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四川小麦地方品种和主栽品种SSR多态性比较研究 |
魏育明
郑有良
周永红
刘登才
兰秀锦
颜泽洪
张志清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
2001 |
28
|
|
2
|
四川小麦幼胚离体培养变异性及其性状的相关研究 |
伍碧华
郑有良
刘登才
周永红
|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
2001 |
9
|
|
3
|
四川主栽小麦品种RAPD标记遗传差异研究 |
陈玉清
郑有良
魏育明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
1999 |
21
|
|
4
|
四川栽培小麦幼胚愈伤组织胚状体形成能力变异性研究 |
伍碧华
郑有良
周永红
胡超
|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
2001 |
3
|
|
5
|
几个高抗条锈病的优质四川小麦品系选育研究 |
舒焕麟
杨足君
李光蓉
任正隆
朱华中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
2001 |
3
|
|
6
|
簇毛麦抗白粉病基因向四川小麦转移的分子标记育种研究 |
杨足君
李光蓉
任正隆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
2000 |
3
|
|
7
|
应用PCR技术研究四川小麦品种特异性位点遗传多样性 |
张志清
郑有良
魏育明
吴卫
周永红
刘登才
兰秀锦
颜泽洪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
2002 |
0 |
|
8
|
四川小麦新品种(系)农艺和品质性状分析 |
杨华
尚海英
李伟
魏育明
郑有良
|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
2006 |
12
|
|
9
|
四川四倍体小麦地方品种酯酶同工酶 |
兰秀锦
郑有良
刘登才
魏育明
周永红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
2003 |
9
|
|
10
|
四川小麦主栽品种醇溶蛋白遗传差异分析 |
陈玉清
郑有良
魏育明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
1999 |
25
|
|
11
|
四川三个专用小麦的贮藏蛋白分析 |
王志容
魏育明
兰秀锦
郑有良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
2000 |
10
|
|
12
|
四川小麦新品系区域试验产量稳定性分析 |
姚霞
李伟
颜泽洪
魏育明
郑有良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
2005 |
4
|
|
13
|
四川小麦品种数量性状遗传多样性 |
陈玉清
郑有良
刘登才
|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
2002 |
5
|
|
14
|
四川小麦优良新品系醇溶蛋白分析 |
兰秀锦
魏育明
刘登才
郑有良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
2000 |
6
|
|
15
|
四川小麦主栽品种酯酶同工酶遗传差异分析 |
陈玉清
郑有良
魏育明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
1999 |
3
|
|
16
|
对源于CIMMYT的优质小麦资源在四川小麦品质育种中利用的评价 |
李光蓉
杨足君
刘明镜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
2000 |
7
|
|
17
|
四川小麦新品种(系)种子贮藏蛋白变异分析 |
杨华
李伟
魏育明
郑有良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
2005 |
1
|
|
18
|
四川部份小麦新品系的Glu-1位点基因多样性分析 |
兰秀锦
魏育明
刘登才
郑有良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
2000 |
1
|
|
19
|
小麦新品种川农16号生化标记性状研究 |
李伟
郑有良
魏育明
颜泽洪
兰秀锦
|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
2003 |
7
|
|
20
|
硬粒小麦-节节麦人工合成小麦的穗发芽抗性研究 |
蒋云
康厚扬
原红军
王益
周永红
|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