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棉酚在肉禽体内的毒性和残留及其营养对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
作者 曾秋凤 柏鹏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17-922,共6页
棉酚是棉籽饼粕含有的主要毒性物质,其对畜禽存在蓄积性毒性,在畜产品中残留量高,除了直接影响到动物生长性能外,也间接影响到人类健康。同时,棉酚也限制了棉籽饼粕在动物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因此,本文拟对棉酚的结构与分类,棉酚对肉禽... 棉酚是棉籽饼粕含有的主要毒性物质,其对畜禽存在蓄积性毒性,在畜产品中残留量高,除了直接影响到动物生长性能外,也间接影响到人类健康。同时,棉酚也限制了棉籽饼粕在动物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因此,本文拟对棉酚的结构与分类,棉酚对肉禽的毒性效应及其在禽体内的残留与消除规律、营养对策等作一简要综述,并进一步指出有待研究的问题,为后续开展棉酚对家禽健康及畜产品安全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酚 残留 营养对策 肉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汁酸的营养生理作用及代谢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朋 林森 +1 位作者 吴德 方正锋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002-2011,共10页
胆汁酸(BA)是由胆固醇在肝脏代谢产生的具有两性分子结构的化合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代谢和动物健康均有重要作用。一方面,BA通过其洗涤特性促进食物中脂类和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吸收,同时,BA还可以激活法尼醇X受体(FXR)、G蛋白偶联B... 胆汁酸(BA)是由胆固醇在肝脏代谢产生的具有两性分子结构的化合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代谢和动物健康均有重要作用。一方面,BA通过其洗涤特性促进食物中脂类和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吸收,同时,BA还可以激活法尼醇X受体(FXR)、G蛋白偶联BA受体1(GPBAR1)和维生素D受体(VDR),从而在糖代谢、脂类代谢、免疫调节和BA稳态调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由于高浓度的BA特别是疏水性强的BA表现出细胞毒性,妊娠期肝脏内胆汁淤积被认为是导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宫内窘迫症、早产甚至死亡的重要因素。本文简要介绍了BA的分类、BA的营养生理功能、BA稳态及营养对BA稳态的调节,以期为动物营养研究及动物生产调控提供新的视觉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酸 糖代谢 脂代谢 胎儿存活 胆汁酸稳态 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6-腺苷甲基化调控脂肪生成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周锐 吴德 +3 位作者 车炼强 林燕 冯斌 方正锋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95-2003,共9页
N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m6A)修饰是真核mRNA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动态可逆修饰,对脂肪代谢调控具有重要作用。m6A修饰通过调节mRNA的稳定性、剪接、运输及翻译等过程,参与脂肪细胞分化、脂质合成和分解等生物学过程。本文系统地... N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m6A)修饰是真核mRNA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动态可逆修饰,对脂肪代谢调控具有重要作用。m6A修饰通过调节mRNA的稳定性、剪接、运输及翻译等过程,参与脂肪细胞分化、脂质合成和分解等生物学过程。本文系统地综述了m6A修饰调控脂肪细胞分化、脂质合成和分解的作用机制,旨在为调控动物脂质生成、提高肉品质、促进畜牧业发展提供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6-腺苷甲基化 脂代谢 脂质生成 棕色脂肪 脂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鸡维生素营养对种蛋孵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彭焕伟 丁雪梅 +1 位作者 白世平 张克英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48-52,共5页
种鸡维生素营养不仅影响其产蛋性能,也影响蛋中维生素的沉积,进而影响种蛋孵化性能。文章就种鸡维生素营养影响蛋中维生素沉积、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健雏率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论述了种鸡维生素营养对种蛋孵化性能影响的程度和方式。
关键词 种鸡 维生素 孵化性能 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水平对妊娠早期母猪免疫状况及胚胎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勇 吴德 +2 位作者 郭海燕 郑爱荣 张果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46-854,共9页
选用63头长白×大白杂交初产母猪,研究营养水平对初产母猪妊娠早期血清免疫球蛋白、子宫和胚胎干扰素-α(IFN-α)、干扰素-β(IFN-β)、干扰素-γ(IFN-γ)、抗病毒蛋白(Mxl)、Toll样受体4(TLR4)、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 选用63头长白×大白杂交初产母猪,研究营养水平对初产母猪妊娠早期血清免疫球蛋白、子宫和胚胎干扰素-α(IFN-α)、干扰素-β(IFN-β)、干扰素-γ(IFN-γ)、抗病毒蛋白(Mxl)、Toll样受体4(TLR4)、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及胚胎存活的影响。将配种后的母猪随机分到高、中、低3个营养水平组(采食量水平分别为2.73、1.64和0.82 kg.d-1)。在妊娠第12、25和35天屠宰母猪收集血清、子宫组织及胚胎,利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目的基因在子宫和胚胎中的表达量。结果表明:①高、中营养水平组母猪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显著高于低营养水平组(P<0.05),高、中水平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②中水平组IFN-α、IFN-β、IFN-γ、Mxl、TLR4、IL-10在子宫和胚胎中的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低水平组(P<0.05),但低水平组TNF-α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中水平组(P<0.05),高、中水平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③妊娠第12天,中水平组胚胎存活率显著高于高水平组(P<0.05),中、低水平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妊娠第25和35天,中水平组胚胎存活率显著高于高、低水平组(P<0.05),高、低水平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高、中营养水平有利于妊娠早期母体对胚胎的免疫保护,严重限饲则显著降低母猪体液免疫水平,并下调子宫和胚胎中免疫相关基因表达,从而减弱母体对胚胎的免疫保护作用,不利于胚胎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水平 初产母猪 胚胎存活 免疫相关基因 体液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母猪窝内体重变异的营养调控 被引量:10
6
作者 原培强 车炼强 +5 位作者 冯斌 李健 林燕 徐盛玉 吴德 方正锋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237-2244,共8页
随着现代育种技术的发展,母猪的产仔数不断提高,然而,初生仔猪窝内体重变异也随之增大,导致断奶前死亡率增加,断奶后体重差异大,成为现代养猪生产中影响营养精准供给、管理效率提高和生产效益增加的主要限制因素。本文综述了初生仔猪窝... 随着现代育种技术的发展,母猪的产仔数不断提高,然而,初生仔猪窝内体重变异也随之增大,导致断奶前死亡率增加,断奶后体重差异大,成为现代养猪生产中影响营养精准供给、管理效率提高和生产效益增加的主要限制因素。本文综述了初生仔猪窝内体重变异的影响因素,探讨了能量来源、蛋白质与氨基酸水平以及功能性添加物对降低初生仔猪窝内体重变异的调控作用及可能机制,为通过营养途径提高窝内整齐度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生仔猪 窝内体重变异 营养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高血糖素样肽-2对28日龄断奶仔猪肠上皮细胞的保护及修复效应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贾刚 蒋荣川 +2 位作者 晏家友 黄兰 王康宁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78-1486,共9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2(Glucagon-like peptide-2,GLP-2)对28日龄断奶仔猪的肠黏膜上皮细胞(IEC)损伤后增殖、代谢、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理。试验首先采用单因子设计,分别用1.2和2.4 mg.mL-1的β-伴球蛋白对原代培养的断... 本研究旨在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2(Glucagon-like peptide-2,GLP-2)对28日龄断奶仔猪的肠黏膜上皮细胞(IEC)损伤后增殖、代谢、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理。试验首先采用单因子设计,分别用1.2和2.4 mg.mL-1的β-伴球蛋白对原代培养的断奶仔猪肠上皮细胞进行攻毒,通过测定细胞增殖、代谢及凋亡的变化而建立细胞损伤模型;然后再采用2×3因子设计,考察添加不同浓度的GLP-2(1×10-9、1×10-8、1×10-7mol.L-1)对致敏的肠上皮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β-伴球蛋白攻毒,细胞MTT OD值显著降低(P<0.05),细胞蛋白质沉积量和细胞总蛋白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胞外LDH活力极显著增加(P<0.01),Na+-K+-ATP酶活力显著(P<0.05)或者极显著(P<0.01)降低,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酶活力极显著(P<0.01)升高;使用β-伴球蛋白攻毒的同时添加不同浓度的GLP-2,细胞MTT OD值、细胞蛋白质沉积量、细胞总蛋白含量和Na+-K+-ATP酶活力均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升高,且随着GLP-2浓度的增加而升高,而胞外LDH活力则随着GLP-2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P<0.05或P<0.01),caspase-3酶活力极显著(P<0.01)降低。提示β-伴球蛋白对断奶仔猪小肠上皮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完整性有不利影响,而GLP-2能够减轻或者避免β-伴球蛋白对断奶仔猪小肠上皮细胞的不利影响,这种效应可能是通过调节细胞Na+-K+-ATP酶、caspase-3等的活力变化并影响细胞代谢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高血糖素样肽-2 β-伴球蛋白 断奶仔猪 肠上皮细胞 增殖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聚氰酸和三聚氰胺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及其组织残留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亮 丁雪梅 +2 位作者 张克英 白世平 吴彩梅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19-1026,共8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三聚氰酸(cyanuric acid,CYA)和/或三聚氰胺(melamine,MEL)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及其在血浆、组织中的残留。试验采用2×5两因子设计,1 200只1日龄科宝500肉鸡公雏随机分为10个处理,每个处理...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三聚氰酸(cyanuric acid,CYA)和/或三聚氰胺(melamine,MEL)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及其在血浆、组织中的残留。试验采用2×5两因子设计,1 200只1日龄科宝500肉鸡公雏随机分为10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CYA设5个水平:0、10、20、33.3和50 mg/kg,MEL设2个水平:0和100 mg/kg。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CYA对肉鸡体重、体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及料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单独添加10-50 mg/kg CYA对肉鸡21 d体重、1-21 d体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有不利影响(P〉0.05)。CYA和/或MEL未影响肉鸡对饲粮粗蛋白质、钙和磷的利用率(P〉0.05),但50 mg/kg CYA显著降低饲粮总能利用率(P〈0.05)。饲粮添加CYA和/或MEL可在肉鸡血浆、肾脏检出CYA残留;所有处理肉鸡肌肉、肝脏、肾脏中均检出MEL残留,二者联合添加增加了肉鸡组织中MEL的残留量。由此可知,饲粮单独添加CYA10-50 mg/kg对幼龄肉鸡生长性能有不利影响,50 mg/kg CYA显著降低饲粮总能利用率;饲粮添加CYA和/或MEL可在肉鸡组织中检出CYA和MEL,联合添加增加组织中MEL残留量,二者比例影响MEL残留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酸 三聚氰胺 肉鸡 生长性能 养分利用率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对蛋鸡毒性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定华 白世平 +2 位作者 张克英 丁雪梅 吴彩梅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27-1034,共8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中单独添加三聚氰胺(melamine,MEL)或与三聚氰酸(cyanuricacid,CYA)合用对蛋鸡健康的影响。将126只78周龄罗曼粉壳蛋鸡随机分为7个组,每组9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鸡。组1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组2-4分别饲喂在基础...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中单独添加三聚氰胺(melamine,MEL)或与三聚氰酸(cyanuricacid,CYA)合用对蛋鸡健康的影响。将126只78周龄罗曼粉壳蛋鸡随机分为7个组,每组9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鸡。组1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组2-4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MEL 5、15和30 mg/kg的饲粮,组5-7分别饲喂在组2-4的饲粮中添加CYA 1.667、5和10 mg/kg的饲粮,以保持MEL和CYA比例为3∶1。试验期35 d。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MEL和CYA显著影响21 d血清尿酸(UA)含量(P〈0.05),且MEL与CYA合用时UA含量高于单独添加MEL时;组织切片观察表明,MEL对肝脏影响较小,对肾脏有不同程度的损伤;MEL和CYA合用加剧了肝脏和肾脏损伤,分别表现为肝细胞排列紊乱、肝索结构不清、肝细胞浆中有数量较多的不规则或近圆形空泡,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水泡变性,部分肾小球轻度充血。2)停止饲喂含MEL和CYA饲粮7 d后,血清UA含量接近对照组水平,肝脏和肾脏无明显病变。结果表明,饲粮中单独添加5-30 mg/kg MEL或与1.667-10 mg/kg CYA合用造成蛋鸡肝脏和肾脏损伤;合用的毒性大于单独添加;停止饲喂含MEL和CYA饲粮7 d后,可消除二者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胺 三聚氰酸 蛋鸡 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量水平和来源对后备母猪卵母细胞质量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7
10
作者 王延忠 吴德 +3 位作者 徐盛玉 周东胜 周平 谭现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671-1678,共8页
选择初始体质量(59±4.2)kg的长白×大白杂交母猪54头,采用3×2试验设计,研究日粮能量水平和来源对后备母猪卵泡发育和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以及排卵前卵丘-卵母细胞复合物(COCs)中生长分化因子-9(GDF-9)、骨形态发生蛋白-15(BM... 选择初始体质量(59±4.2)kg的长白×大白杂交母猪54头,采用3×2试验设计,研究日粮能量水平和来源对后备母猪卵泡发育和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以及排卵前卵丘-卵母细胞复合物(COCs)中生长分化因子-9(GDF-9)、骨形态发生蛋白-15(BMP-15)、促黄体素受体(LHR)、促卵泡素受体(FSHR)mRNA表达的影响。3个能量水平分别为NRC推荐能量需要的87.5%、100%和112.5%;每个能量水平分别以淀粉和油脂为主要能量来源。试验母猪在第2个发情期的第19天屠宰。结果表明:随能量水平升高,大卵泡数增多(P<0.05),能量来源对卵泡数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高能量水平下卵丘扩散程度(P<0.05)和卵母细胞成熟的比例最高(P<0.01),能量来源对卵丘扩散程度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淀粉组卵母细胞成熟的比例高于油脂组(P<0.05);基因分析表明,饲喂低能量水平组的GDF-9和BMP-15 mRNA的表达量最高(P<0.05),淀粉组上调GDF-9 mRNA的表达(P<0.05),能量来源对BMP-15 mRNA表达影响差异不显著;各处理小卵泡的卵丘-卵母细胞复合物中GDF-9和BMP-15 mRNA表达量高于大卵泡(P<0.01);高能量水平组的LHR和FSHR mRNA表达量最高(P<0.05),能量来源对大卵泡卵丘-卵母细胞复合物中FSHR mRNA表达无显著影响,淀粉组上调LHR mRNA表达(P<0.05)。研究表明,提高日粮能量水平增加母猪排卵前大卵泡数量和卵母细胞成熟的比例,以淀粉为能量来源对卵泡数量没有显著影响,但提高了卵母细胞成熟的比例;能量影响卵泡数量和卵母细胞成熟可能与GDF-9、BMP-15和LHRF、SHR 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水平 能量来源 后备母猪 卵母细胞质量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量水平和来源对后备母猪血液代谢产物、激素分泌及卵泡液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周东胜 吴德 +3 位作者 卓勇 王延忠 谭现义 周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83-690,共8页
选取54头体质量(59±4.2)kg的长白×大白杂交母猪,采用3×2因子设计,研究日粮能量水平和来源对血液代谢产物、激素分泌及卵泡液成分的影响。3个能量水平分别为NRC推荐能量需要的87.5%、100%和112.5%;各能量水平下分别添加... 选取54头体质量(59±4.2)kg的长白×大白杂交母猪,采用3×2因子设计,研究日粮能量水平和来源对血液代谢产物、激素分泌及卵泡液成分的影响。3个能量水平分别为NRC推荐能量需要的87.5%、100%和112.5%;各能量水平下分别添加淀粉和油脂。第2个发情期开始后的第18和19天分别收集血样和卵泡液。结果表明,能量水平对血液中葡萄糖、甘油三酯等代谢产物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能量来源对血液中葡萄糖浓度无显著影响(P>0.05),但日粮中添加脂肪极显著提高了血液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浓度(P<0.01)。高能组血液中食后胰岛素浓度曲线下面积(Ins AUC)、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瘦素(Leptin)浓度显著高于低能组(P<0.05),淀粉和脂肪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提高能量水平显著增加促黄体素(LH)的脉冲分泌(P<0.05),日粮中添加脂肪显著提高血液中雌二醇(E2)浓度(P<0.05)。随能量水平提高,显著增加大卵泡数和卵泡液中IGF-Ⅰ、E2浓度(P<0.05),能量来源对大卵泡数和卵泡液成分影响不显著(P>0.05)。由结果分析可知,日粮提高能量水平促进血液中代谢激素IGF-Ⅰ、LH的分泌并增加大卵泡数及卵泡液中IGF-Ⅰ和E2浓度,日粮中添加脂肪提高血液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浓度并促进雌激素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水平和来源 后备母猪 代谢产物 激素分泌 卵泡液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应激对仔猪肠道发育及胰高血糖素样肽-2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车炼强 张克英 +1 位作者 丁雪梅 陈代文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76-682,共7页
通过2个试验研究了断奶仔猪胰高血糖素样肽-2(GLP-2)分泌规律和免疫应激对断奶仔猪肠道发育及GLP-2分泌的影响。试验1研究表明,仔猪断奶厌食降低了GLP-2的分泌,而随着采食量的恢复GLP-2分泌增加。试验2研究发现,免疫应激导致仔猪... 通过2个试验研究了断奶仔猪胰高血糖素样肽-2(GLP-2)分泌规律和免疫应激对断奶仔猪肠道发育及GLP-2分泌的影响。试验1研究表明,仔猪断奶厌食降低了GLP-2的分泌,而随着采食量的恢复GLP-2分泌增加。试验2研究发现,免疫应激导致仔猪采食量急剧下降(P〈0.01),并使全身免疫系统活化;同时,试验前期(0-4 d)GLP-2分泌受免疫应激的影响而显著下降(P〈0.05),并影响了仔猪肠道形态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和肠黏膜乳糖酶、蔗糖酶的活性。免疫应激条件下仔猪肠道黏膜杯状细胞数量也有下降的趋势。结果表明,免疫应激造成仔猪采食量下降和全身免疫系统活化,并引起GLP-2分泌不足,从而影响肠道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奶仔猪 免疫应激 胰高血糖素样肽-2 肠道发育 采食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添加脂肪酶对肉鸡生长性能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13
13
作者 马卿山 丁雪梅 +3 位作者 白世平 曾秋凤 罗玉衡 张克英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447-2458,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能饲粮中添加脂肪酶对肉鸡生长性能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试验分为前期(1 ~21 d)、后期(22 ~42 d)2个阶段,并采用2×2+1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分别为正对照(PC,饲粮能量前期12.13MJ/kg,后期12.76 MJ/kg)、负对照...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能饲粮中添加脂肪酶对肉鸡生长性能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试验分为前期(1 ~21 d)、后期(22 ~42 d)2个阶段,并采用2×2+1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分别为正对照(PC,饲粮能量前期12.13MJ/kg,后期12.76 MJ/kg)、负对照1(NCl,饲粮能量在PC基础上降低210kJ/kg)和负对照2(NC2,饲粮能量在PC基础上降低420kJ/kg),以及在NC1和NC2基础上添加200 g/t脂肪酶(1 000 U/kg脂肪酶),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22只鸡.结果表明:1)与PC相比,NC1 22~42 d料重比(F/G)有提高趋势(P<0.10),屠宰率及全净膛率显著降低(P<0.05);NC2 42 d体重(BW)、22 ~42 d和1~42 d体增重(BWG)有降低趋势(P<0.10),22~42 d F/G有提高趋势(P<0.10),1~21 d及1~42 d F/G显著提高(P<0.05),表观代谢能(AME)显著降低(P<0.05).2)与负对照相比,NC1+脂肪酶有提高半净膛率和粗脂肪(EE)表观利用率的趋势(P<0.10);NC2+脂肪酶有降低1~21 d F/G、提高EE表观利用率的趋势(P<0.10).3)NCl+脂肪酶和NC2+脂肪酶各阶段BW、BWG、F/G及AME与PC无显著差异(P>0.05),各处理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双因素分析显示,脂肪酶有提高42 d BW、22 ~42 d和1~ 42 d BWG及干物质表现利用率的趋势(P<0.10),显著降低了22~42 d和1~42 d F/G(P <0.05),有降低1~21 dF/G的趋势(P<0.10),显著提高了EE表观利用率(P<0.05).由此可知,饲粮能量分别降低210和420kJ/kg后,不同程度降低了肉鸡后期及全期BW和BWG,提高了各阶段F/G.在低能饲粮中添加1 000 U/kg脂肪酶能够显著改善后期及全期F/G,从而改善肉鸡BW和BWG,且NC2+脂肪酶的效果优于NCl+脂肪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肉鸡 生长性能 养分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鸡蛋中的三聚氰胺 被引量:7
14
作者 吴彩梅 白洁 +5 位作者 贾刚 张克英 丁雪梅 白世平 陈代文 吴秀群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12-218,共7页
建立采用固相萃取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鸡蛋中三聚氰胺含量的方法。样品采用三氯乙酸和乙酸铅溶液提取,优化样品提取时间、色谱柱及固相萃取柱,最终确定为样品提取20min、采用TC-C18(4.6mm×150mm,5μm)色谱柱和PCX固相萃取柱。... 建立采用固相萃取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鸡蛋中三聚氰胺含量的方法。样品采用三氯乙酸和乙酸铅溶液提取,优化样品提取时间、色谱柱及固相萃取柱,最终确定为样品提取20min、采用TC-C18(4.6mm×150mm,5μm)色谱柱和PCX固相萃取柱。采用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40nm,流动相为乙腈:辛烷磺酸钠-柠檬酸缓冲液(10:90,V/V),流速1.0mL/min,进样量20μL,外标法定量。三聚氰胺在1~50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1),在添加质量浓度为5~20mg/kg范围内,三聚氰胺添加回收率在72.8%~87.6%,RSD(n=6)为1.5%~4.0%,最低检测限为0.54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胺 高效液相色谱 固相萃取 鸡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中短期内单独及混合添加高水平燕麦β-葡聚糖和微晶纤维素对小鼠生长性能、器官指数和粪便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玲 陈代文 +7 位作者 余冰 何军 虞洁 罗钧秋 毛湘冰 黄志清 郑萍 罗玉衡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407-2415,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短期内单独及混合添加高水平燕麦β-葡聚糖和微晶纤维素(MCC)对小鼠生长性能、器官指数、粪便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选取36只健康的体重为(17.95±0.95)g的BALB/c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ON组),饲粮不...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短期内单独及混合添加高水平燕麦β-葡聚糖和微晶纤维素(MCC)对小鼠生长性能、器官指数、粪便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选取36只健康的体重为(17.95±0.95)g的BALB/c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ON组),饲粮不含燕麦β-葡聚糖和微晶纤维素;葡聚糖组(G组),饲粮含28%燕麦β-葡聚糖;MCC组(M组),饲粮含20%M CC;混合组(GM组),饲粮含14%燕麦β-葡聚糖和10%M CC。试验期为21 d。结果显示:1)各组小鼠全期(第1~21天)平均日增重(ADG)差异不显著(P>0.05),而全期平均日采食量(ADFI)则差异显著(P<0.05),表现为G组<M组<GM组<CON组。2)各组小鼠脾脏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各纤维添加组(G组、M组、GM组)与CON组小鼠附睾脂肪垫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但G组和M组小鼠附睾脂肪垫指数均显著低于GM组(P<0.05)。3)试验第4天和第7天,G组小鼠粪便细菌香农-威纳指数显著低于CON组(P<0.05)。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图谱聚类分析显示,试验第13天、第17天时,各组小鼠粪便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明显,各组样品在进化树上各自聚类。由此可见,在小鼠饲粮中短期单独或混合添加高水平燕麦β-葡聚糖和MCC均可降低小鼠的ADFI,但不影响小鼠的ADG和脾脏指数;燕麦β-葡聚糖和MCC混合添加比单独添加更能促进小鼠附睾脂肪的沉积;高水平燕麦β-葡聚糖可降低小鼠粪便细菌的多样性;燕麦β-葡聚糖和MCC的添加均可改变小鼠粪便微生物区系,暗示小鼠后肠可能存在特异性利用这2种纤维的核心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Β-葡聚糖 微晶纤维素 BABL/C小鼠 生长性能 器官指数 粪便微生物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非淀粉多糖复合酶在肉鸡玉米-豆粕型饲粮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冬群 丁雪梅 +4 位作者 白世平 罗玉衡 王建萍 曾秋凤 张克英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459-2473,共15页
本文旨在研究低能量水平的玉米-豆粕型饲粮中添加不同非淀粉多糖(NSP)复合酶对肉鸡生长性能、消化道生理、屠宰性能、肠道微生物数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以确定适宜的NSP复合酶.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选取900只1日龄的科宝肉公鸡... 本文旨在研究低能量水平的玉米-豆粕型饲粮中添加不同非淀粉多糖(NSP)复合酶对肉鸡生长性能、消化道生理、屠宰性能、肠道微生物数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以确定适宜的NSP复合酶.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选取900只1日龄的科宝肉公鸡,按体重无差异原则随机分为5个组,正对照组(PC组)饲喂正常能量水平的基础饲粮;负对照组(NC组)饲喂在PC组饲粮的基础上降低270 kJ/kg能量水平的饲粮;NSP复合酶组饲喂在NC组饲粮中分别添加NSP复合酶1(300 g/t)、NSP复合酶2(300 g/t)、NSP复合酶3(500 g/t)的饲粮,每个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鸡.试验分为前期(1 ~21 d)、后期(22 ~42 d)2阶段进行.结果表明:1)与PC组相比,NC组第21天平均体重与1~21 d平均体增重均显著降低(P<0.05),与NC组相比,NSP复合酶组第21天的平均体重与1~21 d的平均体增重均显著提高(P<0.05);与PC组相比,NC组1~21 d和1~42 d的料重比均显著提高(P<0.05),与NC组相比,NSP复合酶组1 ~21 d和1~42 d料重比均显著降低(P<0.05).2)各组间第21和42天的腺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相对重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PC组相比,NC组第21天的肌胃相对重量显著提高(P<0.05),第42天的肌胃相对重量有提高的趋势(P>0.05),添加NSP复合酶后肌胃相对重量均有降低.与PC组相比,NC组第21天的空肠、回肠、盲肠相对长度都有所提高,但只有盲肠相对长度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各组间第42天各肠段相对长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3)与PC组相比,NC组第21天的空肠、回肠绒毛高度均有增加,其中回肠绒毛高度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与PC组相比,NC组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肌层厚度均有增加,NSP复合酶3组的十二指肠肌层厚度显著提高(P<0.05).各组间第42天各段肠道形态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4)与PC组相比,NC组的屠宰性能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NC组相比,NSP复合酶1组和NSP复合酶2组的胸肌率显著增加(P<0.05).5)各组间大肠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差异均不显著(P >0.05);NSP复合酶2组第7天的乳酸杆菌数量显著低于PC组和NC组(P<0.05).6)以PC组利润为100%,与之相比NSP复合酶1组提高的利润幅度最大.从结果中可以看出,在低能量水平玉米-豆粕型饲粮中添加NSP复合酶可显著提高肉鸡前期生长性能,对后期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对肉鸡肠道形态具有改善作用,但对屠宰性能和肠道微生物数量无显著影响,另外添加不同的NSP复合酶可不同程度地提高经济效益.综合考虑,本试验中NSP复合酶1的应用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豆粕型饲粮 非淀粉多糖复合酶 肉鸡 生长性能 消化道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非淀粉多糖复合酶在肉鸡小麦型饲粮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冬群 丁雪梅 +4 位作者 白世平 罗玉衡 王建萍 曾秋凤 张克英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371-2385,共15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能量水平的小麦型饲粮中添加不同非淀粉多糖(NSP)复合酶对肉鸡生长性能、消化道生理、屠宰性能、肠道微生物数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以确定适宜的NSP复合酶.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选取900只1日龄的科宝肉公鸡,按...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能量水平的小麦型饲粮中添加不同非淀粉多糖(NSP)复合酶对肉鸡生长性能、消化道生理、屠宰性能、肠道微生物数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以确定适宜的NSP复合酶.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选取900只1日龄的科宝肉公鸡,按体重无差异原则随机分为5个组,正对照组(PC组)饲喂正常能量水平的基础饲粮;负对照组(NC组)饲喂在PC组饲粮的基础上降低350kJ/kg能量水平的饲粮;NSP复合酶组饲喂在NC组饲粮中分别添加NSP复合酶1(300g/t)、NSP复合酶2(300 g/t)、NSP复合酶3(500 g/t)的饲粮,每个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鸡.试验分为前期(1~21 d)、后期(22 ~42 d)2阶段进行.结果表明:1)各组在试验各阶段的平均体重、平均体增重、平均采食量、料重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PC组相比,NC组平均体重、平均体增重略低(P>0.05),料重比均增加(P>0.05),而添加NSP复合酶后有所改善.2)各组第21和42天的肌胃、腺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相对重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NC组相比,NSP复合酶1组、NSP复合酶2组第21和42天的空肠、回肠相对重量降低(P>0.05),盲肠相对重量提高(P>0.05).各组第21和42天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相对长度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PC组相比,NC组各肠段相对长度(第21天十二指肠相对长度除外)均提高(P>0.05),与NC组相比,NSP复合酶1组、NSP复合酶2组第21和42天的空肠、回肠相对长度均降低(P>0.05).3)试验第21天,与PC组相比,NSP复合酶组十二指肠隐窝深度显著提高(P<0.05),NC组空肠隐窝深度显著提高(P<0.05);各组间各肠段肌层厚度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第42天,与PC组相比,其余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均降低(P>0.05);与NC组相比,添加NSP复合酶后空肠绒毛高度显著降低(P<0.05).4)各组屠宰性能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PC组相比,NC组的腹脂率有所下降(P>0.05),与NC组相比,NSP复合酶3组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均有所提高(P>0.05).5)各组第7、21、42天的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PC组相比,NC组第7、42天大肠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和第7、21、42天双歧杆菌数量有所降低(P>0.05).与NC组相比,NSP复合酶1组、NSP复合酶2组第42天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有所提高(P>0.05).6)以PC组利润为100%,与之相比,NSP复合酶1组提高的利润幅度最大.从结果中可以看出,在小麦型饲粮中降低一定能量水平后添加NSP复合酶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肉鸡生长性能、肠道形态和肠道微生态环境,并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养殖经济效益.综合考虑,本试验中NSP复合酶1的应用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型饲粮 非淀粉多糖复合酶 肉鸡 生长性能 消化道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鸡组织中的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彩梅 白洁 +5 位作者 贾刚 张克英 丁雪梅 白世平 陈代文 吴秀群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85-192,共8页
通过对提取溶剂、净化方法及色谱质谱条件的优化建立鸡组织样品中的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同时测定的HPLC-MS/MS法。样品经乙腈水溶液(70:30,V/V)超声提取,正己烷脱脂,7000r/min离心后取上清液与乙腈(1:1,V/V)混匀,10000r/min离心沉淀蛋白... 通过对提取溶剂、净化方法及色谱质谱条件的优化建立鸡组织样品中的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同时测定的HPLC-MS/MS法。样品经乙腈水溶液(70:30,V/V)超声提取,正己烷脱脂,7000r/min离心后取上清液与乙腈(1:1,V/V)混匀,10000r/min离心沉淀蛋白,过滤后无需净化即可上机测定,大大缩短了样品处理时间。使用MRM模式检测和同位素内标稀释法定量,进一步提高了方法的准确性和定量线性。在1~500ng/mL范围内,目标物的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9);在0.1、1、5mg/kg的添加水平,鸡组织样品三聚氰胺回收率为87.76%~107.89%,三聚氰酸回收率为87.31%~106.05%,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58%~2.78%和1.26%~4.33%;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的检测限(LOD)分别为4ng/g和2ng/g。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合鸡组织中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的确证和定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三聚氰胺 三聚氰酸 鸡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饲料中麦角固醇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秀群 文海浪 吴彩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3期18881-18883,18890,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饲料中麦角固醇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首先确定波长,流动相和流速等色谱条件,然后研究KOH浓度、乙醇与KOH溶液比例、皂化温度和时间对麦角固醇得率的影响,确定最佳皂化条件。[结果]高效液相色谱条件为色谱柱HC-C18...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饲料中麦角固醇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首先确定波长,流动相和流速等色谱条件,然后研究KOH浓度、乙醇与KOH溶液比例、皂化温度和时间对麦角固醇得率的影响,确定最佳皂化条件。[结果]高效液相色谱条件为色谱柱HC-C18(4.6 mm×150.0 mm,5μm),流动相为纯甲醇,流速1.5 ml/min,检测波长281 nm,柱温30℃,进样量10μl;最佳皂化提取条件为KOH质量分数35%,乙醇与KOH溶液加入比例20∶10(V∶V),皂化温度85℃,皂化时间2 h;优化后标准曲线方程为Y=12.541X-7.603,R^2=0.999 69,线性范围为0.550.0 mg/ml;添加水平为2.0,4.8和7.5 mg/kg时,加标回收率为101%105%,RSD为1.6%3.8%(n=5),最低检测限为0.625 mg/kg。[结论]该检测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可靠,适合饲料中麦角固醇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角固醇 高效液相色谱 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脂肪源日粮对大鼠生长及餐后糖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邹芳 余冰 +1 位作者 何军 陈代文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69-776,共8页
通过饲喂不同脂肪源的等营养水平日粮,研究不同种类脂肪对生长期SD大鼠生长及餐后糖脂代谢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将72只体重为60~90 g的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大鼠。6组大鼠分别饲喂无脂纯合型日粮、... 通过饲喂不同脂肪源的等营养水平日粮,研究不同种类脂肪对生长期SD大鼠生长及餐后糖脂代谢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将72只体重为60~90 g的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大鼠。6组大鼠分别饲喂无脂纯合型日粮、普通型日粮和10%玉米油、牛脂、棕榈油及椰子油纯合型日粮。试验分为2个阶段,共28 d。每周称大鼠个体重,第15天及第29天,测糖脂代谢相关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第8天,添加脂肪的纯合日粮组大鼠体重均高于无脂组,玉米油组大鼠体重显著高于牛脂组、棕榈油组及椰子油组(P<0.05);试验第8天、第15天、第22天和第29天,玉米油组的体重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无脂组(P<0.05或P<0.01)。试验第15天,添加脂肪的纯合日粮组大鼠餐后血脂水平均高于无脂组,且牛脂组及棕榈油组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游离脂肪酸均极显著高于无脂组(P<0.01)。试验第15天和第29天,普通日粮及添加脂肪的纯合日粮组血糖水平均高于无脂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玉米油组和椰子油组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水平均显著极显著低于牛脂组及棕榈油组(P<0.05或P<0.01)。结果显示,玉米油的促生长效果优于椰子油、牛脂及棕榈油,且玉米油和椰子油不会升高餐后血脂及血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脂肪 生长 糖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