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炎链球菌感染的猕猴肺及气管内IFN-γ蛋白与mRNA表达 被引量:1
1
作者 罗启慧 章瑶 +3 位作者 陈恋 陈正礼 曾文 程安春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8-54,共7页
采用常规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m,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和组织原位杂交技术,观察感染肺炎链球菌的猕猴肺及气管组织的病理学变化与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在其中的蛋白与mRNA表达.结果表明:在光镜下感染组的肺呈现大面... 采用常规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m,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和组织原位杂交技术,观察感染肺炎链球菌的猕猴肺及气管组织的病理学变化与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在其中的蛋白与mRNA表达.结果表明:在光镜下感染组的肺呈现大面积充血、出血,淋巴细胞浸润及肺泡腔内出现浆液性渗出物;IFN-γ蛋白表达面积均高于健康组(P<0.05);IFN-γ蛋白产物在肺血管内的光密度值极显著高于健康组(P<0.01),在气管和肺的其他部位光密度值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IFN-γmRNA在肺气管上皮层、肌层内阳性产物的光密度值均极显著高于健康组(P<0.01),肺泡隔、血管内、气管固有层内阳性产物的光密度值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说明肺炎链球菌感染的猕猴肺出现了明显的红色肝变期病理变化,且肺及气管中IFN-γ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增加,表明IFN-γ在肺炎链球菌感染猕猴肺及气管的免疫调节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 Γ干扰素 免疫组化 组织原位杂交 气管 猕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肺炎链球菌的猕猴消化系统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的表达
2
作者 陈恋 罗启慧 +3 位作者 章瑶 陈正礼 程安春 曾文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75-683,共9页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在自发性感染肺炎链球菌的猕猴胃肠道以及肝脏、食管的表达变化,通过测定光密度值和表达面积比较感染前后的分泌变化,探讨SIgA在肺炎链球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自发性肺炎...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在自发性感染肺炎链球菌的猕猴胃肠道以及肝脏、食管的表达变化,通过测定光密度值和表达面积比较感染前后的分泌变化,探讨SIgA在肺炎链球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自发性肺炎链球菌性肺炎的病理特点.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和健康组比较,SIgA在感染组的光密度值以及表达面积在各组织中均有下降趋势,其中在空肠阳性细胞的表达面积下降显著(P<0.05);原位杂交结果和免疫组化结果基本一致,感染组各组织阳性细胞表达面积均较健康组减少,其中空肠、盲肠以及胃组织差异显著(P<0.05),感染组光密度值较健康组高,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阳性细胞的分布多集中于各胃肠段和食管的黏膜层,血管中可见较多阳性细胞,而肝脏中的阳性细胞多呈散在分布.其中,阳性细胞主要包括胃肠道黏膜层的淋巴细胞和肝细胞、血管内细胞以及炎性浸润细胞,部分腺体细胞、上皮细胞和食管黏膜层未角化上皮细胞也有阳性反应.上述结果表明,SIgA可通过以体液免疫为主的免疫机制帮助机体清除肺炎链球菌;SIgA作为黏膜免疫系统中重要的抗体分子在感染组组织中表达水平的降低可能是导致肺炎链球菌入侵机体从而引起感染的一个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 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 猕猴 黏膜 免疫组化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