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间伐对柏木人工林细根变化及根区土壤水文性质的影响
1
作者
普思媛
张景峰
+10 位作者
侯贵荣
任定桥
陈睿萱
廖望东
魏涵
李贤伟
范川
谭波
徐振锋
何淑勤
张云奇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8-668,共11页
【目的】通过探究不同间伐强度下柏木(Cupressus funebris Endl.)人工林细根生长特征,阐明细根生长变化对根区土壤水文性质的影响机制,为长江上游柏木人工林制定管理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川中丘陵区4种林分保留密度柏木人工林(...
【目的】通过探究不同间伐强度下柏木(Cupressus funebris Endl.)人工林细根生长特征,阐明细根生长变化对根区土壤水文性质的影响机制,为长江上游柏木人工林制定管理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川中丘陵区4种林分保留密度柏木人工林(重度-1 000株/hm^(2)、中度-1 500株/hm^(2)、轻度-2 000株/hm^(2)、CK-3 000株/hm^(2))为研究对象,结合微根管监测和土壤调查等方法测定柏木人工林细根性状和土壤水文特性等数据,分析间伐对细根生长和土壤水文特性的影响。【结果】(1)根系性状指标随时间的变化差异极显著(P<0.001);不同间伐强度下柏木细根性状随水平距离和垂直深度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着间伐强度增大,根系表现出其特有的可塑性。(2)间伐抚育改善了土壤孔隙结构与持水情况;中度间伐下土壤水分稳渗速率极显著大于其他间伐强度(P<0.001),为对照组的4倍;间伐后土壤有机质、全磷、全氮和速效钾等养分含量增加,在中度或重度间伐时最丰富。(3)RDA分析表明根长密度、比根表面积和比根长是影响土壤水文性质的主要因子,总贡献率达96.6%,其中又以对非毛管孔隙度、有效持水量的影响最为明显。【结论】间伐后细根形态变化通过多种机制形成多层次的水文功能调控网络,基于土壤水文性质考虑,建议长江上游柏木人工林采用中度间伐进行林分密度管理,林分保留密度约为1 500株/hm^(2),为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木人工林
间伐
细根性状
土壤水文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雨型下紫色土区坡耕地产流产沙特征
被引量:
34
2
作者
马星
郑江坤
+5 位作者
王文武
陈鑫
秦伟
单志杰
郎登潇
廖峰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21,共5页
利用遂宁水土保持试验站5个径流小区1984—2015年次降雨和径流输沙数据,基于降雨过程定量划分出4种雨型,分析了雨型对不同坡度坡耕地产流产沙的作用。结果表明:径流深与各时段最大雨强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随着坡度的增加,最大相...
利用遂宁水土保持试验站5个径流小区1984—2015年次降雨和径流输沙数据,基于降雨过程定量划分出4种雨型,分析了雨型对不同坡度坡耕地产流产沙的作用。结果表明:径流深与各时段最大雨强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随着坡度的增加,最大相关系数所对应的雨强时段越短;冲刷量均与Ⅰ平均呈极显著相关,且相关系数最大。径流深、冲刷量与雨强拟合关系均为幂函数,分别为"凸型"和"凹型"增函数,且拟合度区间分别为[0.79,0.88]和[0.90,0.97],说明冲刷量和雨强的关系更密切。各雨型下的产流产沙量随坡度的增大而增大,同一坡度下基本表现为雨型Ⅳ(短历时、大雨强)>雨型Ⅲ(中历时、中雨强)>雨型Ⅱ(长历时、中雨强)>雨型Ⅰ(长历时、小雨强),其中,雨型Ⅳ明显大于雨型Ⅰ且达到显著水平(p<0.05),且在15°小区的响应最为明显。雨型Ⅳ是造成该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的主要降雨类型,且径流深和冲刷量随坡度的增大而增加,故应在水土保持工作中着重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土
坡度
雨强
雨型
径流深
冲刷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植物篱对紫色土区坡耕地表层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
18
3
作者
黄鑫
蒲晓君
+3 位作者
郑江坤
秦伟
单志杰
李柏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73-177,215,共6页
为探究植物篱措施对坡耕地表层土壤理化性质的作用,基于遂宁水土保持试验站长期定位观测数据,结合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对比分析了香根草和新银合欢植物篱定植3a后径流小区表层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植物篱小区表层土壤砂粒含...
为探究植物篱措施对坡耕地表层土壤理化性质的作用,基于遂宁水土保持试验站长期定位观测数据,结合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对比分析了香根草和新银合欢植物篱定植3a后径流小区表层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植物篱小区表层土壤砂粒含量是对照组的49%-92%,〉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是对照组的110%-119%,表明植物篱能够改善土壤表层的颗粒组成和团聚体含量,且10°小区较15°小区变化更为显著。植物篱小区表层土壤总孔隙度为50.2%-53.2%,空白对照组总孔隙度为45.5%-48.5%;非毛管孔隙度要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毛管孔隙度低于对照组;和对照组相比,植物篱小区表层土壤SOC及TN含量显著增加,土壤TP及TK含量显著减少,15°坡耕地及植物篱上侧较显著。植物篱措施能够显著增加土壤表层的SOC和TN含量,土壤TP和TK含量略有减少,故植物篱小区应适当增加磷钾养分的补充。总体来看,植物篱对坡耕地表层土壤颗粒组成和团聚体的作用大于养分,能显著改善土壤物理结构,其中香根草植物篱对土壤物理结构的改善作用强于新银合欢植物篱。在今后对植物篱措施的应用过程中,应采取相应措施保持土壤结构的稳定性和养分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篱
紫色土
坡度
土壤理化性质
结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间伐对柏木人工林细根变化及根区土壤水文性质的影响
1
作者
普思媛
张景峰
侯贵荣
任定桥
陈睿萱
廖望东
魏涵
李贤伟
范川
谭波
徐振锋
何淑勤
张云奇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
林学院
长江上游森林资源保育与生态安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重点
实验室
&长江上游林业生态工程
四川省
重点
实验室
四川农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四川农业大学
林学院林业碳汇研究中心
出处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8-668,共11页
基金
四川省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S202310626093)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2023NSFSC1165)。
文摘
【目的】通过探究不同间伐强度下柏木(Cupressus funebris Endl.)人工林细根生长特征,阐明细根生长变化对根区土壤水文性质的影响机制,为长江上游柏木人工林制定管理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川中丘陵区4种林分保留密度柏木人工林(重度-1 000株/hm^(2)、中度-1 500株/hm^(2)、轻度-2 000株/hm^(2)、CK-3 000株/hm^(2))为研究对象,结合微根管监测和土壤调查等方法测定柏木人工林细根性状和土壤水文特性等数据,分析间伐对细根生长和土壤水文特性的影响。【结果】(1)根系性状指标随时间的变化差异极显著(P<0.001);不同间伐强度下柏木细根性状随水平距离和垂直深度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着间伐强度增大,根系表现出其特有的可塑性。(2)间伐抚育改善了土壤孔隙结构与持水情况;中度间伐下土壤水分稳渗速率极显著大于其他间伐强度(P<0.001),为对照组的4倍;间伐后土壤有机质、全磷、全氮和速效钾等养分含量增加,在中度或重度间伐时最丰富。(3)RDA分析表明根长密度、比根表面积和比根长是影响土壤水文性质的主要因子,总贡献率达96.6%,其中又以对非毛管孔隙度、有效持水量的影响最为明显。【结论】间伐后细根形态变化通过多种机制形成多层次的水文功能调控网络,基于土壤水文性质考虑,建议长江上游柏木人工林采用中度间伐进行林分密度管理,林分保留密度约为1 500株/hm^(2),为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柏木人工林
间伐
细根性状
土壤水文特性
Keywords
cypress plantation
thinning
fine root traits
soil hydrological properties
分类号
S791.4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雨型下紫色土区坡耕地产流产沙特征
被引量:
34
2
作者
马星
郑江坤
王文武
陈鑫
秦伟
单志杰
郎登潇
廖峰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遂宁
水土
保持
试验站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
重点
实验室
水利部
水土
保持
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21,共5页
基金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50104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01028)
+1 种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2M511938)
四川省高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
文摘
利用遂宁水土保持试验站5个径流小区1984—2015年次降雨和径流输沙数据,基于降雨过程定量划分出4种雨型,分析了雨型对不同坡度坡耕地产流产沙的作用。结果表明:径流深与各时段最大雨强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随着坡度的增加,最大相关系数所对应的雨强时段越短;冲刷量均与Ⅰ平均呈极显著相关,且相关系数最大。径流深、冲刷量与雨强拟合关系均为幂函数,分别为"凸型"和"凹型"增函数,且拟合度区间分别为[0.79,0.88]和[0.90,0.97],说明冲刷量和雨强的关系更密切。各雨型下的产流产沙量随坡度的增大而增大,同一坡度下基本表现为雨型Ⅳ(短历时、大雨强)>雨型Ⅲ(中历时、中雨强)>雨型Ⅱ(长历时、中雨强)>雨型Ⅰ(长历时、小雨强),其中,雨型Ⅳ明显大于雨型Ⅰ且达到显著水平(p<0.05),且在15°小区的响应最为明显。雨型Ⅳ是造成该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的主要降雨类型,且径流深和冲刷量随坡度的增大而增加,故应在水土保持工作中着重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治。
关键词
紫色土
坡度
雨强
雨型
径流深
冲刷量
Keywords
purple soil
slope gradient
rainfall intensity
rainfall pattern
runoff depth
soil erosion amount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植物篱对紫色土区坡耕地表层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
18
3
作者
黄鑫
蒲晓君
郑江坤
秦伟
单志杰
李柏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遂宁
水土
保持
试验站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
重点
实验室
水利部
水土
保持
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73-177,215,共6页
基金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501045)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2M511938)
四川省高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
文摘
为探究植物篱措施对坡耕地表层土壤理化性质的作用,基于遂宁水土保持试验站长期定位观测数据,结合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对比分析了香根草和新银合欢植物篱定植3a后径流小区表层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植物篱小区表层土壤砂粒含量是对照组的49%-92%,〉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是对照组的110%-119%,表明植物篱能够改善土壤表层的颗粒组成和团聚体含量,且10°小区较15°小区变化更为显著。植物篱小区表层土壤总孔隙度为50.2%-53.2%,空白对照组总孔隙度为45.5%-48.5%;非毛管孔隙度要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毛管孔隙度低于对照组;和对照组相比,植物篱小区表层土壤SOC及TN含量显著增加,土壤TP及TK含量显著减少,15°坡耕地及植物篱上侧较显著。植物篱措施能够显著增加土壤表层的SOC和TN含量,土壤TP和TK含量略有减少,故植物篱小区应适当增加磷钾养分的补充。总体来看,植物篱对坡耕地表层土壤颗粒组成和团聚体的作用大于养分,能显著改善土壤物理结构,其中香根草植物篱对土壤物理结构的改善作用强于新银合欢植物篱。在今后对植物篱措施的应用过程中,应采取相应措施保持土壤结构的稳定性和养分平衡。
关键词
植物篱
紫色土
坡度
土壤理化性质
结构特征
Keywords
hedgerow
purple soil
slope gradient
soil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间伐对柏木人工林细根变化及根区土壤水文性质的影响
普思媛
张景峰
侯贵荣
任定桥
陈睿萱
廖望东
魏涵
李贤伟
范川
谭波
徐振锋
何淑勤
张云奇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雨型下紫色土区坡耕地产流产沙特征
马星
郑江坤
王文武
陈鑫
秦伟
单志杰
郎登潇
廖峰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
3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植物篱对紫色土区坡耕地表层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黄鑫
蒲晓君
郑江坤
秦伟
单志杰
李柏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