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即食食品中单增李斯特氏菌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
作者 尤祯丹 陈传君 +7 位作者 蒋玉涵 蒲春如 蒋艳 杜娟兰 张白玉 严立恒 颜其贵 韩国全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58-362,共5页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被广泛关注,它不仅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严重时甚至还会引起感染者死亡,所以即食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快速检测技术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阐述了不同地区的即食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率,并综合分...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被广泛关注,它不仅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严重时甚至还会引起感染者死亡,所以即食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快速检测技术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阐述了不同地区的即食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率,并综合分析了分子生物学方法、免疫学检测方法、生物传感器检测方法、光谱学检测方法等优缺点以及发展现状,为研发新型快检技术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食品安全 快速检测技术 即食食品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醋大曲功能微生物菌群与品质解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黄静 严唯玮 +6 位作者 刘书亮 刘爱平 敖晓琳 王瑞 杨勇 杜大钊 陈福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22-328,共7页
大曲是我国传统的天然发酵剂,具有复杂的菌系、物系和酶系,对传统食醋的生产以及风味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对食醋研究的不断深入,大曲中的功能微生物菌群、酶系和风味物质也逐渐被揭示。本文对食醋大曲的功能微生物菌群、品质影响... 大曲是我国传统的天然发酵剂,具有复杂的菌系、物系和酶系,对传统食醋的生产以及风味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对食醋研究的不断深入,大曲中的功能微生物菌群、酶系和风味物质也逐渐被揭示。本文对食醋大曲的功能微生物菌群、品质影响因素、品质表征、大曲品质与食醋品质的关系及大曲品质的改善进行综述,以期为食醋大曲的生产研究及品质改善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醋 大曲 微生物菌群 品质 生物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麸醋发酵过程中有机酸及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分析 被引量:21
3
作者 刘芳 张奶英 +1 位作者 刘书亮 敖晓琳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15,共5页
为了解四川麸醋发酵过程中有机酸及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规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发酵过程中7种有机酸及17种游离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四川麸醋发酵过程中含量最高的2种有机酸为乙酸和乳酸,随着发酵的进行,... 为了解四川麸醋发酵过程中有机酸及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规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发酵过程中7种有机酸及17种游离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四川麸醋发酵过程中含量最高的2种有机酸为乙酸和乳酸,随着发酵的进行,其含量显著增加;草酸、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琥珀酸含量较低,在发酵过程中含量略有变化。游离氨基酸含量随着发酵的进行呈增加趋势,从发酵初期668mg/100g增至1 470 mg/100g,其中天门冬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组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脯氨酸对四川麸醋风味形成具有较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麸醋 有机酸 游离氨基酸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食醋微生物污染及控制措施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兴洁 刘爱平 +3 位作者 敖晓琳 吴远明 陈蓉 刘书亮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60-265,共6页
食醋微生物污染是导致食醋腐败变质的最主要原因,有效地检测和控制污染微生物是保证食醋安全以及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该文对食醋污染微生物的原因、危害以及种类进行了综述,开放式发酵环境及容器管道的不洁是食醋污染微生物的主要原因,... 食醋微生物污染是导致食醋腐败变质的最主要原因,有效地检测和控制污染微生物是保证食醋安全以及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该文对食醋污染微生物的原因、危害以及种类进行了综述,开放式发酵环境及容器管道的不洁是食醋污染微生物的主要原因,致使胀气、产膜、发黏及浑浊等现象发生,最终造成企业经济损失并对消费者健康造成隐患。总结了目前的检测方法和控制措施,现有的传统微生物培养检测方法弊端很多,非培养技术更能满足快速准确的检测要求。除加热和添加防腐剂等常用控制措施外,紫外线消毒、膜过滤等技术也逐渐应用。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展望了食醋污染微生物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食醋污染微生物的深入研究及有效控制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醋加工 污染微生物 检测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橄榄果渣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5
作者 周巧 王元清 +5 位作者 李莎 李建龙 李琴 胡凯弟 刘爱平 刘书亮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45-352,共8页
油橄榄果渣是油橄榄榨油后的固体副产物,含有大量水分和丰富的膳食纤维、果渣油、粗脂肪及少量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直接废弃不仅造成环境污染,也导致资源浪费。油橄榄果渣及其提取物中含有酚类、黄酮、三萜类、裂环烯醚萜类、植物甾醇类... 油橄榄果渣是油橄榄榨油后的固体副产物,含有大量水分和丰富的膳食纤维、果渣油、粗脂肪及少量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直接废弃不仅造成环境污染,也导致资源浪费。油橄榄果渣及其提取物中含有酚类、黄酮、三萜类、裂环烯醚萜类、植物甾醇类和维生素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菌以及降血糖血脂等功能,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该文概述了油橄榄果渣主要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成分,详述了油橄榄果渣在动物养殖及发酵蛋白饲料、食品加工、医药与化妆品和环境领域中综合利用的研究现状,为油橄榄果渣这一副产物的综合利用与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果渣 生物活性成分 发酵蛋白饲料 食品加工 医药与化妆品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素食品微生物指标与主要功效酶及有机酸分析 被引量:48
6
作者 张梦梅 刘芳 +4 位作者 胡凯弟 胡露 刘金霞 张美佳 刘书亮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95-200,共6页
为了解不同原料自然发酵酵素食品中微生物组成,评价市售酵素食品的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主要功效酶活力和有机酸组成,对23份发酵期酵素样品进行酵母菌数、乳酸菌数和醋酸菌数测定,对4种市售酵素食品进行总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微生... 为了解不同原料自然发酵酵素食品中微生物组成,评价市售酵素食品的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主要功效酶活力和有机酸组成,对23份发酵期酵素样品进行酵母菌数、乳酸菌数和醋酸菌数测定,对4种市售酵素食品进行总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微生物指标及蛋白酶、脂肪酶、α-淀粉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测定,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有机酸的种类及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发酵期酵素中广泛存在酵母菌、乳酸菌和醋酸菌;市售酵素食品的功效酶活力偏低,主要有机酸为草酸、苹果酸、乳酸和乙酸。结论:市售酵素食品质量参差不齐,功效酶活力较低,与其宣传功效不符。该研究为了解酵素食品品质、正确看待酵素食品提供了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素食品 微生物 酶活 有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腌腊肉制品中真菌毒素污染现状及防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郭柯宇 王松 +6 位作者 唐林 欧阳菀琳 刘梦茹 刘书亮 杨勇 郭洪祥 陈姝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315-321,共7页
腌腊肉制品在加工和贮藏过程中容易受到真菌的污染,部分丝状真菌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代谢产生真菌毒素,使肉制品存在毒素污染的安全风险,严重威胁人体健康。本文对腌腊肉制品真菌毒素的来源、种类(包括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A、桔青霉素... 腌腊肉制品在加工和贮藏过程中容易受到真菌的污染,部分丝状真菌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代谢产生真菌毒素,使肉制品存在毒素污染的安全风险,严重威胁人体健康。本文对腌腊肉制品真菌毒素的来源、种类(包括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A、桔青霉素和环匹阿尼酸等)及危害进行了简述,调查了国内外腌腊肉制品真菌毒素污染的现状,并对腌腊肉制品中真菌毒素的防控措施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腌腊肉制品的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腌腊肉制品 丝状真菌 真菌毒素 危害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农产品中的污染现状及减除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8
作者 陈媛 赖鲸慧 +4 位作者 张梦梅 赵恬叶 王松 李建龙 刘书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85-292,共8页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因其稳定性和高效性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在农产品中的残留问题日益突出,对食品安全构成威胁。农药残留问题越来越受到消费者和相关研究人员的重视。因此,了解农产品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污染现状,寻求有效措施控制...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因其稳定性和高效性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在农产品中的残留问题日益突出,对食品安全构成威胁。农药残留问题越来越受到消费者和相关研究人员的重视。因此,了解农产品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污染现状,寻求有效措施控制污染已迫在眉睫。本文介绍了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特性,阐述了全球农产品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残留现状,同时概述了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减除技术,并对其减除技术发展进行展望,为减少农产品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残留,保障农产品安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农产品 污染现状 减除技术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非鱼鱼鳞胶原蛋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9
作者 刘雨萱 陈媛 +1 位作者 李美良 刘书亮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55-360,共6页
本文基于目前罗非鱼鱼鳞胶原蛋白的研究现状,对其组成、结构、提取方法、性能以及应用进行了对比总结,发现运用酶解法制得的胶原蛋白质量最优,但成本较高,运用多种提取方法结合制备胶原蛋白效率更高,为今后主要发展方向,同时罗非鱼鱼鳞... 本文基于目前罗非鱼鱼鳞胶原蛋白的研究现状,对其组成、结构、提取方法、性能以及应用进行了对比总结,发现运用酶解法制得的胶原蛋白质量最优,但成本较高,运用多种提取方法结合制备胶原蛋白效率更高,为今后主要发展方向,同时罗非鱼鱼鳞胶原蛋白目前在医学、食品、化妆品、环境方面应用广泛,今后可在过敏原问题以及止血方面着重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鱼鱗胶原蛋白 结构 组成 性能 提取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代谢低聚果糖/菊粉途径及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0
作者 赖鲸慧 祝元婷 +4 位作者 陈媛 唐林 陈贵希 李建龙 刘书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64-372,共9页
合生元又称合生素,指益生元与益生菌结合使用的生物制剂(微生态制剂),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表明合生元具有多种益处,益生元和益生菌的选择对其最终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低聚果糖和菊粉是合生元中常见的益生元,可被肠道内的乳酸菌选... 合生元又称合生素,指益生元与益生菌结合使用的生物制剂(微生态制剂),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表明合生元具有多种益处,益生元和益生菌的选择对其最终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低聚果糖和菊粉是合生元中常见的益生元,可被肠道内的乳酸菌选择性吸收,通过促进益生菌增殖的方式来改善机体健康。本文综述了乳酸菌对低聚果糖和菊粉的代谢差异及代谢途径,并从分子水平阐述水解酶、转运系统、调控蛋白的作用机制,以期为探明乳酸菌调控低聚果糖和菊粉的代谢网络提供依据;同时总结了近年来低聚果糖/菊粉合生元的应用,为益生元与益生菌的进一步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合生元 低聚果糖 菊粉 代谢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面团中的优势微生物及其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1
作者 苏珊 王玉婷 +2 位作者 吴洁 刘书亮 刘爱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16-323,共8页
酸面团是由谷物与水混合,经微生物发酵形成的传统面制食品发酵剂,广泛应用于各种面制品的制备。酸面团是一种复杂的微生物生态系统,其中以乳酸菌和酵母菌为主,它们的生长和相互作用会影响酸面团中微生物的结构和功能,最终赋予发酵面制... 酸面团是由谷物与水混合,经微生物发酵形成的传统面制食品发酵剂,广泛应用于各种面制品的制备。酸面团是一种复杂的微生物生态系统,其中以乳酸菌和酵母菌为主,它们的生长和相互作用会影响酸面团中微生物的结构和功能,最终赋予发酵面制品更好的加工特性、营养特性和感官特性。该文对酸面团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动态变化以及成熟酸面团中的优势微生物进行了概述,并探讨了优势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酸面团产品品质的影响,以期从微生物层面了解酸面团对面制品产生积极影响的原因,为酸面团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面团 面制品 优势微生物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胶体对库拉索芦荟凝胶的3D打印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段松岐 唐婷婷 +2 位作者 刘奕希 李诚 刘韫滔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116-122,共7页
3D打印作为一种新兴的加工技术,可以实现食物外观、配方的个性化定制,提高消费者对功能食品的体验感。基于此,该研究研发了具有可打印性的库拉索芦荟凝胶-马铃薯淀粉凝胶基质,并将不同种类和添加量的食品胶体载入其中。探究了卡拉胶、... 3D打印作为一种新兴的加工技术,可以实现食物外观、配方的个性化定制,提高消费者对功能食品的体验感。基于此,该研究研发了具有可打印性的库拉索芦荟凝胶-马铃薯淀粉凝胶基质,并将不同种类和添加量的食品胶体载入其中。探究了卡拉胶、阿拉伯胶、海藻酸钠、普鲁兰多糖、聚葡萄糖、β-环状糊精对3D打印产品的流变学性质、质构特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考察了不同样品的打印效果及精度,并进行了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为1.3%卡拉胶的3D打印产品表现出最高的精度,最紧凑的微观结构和最佳的咀嚼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拉索芦荟凝胶 3D打印 食品胶体 打印适宜性 流变特性 结构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衣芽孢杆菌分批培养降解氯氰菊酯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梦梅 胡露 +2 位作者 赖文 姚开 刘书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39-144,共6页
分析10 L发酵罐中地衣芽孢杆菌降解氯氰菊酯的分批培养动力学。以装料系数0.65、体积分数6.25%的接种量、初始pH 7.5、培养温度37℃、转速300 r/min为发酵条件,探讨地衣芽孢杆菌B-1分批培养过程中菌体生长、氯氰菊酯降解酯酶合成、底物... 分析10 L发酵罐中地衣芽孢杆菌降解氯氰菊酯的分批培养动力学。以装料系数0.65、体积分数6.25%的接种量、初始pH 7.5、培养温度37℃、转速300 r/min为发酵条件,探讨地衣芽孢杆菌B-1分批培养过程中菌体生长、氯氰菊酯降解酯酶合成、底物消耗及氯氰菊酯降解的规律。在Logistic方程、Luedeking-Piret方程、Luedeking-Piret-Like方程及动力学一级模型的基础上进行非线性拟合,建立了菌株B-1菌体生长、氯氰菊酯降解酯酶生成、基质——葡萄糖消耗和氯氰菊酯降解动力学模型。将实验实测值与模型理论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地反映菌株分批培养过程的动力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氰菊酯 分批培养 降解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 M-4降解己烯雌酚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凯弟 邓维琴 +4 位作者 陈树平 柴先杜 刘爱平 卓文杰 刘书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69-172,共4页
以1株分离自酱油曲的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M-4为材料,初步研究其降解己烯雌酚(diethylstilbestrol,DES)的特性。米曲霉M-4对DES的降解率与菌体生物量呈正相关,在基础盐培养基(mineral salt medium,MM)中培养9 d对100 mg/L的... 以1株分离自酱油曲的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M-4为材料,初步研究其降解己烯雌酚(diethylstilbestrol,DES)的特性。米曲霉M-4对DES的降解率与菌体生物量呈正相关,在基础盐培养基(mineral salt medium,MM)中培养9 d对100 mg/L的DES降解率为93%。动力学研究表明,该菌株降解DES的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在所测试的培养温度、初始pH值、底物质量浓度范围内,DES半衰期为1.645-5.295 d。培养温度30℃和偏酸性环境有利于其对DES的降解;底物质量浓度越高,其半衰期越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烯雌酚 降解 米曲霉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吸附重金属的影响因素、机理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梦梅 刘书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316-322,共7页
重金属是环境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其难以在环境中转化,易通过食物链蓄积,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已有研究证明乳酸菌具有去除重金属的能力。本文概述了乳酸菌吸附重金属的影响因素和机理,并对吸附菌株的应用进行总结,深入研究其吸附机理,并对... 重金属是环境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其难以在环境中转化,易通过食物链蓄积,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已有研究证明乳酸菌具有去除重金属的能力。本文概述了乳酸菌吸附重金属的影响因素和机理,并对吸附菌株的应用进行总结,深入研究其吸附机理,并对其在食品中的应用进行展望,以期为乳酸菌吸附重金属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重金属 生物吸附 影响因素 机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源性副溶血性弧菌生物被膜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唐佳灵 郭星蓝 +3 位作者 饶钧玥 杨茂杰 曹芸榕 韩国全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372-380,共9页
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海产品中并可引起人类急性肠胃炎的食源性致病菌,极大地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生物被膜是细菌面对极端环境而产生的一类抗逆性极强的形态,且对抗生素及机体免疫力有着天然的抵抗能力,普通的消毒手法不能完全... 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海产品中并可引起人类急性肠胃炎的食源性致病菌,极大地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生物被膜是细菌面对极端环境而产生的一类抗逆性极强的形态,且对抗生素及机体免疫力有着天然的抵抗能力,普通的消毒手法不能完全将其除尽。当副溶血性弧菌形成生物被膜之后,会对人体健康和食品工业造成更加严重的危害。本综述主要从环二鸟苷酸、群体感应系统和双组分系统3个调控因素来阐述影响副溶血性弧菌生物被膜形成的相关信号分子,重点对形成过程中的信号分子调控机制进行概述,这对进一步揭示以上几种调控因素调控生物被膜形成的机制十分必要。以期为食品安全、微生物防控等提供理论基础,有助于探究副溶血性弧菌生物被膜的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生物被膜 环二鸟苷酸 群体感应系统 双组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γ-氨基丁酸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兴洁 魏超 +4 位作者 廖光敏 雷承延 李霜 胡露 刘书亮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0-44,共5页
从四川泡菜水中分离筛选出一株产γ-氨基丁酸(GABA)能力较强的乳酸菌W1-9,根据菌落和个体形态、生理生化指标及16S r DNA序列的系统鉴定,菌株W1-9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菌株W1-9在含10 g/L谷氨酸(Glu)的MRS培养基中培... 从四川泡菜水中分离筛选出一株产γ-氨基丁酸(GABA)能力较强的乳酸菌W1-9,根据菌落和个体形态、生理生化指标及16S r DNA序列的系统鉴定,菌株W1-9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菌株W1-9在含10 g/L谷氨酸(Glu)的MRS培养基中培养3 d,可产生2.18 g/L GABA。通过对菌株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优化,结果表明:以黄瓜汁为发酵培养基,初始p H 5.5,底物谷氨酸钠(MSG)添加量12 g/L,菌液接种量1.2%,在该条件下GABA产量达到7.62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乳酸菌 鉴定 发酵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膜形成对植物乳杆菌PG3-1耐受性及功能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国丽 杨陈文 +3 位作者 余茜 陈安均 刘书亮 敖晓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9-34,共6页
研究了植物乳杆菌PG3-1生物膜形成后对其耐受性以及功能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平板计数及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其耐受性以及功能基因相对表达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生物膜形成后对温度、酸碱、盐度耐受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植... 研究了植物乳杆菌PG3-1生物膜形成后对其耐受性以及功能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平板计数及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其耐受性以及功能基因相对表达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生物膜形成后对温度、酸碱、盐度耐受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植物乳杆菌生物膜形成过程中发生热应激、酸应激、盐应激等应激行为,Gro EL、Dan K热应激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达到3.22和1.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生物膜 耐受性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薯苦荞复合醋饮料的研制及其风味物质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刘明宇 陈李敏 +2 位作者 王思丹 邓维琴 刘书亮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78-182,共5页
以紫薯和苦荞为主要原料,研制一种紫薯苦荞复合醋饮料,并分析其风味组成。将紫薯和苦荞分别粉碎、调浆、糖化、酒精发酵、醋酸发酵制得紫薯醋和苦荞醋,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紫薯苦荞复合醋饮料的最优配方:紫薯醋原液4mL、苦荞醋原液... 以紫薯和苦荞为主要原料,研制一种紫薯苦荞复合醋饮料,并分析其风味组成。将紫薯和苦荞分别粉碎、调浆、糖化、酒精发酵、醋酸发酵制得紫薯醋和苦荞醋,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紫薯苦荞复合醋饮料的最优配方:紫薯醋原液4mL、苦荞醋原液4mL、蔗糖4g、果葡糖浆4g,加水定容至100mL;该条件下制备的醋饮料具有紫薯和苦荞特有醋香味、色泽红亮、酸甜可口。HPLC和GC—MS分析结果表明,紫薯苦荞复合醋饮料共检出乙酸、柠檬酸、琥珀酸、乳酸等7种有机酸,苯乙醇、苯甲醛、乙酸苯乙酯等14种挥发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薯 苦荞 醋饮料 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衣芽孢杆菌B-1降解西维因的环境条件 被引量:5
20
作者 苏赵 胡凯弟 +2 位作者 朱佳雯 王兴洁 刘书亮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85-590,共6页
以地衣芽孢杆菌B-1(Bacillus licheniformis B-1)为材料,采用HPLC测定不同微生物培养体系中西维因(Carbaryl)残留量,并考察菌株B-1降解谱,探究其对西维因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菌株B-1对西维因的降解率与其生长呈正相关,在LB培养基中培... 以地衣芽孢杆菌B-1(Bacillus licheniformis B-1)为材料,采用HPLC测定不同微生物培养体系中西维因(Carbaryl)残留量,并考察菌株B-1降解谱,探究其对西维因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菌株B-1对西维因的降解率与其生长呈正相关,在LB培养基中培养72 h对100 mg/L西维因的降解率为91.21%。较高的温度和碱性环境有利于西维因的降解,而较高底物质量浓度和盐质量浓度均对菌株B-1的生长及西维因的降解有负面影响;Ca^(2+)、Fe^(2+)、Mn^(2+)、Mg^(2+)对其降解西维因有不同程度的刺激作用,Cu^(2+)则有抑制作用。此外,菌株B-1对20 mg/L的丁硫克百威、叶蝉散和毒死蜱均有不同程度的降解作用。HPLC分析结果表明,初步确定1-萘酚是菌株B-1降解西维因的中间产物,且该菌株在LB培养基中培养72 h对20 mg/L 1-萘酚的降解率为48.70%。可见,菌株B-1能高效降解西维因和其他多类杀虫剂,具有一定的广谱性,可应用于环境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衣芽孢杆菌 西维因 降解 环境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