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阶段输出系数模型的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与评价——以四川省为例 被引量:8
1
作者 桂平婧 王丰 +3 位作者 李善朴 周希 邹立扣 范良千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0-118,共9页
传统的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输出系数模型无法实现农业非点源污染阶段负荷估算。本研究综合考虑农业用地、畜禽养殖和农村生活,从产生、流失、入河3阶段分别建立了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模型,并以四川省为例,估算了2012年农业非点源TN(总... 传统的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输出系数模型无法实现农业非点源污染阶段负荷估算。本研究综合考虑农业用地、畜禽养殖和农村生活,从产生、流失、入河3阶段分别建立了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模型,并以四川省为例,估算了2012年农业非点源TN(总氮)、TP(总磷)3个阶段的污染负荷量,分析了其主要来源及污染区域。结果显示,产生阶段中农业用地是主要污染源,遂宁、巴中、雅安和德阳产生负荷强度较高。流失和入河阶段中畜禽养殖成为主要污染源,阿坝流失负荷强度最大,遂宁水质受农业非点源污染影响最严重。研究表明,阶段输出系数模型能简便可靠地实现农业非点源污染阶段负荷估算。该研究可为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源头控制、迁移过程控制和受纳水体修复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非点源污染 负荷 总磷 总氮 阶段输出系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岩石节理MICP封堵抗酸性侵蚀性能试验研究
2
作者 肖维民 翁金耀 +1 位作者 钟建敏 朱占元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7-224,共8页
尽管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Microbially Induced Calcite Precipitation,简称MICP)技术已在岩土体加固领域广泛应用,但针对MICP酸性侵蚀耐久性的研究成果鲜见报导。为此,通过开展不同pH值(pH=4,5和7)和侵蚀时间(7d,14d和28d)下的MICP封... 尽管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Microbially Induced Calcite Precipitation,简称MICP)技术已在岩土体加固领域广泛应用,但针对MICP酸性侵蚀耐久性的研究成果鲜见报导。为此,通过开展不同pH值(pH=4,5和7)和侵蚀时间(7d,14d和28d)下的MICP封堵3D打印类岩石节理试件酸性侵蚀试验,研究岩石节理中碳酸钙封堵层溶蚀情况及其在酸性侵蚀前后的渗透性演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MICP封堵岩石节理试件中碳酸钙溶蚀量随侵蚀溶液pH值减小而增大,且随侵蚀时间增长而增大,碳酸钙溶蚀区域主要集中在试件四周边缘附近区域;MICP封堵前后岩石节理试件渗透系数平均降幅为97%,经酸性侵蚀后其渗透系数有略微回升,但相应的渗透系数降幅均大于95%,MICP封堵岩石节理试件经酸性侵蚀后其封堵效果依旧良好。研究成果可为MICP技术在岩体工程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岩石节理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MICP) 酸性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骨架系统约束藏羌民居片石墙抗震性能
3
作者 莫忧 杨保杉 +5 位作者 包忠辉 许元敏 陈凡 刘柏江 陈飞扬 曾宇声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9-579,598,共12页
为保持藏羌民居片石墙原有风貌的基础上提高其抗震性能,提出采用钢筋骨架系统约束藏羌民居片石墙的构造方法.首先,选中理县一典型石木结构的墙体为原型,并设计1/2缩尺的普通片石墙体W-1和加入钢筋骨架系统的墙体W-2;其次,对两面墙体进... 为保持藏羌民居片石墙原有风貌的基础上提高其抗震性能,提出采用钢筋骨架系统约束藏羌民居片石墙的构造方法.首先,选中理县一典型石木结构的墙体为原型,并设计1/2缩尺的普通片石墙体W-1和加入钢筋骨架系统的墙体W-2;其次,对两面墙体进行对比拟静力试验,研究两者的破坏形态、滞回性能、耗能能力和变形能力;最后,通过ABAQUS有限元数值模拟得到两面墙体的骨架曲线和滞回曲线,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墙体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破坏过程具有明显的受力阶段、裂缝萌生及扩展阶段和破坏阶段;相比于普通片石墙体,加入钢筋骨架系统的片石墙体的极限承载力、耗能性能和破坏位移分别提升了225%、183%、67%,开裂和损伤程度明显减小;数值模拟与试验得到的骨架曲线趋势相近且形状均为S形,滞回曲线形状不同,但W-2墙体滞回环面积均大于W-1墙体;数值模拟得到W-1墙体、W-2墙体的极限荷载分别为21.62 kN和78.04 kN,与试验测得极限荷载的相对误差均低于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骨架系统 藏羌民居 片石墙 抗震性能 试验研究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段阳离子絮凝剂的制备及其对藻源水样的处理
4
作者 何俊 陈伟 苏凯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0-86,共7页
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瓜尔胶(GG)、马来酸酐和聚丙烯酸钠(PAAS)为原料,采用酰化接枝与模板调控技术,合成具有阳离子微嵌段、高特性粘度和结构稳定的絮凝剂CPAG-AB,用于藻源水源处理,考察了该絮凝剂最优合成... 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瓜尔胶(GG)、马来酸酐和聚丙烯酸钠(PAAS)为原料,采用酰化接枝与模板调控技术,合成具有阳离子微嵌段、高特性粘度和结构稳定的絮凝剂CPAG-AB,用于藻源水源处理,考察了该絮凝剂最优合成参数、对藻源水最佳絮凝应用参数及絮凝机理。结果表明:通过特性粘度、H^(1)NMR、XPS等分析,一种具有拟定结构特征的絮凝剂CPAG-AB被成功合成。该絮凝剂对实际湖泊藻源水样浊度去除率96.7%,残留叶绿素a 27μg/L。CPAG-AB絮体抗破碎强度(S_(f) 0.662)和再生性能(R_f 0.662)具有显著优势。絮凝机理表明,较高的分子量和结构稳定性可提高絮凝剂的网捕架桥/卷扫和抗破碎能力,而阳离子微嵌段结构可强化其电中和-吸附与再生能力和提升絮凝性能。本文不仅为絮凝剂开发开辟了新思路,同时可为富营养化河湖治理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源水样 絮凝剂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絮凝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石灰和水泥-稻壳灰稳定土的力学性能和冻融耐久性研究
5
作者 雷波 黄显彬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0-136,共7页
为研究水泥-石灰和水泥-稻壳灰对土体进行加固良的效果及掺量,利用水泥、石灰和稻壳灰分别以水泥∶石灰=1∶1和水泥∶稻壳灰=1∶1制备两种稳定掺料。按照掺入比分别0%、2.5%、5%、7.5%和10%制备稳定土试样,并通过力学试验以及冻融试验... 为研究水泥-石灰和水泥-稻壳灰对土体进行加固良的效果及掺量,利用水泥、石灰和稻壳灰分别以水泥∶石灰=1∶1和水泥∶稻壳灰=1∶1制备两种稳定掺料。按照掺入比分别0%、2.5%、5%、7.5%和10%制备稳定土试样,并通过力学试验以及冻融试验对两种稳定土的三轴力学特性以及抗冻融循环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围压、稳定掺料和龄期的增加,稳定土的强度逐渐增加;脆性也明显增强;稳定土在3~7 d的强度增长率明显大于7~28 d的强度增长率,且在相同条件下,水泥-石灰稳定土的强度大于水泥-稻壳灰稳定土的强度。冻融循环后质量损失率和超声波变化规律表明土样的冻融耐久性顺序为:水泥-稻壳灰稳定土>水泥-石灰稳定土>纯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石灰稳定土 水泥-稻壳灰稳定土 三轴力学特性 冻融耐久性 质量损失率 超声波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藏铁路沿线高寒草地植物与土壤中真菌群落的变化趋势
6
作者 石雨鑫 周冀琼 +8 位作者 孙雨豪 罗鸿兵 陈小军 李娟 兰俊太 白彦波 余鹏程 陈婷 陈孝兵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707-2717,共11页
川藏铁路的建设促进了区域交通的便捷和经济的发展,但也对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挑战。本研究旨在通过植物-土壤-微生物三个层面的调查分析,揭示高寒草地植物与土壤中真菌群落在铁路建设干扰下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相比于未受干扰的天... 川藏铁路的建设促进了区域交通的便捷和经济的发展,但也对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挑战。本研究旨在通过植物-土壤-微生物三个层面的调查分析,揭示高寒草地植物与土壤中真菌群落在铁路建设干扰下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相比于未受干扰的天然草地,铁路沿线草地的植被盖度显著降低,优势植物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的盖度也显著降低;铁路沿线草地中土壤全氮含量、土壤中真菌群落多样性、优势种丰度皆显著低于未受干扰草地;铁路沿线草地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 fungi)丰度显著高于未受干扰草地,但植物病原-腐生菌(Plant pathogen-plant saprotroph fungi)和植物病原-木质腐生菌(Plant pathogen-wood saprotroph fungi)丰度显著低于未受干扰草地。本研究表明川藏铁路建设对沿线草地植被盖度、群落组成及地下真菌多样性存在一定负面影响,为在脆弱生态区进行生态恢复及环境保护提供了理论根据和实践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草地 干扰 植物群落 土壤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标距传感技术在结构力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7
作者 张青青 李锐骁 袁会钧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5-168,193,共5页
设计了间接位移测量综合实验。通过引入长标距光纤光栅(FBG)传感原理和间接位移测量原理,展示了基于长标距FBG传感的结构位移测量实验流程,并以简支梁动静态实验为例,指导学生设计并完成实验。基于长标距FBG传感技术的位移测量综合实验... 设计了间接位移测量综合实验。通过引入长标距光纤光栅(FBG)传感原理和间接位移测量原理,展示了基于长标距FBG传感的结构位移测量实验流程,并以简支梁动静态实验为例,指导学生设计并完成实验。基于长标距FBG传感技术的位移测量综合实验,测量了结构的应变和位移响应,揭示了结构应变和位移间的转换关系,解决了测量内容单一、技术不可靠以及成本高等难题,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化了学生对结构力学中力学原理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力学 实验教学 长标距光纤光栅传感器 间接位移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级加载下冻土阻尼比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罗飞 何依婷 +2 位作者 赵淑萍 朱占元 毛磊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143-3149,共7页
利用MTS-810型振动三轴试验机对不同加载频率、围压和温度下冻结黏土和冻结黄土的阻尼比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频率、围压和温度下,对于冻结黏土,随动应变幅的增大,阻尼比呈先减小再缓慢增大的变化趋势;对于冻结黄土,... 利用MTS-810型振动三轴试验机对不同加载频率、围压和温度下冻结黏土和冻结黄土的阻尼比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频率、围压和温度下,对于冻结黏土,随动应变幅的增大,阻尼比呈先减小再缓慢增大的变化趋势;对于冻结黄土,阻尼比随动应变幅的增加先减小再逐渐保持不变。相同动应变幅下,冻结黏土和冻结黄土的阻尼比随加载频率的增加而减小,随围压的增加变化不大,温度为-0.2- -1 ℃时,阻尼比的变化规律不明显,温度为-2 ℃时,阻尼比的取值显著小于-0.2- -1 ℃时的阻尼比取值。当动应力水平较低时,阻尼比受频率的影响程度较大;当动应力水平较高时,阻尼比受温度的影响程度较大;在整个加载过程中,阻尼比受围压的影响程度最小。当动应变幅较小时,频率对冻结黄土的影响程度要大于冻结黏土,随动应力水平的增高,冻结黄土受频率的影响程度逐渐小于冻结黏土。在整个加载过程中,温度对冻结黄土的影响程度大于冻结黏土,而围压对冻结黄土的影响程度小于冻结黏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 MTS-810型振动三轴试验机 阻尼比 动应变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对混凝土梁抗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伟 王钧 +3 位作者 张可 陈佳 刘国军 朱占元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4-148,共5页
为研究玄武岩纤维对混凝土梁抗裂性能的影响,以纤维长度及纤维体积掺率为变化参数,对纤维长度分别为12mm和30mm,纤维体积掺率分别为0.1%和0.2%的4根纤维混凝土梁和1根对比梁进行静载试验,试验中对纤维混凝土梁开裂荷载、裂缝宽度以及挠... 为研究玄武岩纤维对混凝土梁抗裂性能的影响,以纤维长度及纤维体积掺率为变化参数,对纤维长度分别为12mm和30mm,纤维体积掺率分别为0.1%和0.2%的4根纤维混凝土梁和1根对比梁进行静载试验,试验中对纤维混凝土梁开裂荷载、裂缝宽度以及挠度进行监测。结果表明: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梁对比,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梁的开裂荷载显著增大,且裂缝宽度发展更为缓慢,相同荷载作用下的裂缝宽度和跨中挠度显著减小,其主要原因是玄武岩纤维改善了混凝土梁的抗裂和阻裂性能,提高了梁的整体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混凝土 裂缝 挠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地震预报波场的有限元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朝令 刘争平 +1 位作者 黄云艳 黄显彬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69-1381,共13页
在勘探地球物理领域中,能快速、有效地数值模拟2D和3D的地震全波场,包括同时模拟P波、S波、面波多分量波场特征的软件并不是很多;但在结构力学领域中,已有多种成熟的多波多分量有限元数值模拟大型商用软件用于求解弹性本构方程,如ANSYS,... 在勘探地球物理领域中,能快速、有效地数值模拟2D和3D的地震全波场,包括同时模拟P波、S波、面波多分量波场特征的软件并不是很多;但在结构力学领域中,已有多种成熟的多波多分量有限元数值模拟大型商用软件用于求解弹性本构方程,如ANSYS,PLAXIS等。从方程结构来看,弹性本构方程与完全弹性波动方程相比,只多一项对时间的一阶微分项——阻尼项。因此,调整合理的介质参数——Rayleigh系数,令阻尼项近似为0,弹性本构方程就蜕化为完全弹性波动方程。隧道地震波场是在岩体中传播,具有弹性参数较好、无常规地震勘探中覆盖层等低速带干扰等的优点,采用ANSYS软件对隧道地震波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频散、阻尼与吸收边界等数值模拟的相关技术。针对介质吸收,比较了数值模拟中有无阻尼的时间记录和波场快照,对隧道地震预报来说,将阻尼系数设定为0是一种合理的假设;比较了实例中不同网格长度与频散的关系,当网格长度小于波长的1/π倍时,才能消除频散;通过由波方程的推导,引入了黏弹性边界条件,通过实例计算证明它可以有效地吸收边界反射;最后对隧道地震预报进行了实例计算,算例表明采用ANSYS软件可以有效地模拟隧道复杂地质条件下全波场的激发传播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ANSYS 有限元 隧道地震预报 地震波场 阻尼 频散 边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降雨条件下某震后高边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邹祖银 朱占元 +2 位作者 张锋 陈婷婷 张自兴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41-548,共8页
基于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综合考虑降雨入渗引起土体重量增加、渗透力增大以及抗剪强度降低等因素的影响,建立降雨条件下震后高边坡有限元模型,运用自编计算程序USLOPE-FEM进行稳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未降雨之前,坡体塑性应变主要集... 基于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综合考虑降雨入渗引起土体重量增加、渗透力增大以及抗剪强度降低等因素的影响,建立降雨条件下震后高边坡有限元模型,运用自编计算程序USLOPE-FEM进行稳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未降雨之前,坡体塑性应变主要集中分布于松散堆积体下部与基岩分界面,边坡已经接近临界平衡状态;降雨量20mm/h时连续入渗使边坡上部土层含水量增加,负压区消失且出现饱和区;随着降雨时间延长,坡体表层暂态饱和区逐渐向内部推移,土体的重量和渗透力显著增大、抗剪强度明显降低,坡体中剪应力整体增大,塑性应变区向坡顶扩展而逐渐贯通;连续降雨6h后,临空面表层出现局部滑塌,连续降雨36h后整个堆积层将沿基岩滑塌逐步堵江。研究成果可为强降雨条件下边坡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也为该边坡的失稳预警与滑坡防治积累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强降雨 稳定性分析 饱和-非饱和渗流 汶川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堰塞坝溃口下切过程试验研究 被引量:27
12
作者 蒋先刚 崔鹏 +1 位作者 王兆印 衡武浩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44,共7页
针对堰塞坝溃口下切过程和不同因素对过程影响的问题,开展室内水槽试验。结果表明:溃口下切过程分3个阶段:Ⅰ为溃口缓慢发展阶段,即水流缓慢溢出溃口阶段,侵蚀速率较小,泥沙输移主要以悬移质运动为主,溃口下切缓慢;Ⅱ为溃口迅速发展阶段... 针对堰塞坝溃口下切过程和不同因素对过程影响的问题,开展室内水槽试验。结果表明:溃口下切过程分3个阶段:Ⅰ为溃口缓慢发展阶段,即水流缓慢溢出溃口阶段,侵蚀速率较小,泥沙输移主要以悬移质运动为主,溃口下切缓慢;Ⅱ为溃口迅速发展阶段,表现为溯源侵蚀强烈,溃口底部变化迅速,推移质运动占主导地位;Ⅲ为稳定河床形成阶段,水流速度和流深减小,水流携沙力减弱,河床形成粗化层,最终达到新的水沙平衡。溃口流量与侵蚀的关系表现为:来水流量的加大增加了相应时刻的溃决流量,增大了侵蚀率,缩短了溃决时间,溃口底部趋于平滑;来水流量的加大提高侵蚀率曲线斜率,使侵蚀率曲线向瘦高型发展;随背水坡坡度的增加,溃决流量增大,侵蚀率增加,坝体残留高度降低。另外,因背水坡坡度增加导致坡面土颗粒稳定性的降低可采用水槽坡度与背水坡坡度之和正切值的3次方这一因子反映。考虑堰塞坝材料性质差异性的溃决过程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口发展 下切侵蚀 溯源侵蚀 溃坝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隧道围岩破裂面的极限平衡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郭子红 刘新荣 朱占元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217-3224,共8页
为探索浅埋隧道稳定性定量分析,采用极限平衡法和变分原理分别建立自由边界条件下浅埋隧道的垂直型、倾斜型和曲线型破裂面稳定分析方法,结合数值模拟共同分析浅埋隧道破裂面分布形式和稳定性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当F为静止土压力时,曲... 为探索浅埋隧道稳定性定量分析,采用极限平衡法和变分原理分别建立自由边界条件下浅埋隧道的垂直型、倾斜型和曲线型破裂面稳定分析方法,结合数值模拟共同分析浅埋隧道破裂面分布形式和稳定性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当F为静止土压力时,曲线型和倾斜型破裂面条件下所获浅埋隧道破裂面分布和安全系数很接近,且所获安全系数最小,选择其作为浅埋隧道稳定性分析比较保守;浅埋隧道围岩破裂面分布受内摩擦角、内聚力和支护压力的影响相对较小,受隧道埋深影响最显著;内摩擦角和埋深对隧道安全系数影响相对较小,内聚力和支护压力对隧道稳定系数影响最显著,增加围岩内聚力和支护压力是提升隧道安全系数最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隧道 破裂面 稳定 极限平衡 变分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强化SBR系统中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的降解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可 龚迎旭 +3 位作者 陈伟 陈佳 饶洋 陈强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1-147,共7页
为实现低温条件下DMP的快速降解,在SBR反应器中,加入耐低温DMP降解菌Rhodococcus fascians STX-5,考察生物强化系统对DMP的去除效果,并通过设计特异引物,对邻苯二甲酸双加氧酶降解基因(phtA)进行扩增,利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实时荧光... 为实现低温条件下DMP的快速降解,在SBR反应器中,加入耐低温DMP降解菌Rhodococcus fascians STX-5,考察生物强化系统对DMP的去除效果,并通过设计特异引物,对邻苯二甲酸双加氧酶降解基因(phtA)进行扩增,利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实时荧光定量(q-PCR)对降解基因分布和丰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生物强化可显著提高DMP降解率(p<0.05),强化反应器在20℃和15℃的条件下,运行后期对1 000 mg/L的DMP平均去除率分别达90%和71%,而未经强化系统对DMP去除率为54%和32%。FISH结果显示,phtA基因在反应器运行不同时段其分布特征不同,当DMP降解率上升时,其分布范围变宽且更均匀。q-PCR结果进一步表明,phtA基因丰度与DMP降解成正相关,在反应器运行的后期MLVSS与phtA基因丰度成显著正相关(r=0.97,p<0.05)。当温度从20℃降至15℃时,未经强化系统中phtA基因从3.5×10~8copies/mg MLVSS下降到0.73×10~8copies/mg MLVSS,经强化的系统phtA基因数量在短暂下降后保持在4.5×10~8copies/mg MLV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 生物强化 phtA基因 荧光原位杂交 实时荧光定量(q-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K变换在隧道反射地震预报波场分离中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朝令 刘争平 +1 位作者 黄云艳 黄显彬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1-76,82,共7页
基于二维有限元数值方法,模拟复杂条件下隧道内的地震全波波场,分析隧道地震超前预报中反射记录的多方向和多波反射波特征,证实分离前方有效反射波和其他方向的干扰反射波,以及有效反射波的P波、S波分离在预报准确性中的重要性。基... 基于二维有限元数值方法,模拟复杂条件下隧道内的地震全波波场,分析隧道地震超前预报中反射记录的多方向和多波反射波特征,证实分离前方有效反射波和其他方向的干扰反射波,以及有效反射波的P波、S波分离在预报准确性中的重要性。基于多个数值模型,研究了F—K变换进行波场分离的有效性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在隧道前方反射层倾向与隧道轴线交角变化较大范围内(90°~45°),F—K变换都可以有效分离多方向和多波反射事件,提取主要来自掌子面前方的有效反射波剖面。来自隧道顶、底的缓倾界面的具有双曲时距曲线特征的干扰波和S波的高视速度会对P波的波场分离产生较大干扰;而由于S波的低速和强能量特征,其波场分离受具有双曲时距曲线特征的干扰波的视速度影响较小,且不受P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地震超前预报 波场分离 F—K变换 数值模拟 双曲时距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可 陈强 +2 位作者 陈伟 黄雪丽 饶洋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45-649,共5页
采用梯度压力驯化法从河流沉积物中筛选到一株能够以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imethyl Phthalate,DMP)作为碳源和能源生长的菌株,命名为THF-2,对其进行16S r DNA扩增、T/A克隆后测序,菌株THF-2被鉴定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研... 采用梯度压力驯化法从河流沉积物中筛选到一株能够以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imethyl Phthalate,DMP)作为碳源和能源生长的菌株,命名为THF-2,对其进行16S r DNA扩增、T/A克隆后测序,菌株THF-2被鉴定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研究了温度、初始p H值和表面活性剂对菌株THF-2降解DMP的效果,测定了邻苯二甲酸酯(PAEs)对菌株THF-2生长的影响,进而分析了菌株对不同质量浓度DMP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菌株在15~20℃对DMP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最适温度为20℃;在p H=4~8范围,随p H值升高,DMP降解率增大,最佳p H值条件为8.0。在最适条件下,经过72h培养,菌株THF-2对质量浓度500 mg/L的DMP降解率达89.5%。不同表面活性剂对THF-2降解DMP的影响存在差异。添加质量分数1%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曲拉通X-100和吐温80,对THF-2降解DMP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差异不显著(p>0.05);当曲拉通X-100和吐温80添加质量分数为2%和3%时,降解作用受到抑制,降解率与添加量呈显著负相关(r=-0.98,p<0.05)。添加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会抑制THF-2对DMP降解作用。DMP降解试验表明,当DMP质量浓度为100~500 mg/L时,THF-2对DMP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模型,降解半衰期为13.92~27.08 h。因此,菌株THF-2可应用于低温地区及低温条件下DMP的生物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 分离鉴定 降解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滞回曲线的形态特征分析冻结黏土的动力特性 被引量:5
17
作者 罗飞 赵淑萍 +1 位作者 马巍 焦贵德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299-304,共6页
利用滞回曲线研究冻结黏土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当土体温度为-0.5℃^-4℃、荷载频率为1~10 Hz时,随温度的降低和动荷载振动频率的增加,冻结黏土的刚度逐渐增大,黏滞性、细观损伤程度、塑性变形和能量耗散能力逐渐减小,当土中温度低... 利用滞回曲线研究冻结黏土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当土体温度为-0.5℃^-4℃、荷载频率为1~10 Hz时,随温度的降低和动荷载振动频率的增加,冻结黏土的刚度逐渐增大,黏滞性、细观损伤程度、塑性变形和能量耗散能力逐渐减小,当土中温度低于-4℃或荷载频率高于10 Hz时,土的动力特性变化不明显;随动应力幅值的增大,刚度逐渐减小,黏滞性、细观损伤程度、塑性变形和能量耗散能力逐渐增大;相同动应力幅值下,刚度、黏滞性、细观损伤程度、塑性变形和能量耗散能力受温度影响最大,围压影响最小,频率影响居中;试验温度、频率和围压三因素对冻结黏土的细观损伤程度和塑性变形能力影响程度最大,对黏滞性和耗能能力的影响程度基本相同,位于第二,对刚度的影响程度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黏土 滞回曲线 刚度 黏滞性 细观损伤程度 能量耗散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降解菌STX-2和STX-5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可 关允 +4 位作者 格桑 罗鸿兵 陈伟 陈佳 陈强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20,27,共6页
在高海拔、低气温地区分离得到两株以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为碳源的菌株STX-2和STX-5。经鉴定,STX-2和STX-5分别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红球菌属(Rhodococcus)菌株。在单菌试验的基础上,对混菌降解DMP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 在高海拔、低气温地区分离得到两株以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为碳源的菌株STX-2和STX-5。经鉴定,STX-2和STX-5分别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红球菌属(Rhodococcus)菌株。在单菌试验的基础上,对混菌降解DMP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混菌在温度为15℃、初始pH为8、140r/min振荡培养72h的条件下,对1 000mg/L的DMP降解效果最好,4种表面活性剂并不能显著提高混菌降解DMP的效果。动力学试验表明,随着DMP初始浓度的增加,降解速度常数降低,半衰期变长。混菌对短链邻苯二甲酸酯(PAEs)降解效果较好,而对长链PAEs降解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 生物降解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氏假单胞菌PFS-4的筛选、优化固定及其对二氯喹啉酸的降解性能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可 吴艺琪 +3 位作者 陈伟 格桑 陈佳 罗鸿兵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18-1023,共6页
从长期施用二氯喹啉酸的土壤中分离到1株能以二氯喹啉酸为碳源生长的菌株,命名为PFS-4。经16S rRNA基因序列和生理生化特性分析,将菌株PFS-4鉴定为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以麦秆吸附-海藻酸钠包埋方式对菌株进行复合固定... 从长期施用二氯喹啉酸的土壤中分离到1株能以二氯喹啉酸为碳源生长的菌株,命名为PFS-4。经16S rRNA基因序列和生理生化特性分析,将菌株PFS-4鉴定为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以麦秆吸附-海藻酸钠包埋方式对菌株进行复合固定,采用正交实验对固定条件进行优化,研究温度、pH值、碳源对固定化菌剂降解二氯喹啉酸的影响;考察固定化菌剂对污水中二氯喹啉酸的去除效果,并对比分析游离菌及固定化菌剂去除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固定化菌剂制备的最佳条件为:海藻酸钠质量分数为5%,Ca Cl2为4%,菌胶比1∶2,交联时间5 h。在温度为30℃、pH值为7的条件下,经5 d培养,固定化菌剂对500 mg·L^(-1)二氯喹啉酸降解率为92.3%。在处理污水中二氯喹啉酸时,游离菌的降解能力受到极显著抑制(P<0.01),而对固定化菌剂降解率影响相对较小,去除率保持在64%以上。麦秆吸附-海藻酸钠包埋固定化菌剂对不良环境具有较好缓冲性,可用于微生物降解菌的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氯喹啉酸 麦秆-海藻酸钠复合载体 固定化 微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入渗对砂质边坡变形和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程昌明 陈行 +2 位作者 田明杰 彭雅婷 黄帅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75-180,共6页
基于砂质边坡的数值仿真模型,研究了降雨入渗对边坡稳定性和变形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边坡安全系数随着降雨持续时间和强度的增大呈现降低的趋势,随着边坡角度、高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内摩擦角、黏聚力的增加而增大;而边坡高度和坡角... 基于砂质边坡的数值仿真模型,研究了降雨入渗对边坡稳定性和变形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边坡安全系数随着降雨持续时间和强度的增大呈现降低的趋势,随着边坡角度、高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内摩擦角、黏聚力的增加而增大;而边坡高度和坡角对边坡滑动深度影响较小;土体内摩擦角大的边坡容易发生浅层滑坡,黏聚力大的边坡容易发生深层滑坡。随着降雨持时的增加,在边坡坡脚位置水平位移产生突变,为边坡最容易剪切滑出位置。抗滑桩的抗剪承载力越大边坡安全系数就越大,但承载力大的抗滑桩会加深滑裂面的位置;抗滑桩在加固位置位于边坡中下部时的安全系数比设置在上部时增加2%-5%。因此,在不改变危险滑裂面的情况下,合理设计抗滑桩强度可以提高边坡安全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质边坡 降雨入渗 稳定性 变形 抗滑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