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铅锌矿区重金属污染对微生物数量及放线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0
1
作者 李小林 颜森 +1 位作者 张小平 韦成健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68-475,共8页
采集四川省汉源县富泉乡万顺铅锌矿区5个不同重金属浓度的土壤样品,进行了微生物数量及放线菌多样性的研究。经分离、纯化得到43株不同的放线菌,然后对其进行BOXAIR-PCR和16SrDNAPCR-RFLP分析。结果表明,铅锌矿区重金属复合污染对土壤... 采集四川省汉源县富泉乡万顺铅锌矿区5个不同重金属浓度的土壤样品,进行了微生物数量及放线菌多样性的研究。经分离、纯化得到43株不同的放线菌,然后对其进行BOXAIR-PCR和16SrDNAPCR-RFLP分析。结果表明,铅锌矿区重金属复合污染对土壤微生物数量有较大的影响,随着铅锌矿区重金属污染程度的加剧,土壤微生物的总数下降。相关性分析表明,重金属含量与细菌数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放线菌数量、真菌数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供试菌株的16SrDNA用HaeⅢ、HinfⅠ和TaqⅠ酶切后具有32种遗传图谱类型。BOXAIR-PCR的聚类结果表明在86%的水平上,所有菌株分为10个遗传类型,结果基本与16SrDNAPCR-RFLP聚类差异不大。来源于高重金属的含量样品的菌株基本聚在一起,可能是重金属含量影响了放线菌的分布。同时,16SrDNA序列聚类分析结合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链霉菌属是汉源铅锌矿区主要的放线菌属并且具有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区 微生物数量 放线菌 BOX-AIR 16SrDNAPCR-R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在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2
作者 辜运富 张小平 涂仕华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44-350,共7页
应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谱图分析技术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进行描述,可以克服传统微生物分离纯化培养方法和显微技术的局限性。本文介绍了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及其在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中的应用,包括对土壤特殊微生物生理... 应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谱图分析技术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进行描述,可以克服传统微生物分离纯化培养方法和显微技术的局限性。本文介绍了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及其在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中的应用,包括对土壤特殊微生物生理类群,自然环境条件下微生物多样性变化,污染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不同种植制度下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转基因植物、微生物介入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16SrDNA PCR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热微生物酶的嗜热机制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齐春梅 张小平 姚昕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9-41,55,共4页
从细胞膜组分、蛋白质结构、遗传物质、钨元素等方面阐述了嗜热微生物酶的嗜热机制 ,并简要介绍了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嗜热微生物酶 嗜热机制 应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雅江松茸菌的分离与系统发育 被引量:11
4
作者 廖德聪 陈强 +2 位作者 李登煜 张小平 张昌兵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91-794,共4页
对外生菌根真菌-松茸的纯培养条件进行了探讨,并从采集自四川省雅江县的松茸子实体中获得了10株松茸菌的纯培养物;分别以NS1和NS6 ,NS1和NS8,ITS4和ITS5为引物,对分离获得的松茸菌进行了18S r DNA PCR- RFL P和ITS PCR-RFL P分析,结果显... 对外生菌根真菌-松茸的纯培养条件进行了探讨,并从采集自四川省雅江县的松茸子实体中获得了10株松茸菌的纯培养物;分别以NS1和NS6 ,NS1和NS8,ITS4和ITS5为引物,对分离获得的松茸菌进行了18S r DNA PCR- RFL P和ITS PCR-RFL P分析,结果显示,用Alu I,H ae III,H inf I和Msp I四种限制性内切酶,这些松茸菌株的18S r DNA、ITS片段的酶切图谱完全相同;代表菌E7的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分离的松茸菌与Tricholoma matsutake的菌株在系统发育上高度同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茸 系统发育 菌根真菌 18S RDNA I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德昌野生香菇种质资源遗传差异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勇 王波 +1 位作者 甘炳成 张小平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1期125-129,共5页
对四川德昌不同地区的39个野生香菇菌株进行了菌丝生长速度、酯酶同工酶和CMC酶相对活性分析。结果表明,基于酯酶同工酶的遗传相似性聚类图,在相似系数0.5的水平上,可划分为5大类群,具有丰富遗传多样性,且同一地理来源的菌株之间... 对四川德昌不同地区的39个野生香菇菌株进行了菌丝生长速度、酯酶同工酶和CMC酶相对活性分析。结果表明,基于酯酶同工酶的遗传相似性聚类图,在相似系数0.5的水平上,可划分为5大类群,具有丰富遗传多样性,且同一地理来源的菌株之间并无明显的遗传相关性。39个菌株菌丝生长速度差异显著,平均长速介于0.119—0.450cm/d;CMC酶相对活性存在显著差异,平均相对活性介于0—0.283cm/d。菌丝生长速度与CMC酶相对活性无必然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德昌 野生香菇 遗传多样 酯酶同工酶 菌丝生长 CMC酶相对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香菇个体分布及其遗传关系研究
6
作者 卢冰 王波 +6 位作者 刘勇 甘炳成 彭卫红 黄忠乾 贾定洪 王一 张小平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5期1362-1365,共4页
利用对峙培养和酯酶同工酶电泳方法,对2个不同山林以及不同枯木上生长的32个香菇菌株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枯木上生长的香菇菌株之间出现颉颃。在相似系数0.177水平上,两个不同山体的香菇菌株分别聚为不同类群。同一枯木上生长... 利用对峙培养和酯酶同工酶电泳方法,对2个不同山林以及不同枯木上生长的32个香菇菌株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枯木上生长的香菇菌株之间出现颉颃。在相似系数0.177水平上,两个不同山体的香菇菌株分别聚为不同类群。同一枯木上生长的香菇菌株并没有都聚为一个类群,同一枯木上生长的香菇菌株在遗传上存在较大差异,相似系数在0.143~0.875。同一枯木上生长的香菇,可能不是来自同一子实体的后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香菇 分布 酯酶同工酶 遗传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双孢蘑菇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7
作者 李小林 《四川农业科技》 2009年第4期39-40,共2页
双孢蘑菇又叫白蘑菇、洋蘑菇,人们通常称之为蘑菇,是目前世界上栽培范围最广、销量最大的食用菌之一。其色质白嫩,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十分受人们喜爱。我省成都周边县市及绵阳、遂宁、眉山等地均有大量栽培。在栽培双孢蘑菇过程中... 双孢蘑菇又叫白蘑菇、洋蘑菇,人们通常称之为蘑菇,是目前世界上栽培范围最广、销量最大的食用菌之一。其色质白嫩,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十分受人们喜爱。我省成都周边县市及绵阳、遂宁、眉山等地均有大量栽培。在栽培双孢蘑菇过程中病虫害的发生,会严重影响双孢蘑菇的产量和品质。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和掌握双孢蘑菇常见病虫害发生的种类、危害特征及相应的对策。蘑菇的常见病虫害无非就是真菌病害、细菌病害、螨类和菇蝇等虫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见病虫害 双孢蘑菇 防治技术 四川 栽培范围 病虫害发生 营养丰富 危害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lB基因标记法研究酸性土花生接种及施钼效果 被引量:8
8
作者 于景丽 张小平 +2 位作者 李登煜 陈强 王可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50-253,共4页
以缺钼酸性紫色土为供试土壤做盆栽试验,选用celB标记的三株慢生型花生根瘤菌celB3-5、celB3-7、celB4-5接种天府9号花生。通过标记根瘤菌形成的根瘤能与检测试剂产生颜色反应的特征,检测施钼及施不同浓度的钼对花生-根瘤菌有效性和竞... 以缺钼酸性紫色土为供试土壤做盆栽试验,选用celB标记的三株慢生型花生根瘤菌celB3-5、celB3-7、celB4-5接种天府9号花生。通过标记根瘤菌形成的根瘤能与检测试剂产生颜色反应的特征,检测施钼及施不同浓度的钼对花生-根瘤菌有效性和竞争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缺钼酸性紫色土上单施钼、单接种、接种配合施钼均能促进花生与根瘤菌的共生固氮效应和竞争结瘤能力,但接种配合施钼的效果最好,单接种的效果次之,单施钼的效果差。单施钼时,0.4%的钼酸铵拌种效果好,接种根瘤菌时,0.2%的效果好。供试菌株中celB4-5的有效性和竞争性最强,celB3-7次之,celB3-5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钼 celB基因 花生根瘤菌 有效性 竞争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定位施肥对紫色水稻土硝化作用及硝化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3
9
作者 辜运富 张小平 +2 位作者 涂仕华 孙锡发 Kristina Lindstrǒm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123-2130,共8页
采用化学分析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从表层土壤的微生物活性及基因多样性角度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制度对紫色水稻土硝化作用及硝化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24a长期定位肥料试验,不同施肥处理土壤pH和硝化作用均不相同... 采用化学分析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从表层土壤的微生物活性及基因多样性角度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制度对紫色水稻土硝化作用及硝化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24a长期定位肥料试验,不同施肥处理土壤pH和硝化作用均不相同,施肥在降低土壤pH的同时会增加土壤的硝化作用;不同作物种植方式也会影响土壤pH和硝化作用,紫色水稻土旱季pH和硝化作用均大于淹水土壤。施用化肥以及化肥配施有机肥不仅可以提高土壤硝化作用,也能够改变土壤中硝化细菌的群落结构;与长期单施化肥相比,长期化肥配施农家肥不仅提高了土壤的硝化作用,而且提高了土壤硝化细菌的分子多样性。UPGMA聚类分析显示,10种不同施肥处理的聚类图也不同;在水稻收割后,M,NM,NPM与NPKM聚在一个群里,CK,N和NP聚在第二个群里,而NPK,NPKMZn和NPKMMn聚成第三个群;在小麦收割后,M,NM,NPM,N,NP和NPKMMn肥料影响下的硝化细菌群落聚成一个群,NPK,NPKMZn和NPKMMn肥下的硝化细菌聚在一起,形成第二个群,对照(无肥)下的硝化细菌群落单独成为第三个群。应用PCR-DGGE技术可以揭示石灰性紫色水稻土上24a不同施肥及作物栽培管理措施下的硝化细菌分子群落结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定位施肥 DGGE 硝化作用 硝化细菌群落结构 稻麦轮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属真菌分类研究现状及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贾定洪 郑林用 +1 位作者 张小平 彭卫红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S1期64-68,共5页
通过对灵芝属的传统形态分类及现代生物学技术分类的比较和分析,认为利用当今日益发展的生物学技术进行分类研究,更能客观反映灵芝的系统进化关系。但目前利用现代生物学技术分类仍只是作为灵芝属传统分类学的有力补充,传统分类方法在... 通过对灵芝属的传统形态分类及现代生物学技术分类的比较和分析,认为利用当今日益发展的生物学技术进行分类研究,更能客观反映灵芝的系统进化关系。但目前利用现代生物学技术分类仍只是作为灵芝属传统分类学的有力补充,传统分类方法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仍将占据着分类学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分类 生物学技术 灵芝属 A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孢蘑菇菌丝体酯酶同工酶及可溶性蛋白的电泳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辜运富 张小平 +2 位作者 陈强 廖德聪 徐开未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3期217-220,共4页
对引进的15株双孢蘑菇菌丝体进行了酯酶同工酶和可溶性蛋白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15株双孢蘑菇菌丝体在酯酶同工酶以及可溶性蛋白质方面都表现出了一定的遗传性差异。进一步通过UPGMA平均连接程序进行聚类分析发现,15株... 对引进的15株双孢蘑菇菌丝体进行了酯酶同工酶和可溶性蛋白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15株双孢蘑菇菌丝体在酯酶同工酶以及可溶性蛋白质方面都表现出了一定的遗传性差异。进一步通过UPGMA平均连接程序进行聚类分析发现,15株双孢蘑菇在酯酶同工酶上,当相似水平为0 63时聚为一类;在可溶性蛋白方面,当相似水平等于0 94时被聚为一类。结果说明酯酶同工酶和可溶性蛋白电泳图谱对于双孢蘑菇种级水平上的分类具有重要作用,两者中尤以酯酶同工酶酶谱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蘑菇 酯酶同工酶 可溶性蛋白 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属38个菌株的酯酶同工酶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贾定洪 郑林用 +1 位作者 张小平 黄小琴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3期502-505,共4页
通过对38个灵芝菌株的酯酶同工酶酶谱研究及DPS数据分析,发现灵芝菌株间具有很高的多态性,除4号和6号菌株及37号和38号菌株在酯酶同工酶水平上完全一致而外,其它的菌株均有不同的酶谱。13号菌株与其它菌株亲缘关系最远,只在相异系数为85... 通过对38个灵芝菌株的酯酶同工酶酶谱研究及DPS数据分析,发现灵芝菌株间具有很高的多态性,除4号和6号菌株及37号和38号菌株在酯酶同工酶水平上完全一致而外,其它的菌株均有不同的酶谱。13号菌株与其它菌株亲缘关系最远,只在相异系数为85%时归为一个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酯酶同工酶 系统聚类 D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usA基因检测慢生花生根瘤菌竞争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可美 张小平 LINDSTRM Kristina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21-622,631,共3页
采用大肠杆菌和根瘤菌接合的方法,将gusA标记基因分别导入了2株慢生型花生根瘤菌Spr3-5和Spr4-5中。结果表明,gusA基因在2株慢生型花生根瘤菌Spr3-5和Spr4-5中可以有效表达;对出发菌株和标记菌株的代时测定结果表明,二者之间没有显著差... 采用大肠杆菌和根瘤菌接合的方法,将gusA标记基因分别导入了2株慢生型花生根瘤菌Spr3-5和Spr4-5中。结果表明,gusA基因在2株慢生型花生根瘤菌Spr3-5和Spr4-5中可以有效表达;对出发菌株和标记菌株的代时测定结果表明,二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在标记菌株与出发菌株等量接种的前提下,比较了二者的竞争结瘤能力,结果表明,标记菌株形成的根瘤(蓝瘤)的占瘤率与出发菌株差异不显著;为了研究标记菌株与出发菌株的固氮有效性,测定了标记菌株与出发菌株各自共生植株的干重、全氮和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标记菌株与出发菌株的这3项指标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这说明利用gusA基因研究慢生根瘤菌的竞争结瘤能力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sA基因 慢生花生根瘤菌 竞争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根菇菌丝体液体培养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柯野 张小平 +1 位作者 谭伟 巫忠亮 《中国食用菌》 2005年第1期45-47,共3页
碳氮比 (C∶N)试验表明最适合长根菇菌丝生长的C∶N =10~ 2 0∶1,在此基础上作了L16(4 5)正交试验 ,实验结果表明初始pH为 7;且玉米粉、蔗糖、黄豆粉、蛋白胨和初始pH各因素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依次减弱。菌丝生长拟合曲线表明 ,5~ 10d... 碳氮比 (C∶N)试验表明最适合长根菇菌丝生长的C∶N =10~ 2 0∶1,在此基础上作了L16(4 5)正交试验 ,实验结果表明初始pH为 7;且玉米粉、蔗糖、黄豆粉、蛋白胨和初始pH各因素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依次减弱。菌丝生长拟合曲线表明 ,5~ 10d菌丝生长速度最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根菇 培养基 培养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gusA基因检测慢生花生根瘤菌接种效果
15
作者 王可美 张小平 Kristina Lindstrom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2-83,共2页
采用大肠杆菌和根瘤菌接合的方法,将gusA标记基因分别导入2株慢生型花生根瘤菌Spr2-5和Spr3-6中,检测结果表明,gusA基因在2株慢生型花生根瘤菌Spr2-5和Spr3-6中可以有效表达。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所采用的2个菌株与土著菌相比有更... 采用大肠杆菌和根瘤菌接合的方法,将gusA标记基因分别导入2株慢生型花生根瘤菌Spr2-5和Spr3-6中,检测结果表明,gusA基因在2株慢生型花生根瘤菌Spr2-5和Spr3-6中可以有效表达。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所采用的2个菌株与土著菌相比有更强的竞争结瘤能力,固氮有效性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m基因 慢生型花生根瘤菌 接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M——多酶蛋白粉、多菌酶饲喂肉鸡的效果
16
作者 左绍群 朱继熹 王春联 《四川畜牧兽医》 1999年第7期20-20,22,共2页
用单因素对比试验研究表明,REM(烯土)———多酶蛋白粉、多菌酶饲喂肉鸡,可显著(P<005)提高肉鸡的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经济效益明显。
关键词 多酶蛋白粉 多菌酶 肉鸡 REM 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色土硅酸盐细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胡桦 陈强 +4 位作者 李登煜 吴思思 谢卓霖 贺积强 周俊初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79-383,共5页
关键词 硅酸盐细菌 16S RRNA PCR—RFLP RAPD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碱土硅酸盐细菌遗传多样性的RAPD和BOXAIR-PCR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管莹 李登煜 +3 位作者 陈强 周俊初 张伟涛 荆光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043-2047,共5页
利用RAPD分析和BOXAIR-PCR技术对分离自我国天津、河北、山东、黑龙江三江平原等地盐碱土的43株硅酸盐细菌及3株参比菌株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盐碱土硅酸盐细菌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多样性,对6个单引物和2个双引物进行的RAP... 利用RAPD分析和BOXAIR-PCR技术对分离自我国天津、河北、山东、黑龙江三江平原等地盐碱土的43株硅酸盐细菌及3株参比菌株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盐碱土硅酸盐细菌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多样性,对6个单引物和2个双引物进行的RAPD扩增,供试引物分别产生了1~13条谱带,聚类分析在82%的相似水平上将供试菌株聚为13个群;在75%的相似水平处,BOXAIRPCR将供试菌株聚为12个遗传群。两种分子标记技术均较好地揭示了盐碱土硅酸盐细菌的遗传多样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盐细菌 RAPD分析 BOXAIR—PCR技术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绿僵菌的分离及其毒力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树峰 叶华智 蒋素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5058-5059,5077,共3页
从田间采集感染了绿僵菌病的鳞翅目(毒蛾)幼虫体上,分离筛选获得了一株对4种蔬菜鳞翅目害虫具有高毒力的绿僵菌菌株(VM07)。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株对4种鳞翅目蔬菜害虫的3龄幼虫均有一定的致死作用。其中,对菜青虫效果最好,2个浓... 从田间采集感染了绿僵菌病的鳞翅目(毒蛾)幼虫体上,分离筛选获得了一株对4种蔬菜鳞翅目害虫具有高毒力的绿僵菌菌株(VM07)。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株对4种鳞翅目蔬菜害虫的3龄幼虫均有一定的致死作用。其中,对菜青虫效果最好,2个浓度处理后的总死亡率分别为100%和92%;对斜纹夜蛾的效果其次,处理的总死亡率分别为93%和85%;对小菜蛾和银纹夜蛾的效果再次之,高浓度处理的死亡率分别为68%和70%,低浓度处理的死亡率分别为45%和52%。根据该菌株的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确定该菌株为黄绿绿僵菌小孢变种(M.flavoviride Gams & Rozsypal var.minus Romb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僵菌 生物防治 筛选 蔬菜 鳞翅目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