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9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高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锡洲 王昌全 +2 位作者 李廷轩 王永东 夏建国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B09期17-21,共5页
根据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具有很强的交叉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并结合我校实际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生课程体系构建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厚基础、宽... 根据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具有很强的交叉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并结合我校实际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生课程体系构建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厚基础、宽口径和重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资源与环境 课程体系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高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发展思考 被引量:6
2
作者 杨娟 王昌全 +5 位作者 夏建国 张锡洲 王永东 吴德勇 李冰 曾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6期11561-11562,共2页
根据学科发展和专业的社会需求,分析了农业高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以及其所具有的优势和面临的机遇,并对农业高校中该专业今后发展的几个方向作了探讨。
关键词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农业高校 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资源环境评价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碧 张素兰 +2 位作者 张世熔 于丽娟 高成凤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515-1518,共4页
研究了四川省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以及资源环境动态变化特征,提出了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结果表明,四川耕地面积大量减少的趋势虽已得到有效控制,但耕地质量仍需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短缺,开发利用不足,浪费严重;水土... 研究了四川省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以及资源环境动态变化特征,提出了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结果表明,四川耕地面积大量减少的趋势虽已得到有效控制,但耕地质量仍需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短缺,开发利用不足,浪费严重;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仍需进一步加强。为实现四川省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应切实保护耕地资源,实施耕地质量建设工程,大力提高土地产出能力;科学编制土地整治规划,加大土地综合整治实施力度;继续加强群测群防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管理,节约用水,防止水资源污染;加强大型水利工程建设,搞好骨干和配套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 生态环境保护 评价 对策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环境学院三个专业学生考研、就业的调查与建议 被引量:2
4
作者 赵万菊 王昌全 干文芝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B09期95-96,共2页
对资源环境学院的学生就业和考研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重视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重视专业教育、考研指导和构建信息网络系统平台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 考研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变化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素兰 王昌全 高成凤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4期676-680,共5页
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全省建设用地总量仍呈增加态势,人地矛盾依然十分尖锐,粮食安全问题压力增大;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量和生态退耕面积减少;水资源质量和生态环境状况有所改善。
关键词 农业资源 变化特征 可持续利用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中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特征研究——以中国科学院盐亭紫色土农业生态试验站小流域为例 被引量:29
6
作者 徐波 朱雪梅 +3 位作者 刘倩 徐小婵 黄金龙 徐建洪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63-668,共6页
根据川中丘陵区在国家实施退耕还林以来进行的土地利用调整,对6种土地利用方式(柏树林、梨树-蔬菜复合系统、核桃-油菜复合系统、核桃-花生复合系统、核桃林、玉米地)土壤养分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除全钾含量外,土壤养分含量有... 根据川中丘陵区在国家实施退耕还林以来进行的土地利用调整,对6种土地利用方式(柏树林、梨树-蔬菜复合系统、核桃-油菜复合系统、核桃-花生复合系统、核桃林、玉米地)土壤养分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除全钾含量外,土壤养分含量有随土层深度增加而不断减少的趋势。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差异显著。土壤有机碳:柏树林>梨树-蔬菜>核桃-油菜>核桃-花生>核桃林>玉米地;土壤全氮:柏树林>梨树-蔬菜>核桃-花生>核桃-油菜>核桃林>玉米地;土壤全磷:梨树-蔬菜>核桃-花生>玉米地>核桃林>核桃-油菜>柏树林;土壤全钾:核桃-油菜>柏树林>核桃林>梨树-蔬菜>核桃-花生>玉米地。核桃-花生复合系统土壤有效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种农林复合模式,表现出较强的供给氮素的能力;梨树-蔬菜复合系统对磷素有较强的富集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中丘陵区 土地利用 土壤养分 农林复合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农业废弃物资源存量估算及利用现状 被引量:22
7
作者 王琛 胡玉福 +2 位作者 魏晋 邓良基 胡燕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9-123,135,共6页
选取安县柏杨村作为研究区域,结合实地调查和参考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确定研究区农业废弃物相关基础数据。确定研究区域农业废弃物资源基础数据、及量估算方法和各种估算参数。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区域农业废弃物资源利用现状及资源存量。... 选取安县柏杨村作为研究区域,结合实地调查和参考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确定研究区农业废弃物相关基础数据。确定研究区域农业废弃物资源基础数据、及量估算方法和各种估算参数。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区域农业废弃物资源利用现状及资源存量。结果表明:研究区农业废弃物资源种类多,地理分布差异明显;研究区农业废弃物资源存量大,2009年农业废弃物资源总的存量达3 415.44t,相当于901.06t标准煤及118 641.55m3沼气,具有较强的利用潜力;研究区农业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率低,浪费量大,同时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废弃物 存量 秸秆 畜禽粪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坡耕地资源及其治理对策 被引量:19
8
作者 张丽萍 朱钟麟 邓良基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7-49,共3页
四川省位于长江上游,坡耕地面积5.48×106hm2,占耕地总面积的83.07%,是水土流失的主要侵蚀源地。本文在介绍四川省坡耕地类型、数量及其分布的基础上,简述了四川省坡耕地治理的重要性,提出了几点坡耕地治理的对策,主要包括农耕农艺... 四川省位于长江上游,坡耕地面积5.48×106hm2,占耕地总面积的83.07%,是水土流失的主要侵蚀源地。本文在介绍四川省坡耕地类型、数量及其分布的基础上,简述了四川省坡耕地治理的重要性,提出了几点坡耕地治理的对策,主要包括农耕农艺措施、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坡耕地 丘陵区 治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干热河谷土地资源特点与特色生态农业建设途径探讨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宗锦 刘世全 +2 位作者 成本喜 范宇 李怡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6年第1期77-82,共6页
以四川攀枝花市为例,基于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土地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问题的分析,针对性地提出发展特色生态农业的途径。在农业生态建设方面,重点是水土流失的治理,建立生物(森林)、工程、土壤三大“水库”配套的综合拦洪保土和蓄水防旱体... 以四川攀枝花市为例,基于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土地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问题的分析,针对性地提出发展特色生态农业的途径。在农业生态建设方面,重点是水土流失的治理,建立生物(森林)、工程、土壤三大“水库”配套的综合拦洪保土和蓄水防旱体系;同时,积极发展循环农业和无污染绿色农业。在特色农业建设方面: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发展烤烟等优势经济作物和蔬菜;按山地环境的垂直变化分带发展芒果、香蕉、石榴、早市枇杷等特优水果;加强草地管理与建设,促进舍饲牧业和草地牧业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 干热河谷 土地资源 特色农业 生态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阿坝州野生荞麦资源分布考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程琍 柏大全 +4 位作者 邵继荣 罗庆林 唐宇 朱雪梅 何传云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6-39,共4页
通过2006-2007年5次对四川省阿坝州9县172个乡镇450个不同生态点的野生荞麦资源进行考察、收集和整理,共获得分布于阿坝州不同生态环境下7个类型1个变种的野生荞麦资源种子和标本126余份。对其进行整理研究后得出如下结论:阿坝州荞麦... 通过2006-2007年5次对四川省阿坝州9县172个乡镇450个不同生态点的野生荞麦资源进行考察、收集和整理,共获得分布于阿坝州不同生态环境下7个类型1个变种的野生荞麦资源种子和标本126余份。对其进行整理研究后得出如下结论:阿坝州荞麦野生种存在着地理分布多样性和明显的集中分布区;发现一野生荞麦新种(待鉴定、命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荞麦资源 地理分布 阿坝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土地资源系统辨识及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高成凤 张素兰 王昌全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22-926,共5页
土地是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替代的稀缺性资源和重要经济要素,土地利用现状和问题的动态识别是制订土地规划及可持续利用对策的重要基础。采用系统分析法,通过综合分析研究四川土地利用现状及特征,明确了影响其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限制因素,... 土地是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替代的稀缺性资源和重要经济要素,土地利用现状和问题的动态识别是制订土地规划及可持续利用对策的重要基础。采用系统分析法,通过综合分析研究四川土地利用现状及特征,明确了影响其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限制因素,提出了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 系统辨识 可持续利用 对策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丘陵地区循环经济型现代农业科技集成与示范——模式选择、技术集成与机制创新 被引量:5
12
作者 蒋远胜 邓良基 文心田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8-233,共6页
四川丘陵地区人口、耕地、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大,但是面临着农业自然资源短缺、农业立体污染严重和农业废弃物利用不当等问题,实施循环经济型现代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十分必要。本研究通过对循环经济型现代农业的原理分析,根据丘陵地... 四川丘陵地区人口、耕地、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大,但是面临着农业自然资源短缺、农业立体污染严重和农业废弃物利用不当等问题,实施循环经济型现代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十分必要。本研究通过对循环经济型现代农业的原理分析,根据丘陵地区的实际情况筛选了"粮-猪-沼-果(菜、药)"和"粮-酒-糟-猪-沼-粮"两种循环农业模式,重点介绍了两个循环链中集成的先进技术,文章最后介绍了项目的组织管理方法和机制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现代农业 技术集成 机制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丘陵区耕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以泸县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莉 魏晋 +1 位作者 高雪松 郑子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13148-13150,共3页
应用多目标规划的相关理论,通过模型方法,在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应的基础上,以四川泸县为例,研究四川丘陵区耕地优化配置问题,并预测获得四川泸县2015年耕地资源优化配置方案。指出,泸县应发展农业种植的优势,在发展... 应用多目标规划的相关理论,通过模型方法,在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应的基础上,以四川泸县为例,研究四川丘陵区耕地优化配置问题,并预测获得四川泸县2015年耕地资源优化配置方案。指出,泸县应发展农业种植的优势,在发展粮食种植为主导的基础上,加强果园和林业发展;确保森林覆盖率不降低,适度地控制居民点扩展的速度,整合居民点及附近村庄的土地;加强未利用地的管理,补充泸县的耕地后备资源;提高丘陵地区耕地利用率,实现耕地资源优化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优化配置 多目标规划 泸县 四川丘陵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农业用水紧缺度评价与节水农业发展对策 被引量:6
14
作者 侯鲁川 朱钟麟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9,共3页
农业水资源紧缺已成为限制四川省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在分析四川省农业水资源现状基础之上,以全省21个各行政区域为对象,评估了四川省农业水紧缺状况,综合分析了水资源紧缺的原因;并对节水农业的发展,提出... 农业水资源紧缺已成为限制四川省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在分析四川省农业水资源现状基础之上,以全省21个各行政区域为对象,评估了四川省农业水紧缺状况,综合分析了水资源紧缺的原因;并对节水农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战略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水资源 紧缺度评价 节水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行保护性耕作技术 促进四川农业发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严洁 邓良基 +1 位作者 黄剑 赖雪梅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0-42,45,共4页
保护性耕作是针对传统耕作弊端而发展的一种技术,它取消铧式犁耕作,在保留地表覆盖物的前提下免耕播种,以保持土壤自我保护功能和自我培肥功能,减少维持这种环境的消耗。为此,介绍了国内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与现状;分析了四川推广保... 保护性耕作是针对传统耕作弊端而发展的一种技术,它取消铧式犁耕作,在保留地表覆盖物的前提下免耕播种,以保持土壤自我保护功能和自我培肥功能,减少维持这种环境的消耗。为此,介绍了国内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与现状;分析了四川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目的和意义;阐述了四川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要点和关键,以及推行保护性耕作技术取得的效益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技术 传统耕作 免耕播种 犁耕 培肥 铧式犁 地表覆盖 四川 农业发展 推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雅安市雨城区无公害中药材基地农业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16
作者 伍钧 吴涛 李昆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4期318-321,共4页
无公害产品产地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是影响无公害产品质量的重要因子之一。对雅安市雨城区中药材产业化基地的调查和监测结果表明,雨城区中药材产业化基地符合无公害产品的环境质量条件。
关键词 雅安市雨城区 无公害中药材基地 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监测 环境评价 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德昌野生香菇种质资源遗传差异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勇 王波 +1 位作者 甘炳成 张小平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1期125-129,共5页
对四川德昌不同地区的39个野生香菇菌株进行了菌丝生长速度、酯酶同工酶和CMC酶相对活性分析。结果表明,基于酯酶同工酶的遗传相似性聚类图,在相似系数0.5的水平上,可划分为5大类群,具有丰富遗传多样性,且同一地理来源的菌株之间... 对四川德昌不同地区的39个野生香菇菌株进行了菌丝生长速度、酯酶同工酶和CMC酶相对活性分析。结果表明,基于酯酶同工酶的遗传相似性聚类图,在相似系数0.5的水平上,可划分为5大类群,具有丰富遗传多样性,且同一地理来源的菌株之间并无明显的遗传相关性。39个菌株菌丝生长速度差异显著,平均长速介于0.119—0.450cm/d;CMC酶相对活性存在显著差异,平均相对活性介于0—0.283cm/d。菌丝生长速度与CMC酶相对活性无必然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德昌 野生香菇 遗传多样 酯酶同工酶 菌丝生长 CMC酶相对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甘洛铅锌矿区优势植物的重金属含量 被引量:76
18
作者 刘月莉 伍钧 +2 位作者 唐亚 杨刚 祝亮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020-2026,共7页
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分析了四川凉山州甘洛县铅锌矿区土壤的重金属含量,以及矿区生长的13种优势植物对Pb、Zn、Cd、Cr、Cu的吸收与富集能力及其富集特性。结果表明,矿区土壤受Pb、Zn、Cd3种重金属污染严重,13种植物体内的Pb含量均高于普... 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分析了四川凉山州甘洛县铅锌矿区土壤的重金属含量,以及矿区生长的13种优势植物对Pb、Zn、Cd、Cr、Cu的吸收与富集能力及其富集特性。结果表明,矿区土壤受Pb、Zn、Cd3种重金属污染严重,13种植物体内的Pb含量均高于普通植物10倍以上,具有修复矿区土壤铅污染的潜力,其中植物1的转运系数和富集系数都大于1,满足Pb超富集植物的基本特征。Zn在凤尾蕨、细风轮菜、大火草、蔗茅、小飞蓬和牛茄子中含量较高。小飞蓬和紫茎泽兰的Cd含量较一般植物高出17~61倍,其中,紫茎泽兰的转运系数与富集系数均大于1,其对Cd的吸收特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 重金属 超富集植物 耐性植物 植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DGGE分析四川地区家庭制作泡菜中微生物多样性 被引量:41
19
作者 张先琴 张小平 +2 位作者 敖晓琳 刘骁蒨 蒲彪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9-134,共6页
以四川家庭制作泡菜为研究对象,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结合(PCR-DGGE)指纹图谱技术分析样品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对典型条带进行系列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表明:四川家庭制作泡菜中的细菌种类比较丰富,真菌在泡... 以四川家庭制作泡菜为研究对象,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结合(PCR-DGGE)指纹图谱技术分析样品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对典型条带进行系列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表明:四川家庭制作泡菜中的细菌种类比较丰富,真菌在泡菜中存在相对较少。细菌中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是优势种群,非培养细菌(uncultured bacteria)是次优势种群,分别占总数的56%和32%,其中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在泡菜发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真菌为(Meyerozyma guilliermondii)和奥默柯达酵母(Kodamaea ohmeri)的近缘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泡菜 微生物多样性 细菌 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西缘浅层地下水铁、锰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 被引量:25
20
作者 胡玉福 邓良基 +2 位作者 张世熔 倪福全 张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97-803,共7页
以四川盆地西缘低山丘陵区典型县——名山县为例,采用地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四川盆地西缘低山丘陵区浅层地下水铁、锰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浅层地下水铁含量变异较大,局部区域超标现象较为严重,42.86%的样点未达到欧盟... 以四川盆地西缘低山丘陵区典型县——名山县为例,采用地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四川盆地西缘低山丘陵区浅层地下水铁、锰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浅层地下水铁含量变异较大,局部区域超标现象较为严重,42.86%的样点未达到欧盟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0.2mg/L),25%的样点未达到我国和美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0.3mg/L);锰含量总体水平较低,其中94.64%的样点达到我国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0.1mg/L),所有样点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0.4mg/L)。研究区浅层地下水中铁、锰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基本一致,均呈现出从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至名山县城附近又有所上升的趋势,高值区主要出现在东北部一带,低值区主要出现在中南部一带。研究区地下水中铁、锰含量分布特征与区域土壤母质、土壤类型、人为活动等因素密切相关,其中受土壤母质和土壤类型的影响尤为明显。统计结果表明,第四系更新统冰碛物及冰水沉积物(Q2fgL)分布区域地下水铁、锰含量显著高于白垩系夹关组(K2j)、灌口组(K2g),第三系名山群(K1~2mn)等紫色岩分布区域;黄壤下浅层地下水铁、锰含量显著高于紫色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地下水 空间变异 饮用水水质标准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