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尾松人工林开窗补植油樟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洁 王纪杰 +7 位作者 巫呷布吉 涂程伟 刘梅 黄玉梅 张健 王红鑫 赵丁凭 肖玖金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9-657,共9页
【目的】探究马尾松人工林开窗补植油樟后对不同粒径的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为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改造效果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实验选择了4种不同大小面积的林窗(T1:10 m×10 m、T2:20 m×20 m、T3:30 m×30 m和T4:40 m&#... 【目的】探究马尾松人工林开窗补植油樟后对不同粒径的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为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改造效果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实验选择了4种不同大小面积的林窗(T1:10 m×10 m、T2:20 m×20 m、T3:30 m×30 m和T4:40 m×40 m),并在林窗中补植油樟(Cinnamomum longipaniculatum)。【结果】油樟斑块中心土壤线虫数量高于马尾松纯林,各处理下土壤根际线虫丰富度远高于非根际。中小团聚体中的线虫数量均要明显多于微团聚体和大团聚体。开窗补植油樟提高土壤线虫营养多样性指数和通道比值。【结论】开窗补植油樟有利于改善土壤质量,加速土壤养分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人工林 林窗 土壤线虫 油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被减少对亚高山森林凋落叶酸不溶性组分动态特征的影响
2
作者 陈玉莲 杜婷 +5 位作者 张玉 游成铭 张丽 谭波 徐振锋 李晗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8-644,665,共8页
【目的】凋落叶酸不溶性组分(acid-insoluble residue, AIR)是森林土壤有机质形成的重要前体,其降解过程可能受到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雪被减少的影响,但具体机制仍不清晰。【方法】以川西亚高山森林落叶树种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和... 【目的】凋落叶酸不溶性组分(acid-insoluble residue, AIR)是森林土壤有机质形成的重要前体,其降解过程可能受到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雪被减少的影响,但具体机制仍不清晰。【方法】以川西亚高山森林落叶树种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和四川红杉(Larix mastersiana)凋落叶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雪被控制(50%和100%雪被减少)和凋落物分解实验,探究雪被减少对凋落叶分解各关键时期AIR降解的影响。【结果】在2 a的分解过程中,红桦和四川红杉凋落叶AIR含量总体呈增加趋势,且分别增加了50.37%和39.63%。相较于自然雪被,雪被减少处理下凋落叶AIR的残留量更高,说明雪被减少促进了凋落叶分解过程中AIR的积累,但这种促进作用在分解1a后逐渐减弱。同时,与四川红杉凋落叶在整个分解过程中始终呈现AIR累积不同,初始N、P含量较高的红桦凋落叶在分解初期即表现出AIR净损失,表明AIR的降解存在物种差异。此外,相关性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凋落叶AIR降解分别与pH、N和木质素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与均温、P和纤维素含量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碳呈负相关关系。【结论】雪被减少促进了亚高山森林凋落叶分解过程中AIR的累积,且受到环境因子、叶片养分和结构性碳含量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的共同调控,研究结果为深入理解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不溶性组分 雪被减少 凋落叶分解 亚高山森林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年模拟氮沉降对苦竹林根际与非根际土壤铝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陈雨芩 陈冠陶 +3 位作者 王宇 陈蕙心 李青桦 涂利华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368-1374,共7页
长期高速率的氮(N)沉降将大量的活性N输入到陆地生态系统,使得部分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酸化问题日益严重。酸化导致的土壤中交换性铝(Al)的增加直接威胁着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安全。为探索长期不同N沉降情形下竹林土壤Al组分的响应,于2007... 长期高速率的氮(N)沉降将大量的活性N输入到陆地生态系统,使得部分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酸化问题日益严重。酸化导致的土壤中交换性铝(Al)的增加直接威胁着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安全。为探索长期不同N沉降情形下竹林土壤Al组分的响应,于2007年10月在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林中建立模拟N沉降样地,分别设置对照(CK,N 0 g·m^(−2)·a^(−1))、低N(LN,N 5 g·m^(−2)·a^(−1))、中N(MN,N 15 g·m^(−2)·a^(−1))和高N(HN,N 30 g·m^(−2)·a^(−1))4个处理,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在连续10 a的N添加处理后,于2017年7月采集0—10 cm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样品并测定土壤pH和土壤Al组分。结果表明,模拟N沉降显著降低了根际土壤pH,HN处理显著降低了非根际土壤pH。在对照处理下,根际土壤pH比非根际大0.56个单位。模拟N沉降对根际交换态Al组分含量有显著的影响,对碳酸态Al、有机络合态Al、铁锰氧化态Al和残留态Al组分含量无显著影响;模拟N沉降对非根际土壤的各个Al组分含量无显著影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根际土壤与非根际土壤的pH均与交换态Al组分含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根际土壤pH与有机络合态Al组分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其余Al组分含量无显著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长期N沉降导致的土壤酸化使得土壤交换态Al显著增加,苦竹根系或将遭受到Al毒害,对竹林生态系统健康存在潜在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沉降 土壤酸化 根际 AL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不同连栽年限对春季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
4
作者 蒋罗 余柏均 +6 位作者 肖玖金 刘光华 尚凯 高雅荣 鲁琴琴 刘梅 王洁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2-579,588,共9页
【目的】了解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不同连栽年限对春季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方法】以毗邻荒地(CK)为对照,大型土壤动物采用手捡法,中小型土壤动物采用干湿漏斗分离法,研究了牡丹连栽1 a(F1)、2 a(F2)、3 a(F3)和4 a(F4)后... 【目的】了解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不同连栽年限对春季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方法】以毗邻荒地(CK)为对照,大型土壤动物采用手捡法,中小型土壤动物采用干湿漏斗分离法,研究了牡丹连栽1 a(F1)、2 a(F2)、3 a(F3)和4 a(F4)后土壤动物群落特征。【结果】试验共捕获土壤动物190只,隶属于2门7纲15目31科,优势类群为蚰蜒目和蜈蚣目,与CK相比,牡丹种植整体上增加了土壤动物类群数,并随连栽年限的增加而呈现出抛物线的变化趋势,牡丹连栽3 a后(F3),土壤动物类群数和平均密度达到最高;同时,除第3年外,牡丹种植后降低了其余种植年的土壤动物密度。随着连栽年限的增加,土壤动物丰富度指数呈递增趋势,多样性指数呈抛物线的变化趋势,优势度指数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均匀度指数值波动较小。捕食性与杂食性土壤动物密度随连栽年限的增加均呈先递增后递减的趋势。【结论】牡丹种植在短期内有利于土壤动物群落发展,但在超过一定年限后,土壤动物群落会受到一定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连栽年限 土壤动物 群落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32种立体绿化植物降温增湿效应比较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廖容 崔洁 +1 位作者 卓春丽 高素萍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8-181,共4页
选取了成都市32种立体绿化植物,对其降温增湿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8种乔木中,白玉兰和天竺桂的局地降温增湿效应较高,分别降温0.71、0.7℃,分别增湿1.68%、1.57%;4种藤本中,爬山虎和紫藤分别降温0.87、0.75℃,分别增湿1.92%、1.7%;1... 选取了成都市32种立体绿化植物,对其降温增湿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8种乔木中,白玉兰和天竺桂的局地降温增湿效应较高,分别降温0.71、0.7℃,分别增湿1.68%、1.57%;4种藤本中,爬山虎和紫藤分别降温0.87、0.75℃,分别增湿1.92%、1.7%;19种灌木中,小叶女贞、栀子、杜鹃、金叶女贞、月季的降温增湿能力较高,分别是1.2、1.37、1.01、1.03、0.97℃,增湿效应分别是3.02%、3%、2.36%、2.24%、2.07%。植物降温增湿效应随着季节的变化呈现了一定规律性,32种植物的蒸腾和降温效应表现为夏季效应高,冬季效应低,春秋两季能力中等;增湿效应表现为秋季较高,夏季其次,冬、春两季较低。在今后的立体绿化中,建议合理搭配,增加城市美景度和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绿化 降温 增湿 生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源桤木嫁接幼苗的生长及光合特性 被引量:9
6
作者 白文玉 铁烈华 +3 位作者 冯茂松 汪亚琳 李文兵 谭飞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6-51,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种源桤木嫁接幼苗的生长及光合特性,为桤木良种育苗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方法】采集平昌、宣汉、恩阳、金堂4个种源桤木穗条,选取长势基本一致的实生桤木幼苗为砧木,于2015年1月进行嫁接,同年7月测定嫁接苗苗高、基径... 【目的】研究不同种源桤木嫁接幼苗的生长及光合特性,为桤木良种育苗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方法】采集平昌、宣汉、恩阳、金堂4个种源桤木穗条,选取长势基本一致的实生桤木幼苗为砧木,于2015年1月进行嫁接,同年7月测定嫁接苗苗高、基径、叶绿素含量、光合生理等指标。【结果】金堂嫁接幼苗的苗高和基径最大,显著高于其余种源(P<0.05);恩阳嫁接幼苗的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分别为2.45、0.61、3.06和0.64 mg/g,与金堂嫁接幼苗差异不显著(P>0.05),与平昌的差异显著(P<0.05);恩阳和金堂嫁接幼苗的最大光合速率(P_(n max))和表观量子效率(AQY)较高,且差异不显著(P>0.05),金堂嫁接幼苗的暗呼吸速率(R_d)较慢,与恩阳差异显著(P<0.05);桤木嫁接幼苗的光合速率(P_n)与气孔导度(G_s)和蒸腾速率(T_r)极显著(P<0.01)相关。【结论】4个种源桤木嫁接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差异明显,恩阳和金堂种源桤木嫁接幼苗光合色素含量较高,光合能力较强,生长速度较快,具有较好的培育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源 桤木 嫁接幼苗 生长状况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热带同质园不同树种枝和叶3种金属含量及其重吸收效率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孟媛超 何樟儒 +7 位作者 巩艳红 李靖 李济宏 洪宗文 李晗 谭波 徐振锋 游成铭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73-880,905,共9页
【目的】探究亚热带不同树种枝叶器官金属元素含量和重吸收特征。【方法】以四川农业大学崇州同质园中大叶樟(Cinnamomum platyphyllum)、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油樟(Cinnamomum longepaniculatum)、天竺桂(Cinnamomum japonicum... 【目的】探究亚热带不同树种枝叶器官金属元素含量和重吸收特征。【方法】以四川农业大学崇州同质园中大叶樟(Cinnamomum platyphyllum)、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油樟(Cinnamomum longepaniculatum)、天竺桂(Cinnamomum japonicum)、香椿(Toona sinensis)、红椿(Toona ciliata)和桤木(Alnus cremastogyne)7个亚热带阔叶树种为研究对象,采集植物成熟和凋落枝、叶样品,测定各树种成熟和凋落枝、叶的Zn、Mn和Cr含量,并计算元素重吸收效率。【结果】(1)樟树、天竺桂成熟和凋落枝、叶的Zn、Mn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树种,大叶樟成熟和凋落叶Cr含量整体显著高于其他树种。红椿成熟叶片Cr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树种,香椿和桤木凋落枝Zn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树种。同质园树种叶片3种元素含量整体均高于枝条。(2)不同树种Zn、Mn和Cr元素重吸收效率整体表现为负吸收,而红椿和桤木的枝、叶3种金属元素重吸收效率显著高于其他树种;落叶树种枝、叶金属元素重吸收效率总体高于常绿树种。(3)Zn、Mn在成熟和凋落枝、叶中有较强的协同关系,并且Cr与Zn、Mn分别在凋落枝和叶中均表现为协同关系。【结论】植物地上部器官枝和叶的金属元素含量及其重吸收效率特征受树种影响显著,相较于其他树种,樟树和天竺桂通过将重金属元素排出体外表现出更好的抗逆性,具有更强的环境适应能力。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不同树种的金属元素平衡规律和环境适应策略,并且从植物耐受重金属胁迫角度出发,樟树和天竺桂更适于成都平原大面积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元素含量 重吸收 亚热带阔叶树种 生活型 同质园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对云杉根际土壤生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晨洋 付双嘉 +1 位作者 高浩英 王丽霞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0-239,351,共11页
【目的】探究是否由于地上宿主单一导致地下菌根真菌多样性低,进而减缓土壤有机质分解而导致较低的土壤养分有效性。【方法】将不同梯度多样性的外生菌根(ectomycorrhizas,ECM)真菌群落(1、2、4和8种外生菌根真菌)接种于栽植云杉幼苗的... 【目的】探究是否由于地上宿主单一导致地下菌根真菌多样性低,进而减缓土壤有机质分解而导致较低的土壤养分有效性。【方法】将不同梯度多样性的外生菌根(ectomycorrhizas,ECM)真菌群落(1、2、4和8种外生菌根真菌)接种于栽植云杉幼苗的灭菌土壤(来源于川西亚高山云杉人工林),并设立对照组CK,1 a后测定根际土壤物理生化性质。【结果】接种4种ECM真菌土壤pH值(5.44)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5.21~5.30)。土壤有机质和有机碳含量随ECM真菌接种多样性的增高呈下降趋势(有机质:37.62~22.81 g/kg;有机碳:21.82~13.23 g/kg),对照组有机质和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8种外生菌根真菌接种组合处理组(P<0.05)。不同梯度多样性的外生菌根真菌群落接种对土壤全氮和全磷含量没有影响。土壤硝态氮(44.81~64.56 mg/kg)、无机氮(68.45~87.23 mg/kg)和可溶性全氮(341.28~483.72 mg/kg)含量有随着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但4种外生菌根真菌接种处理除外(硝态氮29.68 mg/kg;无机氮49.65 mg/kg;可溶性全氮181.18 mg/kg),总体说明这4种真菌组合可能有利于宿主植物对氮的吸收,但不利于从有机质中活化氮组分。【结论】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的多样性越高,可通过外生菌根真菌物种间的功能互补作用,越能促进有机质分解和提高氮可利用性。试验结果为菌根真菌多样性在西南亚高山土壤生态功能中的作用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 土壤生化性质 粗枝云杉 川西亚高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添加对华西雨屏区峨眉含笑不同器官化学计量特征影响
9
作者 郑小英 常文正 +4 位作者 宋秋 肖雨希 徐红伟 游成铭 刘思凝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5年第4期922-932,共11页
【目的】探讨灵岩山优势树种峨眉含笑(Michelia wilsonii)各器官化学计量特征在长期氮(N)添加条件下的响应,反映植物在氮浓度升高环境下的生存策略。【方法】以都江堰灵岩山次生林的峨眉含笑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模拟N沉降处理(对照,CK;... 【目的】探讨灵岩山优势树种峨眉含笑(Michelia wilsonii)各器官化学计量特征在长期氮(N)添加条件下的响应,反映植物在氮浓度升高环境下的生存策略。【方法】以都江堰灵岩山次生林的峨眉含笑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模拟N沉降处理(对照,CK;低氮,LN,20 kg/(hm^(2)·a),HN,40 kg/(hm^(2)·a))下峨眉含笑不同器官(绿叶、凋落叶、枝、粗根、细根、树干)碳(C)、N、磷(P)化学计量特征的差异。【结果】①N添加对峨眉含笑各器官化学计量特征存在显著影响。随着N添加浓度的增加,凋落叶和树干N浓度先降低后升高,绿叶、枝条、粗根及细根N浓度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绿叶、凋落叶、细根和树干的N、P浓度变化趋势一致,枝条P浓度呈递增趋势,而粗根则呈递减趋势。②在相同N处理下,各器官的养分浓度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其中,树干的N、P浓度在N添加条件下最低,细根的N、P浓度最高。③N添加、土层深度及其交互作用对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均有显著影响。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土壤SOC和土壤TN浓度在CK和LN处理下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在HN处理下,SOC、TN浓度均逐渐下降。HN处理显著降低了表层土壤pH值。④不同植物器官计量特征与土壤化学性质间关联存在差异:相比于其他器官,根系的化学计量特征与土壤化学性质之间联系最密切,其次为树干和枝条,叶片受土壤化学性质影响最小。【结论】氮添加改变了峨眉含笑对各器官养分的分配策略。相比于绿叶,峨眉含笑在氮添加条件下更偏向于将养分贡献给细根,保留了枝条作为养分储存的用途,并且根系、树干和枝条等器官的元素浓度或许比绿叶更能反映土壤养分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氮沉降 植物器官 化学计量特征 土壤化学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