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威远县地质灾害生成特点与防治措施 被引量:13
1
作者 黄显彬 雷文明 罗永忠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6-81,共6页
威远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红层丘陵区,近年来,地质灾害频繁,直接经济损失90.65万元。截至2006年5月,县域内共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189处,灾害类型有滑坡、崩塌(危岩)、潜在不稳定斜坡、采空塌陷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分布在高陡且节... 威远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红层丘陵区,近年来,地质灾害频繁,直接经济损失90.65万元。截至2006年5月,县域内共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189处,灾害类型有滑坡、崩塌(危岩)、潜在不稳定斜坡、采空塌陷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分布在高陡且节理较发育的边坡、有软弱层分布的地层、海拔高程在320—700m的低山、深中丘区、威远背斜南东翼,及人类工程活动如矿山开采、公路建设较频繁的地段。灾害规模小,险情小,危害程度为轻到中等,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5—9月份的暴雨期。针对县域内地质灾害的分布特点及形成特征,采取的防治措施主要有避险搬迁、工程治理、监测预警等。共确定62处受灾害威胁需避险搬迁的农户183户计710人,灾害点治理13处、监测预警114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地质环境 诱发因素 形成机理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