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株内生放线菌在玉米植株内的定殖及防病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华保 亢瑜 +3 位作者 方敏 杨春平 龚国淑 张敏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7-119,共3页
通过多菌灵抗药性标记和盆栽药效试验方法,初步研究了内生放线菌MT14和MT17在玉米植株内的定殖作用和其对玉米小斑病及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防治效果。定殖测定结果表明,以多菌灵浓度为100和200μg/mL时分别标记的MT14和MT17菌株,均可在... 通过多菌灵抗药性标记和盆栽药效试验方法,初步研究了内生放线菌MT14和MT17在玉米植株内的定殖作用和其对玉米小斑病及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防治效果。定殖测定结果表明,以多菌灵浓度为100和200μg/mL时分别标记的MT14和MT17菌株,均可在玉米根、茎和叶内定殖。玉米形态指标测定结果表明,2株内生放线菌对玉米地上部及根的生长均没有显著影响。盆栽试验结果表明,MT17菌株对玉米小斑病和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防效分别为67.54%和65.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放线菌 定殖 玉米小斑病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检测枇杷中氯吡脲含量的前处理方法 被引量:11
2
作者 杨春平 李钊君 +4 位作者 宁红 陈华保 龚国淑 杨继芝 张敏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0-357,共8页
建立合适的样品提取和净化条件是确保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检测方法准确的重要条件。为了研究枇杷果实中氯吡脲残留HPLC检测的前处理方法,通过对比基质分散固相萃取和QuEChERS(quick,easy,chea... 建立合适的样品提取和净化条件是确保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检测方法准确的重要条件。为了研究枇杷果实中氯吡脲残留HPLC检测的前处理方法,通过对比基质分散固相萃取和QuEChERS(quick,easy,cheap,effective,rugged,safe)2种处理方法对枇杷中氯吡脲残留的检测效果,确定适合的前处理方法。结果表明,QuEChERS前处理方法的平均回收率显著高于基质分散固相萃取法,适于枇杷中氯吡脲的残留检测。针对QuEChERS前处理方法,比较了不同提取及净化条件对枇杷中氯吡脲提取率的影响,确定其最适条件为:8g枇杷果实用16mL乙腈提取20min,然后用无水硫酸镁和氯化钠比例为3∶2的盐析脱水,最后用PSA和C18比例为1∶1净化3min。经验证,氯吡脲与杂质分离效果较好,回收率稳定在80%~100%之间,变异系数为3.1%~4.8%,表明本方法可有效提取和净化枇杷中的氯吡脲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氯吡脲 残留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 基质分散固相萃取法 QUECHE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4种蔬果中2,4-D的残留量 被引量:7
3
作者 杨春平 宁红 +2 位作者 陈华保 李钊君 张敏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57-1162,共6页
为建立蔬果中2,4-D残留量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以固相萃取为净化手段,采用HPLC法检测番茄、葡萄、枇杷和黄瓜4种蔬果中2,4-二氯苯氧乙酸(2,4-D)的残留量。结果表明,样品经碱性水溶液提取、酸化,C18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能够有效... 为建立蔬果中2,4-D残留量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以固相萃取为净化手段,采用HPLC法检测番茄、葡萄、枇杷和黄瓜4种蔬果中2,4-二氯苯氧乙酸(2,4-D)的残留量。结果表明,样品经碱性水溶液提取、酸化,C18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能够有效排除杂峰干扰,2,4-D残留量检测准确。该方法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0,检测限为0.0012 mg·kg^(-1),2,4-D的添加回收率为81.8%~116.0%,变异系数(CV)小于6%,表明方法准确度高,能满足番茄、葡萄、枇杷和黄瓜产品中2,4-D残留量的检测。采用此方法测定番茄等4种蔬果21份样品,样品中仅有2份番茄样品检测出2,4-D,残留量均小于0.02mg·kg^(-1)。本研究为利用HPLC检测果蔬中2,4-D残留量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D 残留量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 固相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助剂、喷头及喷雾压力对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稻田喷雾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杨锐 徐翔 +5 位作者 王学贵 贡常委 张韫政 阮彦伟 杨德斌 杨旭东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87-596,共10页
以亿丰丸山3WP-500CN型号自走式喷杆喷雾机为研究对象,以诱惑红85作为指示剂,测定了6种喷雾助剂(红太阳、倍力、迈丝、融透、印楝油和哈速腾)、3种喷头(TEEJETVP80015、ASJ-VP110015和LICHENG-VP11003)以及3种喷雾压力(0.2、0.4和0.6 M... 以亿丰丸山3WP-500CN型号自走式喷杆喷雾机为研究对象,以诱惑红85作为指示剂,测定了6种喷雾助剂(红太阳、倍力、迈丝、融透、印楝油和哈速腾)、3种喷头(TEEJETVP80015、ASJ-VP110015和LICHENG-VP11003)以及3种喷雾压力(0.2、0.4和0.6 MPa)对农药沉积利用率、药液雾化性能(D_(50)值雾滴密度等)、雾滴分布均匀性等喷雾参数的影响,以及240 g/L噻呋酰胺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TEEJETVP80015喷头,在0.4 MPa喷雾压力条件下,助剂哈速腾雾滴分布均匀性显著高于其他助剂,变异系数为0.11,同时对雾滴估计沉积量(45.74μL/cm^(2))与分布跨度(1.29)的影响显著高于其他助剂;助剂迈丝对雾滴密度(103.78个/cm^(2))和农药沉积利用率(83.88%)的影响均显著高于其他助剂。采用TEEJET-VP80015喷头,在未添加助剂条件下,不同喷雾压力对雾滴分布跨度、雾滴附着率和农药沉积利用率影响差异显著,其中在0.6 MPa压力下,分布跨度为1.18,雾滴附着率为33.32%,农药沉积利用率为78.19%。在未添加助剂、0.4 MPa喷雾压力条件下,喷头LICHENG-VP11003对雾滴分布均匀性的影响显著高于另外两种喷头,变异系数为0.12,同时对雾滴覆盖率(69.37%)、雾滴估计沉积量(42.77μL/cm^(2))和农药沉积利用率(75.79%)的影响也显著高于另外两种喷头。各测定条件下,240 g/L噻呋酰胺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与雾化性能和雾化参数结果一致,其中添加助剂迈丝后防治效果达到89.27%,显著高于添加其他助剂,增大喷雾压力到0.6 MPa,防治效果达到88.67%,显著高于其他压力条件;采用TEEJET-VP80015喷头,在0.4 MPa喷雾压力下,水稻产量为8301 kg/hm^(2),显著高于人工喷雾。因此,助剂与喷头类型均对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施药时的农药沉积利用率、雾滴分布均匀性以及雾滴参数和雾化效果有显著的影响,在适当的喷雾压力下添加助剂可提高农药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走式喷杆喷雾机 喷雾助剂 喷雾喷头 喷雾压力 雾化性能 农药沉积利用率 噻呋酰胺 水稻纹枯病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虫啉亚致死剂量对斜纹夜蛾解毒酶系活性与生长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梁炜博 向兴 +2 位作者 王学贵 杨群芳 罗家栋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87-1197,共11页
【目的】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是一种重要农业害虫,因药物、外界环境等选择压力的不同,造成其生长发育有所差异。噻虫啉是第二代氯代烟碱类杀虫剂,对昆虫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有很强的激动作用。本实验旨在探讨噻虫啉对... 【目的】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是一种重要农业害虫,因药物、外界环境等选择压力的不同,造成其生长发育有所差异。噻虫啉是第二代氯代烟碱类杀虫剂,对昆虫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有很强的激动作用。本实验旨在探讨噻虫啉对斜纹夜蛾的亚致死效应,为斜纹夜蛾的综合防治和噻虫啉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饲料混毒法,测定噻虫啉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毒力,确定其亚致死剂量LC25和LC50。通过离体酶活性测定,分析噻虫啉亚致死剂量对斜纹夜蛾体内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多功能氧化酶3种代谢解毒酶活性的影响。记录各个年龄阶段的生长发育、繁殖力以及种群增长等数据,应用特征年龄-龄期及两性生命表方法分析LC25和LC50剂量处理和对照的斜纹夜蛾子代(F1)两性生命表参数的差异。【结果】以LC25和LC50剂量处理斜纹夜蛾3龄幼虫48 h,羧酸酯酶活性均受到明显诱导,分别升高了14.2%和45.1%;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受到明显的抑制,分别降低了9.8%和37.1%;而多功能氧化酶活性均低于对照,其抑制作用与浓度成正比,但差异不显著。LC25和LC50剂量处理斜纹夜蛾幼虫后,子代(F1)的成虫前期分别比对照延长了3.05 d和4.80 d,雄成虫寿命分别缩短了2.06 d和3.31 d,雌成虫寿命分别缩短了0.13 d和0.92 d;其单雌产卵量均显著减少,分别降低了17.7%和33.3%;化蛹率分别降低了10.7%和11.4%;两个处理的内禀增长率(r)、周限增长率(λ)和净增殖率(R0)均显著小于对照,平均世代时间(T)均明显延长。【结论】羧酸酯酶可能为斜纹夜蛾对噻虫啉解毒代谢过程中的主要解毒酶,在其后续抗性形成中起主要作用;噻虫啉亚致死剂量对斜纹夜蛾的生长、发育、繁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 噻虫啉 亚致死效应 代谢解毒酶 两性生命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葛皂苷对福寿螺耗氧率及排氨率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田悦 吕天星 +5 位作者 杨苑钊 侯鑫鑫 陈华保 张敏 龚国淑 杨春平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08-614,共7页
为明确苦葛皂苷对福寿螺呼吸代谢的影响,测定了不同苦葛皂苷质量浓度、不同水体培养温度和不同螺质量下苦葛皂苷处理与未处理正常福寿螺(对照)耗氧率、排氨率及氧氮比的差异。结果表明:苦葛皂苷处理组福寿螺的耗氧率及排氨率均显著低于... 为明确苦葛皂苷对福寿螺呼吸代谢的影响,测定了不同苦葛皂苷质量浓度、不同水体培养温度和不同螺质量下苦葛皂苷处理与未处理正常福寿螺(对照)耗氧率、排氨率及氧氮比的差异。结果表明:苦葛皂苷处理组福寿螺的耗氧率及排氨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水温28℃、苦葛皂苷质量浓度40 mg/L条件下,处理组福寿螺的耗氧率、排氨率分别为0.19、0.02 mg/(g·h),而对照组高达0.88、0.07 mg/(g·h);苦葛皂苷处理组福寿螺的氧氮比值显著降低,说明福寿螺代谢方式发生改变,由以蛋白质及脂肪和糖类共同代谢转向以蛋白质代谢为主。本研究结果揭示了苦葛皂苷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福寿螺的呼吸代谢水平,抑制脂肪和糖类代谢能力,迫使福寿螺通过增加蛋白质代谢进行免疫应激,最终导致螺体能量供应不足而中毒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寿螺 苦葛皂苷 耗氧率 排氨率 氧氮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9%苦葛皂苷微乳剂对福寿螺药效试验 被引量:3
7
作者 田悦 侯鑫鑫 +2 位作者 陈鹏程 陈华保 杨春平 《四川农业科技》 2020年第10期31-32,34,共3页
为明确8.9%苦葛皂苷微乳剂对福寿螺的灭杀活性,进行微乳剂对福寿螺室内浸杀和模拟稻田盆栽药效试验,为该药剂推广应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8.9%苦葛皂苷微乳剂有较显著杀福寿螺活性,60μg/mL室内浸杀处理3d校正防效为85.7%,1.6g/667m 2... 为明确8.9%苦葛皂苷微乳剂对福寿螺的灭杀活性,进行微乳剂对福寿螺室内浸杀和模拟稻田盆栽药效试验,为该药剂推广应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8.9%苦葛皂苷微乳剂有较显著杀福寿螺活性,60μg/mL室内浸杀处理3d校正防效为85.7%,1.6g/667m 2模拟稻田盆栽处理5d校正防效为83.3%,是一种较好的杀螺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农药 8.9%苦葛皂苷微乳剂 福寿螺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