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缓释尿素对育肥牦牛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申文兵 王之盛 +6 位作者 薛白 王立志 胡瑞 邹华围 姜雅慧 肖鉴鑫 彭全辉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60-65,共6页
试验考察了在饲粮中添加缓释尿素对育肥牦牛生产性能、屠宰性能以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健康体重相近[(277.9±10.4)kg]麦洼公牦牛24头,分为3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饲喂原场全混合饲粮(代谢能11.03 MJ/kg,CP 10%);0.5%组:添... 试验考察了在饲粮中添加缓释尿素对育肥牦牛生产性能、屠宰性能以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健康体重相近[(277.9±10.4)kg]麦洼公牦牛24头,分为3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饲喂原场全混合饲粮(代谢能11.03 MJ/kg,CP 10%);0.5%组:添加玉米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替代部分粗饲料,降低饲粮中粗料水平,并添加0.5%缓释尿素(TMR的代谢能11.35 MJ/kg,CP 12.77%);1.0%组:利用玉米DDGS替代饲粮中的豆粕和菜粕,并添加1.0%缓释尿素(TMR的代谢能11.42 MJ/kg,CP 12.77%)。牦牛预试期10 d,正试期60 d,在第60天晨饲前收集血清进行指标测定。结果表明:①0.5%组平均日增重高于对照组(P<0.05)。②0.5%组和1.0%组的谷丙转氨酶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1.0%组高于0.5%组(P<0.05);1.0%组的谷草转氨酶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1.0%组的血氨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1.0%组血浆尿素氮浓度高于0.5%组和对照组(P<0.05)。③0.5%组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比对照组高1.1和1.4个百分点(P>0.05)。④0.5%组和1.0%组经济效益较对照组分别提高24.03%和29.96%。联合运用1.0%缓释尿素和玉米DDGS可以完全替代育肥牦牛日粮中的豆粕和菜粕并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缓释尿素 血氨 生产性能 屠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应激对不同品种(系)青年肉牛生产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6
2
作者 蒲启建 王之盛 +4 位作者 彭全辉 张灿 景小平 胡瑞 邹华围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120-3131,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热应激对不同品种(系)青年肉牛生产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探究不同品种(系)肉牛的耐热性差异。选取体重[(185.89±14.02)kg]相近、健康的青年西杂牛(西门塔尔牛×宣汉黄牛)、地方黄牛(... 本试验旨在研究热应激对不同品种(系)青年肉牛生产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探究不同品种(系)肉牛的耐热性差异。选取体重[(185.89±14.02)kg]相近、健康的青年西杂牛(西门塔尔牛×宣汉黄牛)、地方黄牛(宣汉黄牛)和犏牛(娟姗牛×麦洼牦牛)各6头为研究对象,试验期间不同品种(系)的青年肉牛饲喂相同饲粮。试验时间为2015年4—9月,预试期7d,正试期180d。结果表明:1)试验牛舍5—8月温湿度指数(THI)高于72,属于热应激期,且显著高于4月(热应激发生前)和9月(热应激发生后)(P<0.05);热应激环境导致各试验牛呼吸频率和直肠温度显著升高(P<0.05)。试验期间犏牛呼吸频率和直肠温度显著高于西杂牛和地方黄牛(P<0.05)。2)热应激期内西杂牛、地方黄牛和犏牛单位体重干物质采食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以6月为最低,均较4月显著降低(P<0.05),且降低幅度为犏牛>西杂牛>地方黄牛。西杂牛、地方黄牛和犏牛的平均日增重(ADG)均在6月最低,分别较4月降低了27.62%(P<0.05)、10.81%(P>0.05)和46.15%(P<0.05);西杂牛的ADG在4—7月显著高于犏牛(P<0.05)。西杂牛和犏牛的料重比(F/G)以6月为最高,分别较4月升高了63.01%(P<0.05)和89.03%(P<0.05);地方黄牛的F/G在9月最高,较4月升高了53.12%(P<0.05)。3)热应激期内西杂牛、地方黄牛和犏牛的粗蛋白质(CP)表观消化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且7月均较4月显著降低(P<0.05);西杂牛7月的粗脂肪(EE)表观消化率较4月显著降低(P<0.05),而热应激对地方黄牛和犏牛的EE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热应激期内犏牛中性洗涤纤维(NDF)(6月)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表观消化率(5—8月)较热应激发生前显著降低(P<0.05);热应激期内西杂牛和犏牛钙(Ca)(西杂牛:6—8月;犏牛:5—8月)和磷(P)的表观消化率(西杂牛:6—7月;犏牛:5—8月)较热应激发生前显著降低(P<0.05)。试验期间,不同品种(系)牛的CP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西杂牛和地方黄牛的EE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犏牛(P<0.05),地方黄牛的ADF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西杂牛和犏牛(P<0.05),西杂牛和地方黄牛的P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犏牛(P<0.05)。此外,5—9月地方黄牛的Ca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犏牛(P<0.05)。4)西杂牛、地方黄牛和犏牛血清中葡萄糖(GLU)浓度均以6月最低,较4月分别降低了16.82%(P<0.05)、12.82%(P>0.05)和15.90%(P<0.05);热应激期间各试验牛血清中非酯化脂肪酸(NEFA)浓度均以7月最低,显著低于4月(P<0.05);试验期间西杂牛和地方黄牛血清中尿素氮(UN)浓度随年龄的增大呈先升高后降低变化,而犏牛血清中UN浓度则持续升高;6—9月各试验牛血清肌酐(CRE)浓度均显著高于4、5月(P<0.05),且7—9月犏牛血清CRE浓度显著高于地方黄牛(P<0.05)。综上所述,热应激导致不同品种(系)青年肉牛生产性能降低、饲粮营养物质消化率降低,地方黄牛的耐热应激能力强于西杂牛和犏牛,犏牛对热应激最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应激 肉牛 生产性能 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 血液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细胞壁对犊牛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1
3
作者 邵亚群 王之盛 +7 位作者 王鸿泽 彭全辉 薛白 王立志 胡瑞 邹华围 康坤 胡骏鹏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78-387,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酵母细胞壁(YCW)对犊牛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体重[(112.57±8.29) kg]和日龄(60±5)相近、健康的30头荷斯坦断奶公犊牛,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酵母细胞壁(YCW)对犊牛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体重[(112.57±8.29) kg]和日龄(60±5)相近、健康的30头荷斯坦断奶公犊牛,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各组酵母细胞壁添加量分别占精料补充料的0(对照组)、0.20%、0.40%、0.80%和1.60%,饲粮精粗比为40∶60。试验期为60 d。结果表明:1)饲粮添加酵母细胞壁可提高犊牛平均日增重(ADG),0.20%和0.40%组ADG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10.64%和11.70%(P> 0.05); 0.40%组料重比较对照组降低了11.30%(P>0.05)。试验第60天,0.40%和0.80%组胸围指数和体躯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40%组犊牛粪便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 0.40%组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钙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40%和0.80%组粗脂肪(EE)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试验第30天,0.40%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第60天,0.40%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60%组血清Ig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80%组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酵母细胞壁可增强犊牛机体免疫力,降低犊牛腹泻,提高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提高生长性能,其中添加0.40%酵母细胞壁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细胞壁 犊牛 生长性能 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酸对热应激牦牛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血液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王雪莹 王之盛 +9 位作者 薛白 王立志 彭全辉 邹华围 祝伊枭 周芯宇 曹广 代秦丹 师俊华 汪成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228-2240,共13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烟酸对低海拔地区热应激麦洼牦牛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血液指标的影响。选取1.5岁、体重[(222.00±16.65)kg]相近、健康的麦洼公牦牛12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烟酸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试验期为7、8... 本试验旨在研究烟酸对低海拔地区热应激麦洼牦牛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血液指标的影响。选取1.5岁、体重[(222.00±16.65)kg]相近、健康的麦洼公牦牛12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烟酸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试验期为7、8、9月,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烟酸组于8和9月时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49 g/kg BW烟酸。预试期7 d,正试期90 d。结果表明:1)牛舍全期的温湿度指数(THI)>72,表明牦牛是处于热应激环境,8月THI显著高于7和9月(P<0.05),9月THI显著低于7和8月(P<0.05)。2)7~8月,随着热应激强度的升高,对照组牦牛呼吸频率显著升高(P>0.05),烟酸组牦牛呼吸频率并未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烟酸组牦牛血清中热休克蛋白70、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醇含量显著下降(P<0.05),牦牛应激反应有所减轻。3)8月,烟酸组牦牛干物质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瘤胃pH显著低于对照组,瘤胃氨态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随着9月热应激强度的降低,烟酸组牦牛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丙酸、丁酸和氨态氮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4)8月,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烟酸显著提高粗脂肪和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P<0.05)。5)8~9月,添加烟酸可使牦牛全血中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白细胞数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全血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和血小板分布宽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缓解了机体所需的血氧供应和炎症发生。综上所述,添加烟酸可降低牦牛的热应激反应,提高牦牛在低海拔地区的热适应性。添加烟酸后能提高热应激牦牛的营养物质消化率,改善机体血红细胞适应血氧供给,降低炎症反应,保证其在热应激期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应激 牦牛 烟酸 生长性能 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 血液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带犊牛与离母犊牛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抗氧化、免疫指标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0
5
作者 李梦雅 袁梅 +5 位作者 王之盛 万发春 薛白 王立志 安添午 彭全辉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571-5581,共11页
本试验旨在比较母带犊牛与离母犊牛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抗氧化、免疫指标的差异。选取10头出生日期和体重相近的健康新生犊牛(西杂牛♂×犏牛♀)作为对照组,采用母带犊牛的方式进行培育;另外购进相同品种的出生日期和体重相近的健... 本试验旨在比较母带犊牛与离母犊牛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抗氧化、免疫指标的差异。选取10头出生日期和体重相近的健康新生犊牛(西杂牛♂×犏牛♀)作为对照组,采用母带犊牛的方式进行培育;另外购进相同品种的出生日期和体重相近的健康犊牛25头作为试验组,犊牛出生后未采食初乳,全程饲喂代乳粉。2组犊牛10日龄后自由采食相同的饲粮。试验期为90 d。结果表明:1)离母犊牛的体重在30、60和90日龄均显著低于母带犊牛(P<0.05),离母犊牛的平均日增重在1~30日龄、31~60日龄、61~90日龄和1~90日龄均显著低于母带犊牛(P<0.05)。离母犊牛的死亡率高于母带犊牛。2)30日龄时,离母犊牛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显著高于母带犊牛(P<0.05)。60日龄时,离母犊牛血清AST和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显著高于母带犊牛(P<0.05)。90日龄时,2组间血清ALT、AST和ALP的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3)30和90日龄时,离母犊牛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显著低于母带犊牛(P<0.05),血清丙二醛的含量显著高于母带犊牛(P<0.05)。4)30、60和90日龄时,离母犊牛血清免疫球蛋白G的含量显著低于母带犊牛(P<0.05)。30日龄时,离母犊牛血清干扰素-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2(IL-2)的含量显著高于母带犊牛(P<0.05)。60日龄时,离母犊牛血清IL-2和TNF-α的含量显著低于母带犊牛(P<0.05)。90日龄时,离母犊牛血清白细胞介素-4的含量显著高于母带犊牛(P<0.05)。综上,离母犊牛的机体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均低于母带犊牛,因而死亡率高。但60日龄后,离母犊牛与母带犊牛间的免疫功能差异降低。新生犊牛在不能采食初乳情况下,完全采用代乳粉饲喂,可以存活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母犊牛 母带犊牛 抗氧化 免疫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培养物和糖蜜对肉牛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粪便微生物区系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25
6
作者 潘锋 朱彦宾 +9 位作者 王之盛 巴桑旺堆 薛白 王立志 胡瑞 安添午 谭武 孙光明 田刚 彭全辉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40-1049,共10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酵母培养物(YC)和糖蜜(MO)对肉牛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以及粪便微生物区系组成的影响。将32头体重[(107.0±14.7) kg]和日龄相近的肉牛(牦牛♂×犏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8头牛。对照组(CK组)饲喂基础饲... 本试验旨在探究酵母培养物(YC)和糖蜜(MO)对肉牛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以及粪便微生物区系组成的影响。将32头体重[(107.0±14.7) kg]和日龄相近的肉牛(牦牛♂×犏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8头牛。对照组(CK组)饲喂基础饲粮,3个试验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YC(30 g/d)(YC组)、糖蜜饲粮(MO组)、糖蜜饲粮+YC(30 g/d)(YM组)。试验期70 d。结果表明:1)3个试验组肉牛干物质采食量和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CK组(P <0.05)。YC组和MO组中性洗涤纤维(NDF)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CK组(P <0.01),YM组显著高于CK组(P<0.05)。2)与CK组相比,添加YC和MO可以提高肉牛粪便菌群微生物多样性,两者混合添加可以提高肉牛粪便菌群微生物丰度和多样性。3)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是4个组共有的优势菌门。3个试验组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CK组(P<0.05),MO组和YM组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极显著低于CK组(P<0.01),YC组显著低于CK组(P<0.05)。瘤胃球菌科UCG-013 (Ruminococcaceae UCG-013)、瘤胃球菌科UCG-010 (Ruminococcaceae UCG-010)和理研菌科dgA-11肠道群(Rikenellaceae dgA-11 gut group)等12种菌属是4个组共有的优势菌属。3个试验组普雷沃氏菌科UCG-004(Prevotellaceae UCG-004)相对丰度显著高于CK组(P<0.05)。YC组和YM组理研菌科RC9肠道群(Rikenellaceae RC9 gut group)和瘤胃球菌科UCG-005(Ruminococcaceae UCG-005)相对丰度极显著高于CK组(P<0.01),MO组显著高于CK组(P<0.05)。MO组和YM组鼠杆菌科未定义菌属(Unidentified-Muribaculaceae)和类杆菌真核菌群([Eubacterium] coprostanoligenes group)相对丰度极显著高于CK组(P <0.01),YC组显著高于CK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YC和MO或两者混合添加均可改变肉牛肠道微生物组成,提高纤维降解能力,从而提高采食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培养物 糖蜜 采食量 粪便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季限饲对牦牛肝脏代谢的影响
7
作者 宋易聪 王之盛 +2 位作者 张翔飞 陈豪 彭全辉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3-1129,1158,共8页
【目的】为解析饥饿对牦牛机体代谢的影响机理,通过限饲来模拟放牧牦牛冷季营养摄入不足的情况,采用代谢组学研究方法,利用1H-核磁共振平台研究限饲牦牛肝脏代谢谱。【方法】将8头体重相近(245 kg±8.75 kg)、健康无病的麦洼公牦牛... 【目的】为解析饥饿对牦牛机体代谢的影响机理,通过限饲来模拟放牧牦牛冷季营养摄入不足的情况,采用代谢组学研究方法,利用1H-核磁共振平台研究限饲牦牛肝脏代谢谱。【方法】将8头体重相近(245 kg±8.75 kg)、健康无病的麦洼公牦牛随机分为2组(C组和E组),每组4头。C组牦牛每天供给体重2.5%日粮(干物质基础),E组饲喂量为C组的50%。饲喂60 d后8头牦牛全部屠宰取肝脏样品送检。【结果】在牦牛肝脏中共检测出46种小分子代谢物,其中谷氨酸、乳酸、甘油磷酰胆碱、甘氨酸、尿素、葡萄糖等具有显著差异,这些差异代谢小分子物质富集到D-谷氨酰胺、D-谷氨酸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代谢,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以及β-丙氨酸代谢等8条代谢通路上。【结论】冷季饥饿对牦牛糖脂代谢、尿素氮代谢、机体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等均产生了显著影响,在冷季对牦牛进行有效补饲可改善机体糖、脂以及氮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和抗氧化能力,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冷季 限饲 肝脏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带犊牛与离母犊牛的血清代谢组学差异 被引量:7
8
作者 罗焱鹏 李梦雅 +5 位作者 王之盛 万发春 薛白 王立志 闫向民 彭全辉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09-1118,共10页
本试验旨在比较母带犊牛和离母犊牛的血清代谢组学差异,为开发犊牛代乳粉提供方向。挑选8头健康且体重[(13.88±0.54) kg]接近的新生犊牛(牦牛♂×犏牛♀)为母带犊牛组,犊牛随母哺乳;另外挑选8头体重[(13.75±0.82) kg]接... 本试验旨在比较母带犊牛和离母犊牛的血清代谢组学差异,为开发犊牛代乳粉提供方向。挑选8头健康且体重[(13.88±0.54) kg]接近的新生犊牛(牦牛♂×犏牛♀)为母带犊牛组,犊牛随母哺乳;另外挑选8头体重[(13.75±0.82) kg]接近的新生犊牛(牦牛♂×犏牛♀)为离母犊牛组,犊牛饲喂代乳粉。2组犊牛10 d后自由采食相同饲粮。试验期90 d。试验结束当天晨饲前对2组犊牛进行采血,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对血清样品进行代谢组学分析。以差异倍数(FC)、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和t检验P值作为筛选依据,筛选标准为FC<0.5或FC>1.5、VIP>1和P<0.01。结果表明,共筛选出DL-3苯乳酸、D-山梨糖醇和橙皮素等共30个差异代谢物(FC<0.5或FC>1.5、VIP>1和P<0.01)。差异代谢物通路分析表明,与血清代谢物的改变最为相关的是D-谷氨酰胺和D-谷氨酸代谢、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的代谢、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以及谷胱甘肽代谢5条代谢通路。离母犊牛血清中具有抑菌作用的物质如DL-3-苯乳酸、月桂酸和L-苹果酸以及抗氧化功能物质如γ-谷氨酰半胱氨酸、L-谷氨酸和牛磺酸等含量显著低于母带犊牛(FC<0.5或FC>1.5、VIP>1和P<0.01)。离母犊牛脂肪分解代谢增强,血清中非酯化脂肪酸如硬脂酸、二十酸和二十一烷酸含量显著高于母带犊牛(FC<0.5或FC>1.5、VIP>1和P<0.01)。此外,离母犊牛血清中胆固醇和萜类化合物合成的重要中间产物甲羟戊酸含量显著低于母带犊牛(FC<0.5或FC>1.5、VIP>1和P<0.01)。由此可见,饲喂代乳粉的离母犊牛的抗菌、抗氧化能力弱于母带犊牛;脂肪代谢分解能力强于母带犊牛,脂肪合成代谢能力弱于母带犊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乳粉 代谢组学 抗氧化能力 离母犊牛 母带犊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化处理对代乳粉乳品质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9
作者 王春辉 罗焱鹏 +7 位作者 王之盛 薛白 王立志 邹华围 胡瑞 姜雅慧 肖鉴鑫 彭全辉 《中国奶牛》 2024年第9期6-12,共7页
本文考察了酸化处理对代乳粉乳品质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试验分为2个组,分别为对照组和酸化处理组,每个组8个重复,酸化处理组采用酸化剂将乳pH调至4.0~4.5,两组乳配制好后分别于室温放置12、24和48h并采样,对乳成分进行测定和微生物组... 本文考察了酸化处理对代乳粉乳品质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试验分为2个组,分别为对照组和酸化处理组,每个组8个重复,酸化处理组采用酸化剂将乳pH调至4.0~4.5,两组乳配制好后分别于室温放置12、24和48h并采样,对乳成分进行测定和微生物组成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表明:(1)12h时,酸化处理组的乳糖、乳脂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乳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4h时,酸化处理组的乳脂和非脂乳固体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48h时,酸化处理组的乳糖、乳脂和非脂乳固体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乳的乳糖、乳脂和非脂乳固体含量降低(P<0.05),而乳蛋白含量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上升(P<0.05)。两组乳的pH值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P<0.05)。(2)相同时间点下,酸化处理组的α多样性Chao1、ACE、Shannon和Simpson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酸化处理组和对照组各时间点下的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显著(P<0.05)。各时间段中,酸化处理组中拟杆菌门、异常球菌-栖热菌门、放线菌门相对丰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在对照组中随时间延长显著升高(P<0.05),而在酸化处理组则显著降低(P<0.05)。酸化处理组中有益菌属如链球菌属、乳酸球菌属、乳杆菌属和厌氧芽孢杆菌属的丰度各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P<0.05),杆菌属、泛菌属和肠球菌属丰度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代乳粉进行酸化处理后改变了乳中菌群结构,提高了有益菌属的相对丰度,降低了有害菌丰度,较好地保存了乳中营养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乳粉 酸化处理 乳品质 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因素及其调控措施 被引量:17
10
作者 马健 SHAH Ali Mujtaba 王之盛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957-1964,共8页
瘤胃中存在着大量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在反刍动物的消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瘤胃微生物区系受饲粮及外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基于这些因素,通过调控瘤胃微生物区系可提高瘤胃对饲粮的利用率,促进生产性能的发挥。... 瘤胃中存在着大量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在反刍动物的消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瘤胃微生物区系受饲粮及外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基于这些因素,通过调控瘤胃微生物区系可提高瘤胃对饲粮的利用率,促进生产性能的发挥。本文综述了瘤胃微生物区系的组成及影响因素,重点介绍了瘤胃微生物区系调控在养牛业中的应用,旨在为奶牛和肉牛研究中瘤胃微生物区系的调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胃微生物 影响因素 饲粮 添加剂 微生物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