏气单胞菌分为9个基因型,其中第四类群基因Ⅳ型包含了14株菌株,约占总菌数的35.9%,分布在5个不同的地区,推测其可能是引起斑点叉尾发病的主要流行性基因型。不同地区分离的维氏气单胞菌具有地域性差异,而同一地区分离株既存在相同基因型现象,也存在基因型多样性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氏气单胞菌 DNA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 基因分型 指纹图谱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花果多糖对鲫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汪开毓 陈霞 +1 位作者 黄锦炉 何敏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30-637,共8页
实验研究了无花果多糖对鲫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将鲫鱼分成A0、A1、A2、A3和A4五个组,其中A0组投喂基础饵料,设为对照组,而A1、A2、A3和A4分别投喂添加0.1%、0.2%、0.4%、0.8%无花果多糖的基础饵料,并在试验的第0、第7、第14、第2... 实验研究了无花果多糖对鲫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将鲫鱼分成A0、A1、A2、A3和A4五个组,其中A0组投喂基础饵料,设为对照组,而A1、A2、A3和A4分别投喂添加0.1%、0.2%、0.4%、0.8%无花果多糖的基础饵料,并在试验的第0、第7、第14、第21、第28、第35天检测鲫鱼血清补体C3含量、总蛋白含量、溶菌酶活力、SOD活性和血液白细胞吞噬活性。结果表明,A2组的补体C3含量、总蛋白含量、溶菌酶活力、SOD活性和血液白细胞吞噬活性显著高于A0组(P<0.05);A3组补体C3含量、SOD活性和血液白细胞吞噬活性极显著的高于A0组(P<0.01),也显著高于A1组、A4组(P<0.05);A3组补体C3含量、总蛋白含量、溶菌酶活力、SOD活性和血液中白细胞吞噬活性与A2组相比差异不显著。A0组、A1组和A4组之间的补体C3含量、总蛋白含量、溶菌酶活力、SOD活性和血液白细胞吞噬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花果多糖 鲫鱼 非特异性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Sip基因的克隆、鉴定及分子特性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黄锦炉 汪开毓 +4 位作者 肖丹 王均 付希 王浩丞 连海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54-560,共7页
利用设计的特异性引物,扩增出了分离自患病罗非鱼无乳链球菌强毒株Sip基因,并将其克隆到pMD19-T载体上,之后对重组质粒进行了PCR和双酶切(BamHⅠ+HindⅢ)鉴定,并利用多种生物信息学软件对Sip基因进行分子特性分析。结果显示,罗非鱼源无... 利用设计的特异性引物,扩增出了分离自患病罗非鱼无乳链球菌强毒株Sip基因,并将其克隆到pMD19-T载体上,之后对重组质粒进行了PCR和双酶切(BamHⅠ+HindⅢ)鉴定,并利用多种生物信息学软件对Sip基因进行分子特性分析。结果显示,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Sip编码氨基酸序列具有极高保守性,与人源、哺乳动物源无乳链球菌亲缘性达100%,存在1个由25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具有1个与免疫调节功能相关的LysM结构域,具有与蛋白翻译后修饰功能相关的磷酸化位点33个和N-糖基化位点2个,编码多肽链中疏水区大于亲水区,是一种膜外蛋白。密码子偏爱性分析表明,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Sip基因密码子使用频率差异较大,密码子偏爱性与真核生物较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乳链球菌 Sip基因 克隆 分子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叉尾鮰柱形病的诊断与防治 被引量:3
6
作者 汪开毓 黄锦炉 +1 位作者 黄艺丹 耿毅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1-54,共4页
柱形病是一种破坏性严重的细菌性疾病,曾有马鞍病、棉丝病、口腔棉丝病以及烂鳍病之称。早在1922年,Davis就首次对柱形病进行报道,并将其病原命名为柱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olumnaris)。因细菌分类方法的差异,人们对分离到的柱形... 柱形病是一种破坏性严重的细菌性疾病,曾有马鞍病、棉丝病、口腔棉丝病以及烂鳍病之称。早在1922年,Davis就首次对柱形病进行报道,并将其病原命名为柱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olumnaris)。因细菌分类方法的差异,人们对分离到的柱形病病原曾有多个不同命名,如柱状纤维粘菌(Cytophaga columnaris)、柱状屈桡杆菌(Flexibacter columnaris)等。直到1996年,基于脂肪酸甲酯分析法和DNA—RNA杂交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形病 斑点叉尾鮰 柱状屈桡杆菌 细菌性疾病 防治 诊断 脂肪酸甲酯 芽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荚膜多糖合成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汪开毓 黄锦炉 +2 位作者 肖丹 王均 黄凌远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9-197,共9页
无乳链球菌是一种人畜鱼共患的重要病原菌,菌体表面的荚膜多糖是公认的毒力因子,其合成过程受荚膜多糖合成基因的调控。荚膜多糖合成基因存在于荚膜多糖操纵子中,参与无乳链球菌荚膜多糖的合成启动、寡糖和多糖的聚合以及外输并锚定于... 无乳链球菌是一种人畜鱼共患的重要病原菌,菌体表面的荚膜多糖是公认的毒力因子,其合成过程受荚膜多糖合成基因的调控。荚膜多糖合成基因存在于荚膜多糖操纵子中,参与无乳链球菌荚膜多糖的合成启动、寡糖和多糖的聚合以及外输并锚定于菌体表面,在新型诊断技术和减毒突变株的构建方面取得良好的应用。本文首次就cps基因的基本属性、转录调节、编码蛋白及其生物功能、对荚膜多糖合成的调控机理、在血清分型和突变株构建的应用这六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以期为GBScps基因的新功能研究和创新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乳链球菌 荚膜多糖合成基因 作用机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叉尾链球菌病的发生与诊治 被引量:2
8
作者 汪开毓 陈德芳 +2 位作者 耿毅 黄小丽 李坚明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0-51,共2页
2006年6月到9月,广西横县西津水库网箱养殖的斑点叉尾鮰暴发了一种急性传染病,在发病一周左右时间内就造成了大批斑点叉尾鮰死亡,病害波及4000多口网箱,造成经济损失上百万元。2007年6月5日,广西横县西津水库某养殖户300箱斑点叉... 2006年6月到9月,广西横县西津水库网箱养殖的斑点叉尾鮰暴发了一种急性传染病,在发病一周左右时间内就造成了大批斑点叉尾鮰死亡,病害波及4000多口网箱,造成经济损失上百万元。2007年6月5日,广西横县西津水库某养殖户300箱斑点叉尾鮰中10箱出现死亡,3天后波及到80个网箱,死亡率高达90%,至12日死亡达10吨以上。与此同时,同一水域其他养殖户的斑点叉尾鮰也相继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叉尾鮰 链球菌病 水库网箱养殖 诊治 急性传染病 经济损失 养殖户 继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豚链球菌C5a肽酶功能活性区域表达及其对斑点叉尾鱼回(Ictaluruspunctatus)的免疫保护作用
9
作者 郑宗林 汪开毓 +5 位作者 肖孟玮 王均 李岚敏 贺扬 陈德芳 黄凌远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29-1234,共6页
本研究对海豚链球菌DGX07株C5a肽酶基因序列进行了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表达了其功能活性区域,并以斑点叉尾(鱼回)(Ictalurus punctatus)作为受试动物,对该蛋白进行了免疫保护作用研究。结果显示,scpⅠ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具有2个Pept... 本研究对海豚链球菌DGX07株C5a肽酶基因序列进行了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表达了其功能活性区域,并以斑点叉尾(鱼回)(Ictalurus punctatus)作为受试动物,对该蛋白进行了免疫保护作用研究。结果显示,scpⅠ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具有2个Peptidase_S8_S53超家族的保守结构域,1个PA超家族的保守结构域和1个Fn3-like超家族的保守结构域,推导其活性位点共有7个,位于前501个氨基酸;根据二级结构预测、疏水性分析、表面可及性、柔性分析和抗原表位分析,推断该氨基酸序列的B细胞表位区域主要集中在第67—1098个氨基酸之间。因此,本研究选取去掉信号肽的N段的前635个氨基酸(180—2085bp)进行表达。使用表达的重组蛋白pSCPⅠ免疫斑点叉尾,抗体效价结果显示:免疫后第四周抗体效价最高,第五周后抗体效价开始下降,相对免疫保护率为43.75%。以上结果表明重组pSCPⅠ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保护作用,能够作为海豚链球菌亚单位疫苗的候选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豚链球菌 scpⅠ基因 生物信息学 克隆表达 斑点叉尾 免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吻·斜管虫病继发细菌感染的治疗
10
作者 邓永强 黄小丽 陈德芳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长吻鮠 斜管虫病 继发症 细菌病 流行特点 病因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6年淡水养殖病害发生状况及2007年趋势预测与防控对策(下)
11
作者 汪开毓 耿毅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8-49,共2页
三、防控对策在水产病害的防治中,应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加强养殖生产管理,树市健康养殖的理念,通过健康养殖中的预防、管理和保健措施来控制水产养殖病害,从而达到防治和减少水产养殖动物疾病及... 三、防控对策在水产病害的防治中,应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加强养殖生产管理,树市健康养殖的理念,通过健康养殖中的预防、管理和保健措施来控制水产养殖病害,从而达到防治和减少水产养殖动物疾病及其所造成损失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病害 防控对策 发生状况 预测 淡水 防治结合 生产管理 健康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6年淡水养殖病害发生状况及2007年趋势预测与防控对策(上)
12
作者 汪开毓 耿毅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8-50,共3页
水产养殖是一项基于自然资源的古老人类活动,近30年来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全球性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产养殖业高速发展,2004年我国水产养殖总产量达到3209万吨,占世界水产养殖产量的70%以上,占全国水产品总产量的65... 水产养殖是一项基于自然资源的古老人类活动,近30年来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全球性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产养殖业高速发展,2004年我国水产养殖总产量达到3209万吨,占世界水产养殖产量的70%以上,占全国水产品总产量的65%;2005年,我国水产养殖产量达到3393万吨,占全国渔业总产量的66.5%,约占世界养殖总产量的70%。但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病害 防控对策 发生状况 水产养殖业 预测 淡水 养殖产量 总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叉尾源维氏气单胞菌对四环素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及耐药基因的检测 被引量:20
13
作者 赵敏 汪开毓 +3 位作者 王均 陈德芳 黄凌远 王浩丞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86-392,共7页
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为气单胞菌属(Aeromonas)的一种,亦被称为维罗纳气单胞菌、凡隆气单胞菌和维隆气单胞菌,存在于水体和淤泥等环境中[1],能够感染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2,3]、锦鲤(Cyprinus carpio L.)... 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为气单胞菌属(Aeromonas)的一种,亦被称为维罗纳气单胞菌、凡隆气单胞菌和维隆气单胞菌,存在于水体和淤泥等环境中[1],能够感染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2,3]、锦鲤(Cyprinus carpio L.)[4]、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5]、鲱形白鲑(Coregonus clupeaformis)[6]、华鲮(Sinilabeo rendahl)[7]、框镜鲤(Cyprinus carpio)[8]等多种鱼类。其中,斑点叉尾感染维氏气单胞菌近几年才被发现,其发病率可达30%以上,病鱼死亡率在50%以上,给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严重制约了斑点叉尾养殖业的健康发展[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叉尾 维氏气单胞菌 四环素 强力霉素 耐药基因 Channel CATFISH (Ictalurus punctat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活活性单体对中型指环虫的杀灭作用及其成分鉴定 被引量:7
14
作者 汪开毓 姚璐 +2 位作者 谢嘉宾 黄锦炉 苗常鸿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3-101,共9页
利用硅胶柱层析和生物活性跟踪对独活乙醇提取物进行杀中型指环虫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并测定活性成分在不同浓度条件下的离体生物活性,通过薄层色谱(TLC)、紫外光谱(UV)、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质联用(GC-MS)对活性成分进行鉴定。结果... 利用硅胶柱层析和生物活性跟踪对独活乙醇提取物进行杀中型指环虫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并测定活性成分在不同浓度条件下的离体生物活性,通过薄层色谱(TLC)、紫外光谱(UV)、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质联用(GC-MS)对活性成分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独活分离得到的F和K1-2-3两种流分均对中型指环虫具有不同程度的杀灭作用,其中F流分48h内的完全杀灭中型指环虫的浓度为1.6 mg/L,而K1-2-3的使用浓度分别为5 mg/L时,其48h内对中型指环虫的杀灭率为74.9%。经理化性质测定和光谱分析,F流分和K1-2-3流分分别鉴定为蛇床子素和东莨菪内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型指环虫 独活 活性成分 杀虫活性 成分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三重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1
15
作者 黄锦炉 汪开毓 +5 位作者 肖丹 刘贝贝 王均 黄凌远 付希 王浩丞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4-261,共8页
参照GenBank发表的无乳链球菌sip、cpsE这两个高度保守基因设计两组特异性引物,应用已报道的无乳链球菌cpsL基因高度保守序列的引物作为阳性对照引物,经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参数优化,建立一种检测无乳链球菌的三重PCR方法,并应用本三重PC... 参照GenBank发表的无乳链球菌sip、cpsE这两个高度保守基因设计两组特异性引物,应用已报道的无乳链球菌cpsL基因高度保守序列的引物作为阳性对照引物,经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参数优化,建立一种检测无乳链球菌的三重PCR方法,并应用本三重PCR方法检测40尾人工感染罗非鱼样本和22尾临床上收集的疑似无乳链球菌感染鱼样本。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三重PCR方法具有良好特异性,检测无乳链球菌DNA样本时出现三条扩增条带,检测其他7种供试菌株DNA则不出现出任何扩增条带,对无乳链球菌DNA样本的最低检测浓度为0.32ng/μl,最适Mg2+浓度为37.5mmol/L,整个检测过程耗时100min左右。40尾人工感染罗非鱼的肝脏、肾脏组织DNA样本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0%,22尾疑似无乳链球菌感染鱼的肝脏、肾脏组织DNA样本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2.7%,以上两批样本检测结果与常规细菌鉴定方法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乳链球菌 三重PCR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脂多糖对斑点叉尾免疫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汪开毓 黄锦炉 +2 位作者 肖丹 彭浪 黄艺丹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33-440,共8页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是近年来引起斑点叉尾高致死性、传染性疾病的主要病原之一。为了研究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脂多糖对斑点叉尾的免疫保护作用,实验选用了400尾健康斑点叉尾,随机分成Ⅰ、Ⅱ、Ⅲ、Ⅳ四个...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是近年来引起斑点叉尾高致死性、传染性疾病的主要病原之一。为了研究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脂多糖对斑点叉尾的免疫保护作用,实验选用了400尾健康斑点叉尾,随机分成Ⅰ、Ⅱ、Ⅲ、Ⅳ四个组,每组用鱼100尾,每组下设两个重复,每个重复用鱼50尾,以腹腔注射的方式分别向Ⅰ、Ⅱ、Ⅲ、Ⅳ四个组的斑点叉尾注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脂多糖、无花果多糖加脂多糖、全菌灭活苗和生理盐水,在试验第0、第28天时分别进行首次免疫和加强免疫,试验期间每隔7d,对试验鱼的血液白细胞杀菌活性、补体C3含量、IgM含量和血清凝集效价滴度进行测定;试验第49天时进行活菌攻毒。结果表明,首免后,接种脂多糖、无花果多糖加脂多糖的试验鱼血清凝集效价滴度明显升高,白细胞杀菌活性、补体C3含量、IgM含量也明显增加;加强免疫后,脂多糖、无花果多糖加脂多糖的试验鱼血清凝集效价滴度峰值分别为1∶256和1∶512,白细胞杀菌活性峰值分别为0.565和0.511,补体C3含量峰值分别0.194和0.180mg/mL,IgM含量峰值分别1.415和1.464mg/mL,免疫保护率分别为70.0%和65%。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脂多糖和脂多糖+无花果多糖受免鱼的上述指标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地高于生理盐水注射组,这两者的免疫保护效果优越于全细胞灭菌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 斑点叉尾 脂多糖 无花果多糖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叉尾“传染性套肠症”的诊治
17
作者 汪开毓 耿毅 +1 位作者 黄小丽 陈德芳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0-52,共3页
关键词 斑点叉尾鮰 传染性 肠炎 细菌性传染病 channel 发病死亡 诊治 致病病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絮凝剂在水产养殖水环境改良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3
18
作者 蔡泽文 汪开毓 耿毅 《水产科技情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7-80,83,共5页
综述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种类、絮凝特性、絮凝机理以及微生物絮凝剂在水质改良中的应用现状,并分析了它作为水质改良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微生物絮凝剂 絮凝机理 水产养殖 水质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