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铅胁迫对乌桕(Sapium sebiferum)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蒲光兰 彭艳菲 +2 位作者 易海燕 王婷 袁大刚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5-382,396,共9页
【目的】明确Pb胁迫对乌桕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乌桕对土壤重金属Pb污染的修复潜力,为Pb污染区修复树种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4 a生乌桕苗木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控制试验,以不添加Pb为对照,研究不同Pb浓度处理(500、1000... 【目的】明确Pb胁迫对乌桕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乌桕对土壤重金属Pb污染的修复潜力,为Pb污染区修复树种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4 a生乌桕苗木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控制试验,以不添加Pb为对照,研究不同Pb浓度处理(500、1000、1500、2000、3000 mg/kg)对乌桕叶片光合特性和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①Pb胁迫抑制了乌桕苗木生长,Pb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明显;Pb处理浓度为3000 mg/kg时地径最低,显著低于其余各Pb胁迫处理和对照,地径较CK减少了1.94 mm,根系大面积变黄且呈团块状。②Pb对乌桕光合色素含量和叶片颜色的影响随胁迫程度不同而有异。Pb处理浓度≤1000 mg/kg时,Pb对乌桕叶片叶绿素含量(chla、chlb、chll)影响较小,当处理浓度为3000 mg/kg时,Pb胁迫显著降低了乌桕叶片叶绿素含量(chla、chlb、chll)。叶片颜色随Pb处理浓度的增加逐渐变黄,当Pb处理浓度超过1500 mg/kg时,叶片大面积黄化后逐渐变紫,Pb处理浓度为3000 mg/kg时,叶片呈较深的紫红色。③Pb胁迫对乌桕光合特性有显著影响。随Pb胁迫程度的加剧,乌桕叶片P_(n)、L_(s)、G_(s)、F_(v)/F_(0)、F_(v)/F_(m)、ETR和qP等总体呈下降趋势;C_(i)、C_(i)/G_(s)、NPQ和Ex呈上升趋势。光合参数不同,Pb胁迫对其影响程度有异。其中,P_(n)、F_(v)/F_(m)和ETR等对Pb胁迫较为敏感,轻度胁迫下(500 mg/kg)呈显著下降趋势,胁迫至3000 mg/kg时降至最低;而F_(v)/F_(0)、E_(x)等参数相对稳定,仅胁迫至3000 mg/kg时,其值发生显著变化。【结论】乌桕耐受性较好,低浓度Pb胁迫下乌桕苗木可正常生长;胁迫至3000 mg/kg时,乌桕叶片光系统受到严重损伤,苗木生长受到抑制。此结果可为Pb污染区修复树种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桕 铅胁迫 生长 光合生理 植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桤木不同无性系1a生嫁接幼苗生长及叶片养分含量特征 被引量:2
2
作者 白文玉 张林成 +5 位作者 铁烈华 冯茂松 汪亚琳 高嘉翔 赖娟 戴晓康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48-354,399,共8页
【目的】了解四川桤木不同无性系嫁接幼苗生长及叶片养分含量的特征,为桤木无性系初级种子园和国家级桤木良种基地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5年12月在平昌县采集30株四川桤木优树的穗条并嫁接,同年9月测定嫁接幼苗生长和叶片养分... 【目的】了解四川桤木不同无性系嫁接幼苗生长及叶片养分含量的特征,为桤木无性系初级种子园和国家级桤木良种基地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5年12月在平昌县采集30株四川桤木优树的穗条并嫁接,同年9月测定嫁接幼苗生长和叶片养分含量。【结果】不同无性系嫁接幼苗的株高、基径、生物量、根冠比、叶片N、P、K含量及化学计量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株高范围为139.33~221.67 cm,基径范围为6.46~20.83 mm,叶片N含量范围为8.82~16.44 g/kg,叶片P含量范围为0.87~2.18 g/kg,叶片K含量范围为5.92~14.64 g/kg。其中无性系PC7、PC8、PC9的生长较好,叶片N、P、K含量较高;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根据生长特征可将30个无性系嫁接幼苗分为3类,第3类无性系(PC7、PC8、PC9)平均株高、基径、生物量及叶片N、P含量均显著(P<0.05)高于其他两类。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四川桤木不同无性系嫁接幼苗叶片N、P、K含量与株高、基径叶生物量、茎生物量、根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关系。【结论】四川桤木不同无性系1a生嫁接幼苗的生长状况与叶片养分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具有一定差异,其中第3类无性系(PC7、PC8、PC9)长势最佳,各器官生物量最大,叶片养分含量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桤木 无性系 幼苗 生长 叶片养分 化学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截冠配施肥料和赤霉素对种子园柏木母树结实的影响
3
作者 高梅 杨滨豪 +2 位作者 邓若愚 孙岩 钟宇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6-183,共8页
【目的】探究截冠等营林措施对柏木母树结实状况的影响,改善种子园存在的结实部位高、种子产量低等问题,以提高种子园的良种生产潜力,为提高种子园的截冠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四川省三台县金鼓国家柏木良种基地30 a生柏木母树为研... 【目的】探究截冠等营林措施对柏木母树结实状况的影响,改善种子园存在的结实部位高、种子产量低等问题,以提高种子园的良种生产潜力,为提高种子园的截冠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四川省三台县金鼓国家柏木良种基地30 a生柏木母树为研究对象,采用混合均匀设计法分析截冠(X_(1))、赤霉素GA_(3)(X_(2))、赤霉素GA_(4+7)(X_(3))、切根(X_(4))、氮肥(X_(5))、磷肥(X_(6))、钾肥(X_(7))及其组合对柏木结实性状的影响。【结果】①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GA_(3)、磷肥、GA_(4+7)、钾肥、氮肥、截冠、切根与柏木结实能力的相关性依次递减;②交互作用结果表明,截冠-磷肥,GA_(4+7)-钾肥,GA_(3)-钾肥的交互作用对柏木母树结实状况影响最为显著;③综合结果表明,当保留3轮主枝后其余全部截冠,施用GA_(3)60 mg/株,切根程度为2/3,施用氮、磷和钾肥分别为70、210和210 g/株时,柏木母树结实性状达最佳水平,此时标准枝结实数量达51.6个,比仅采取截冠措施提升了68.6%。【结论】科学经营管理能改善柏木母树的结实状况,且截冠配合其他措施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木 种子园 截冠 结实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年模拟氮沉降对苦竹林根际与非根际土壤铝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陈雨芩 陈冠陶 +3 位作者 王宇 陈蕙心 李青桦 涂利华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368-1374,共7页
长期高速率的氮(N)沉降将大量的活性N输入到陆地生态系统,使得部分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酸化问题日益严重。酸化导致的土壤中交换性铝(Al)的增加直接威胁着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安全。为探索长期不同N沉降情形下竹林土壤Al组分的响应,于2007... 长期高速率的氮(N)沉降将大量的活性N输入到陆地生态系统,使得部分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酸化问题日益严重。酸化导致的土壤中交换性铝(Al)的增加直接威胁着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安全。为探索长期不同N沉降情形下竹林土壤Al组分的响应,于2007年10月在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林中建立模拟N沉降样地,分别设置对照(CK,N 0 g·m^(−2)·a^(−1))、低N(LN,N 5 g·m^(−2)·a^(−1))、中N(MN,N 15 g·m^(−2)·a^(−1))和高N(HN,N 30 g·m^(−2)·a^(−1))4个处理,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在连续10 a的N添加处理后,于2017年7月采集0—10 cm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样品并测定土壤pH和土壤Al组分。结果表明,模拟N沉降显著降低了根际土壤pH,HN处理显著降低了非根际土壤pH。在对照处理下,根际土壤pH比非根际大0.56个单位。模拟N沉降对根际交换态Al组分含量有显著的影响,对碳酸态Al、有机络合态Al、铁锰氧化态Al和残留态Al组分含量无显著影响;模拟N沉降对非根际土壤的各个Al组分含量无显著影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根际土壤与非根际土壤的pH均与交换态Al组分含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根际土壤pH与有机络合态Al组分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其余Al组分含量无显著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长期N沉降导致的土壤酸化使得土壤交换态Al显著增加,苦竹根系或将遭受到Al毒害,对竹林生态系统健康存在潜在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沉降 土壤酸化 根际 AL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源桤木嫁接幼苗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征 被引量:14
5
作者 白文玉 铁烈华 +3 位作者 冯茂松 赖娟 戴晓康 高嘉翔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70-676,692,共8页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种源桤木嫁接幼苗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征的差异,目的是筛选出适宜地区发展的优良种源,为科学制定桤木营林措施、引种、栽培和推广应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于2015年12月采集恩阳、金堂、平昌和宣汉4个种源桤木穗条...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种源桤木嫁接幼苗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征的差异,目的是筛选出适宜地区发展的优良种源,为科学制定桤木营林措施、引种、栽培和推广应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于2015年12月采集恩阳、金堂、平昌和宣汉4个种源桤木穗条,选取1年生长势基本一致的实生桤木幼苗为砧木,采取随机区组设计方法,将苗圃地划分为3个区组,每个区组包含12个小区,于2016年1月进行嫁接,同年8月使用Li-6800测定嫁接幼苗光合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种源桤木嫁接幼苗间光合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差异,并用皮尔森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光合参数与荧光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平昌种源桤木嫁接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初始荧光(F0)、潜在光化学效率(Fv/F0)、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以及光化学猝灭系数(qP)均显著(P<0.05)大于其他种源。金堂种源桤木嫁接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均显著(P<0.05)大于恩阳和宣汉种源。平昌种源的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最大荧光(Fm)和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与金堂种源差异不显著(P>0.05),且都显著(P<0.05)大于恩阳和宣汉种源。【结论】4个种源的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征存在差异,光合作用自我调节机制不同,表现为平昌种源桤木光合作用最强,金堂种源次之,而恩阳、宣汉种源桤木对光能利用能力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源 桤木 嫁接幼苗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