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4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学普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及思考 被引量:10
1
作者 干友民 张新全 +3 位作者 杨春华 彭燕 孙飞达 刘伟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724-1728,共5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现代教育思想的不断发展,"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已成共识,专业课程设置对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进一步探讨草业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本研究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现代教育思想的不断发展,"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已成共识,专业课程设置对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进一步探讨草业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本研究以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学普通本科专业的课程培养方案为例,分析了草业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了新世纪草业科学复合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业科学 本科 课程设置 分类培养 复合型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坡耕地退耕还草与农业综合开发的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新全 杨春华 +2 位作者 张锦华 刘伟 蒲朝龙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2年第7期38-41,共4页
四川省位于长江上游 ,水土流失面积约 2 0万km2 ,是长江上游乃至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四川省 2 5°以上坡耕地面积达 76 .9万hm2 ,坡耕地严重水土流失已成为长江泥沙的重要来源。为在退耕还林还草以后 ,农民退耕不减收 ;在提... 四川省位于长江上游 ,水土流失面积约 2 0万km2 ,是长江上游乃至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四川省 2 5°以上坡耕地面积达 76 .9万hm2 ,坡耕地严重水土流失已成为长江泥沙的重要来源。为在退耕还林还草以后 ,农民退耕不减收 ;在提高生态效益的同时 ,稳定提高经济效益 ,必须综合治理现有坡耕地。结合四川实际情况 ,就退耕还草、种草养畜等有关情况 ,重点进行了论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坡耕地 退耕还草 农业 综合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业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5
3
作者 孙飞达 干友民 +1 位作者 张新全 刘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874-1876,共3页
针对四川省草业发展及草业高等教育现状,对长江流域南过渡带南方草业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草业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应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校内实习条件,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拓展;高度凝练学科发展方向,加强课程间... 针对四川省草业发展及草业高等教育现状,对长江流域南过渡带南方草业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草业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应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校内实习条件,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拓展;高度凝练学科发展方向,加强课程间的统筹协调;创新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实践内容,夯实实验技能。为加强学生的理论水平、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专业技术技能及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良好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业科学 专业实践 课程实习 毕业实习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野生假俭草同工酶比较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任健 毛凯 吴彦奇 《草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3期33-37,共5页
以四川不同地区的 5个野生假俭草为材料 ,采用聚丙酰胺凝胶电泳法 ,检测了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结果表明 :不论从酶的条带数 ,还是从相同酶带的活性来比较 ,5种生态型均存在差异性 ;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位点上 ,酶带数为 3~ 7条 ,... 以四川不同地区的 5个野生假俭草为材料 ,采用聚丙酰胺凝胶电泳法 ,检测了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结果表明 :不论从酶的条带数 ,还是从相同酶带的活性来比较 ,5种生态型均存在差异性 ;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位点上 ,酶带数为 3~ 7条 ,乐山假俭草、巫溪假俭草和雅安假俭草差别甚小 ,表现出较强的同源性 ,而都江堰假俭草、峨眉假俭草差异较大 ,同源性不强 ;在酯酶同工酶位点上 ,酶带数多为 4~ 5条 ,各材料在酶带的数量、活性上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俭草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酯酶同工酶 四川 野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野生斑茅居群遗传结构的SRAP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张瑜 鄢家俊 +5 位作者 白史且 彭燕 梁绪振 张建波 张劲 胡超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21,共7页
采用SRAP标记分析了12个源于四川境内长江主要支流(岷江、青衣江和沱江)流域野生斑茅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结果表明:18对SRAP引物共扩增205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53条,占总条带数的74.63%,平均8.5条;研究区域斑茅具有丰富的遗传... 采用SRAP标记分析了12个源于四川境内长江主要支流(岷江、青衣江和沱江)流域野生斑茅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结果表明:18对SRAP引物共扩增205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53条,占总条带数的74.63%,平均8.5条;研究区域斑茅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指标水平较高(PPB=74.63%、h=0.2278、I=0.3454);研究区域内斑茅居群具有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Gst=0.2129),居群内部的遗传变异大于居群间的遗传变异;基因流估计值(Nm)为1.8481;按Nei’s遗传距离将12个斑茅居群分为四类,来自同一流域的材料优先聚为一类。通过对斑茅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及聚类结果的分析,推测斑茅是一种异花授粉的广布种,说明河流影响斑茅居群间基因的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茅 SRAP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野生马蹄金坪用特性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王钦 干友民 杨啸枫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30-631,共2页
收集了四川境内的8份具有生境或形态差异的野生马蹄金材料,并以3份进口马蹄金为对照,对它们的物候期、抗逆性和坪用价值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四川野生马蹄金与对照材料在外观上有明显的差异,进口材料叶色墨绿、叶片肥大、叶柄长、叶层高... 收集了四川境内的8份具有生境或形态差异的野生马蹄金材料,并以3份进口马蹄金为对照,对它们的物候期、抗逆性和坪用价值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四川野生马蹄金与对照材料在外观上有明显的差异,进口材料叶色墨绿、叶片肥大、叶柄长、叶层高,而野生材料则叶色翠绿、叶片小、叶层矮。根据马蹄金草坪目测评分标准,野生材料评分值为8.33,与进口材料评分值8.35相当。2类材料在开花、结实期和绿期上也有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蹄金 物候期 抗逆性 坪用价值 评分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高效白三叶根瘤菌筛选及16S rDNA鉴定 被引量:5
7
作者 凌瑶 潘明洪 彭燕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65-1271,共7页
为了筛选出与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共生匹配效果优异的根瘤菌菌株,从四川野外采集到80余份白三叶根瘤样品并从中成功分离出了72株。经菌落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镜检初步检验后,对所分离的菌株进行水培法和砂培法结瘤试验筛选高效菌... 为了筛选出与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共生匹配效果优异的根瘤菌菌株,从四川野外采集到80余份白三叶根瘤样品并从中成功分离出了72株。经菌落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镜检初步检验后,对所分离的菌株进行水培法和砂培法结瘤试验筛选高效菌株。结果表明,接种根瘤菌显著提高了白三叶的结瘤数、株高、鲜重、干重、叶绿素和全氮含量(P<0.05),其中以菌株YA1121和CD1105为最佳。同时,采用16SrDNA序列鉴定菌株YA1121和CD1105,属于三叶草根瘤菌,为四川白三叶根瘤菌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发育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瘤菌 白三叶 筛选 鉴定 16Sr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北森林皆伐迹地和四川嵩草草甸土壤及其草本群落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周卫生 吴宁 +1 位作者 包维楷 干友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77-779,788,共4页
通过样方调查,取样地上地下生物量,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对川西北森林皆伐迹地和四川嵩草草甸土壤及其草本群落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①森林皆伐迹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孔隙度、全氮、全磷、全钾和铵态氮高于四川嵩草草甸土壤,硝态氮和... 通过样方调查,取样地上地下生物量,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对川西北森林皆伐迹地和四川嵩草草甸土壤及其草本群落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①森林皆伐迹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孔隙度、全氮、全磷、全钾和铵态氮高于四川嵩草草甸土壤,硝态氮和容重低于四川嵩草草甸土壤。四川嵩草草甸土壤劣于皆伐迹地,其自然恢复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②森林皆伐迹地的草本群落以禾本科植物为优势种,主要植物是禾本科与杂类草;四川嵩草草甸以莎草科植物为优势种,主要植物是莎草科与杂类草。皆伐迹地的草本群落高度、物种数、Margalef指数和Shannon-W iener多样性指数高于四川嵩草草甸,但密度与物种均匀度低于四川嵩草草甸,皆伐迹地的草本群落不是一个稳定的群落。森林皆伐迹地草本群落与四川嵩草草甸的生物量没有不同。减轻放牧压或进行封育,四川嵩草草甸植被是能够恢复到以禾本科牧草为主的优良草地的。③森林皆伐迹地与四川嵩草草甸草本植物群落优势层片的植物种类不同,群落外貌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皆伐迹地 四川嵩草草甸 土壤 草本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野生扁穗牛鞭草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陈永霞 张新全 +1 位作者 杨春华 刘金平 《四川草原》 2005年第4期15-16,19,共3页
对四川的22份野生扁穗牛鞭草进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1)与品种“广益”、“重高”相比,野生材料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2)Rf=0.069、0.610、0.937三条带是所有材料共有的,但是否为扁穗牛鞭草的特征带尚需要进一步研究;(3)... 对四川的22份野生扁穗牛鞭草进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1)与品种“广益”、“重高”相比,野生材料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2)Rf=0.069、0.610、0.937三条带是所有材料共有的,但是否为扁穗牛鞭草的特征带尚需要进一步研究;(3)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来源相同、生境相似的野生材料的亲缘关系较近,但来源相同、生境不同的材料的酶谱有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扁穗牛鞭草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草地科学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春华 张新全 周寿荣 《四川畜牧兽医》 2003年第B09期57-58,共2页
在“以草为业”理论的指导下,中国草地科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并取得了显著成就。本文从草地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治理;建立草地畜牧业系统;牧草种质资源鉴定、筛选和利用;牧草种子生产四个方面回顾了我国近二十年草地科学研究的热点和... 在“以草为业”理论的指导下,中国草地科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并取得了显著成就。本文从草地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治理;建立草地畜牧业系统;牧草种质资源鉴定、筛选和利用;牧草种子生产四个方面回顾了我国近二十年草地科学研究的热点和发展历程,充分肯定草地科学在发展畜牧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治理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草地科学 草地资源利用 生态环境治理 畜牧业系统 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草地资源利用现状、潜力及分类经营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昕颖 苟文龙 +3 位作者 蒲棋 帅杨 孙飞达 如意 《草学》 2017年第3期49-54,61,共7页
本研究以四川草地资源现状及未来发展潜力为依据,基于草地资源的生产经济性能、生态服务价值功能理论为基础,将其从地域空间上划分为经济功能区、混合功能区和生态功能区。结果表明:经济功能区面积约997.36万公顷,占研究区草地面积的47.... 本研究以四川草地资源现状及未来发展潜力为依据,基于草地资源的生产经济性能、生态服务价值功能理论为基础,将其从地域空间上划分为经济功能区、混合功能区和生态功能区。结果表明:经济功能区面积约997.36万公顷,占研究区草地面积的47.9%,此区分区指数为1.67,主要分布在高寒草甸草地,主要是以获取经济效益为主的经营管理理念;生态功能区面积约349.45万公顷,占研究区草地面积的16.8%,此区分区指数均小于分区标准中的0.6,主要分布在山地草丛和农隙草地,以生态保护和社会效益为目的;混合功能区面积约734.48万公顷,占研究区草地面积的35.3%,此区分区指数均在0.6~1.5之间,最高1.39,最低0.61,主要分布在亚高山草甸草地、山地灌丛草地、干旱河谷灌丛草地、山地草甸草地、高寒沼泽草地以及高寒灌丛草甸草地,在适度利用条件下,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通过分析数据,对四川草地的生产力和生态价值进行评估,研究草地类型中生产力指数最高为0.5200,最低为0.0153;生态服务价值指数最高为0.3122,最低为0.0188。以此探讨草地资源分类经营的机制,为四川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草地资源 经济价值 生态价值 分类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17个不同秋眠级苜蓿的生产性能 被引量:101
12
作者 杨曌 张新全 +2 位作者 李向林 万里强 何峰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7-72,共6页
对17个苜蓿品种在湘西南地区的生长适应性性状指标,包括12项农艺性状指标与粗蛋白含量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并建立品种适应性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在湘西南地区表现较好的苜蓿品种有盛世、丰宝、CW680等,而阿尔冈金、皇后2000品种的... 对17个苜蓿品种在湘西南地区的生长适应性性状指标,包括12项农艺性状指标与粗蛋白含量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并建立品种适应性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在湘西南地区表现较好的苜蓿品种有盛世、丰宝、CW680等,而阿尔冈金、皇后2000品种的生产性能较差,各项指标的权重大小顺序为:粗蛋白>叶长>叶宽>茎粗>株高>再生速度>主根长>鲜干比>根颈直径>单株干重>侧根数目>茎叶比>根系鲜重,可为南方亚热带地区苜蓿引种和推广提供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秋眠级 农艺性状 生产性能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花黑麦草品种(系)间杂交及其杂种后代SRAP遗传分析 被引量:38
13
作者 季杨 张新全 +3 位作者 马啸 初秀娟 李芳 蒙宇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60-265,共6页
以多花黑麦草12个杂交组合的亲本与后代共70个材料,采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研究杂种与双亲之间的扩增谱带多态性,以甄别真假杂种。结果表明,1)用10对引物组合共得到多态性条带101条,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10.1条多态带,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77... 以多花黑麦草12个杂交组合的亲本与后代共70个材料,采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研究杂种与双亲之间的扩增谱带多态性,以甄别真假杂种。结果表明,1)用10对引物组合共得到多态性条带101条,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10.1条多态带,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77.1%。表明供试材料在DNA水平上多态性较高,能够很好的揭示材料间的差异,利用SRAP进行品种和杂种鉴定是可行的。2)所鉴定的62个后代中SRAP扩增电泳带型表现出同父、同母、综合和不同于亲本的新带型等多种类型。结合多对引物综合分析所鉴定的62个后代中,有48个后代具有父本的特征带,这48个后代可以鉴定为真杂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黑麦草 杂交育种 SRAP 杂种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扁穗牛鞭草浸出液对豆科牧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4
14
作者 刘金平 张新全 +1 位作者 罗波 游明鸿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8,共4页
以扁穗牛鞭草根1.5g、茎1.5g、叶1.5g、根1g及根0.5g的浸出液为处理液1~5,分别对紫云英、紫花苜蓿种子进行处理,测定种子发芽势、发芽率、畸化苗率、幼苗和根系生长情况,对不同处理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说明:扁穗牛鞭草根、茎、叶浸出液... 以扁穗牛鞭草根1.5g、茎1.5g、叶1.5g、根1g及根0.5g的浸出液为处理液1~5,分别对紫云英、紫花苜蓿种子进行处理,测定种子发芽势、发芽率、畸化苗率、幼苗和根系生长情况,对不同处理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说明:扁穗牛鞭草根、茎、叶浸出液对供试种子萌发都有一定的化感作用,使发芽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不同器官的浸出液作用不同,同一器官不同浓度的作用不同,同一器官同一浓度对不同豆科牧草种子的作用也不同。扁穗牛鞭草对豆科牧草种苗的生长、发育有化感作用,但不同处理表现出促进与抑制两种作用,同一处理在不同豆科上的作用也不一致;多重比较说明,不同处理之间对紫云英和紫花苜蓿株高、根系长、根总长的作用差异极显著(P<0.01),对侧根数作用的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穗牛鞭草 种子萌发 豆科牧草 浸出液 幼苗生长 不同处理 多重比较 化感作用 种子发芽势 苜蓿种子 生长情况 牧草种子 紫花苜蓿 紫云英 发芽率 处理液 行处理 器官 草根 根系 浓度 种苗 株高 根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季补播多花黑麦草对扁穗牛鞭草草地产量、质量和植物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34
15
作者 杨春华 李向林 +2 位作者 张新全 刘芳 刘伟 《草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6期80-86,共7页
本试验研究秋季补播多花黑麦草对扁穗牛鞭草草地产量、质量和植物组成的影响,为川西南丘陵山区及类似地区冬春季增加青绿饲料的供应提供最佳方案。结果表明,补播能显著增加产草量(P<0.05),补播时间显著影响牧草产量(P<0.05),早期... 本试验研究秋季补播多花黑麦草对扁穗牛鞭草草地产量、质量和植物组成的影响,为川西南丘陵山区及类似地区冬春季增加青绿饲料的供应提供最佳方案。结果表明,补播能显著增加产草量(P<0.05),补播时间显著影响牧草产量(P<0.05),早期补播(10月10日)牧草总产量达13254.6kg/hm2DM,利用时间比其他补播时间提前2周。多花黑麦草补播量为22kg/hm2时,牧草产量最高(13080.7kg/hm2DM),粗蛋白产量比不补播处理增加750.9kg/hm2DM。补播改变了'广益'扁穗牛鞭草草地中的优势植物种类,在冬春季以多花黑麦草为主(占56%),并能有效抑制杂草。由此建议,在生产中采用22kg/hm2的补播量,于10月10日前后播种,可提高'广益'扁穗牛鞭草草地全年牧草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播时间 补播量 多花黑麦草 扁穗牛鞭草 产量 植物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南缘老芒麦自然居群遗传多样性的SRAP和SSR分析 被引量:30
16
作者 鄢家俊 白史且 +4 位作者 张新全 常丹 游明鸿 张昌兵 李达旭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2-134,共13页
基于SRAP和SSR分子标记分析了青藏高原东南缘8个老芒麦自然居群遗传变异及群体遗传结构,获得下述结果:1)16对SRAP引物在90个单株中共扩增出384条可统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334条,占86.98%;16个SSR位点共检测出等位变异221个,平均每个位... 基于SRAP和SSR分子标记分析了青藏高原东南缘8个老芒麦自然居群遗传变异及群体遗传结构,获得下述结果:1)16对SRAP引物在90个单株中共扩增出384条可统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334条,占86.98%;16个SSR位点共检测出等位变异221个,平均每个位点13.8个,其中具有多态性的位点数192个,占86.88%。2)2种分子标记检测到老芒麦居群水平的基因多样性(He)分别为0.1092和0.1296,而物种水平的基因多样性达0.2434和0.3732。3)基于2种标记的Nei氏遗传分化指数Gst(0.5525和0.5158)表明老芒麦居群出现了较大程度的遗传分化,居群间的基因流非常有限,分别为0.4050和0.4694,老芒麦的遗传变异主要分布在居群间,居群内变异相对较小,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分子方差变异(AMOVA)分析显示了相似的结果。4)基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各居群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地理分化,8个居群分化为采集地范围内的南、北和中部3个分支。通过对老芒麦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分析提出了对该物种遗传多样性的保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芒麦 遗传多样性 群体遗传结构 SRAP S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鞭草属种质资源及育种研究 被引量:37
17
作者 杨春华 张新全 +2 位作者 李向林 杜逸 吴彦奇 《草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2期7-12,共6页
牛鞭草属植物分布较广,种类较多,全世界有近20个种,我国有4个种,即:扁穗牛鞭草(Hemarthriacompres-sa)、牛鞭草(H.altissima)、长花牛鞭草(H.longiflora)、小牛鞭草(H.protensa)。牛鞭草属资源大多数是优良牧草,在许多国家都开展了资源... 牛鞭草属植物分布较广,种类较多,全世界有近20个种,我国有4个种,即:扁穗牛鞭草(Hemarthriacompres-sa)、牛鞭草(H.altissima)、长花牛鞭草(H.longiflora)、小牛鞭草(H.protensa)。牛鞭草属资源大多数是优良牧草,在许多国家都开展了资源收集和新品种培育工作,中国育成了"广益"、"重高"2个品种,美国育成了著名的Redal-ta,Greenalta,Bigalta,Floralta等4个品种,这些品种在亚热带湿润区草地畜牧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结合多年的研究工作,对国内外牛鞭草种质资源的分类、分布、杂交育种、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情况和新品种培育工作进行了总结和探讨,以便为牛鞭草资源的进一步研究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鞭草属 分类 分布 育种 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茅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研究 被引量:39
18
作者 曾兵 张新全 +4 位作者 范彦 兰英 马啸 彭燕 刘伟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93-1100,共8页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国内及亚洲、欧洲、美洲9个国家共50份鸭茅品种(系)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12个引物共扩增出多态性带101条,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多态带数为8.41条,多态性条带比率(PPB)为86.3%,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范围在0.6116到...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国内及亚洲、欧洲、美洲9个国家共50份鸭茅品种(系)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12个引物共扩增出多态性带101条,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多态带数为8.41条,多态性条带比率(PPB)为86.3%,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范围在0.6116到0.9290间。这说明鸭茅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根据研究结果进行了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可将50份鸭茅材料分为5大类,来自于相同洲的鸭茅能聚在一类,中国和美国的鸭茅品种(系)能分别聚在同一类,呈现出一定的地域性分布规律。并对鸭茅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茅 种质资源 ISSR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牧草改良盐渍化土壤理化性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56
19
作者 李志丹 干友民 +2 位作者 泽柏 张新全 霍尚峰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6期17-21,共5页
简要介绍了耐盐牧草改良盐渍化土壤的机理。盐渍化土壤种植耐盐牧草后,土壤理化性质发生明显改变,土壤结构趋于好转,土壤表层盐分含量逐渐降低,养分含量逐渐增加。利用牧草改良盐碱地的"生物治碱"措施是行之有效,长期稳定的... 简要介绍了耐盐牧草改良盐渍化土壤的机理。盐渍化土壤种植耐盐牧草后,土壤理化性质发生明显改变,土壤结构趋于好转,土壤表层盐分含量逐渐降低,养分含量逐渐增加。利用牧草改良盐碱地的"生物治碱"措施是行之有效,长期稳定的改良盐渍化土壤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 土壤改良 盐渍化土壤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尾草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19
20
作者 周卫生 干友民 +2 位作者 李才旺 张新全 鄢燕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6期16-20,共5页
对国内外有关猫尾草的分布、细胞学研究、耐寒性、耐湿性、耐酸性和病虫害方面以及产草量、饲草品质、消化率、适口性、饲用价值和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收获与利用方式作了分析与讨论,并就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猫尾草 分布 细胞学 抗逆性 产草量 饲草品质 饲用价值 水土保持作用 收获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