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茶区主栽品种生产力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宗尧 谢序宾 施嘉潘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56-63,共8页
本文通过大范围茶区的多点、分季光合作用测定及采样分析茶叶生化内含物的结果,论述了四川茶叶产量提高及茶叶品质改进的潜力巨大。本文还讨论了为提高光合作用积累的茶树栽培措施和运用品种季节特色制作茶叶的方法,以提高茶叶产量和... 本文通过大范围茶区的多点、分季光合作用测定及采样分析茶叶生化内含物的结果,论述了四川茶叶产量提高及茶叶品质改进的潜力巨大。本文还讨论了为提高光合作用积累的茶树栽培措施和运用品种季节特色制作茶叶的方法,以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还对今后全省良种普及和育种方向提了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 光合作用 真叶 离度 茶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trichoderma harzianum对Rhizoctonia solani的抗生现象 被引量:39
2
作者 朱天辉 邱德勋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11-15,共5页
TrichodermaharzianumFO60菌株产生的代谢物质能抑制Rhizoctoniasolani的菌落生长和降低其菌丝干重,其中非挥发性代谢物具热稳定性。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发现PO60菌丝在R·S... TrichodermaharzianumFO60菌株产生的代谢物质能抑制Rhizoctoniasolani的菌落生长和降低其菌丝干重,其中非挥发性代谢物具热稳定性。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发现PO60菌丝在R·Solani菌丝上平行或波浪式生长,并在其上形成附着胞或钩状分枝,有溶解和穿入R·solani菌丝,R·solani菌丝断裂和原生质发生颗粒状变化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瑞木霉 抗生现象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同工酶分析黄果柑亲缘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泽岑 王大华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81-83,共3页
黄果柑在我国载培已有数百年历史,属自然杂交种。本文用GOT、POX、EST同工酶分析,结合形态解剖,研究了黄果柑的亲缘关系,认为黄果柑是橙和桔的的杂交种,并有柚的遗传因素。
关键词 同工酶 黄果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部六种特有松科植物核型及细胞地理学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石大兴 王米力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84-91,共8页
本文分析的麦吊云杉、峨眉冷杉等4种2变种松科植物属我国特有种,主产中国西部,观察到的根尖细胞核型有5种为首次报导。麦吊云杉(Piceabrachytyla)和变种油麦吊云杉(P.b.var.complanata)为2... 本文分析的麦吊云杉、峨眉冷杉等4种2变种松科植物属我国特有种,主产中国西部,观察到的根尖细胞核型有5种为首次报导。麦吊云杉(Piceabrachytyla)和变种油麦吊云杉(P.b.var.complanata)为2A核型,K(2n)=24=20m+4sm;天山云杉(P.schrenkianavar.fianshanica)为2B核型,K(2n=24=16m+8sm;峨眉冷杉(Abiesfabri)为2A模型,K(2n)=24=14m+8sm+2st;红杉(Larixpotaninii)为2A核型,k(2n)=24=12m+10sm+2st;高山松(Pinusdensata)为1A核型,k(2n)=24=24m。试材来源于原始林区的自然居群,根据核型资料,结合各种的生态、地理分布,进行了遗传变异及进化程度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杉 高山松 核型 细胞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岷江柏木和西藏柏木的核型及亲缘关系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石大兴 王米力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92-96,共5页
本文首次报导了岷江柏木(Curpressuschengiana)和西藏柏木(Cupressustorulosa)的体细胞核型。两种有相同的核型公式K(2n)=22=20m+2sm,同属1A核型,其它核型数据相近。岷江... 本文首次报导了岷江柏木(Curpressuschengiana)和西藏柏木(Cupressustorulosa)的体细胞核型。两种有相同的核型公式K(2n)=22=20m+2sm,同属1A核型,其它核型数据相近。岷江柏木为中国特有种,西藏柏木主产我国,结合生态、地理分布特征及生化分析资料,讨论了两者的亲缘关系及生态同群种的一致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江柏木 西藏柏木 核型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种子园叶枯病(Lophodermium uncinatum)及防治初探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本国 段官安 +2 位作者 秦秀兰 袁亚夫 周述娥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235-239,共5页
杉木种子园的杉叶枯病(落针病)为杉叶散斑壳(LophodermiumuncinatumDark)引起,4月开始发病,5月下旬至6月上旬和8月下旬至9月中旬分别出现发病高峰。病菌子囊盘内3-10月陆续形成子囊孢子,子囊... 杉木种子园的杉叶枯病(落针病)为杉叶散斑壳(LophodermiumuncinatumDark)引起,4月开始发病,5月下旬至6月上旬和8月下旬至9月中旬分别出现发病高峰。病菌子囊盘内3-10月陆续形成子囊孢子,子囊盘破裂及其子囊孢子释放高峰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和7月中下旬。绿色针叶及其带茎皮的叶柄和绿色球果鳞片都能分离到病原菌。由松土、施肥、壅堆、修剪和甲基托布津喷雾等组成的综合防治方法,防治效果达8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杉叶散斑壳 叶枯病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