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营养与仔猪腹泻
1
作者 杨馨雨 车炼强 +1 位作者 陈代文 伍爱民 《中国猪业》 2025年第1期3-11,共9页
仔猪腹泻是养猪业面临的世界难题,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几十亿美元。仔猪的腹泻病受到营养、生理、微生物、环境和管理策略等多种因素影响。铁作为仔猪必需营养素,不仅在维持肠道完整性与健康、预防缺铁性贫血和腹泻等方面起着直接作... 仔猪腹泻是养猪业面临的世界难题,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几十亿美元。仔猪的腹泻病受到营养、生理、微生物、环境和管理策略等多种因素影响。铁作为仔猪必需营养素,不仅在维持肠道完整性与健康、预防缺铁性贫血和腹泻等方面起着直接作用,还能改变肠道微生物的菌群结构,间接影响肠道稳态。肠内适宜的铁水平是仔猪健康的基础,而新生仔猪天生缺铁,因此,为了科学评估膳食补铁剂量,预防仔猪腹泻,有必要全面认识铁元素对宿主和微生物的相互作用。本文总结了仔猪腹泻的机制与类型,从仔猪自身及其肠道微生物2方面回顾了铁元素影响仔猪腹泻的最新发现,将为生猪的精准养殖提供铁在畜牧业中的科学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营养 仔猪 腹泻 肠道微生物 肠道菌群 饲养管理 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感染对仔猪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及营养调控 被引量:7
2
作者 罗钧秋 杜建 +4 位作者 王岚 毛湘冰 何军 余冰 陈代文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87-792,共6页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感染仔猪能够引起仔猪肠道损伤,导致仔猪腹泻脱水甚至死亡,其致病机制主要在于破坏猪小肠黏膜,引起肠道黏膜上皮屏障功能受损,具体主要表现为:TGEV破坏仔猪肠道上皮机械...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感染仔猪能够引起仔猪肠道损伤,导致仔猪腹泻脱水甚至死亡,其致病机制主要在于破坏猪小肠黏膜,引起肠道黏膜上皮屏障功能受损,具体主要表现为:TGEV破坏仔猪肠道上皮机械屏障完整和电解质平衡,扰乱生物菌群结构,降低局部免疫功能。TGEV诱导炎症及先天免疫反应的作用机制主要通过激活维甲酸诱导基因Ⅰ样受体(RLR)和Toll样受体(TLR),使核转录因子(NF-κB)活化,进一步诱导细胞因子和干扰素表达。通过饲粮中添加氨基酸、维生素和中草药等营养调控措施可以达到缓解TGEV损伤肠道屏障功能的目的,为预防及治疗TGEV感染对仔猪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肠道屏障 先天免疫 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出生重对仔猪肝脏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及精氨酸的营养效应 被引量:3
3
作者 田一航 宋毅 +8 位作者 陈代文 余冰 何军 虞洁 毛湘冰 罗玉衡 黄志清 罗钧秋 郑萍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83-389,共7页
【目的】旨在探讨低出生重(LBW)对仔猪肝脏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及饲粮添加精氨酸的营养效应。【方法】试验1选取10头正常出生重(NBW)仔猪和10头LBW仔猪,出生后2~4h内屠宰,比较出生体重对新生仔猪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2选取4日龄的10... 【目的】旨在探讨低出生重(LBW)对仔猪肝脏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及饲粮添加精氨酸的营养效应。【方法】试验1选取10头正常出生重(NBW)仔猪和10头LBW仔猪,出生后2~4h内屠宰,比较出生体重对新生仔猪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2选取4日龄的10头NBW和20头LBW仔猪,NBW仔猪饲喂基础饲粮,LBW仔猪分为两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和添加1.0%L-精氨酸的饲粮,均配制成人工乳,饲喂21d,考察出生体重对哺乳仔猪肝脏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及精氨酸的营养效应。【结果】与NBW新生仔猪相比,LBW新生仔猪肝脏T-SOD和GSH-Px活性显著降低(P<0.05)。饲喂21d后,与NBW仔猪相比,LBW仔猪肝脏ASA和AHR活性显著降低,Nrf2和NQO-1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与LBW仔猪相比,1.0%Arg添加显著提高了LBW仔猪肝脏AHR、T-SOD和GSH-Px的活性,显著降低NQO-1、IL-1β和IL-6的表达量(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LBW仔猪肝脏抗氧化能力较NBW仔猪低,补充1.0%Arg可改善LBW哺乳仔猪肝脏抗氧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出生重仔猪 精氨酸 抗氧化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李糖乳杆菌对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4
作者 唐昱婷 汤加勇 赵华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27-432,共6页
【目的】综述鼠李糖乳杆菌(LGG)对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机制研究进展,为其在畜牧生产应用中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思路。【方法】查阅整理LGG相关文献,总结分析其对肠道的影响机制及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结果】LGG能通过平衡肠道菌... 【目的】综述鼠李糖乳杆菌(LGG)对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机制研究进展,为其在畜牧生产应用中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思路。【方法】查阅整理LGG相关文献,总结分析其对肠道的影响机制及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结果】LGG能通过平衡肠道菌群,维护肠道屏障完整性,调节肠道免疫功能等方式促进肠道健康,并能有效预防和治疗腹泻、促进动物生长等。【结论】LGG作为益生菌应用在畜牧生产上可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李糖乳杆菌 益生菌 肠道屏障功能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添加鼠李糖乳酸杆菌GG对轮状病毒感染的断奶仔猪回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毛湘冰 汤俊 +6 位作者 陈代文 余冰 何军 郑萍 虞洁 罗钧秋 罗玉衡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8-82,91,共6页
【目的】旨在探讨饲粮添加鼠李糖乳酸杆菌GG(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LGG)是否可以缓解轮状病毒(rotav-irus,RV)感染对断奶仔猪回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4头健康的21日龄断奶的"杜×长×大"仔猪,采... 【目的】旨在探讨饲粮添加鼠李糖乳酸杆菌GG(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LGG)是否可以缓解轮状病毒(rotav-irus,RV)感染对断奶仔猪回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4头健康的21日龄断奶的"杜×长×大"仔猪,采用2×2因子试验设计,即LGG处理(添加或不添加109 CFU/kg LGG饲粮)和RV攻毒(灌服轮状病毒或无菌培养液),于试验第15天早上进行RV攻毒。试验期为19 d。【结果】RV攻毒诱导了断奶仔猪腹泻,显著提高了仔猪回肠黏膜中轮状病毒抗体和非结构蛋白4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回肠黏膜的隐窝深度(P<0.05),显著降低了回肠黏膜的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及ZO-1、occludin、mucin 1和mucin 2的表达(P<0.05)。饲粮中添加LGG显著提高了回肠黏膜的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P<0.05),有降低回肠黏膜隐窝深度的趋势(P=0.08),显著提高了回肠黏膜中ZO-1、occludin、mucin 1和mucin 2的表达(P<0.05);并降低了断奶仔猪的腹泻和回肠黏膜中非结构蛋白4含量(P<0.05),显著缓解了RV对回肠黏膜形态结构及ZO-1、occludin、mucin 1和mucin 2表达的影响(P<0.05)。【结论】饲粮添加LGG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RV诱导的断奶仔猪腹泻,而这一作用与其可改善仔猪回肠黏膜屏障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李糖乳酸杆菌GG 断奶仔猪 轮状病毒 回肠黏膜屏障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料膨化和饲料调质制粒对肉兔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蔡景义 廖阔遥 +3 位作者 田刚 陈德林 贾刚 徐君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40-345,共6页
【目的】选择肉兔颗粒饲料生产适宜加工方式,研究原料膨化和饲料调质制粒对肉兔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屠宰性能的影响。【方法】试验采用2×2两因子设计,原料加工为膨化和未膨化,饲料调质制粒分为蒸汽调质制粒和无蒸汽调质制粒... 【目的】选择肉兔颗粒饲料生产适宜加工方式,研究原料膨化和饲料调质制粒对肉兔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屠宰性能的影响。【方法】试验采用2×2两因子设计,原料加工为膨化和未膨化,饲料调质制粒分为蒸汽调质制粒和无蒸汽调质制粒。选择体重相近的104只伊高乐肉兔(918.46 g±6.83 g)随机分配到4个组(每组13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试验期35 d。【结果】①原料膨化显著提高肉兔前期(1~14 d)的平均日增重(ADG)达17.17%(P<0.05),降低料重比(F/G)达16.01%(P<0.05)。蒸汽调质对肉兔生产性能无显著性的影响(P>0.05)。原料膨化且蒸汽调质组肉兔健康风险指数(HRI)显著低于原料未膨化但蒸汽调质组达64.71%(P<0.05)。原料膨化和蒸汽调质对试验后期(15~35 d)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②原料膨化和蒸汽调质处理显著提高肉兔血清总蛋白含量(P<0.05),对血清血糖、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的含量及碱性磷酸酶酶活无显著影响(P>0.05);膨化显著降低血清尿素氮含量(P<0.05)。③原料膨化和蒸汽调质对肉兔全净膛屠宰率、半净膛屠宰率,背最长肌中干物质、灰分和蛋白含量均无显著影响,也无互作效应(P>0.05)。【结论】原料膨化改善了饲料蛋白的利用,提高了肉兔断奶后前期生长性能;蒸汽调质制粒可提高饲料蛋白利用,但对肉兔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无影响。原料膨化且蒸汽调质制粒是兔料生产适宜加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膨化 调质 肉兔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屠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芯和菜籽粕混合物对肉兔生理机能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田刚 陈航 +3 位作者 余冰 谢文梅 王乐成 蔡义民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857-1863,共7页
为研究不同水平玉米芯和菜籽粕混合物替代苜蓿草粉后对生长肉兔血清生化参数、免疫功能和肠道功能的影响,选取120只遗传背景相同、健康的35日龄法国伊拉商品兔,适应7 d后按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A组)饲喂基础饲粮,处理组(B、C... 为研究不同水平玉米芯和菜籽粕混合物替代苜蓿草粉后对生长肉兔血清生化参数、免疫功能和肠道功能的影响,选取120只遗传背景相同、健康的35日龄法国伊拉商品兔,适应7 d后按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A组)饲喂基础饲粮,处理组(B、C和D组)分别用玉米芯和菜籽粕混合物(按质量比1:1混合)替代对照组饲粮中的苜蓿草粉,替代比例为8%、16%和24%。结果表明,3个试验组血清生化参数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各组免疫器官指数无显著差异;血清Ig A含量C组显著高于B组,D组显著高于A、B组,Ig G含量B组显著低于A、C和D组,D组显著高于A、C组,Ig M含量各处理组显著高于对照组。除D组小肠和盲肠指数显著高于A、B和C组外,其余消化器官指数与A组无显著差异。多数盲肠发酵参数差异不显著,仅中期A、D组p H值、氨态氮含量和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B、C组,后期B组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综上,玉米芯和菜籽粕混合物替代饲粮中的苜蓿草粉不会对家兔的生理机能造成明显损害。本研究结果为家兔生产中高效利用玉米芯和菜籽粕等非常规饲料资源提供了基础数据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肉兔 玉米芯 菜籽粕 血清生化参数 免疫功能 肠道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HA对C2C12细胞成脂分化过程中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小玲 黄志清 +1 位作者 刘光芒 吴秀群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3987-3990,共4页
采用胰岛素、地塞米松和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联合诱导C2C12细胞分化为脂肪细胞,诱导分化后加入100 mmol/L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DHA处理8 d后,收集细胞,提取总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脂肪分化相关基因P... 采用胰岛素、地塞米松和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联合诱导C2C12细胞分化为脂肪细胞,诱导分化后加入100 mmol/L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DHA处理8 d后,收集细胞,提取总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脂肪分化相关基因PPARγ、C/EBPα和ADD1转录表达水平。结果表明,C2C12细胞成脂分化时添加DHA能显著上调PPARγ、C/EBPα和ADD1基因的表达,并且联合添加维生素E后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 DHA) C2C12细胞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 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 脂肪细胞定向分化因子1(ADD1) 维生素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纤维源替代部分基础日粮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养分消化率及肠道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赵瑶 张玲 +9 位作者 何俊 陈代文 余冰 何军 黄志清 毛湘冰 郑萍 虞洁 罗钧秋 罗玉衡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33-541,共9页
【目的】研究不同纤维源替代部分基础日粮对猪生长性能、胴体和肉品质、养分消化率及肠道生理的影响。【方法】选用24头杜洛克×长白×约克夏(DLY)生长猪(32.46±0.35 kg),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按体重无差异原则随机分为4个... 【目的】研究不同纤维源替代部分基础日粮对猪生长性能、胴体和肉品质、养分消化率及肠道生理的影响。【方法】选用24头杜洛克×长白×约克夏(DLY)生长猪(32.46±0.35 kg),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按体重无差异原则随机分为4个组:对照组(CON)、15%小麦麸组(WB)、15%豌豆纤维组(PF)、混合纤维源组(7.5%小麦麸+7.5%豌豆纤维,MIX),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为期56天。【结果】①与CON组相比,PF组猪的ADG、ADFI,及MIX组猪的ADFI显著降低(P<0.05)。②与CON组相比,PF、MIX组猪胴体重、屠宰率、眼肌面积,及WB组猪眼肌面积显著降低(P<0.05);与CON、WB组相比,PF组猪背最长肌宰后p H45min和pH24h显著提高(P<0.05)。③与CON组相比,WB组猪能量、DM、CP、NDF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PF组猪能量、CP、NDF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且EE、CF养分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MIX组猪EE、CF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④与CON组相比,PF组猪结肠食糜p H值显著降低(P<0.05),MIX组则有降低趋势(P=0.068),WB、MIX组猪结肠内丙酸百分比显著提高(P<0.05)。【结论】本试验条件下,15%豌豆纤维日粮虽然对猪的生长性能无改善,但可通过提高肌肉宰后pH值改善肉品质,并通过改变后肠发酵方式,降低结肠pH值,改善猪后肠微环境;15%小麦麸日粮不影响猪的生长性能但能改善料肉比;而日粮中添加15%由上述两种纤维组成的混合纤维源,则可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单一纤维源日粮对猪的消化率和肠道生理等方面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猪 日粮纤维 生长性能 胴体和肉品质 养分消化率 肠道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状饲料中小麦粉碎粒度对肉鸡生产性能、消化器官发育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钟丽梅 李东东 +4 位作者 张克英 曾秋凤 白世平 王建萍 丁雪梅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0-107,共8页
【目的】研究粉状饲料中不同小麦粉碎粒度对肉鸡生产性能、消化器官发育及肠道健康的影响。【方法】试验选用385只1日龄健康AA肉公鸡,分为5个处理,小麦分别通过2、4、6、8、10 mm 5种孔径的筛片粉碎成5种粉碎粒度,每个处理7个重复,每个... 【目的】研究粉状饲料中不同小麦粉碎粒度对肉鸡生产性能、消化器官发育及肠道健康的影响。【方法】试验选用385只1日龄健康AA肉公鸡,分为5个处理,小麦分别通过2、4、6、8、10 mm 5种孔径的筛片粉碎成5种粉碎粒度,每个处理7个重复,每个重复11只鸡。试验饲粮为小麦-豆粕型。试验期42 d,分1~21 d和22~42 d两阶段。【结果】结果表明:小麦粉碎粒度对肉鸡平均阶段增重(BWG)和平均阶段采食量(FI)均无显著影响(P>0.05),当小麦粉碎粒度为8和10 mm时,肉鸡的料肉比显著高于其余处理(P<0.05)。小麦粉碎粒度对肉鸡养分利用率和AME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小麦粉碎粒度的增加,肉鸡21 d肌胃指数显著增加,且呈显著的线性相关(P<0.05);21d空肠绒毛高度、黏膜厚度和绒隐比显著增加(P<0.05);空肠杯状细胞光密度值显著增加(P<0.05),21 d呈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42 d呈显著的线性相关;21 d时空肠黏膜claudin1 m RNA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结论】由此可见,在粉状饲粮中,小麦粉碎粒度增加,显著提高肉鸡料肉比;但可促进肌胃发育和空肠形态改善;增加空肠杯状细胞数量和空肠黏膜claudin1m RNA的表达,综合料肉比、空肠形态和空肠黏膜claudin1 m RNA表达的结果考虑在肉鸡粉状饲粮中小麦通过6 mm筛片粉碎时较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粉碎粒度 肉鸡 生产性能 肠道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木聚糖酶组合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血液指标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金俊奇 李彬 +10 位作者 陈代文 余冰 刘延杰 何军 黄志清 毛湘冰 郑萍 罗玉衡 罗钧秋 阎辉 虞洁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08-412,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木聚糖酶组合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血液指标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体重相近(48.68±0.55)kg的健康“杜×长×大”生长育肥猪75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对照组饲喂玉米... 【目的】研究不同木聚糖酶组合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血液指标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体重相近(48.68±0.55)kg的健康“杜×长×大”生长育肥猪75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处理组在基础日粮上添加0.04%木聚糖酶组合,处理组1黑曲霉木聚糖酶、处理组2黑曲霉木聚糖酶+阿魏酸酯酶、处理组3黑曲霉木聚糖酶+呋喃糖苷酶、处理组4黑曲霉木聚糖酶+阿魏酸酯酶+呋喃糖苷酶,试验期29 d。【结果】各处理组生产性能和血液指标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1总能、粗脂肪、磷和钙的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不同木聚糖酶组合对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无改善作用,但0.04%黑曲霉木聚糖酶可以提高养分消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育肥猪 木聚糖酶 生长性能 血液指标 养分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添加白藜芦醇对低出生重哺乳仔猪肝脏氧化还原状态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浩 陈代文 +7 位作者 余冰 何军 虞洁 毛湘冰 罗玉衡 黄志清 罗钧秋 郑萍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1-197,共7页
【目的】通过研究白藜芦醇(RES)对低出生重(LBW)哺乳仔猪机体氧化还原状态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探讨RES改善LBW哺乳仔猪氧化还原状态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体况接近、产期一致和胎次相近的初产母猪所产仔猪,4日龄时,选取20头LBW(BW:1.... 【目的】通过研究白藜芦醇(RES)对低出生重(LBW)哺乳仔猪机体氧化还原状态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探讨RES改善LBW哺乳仔猪氧化还原状态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体况接近、产期一致和胎次相近的初产母猪所产仔猪,4日龄时,选取20头LBW(BW:1.16±0.07 kg)和10头正常出生重(NBW)(BW:2.07±0.10 kg)哺乳仔猪,按体重相近、公母比例一致的原则分为NBWC组(饲喂基础饲粮)、LBWC组(饲喂基础饲粮)和LBW+RES组(基础饲粮添加600 mg/kg RES)三个处理,每个处理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基础饲粮为人工乳,饲养21天。在第22天,屠宰并收集所有试验猪的血清与肝脏样品,检测氧化还原状态与线粒体功能指标。【结果】①与NBW仔猪比较,LBW仔猪肝脏CAT酶活和ATP含量显著下降(P<0.05),肝脏COX I mRNA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②饲粮添加RES显著提高血清和肝脏CAT酶活(P<0.05),显著提高肝脏ATP含量(P<0.05),上调肝脏NRF1的mRNA表达量(P<0.05)。【结论】与NBW仔猪相比,LBW仔猪肝脏抗氧化能力下降,线粒体功能受阻;而饲粮添加600 mg/kg RES显著提高LBW仔猪肝脏抗氧化能力,改善线粒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出生重 哺乳仔猪 白藜芦醇 氧化还原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猪睾丸、附睾及精子中硒蛋白编码基因相对表达量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敏益 汤加勇 +5 位作者 赵华 周建霖 彭希睿 侯竣文 张睿楠 李华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78-483,共6页
【目的】考察公猪生殖系统中硒蛋白编码基因表达情况,初步筛选与其繁殖性能密切相关的硒蛋白编码基因。【方法】采用RT-qPCR技术对成年和半月龄DLY三元杂交公猪的睾丸、附睾及杜洛克公猪的精子进行25个硒蛋白编码基因表达量分析,采用2^(... 【目的】考察公猪生殖系统中硒蛋白编码基因表达情况,初步筛选与其繁殖性能密切相关的硒蛋白编码基因。【方法】采用RT-qPCR技术对成年和半月龄DLY三元杂交公猪的睾丸、附睾及杜洛克公猪的精子进行25个硒蛋白编码基因表达量分析,采用2^(-△△Ct)法计算各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①GPX3和TXNRD2在仔公猪睾丸中显著高表达(P<0.05),GPX6、SELENOM和SELENON在仔公猪附睾中显著高表达(P<0.05);②GPX4、SELENOH、SELENOK、SELENOS、SELENOT、SELENOV、SEPHS2、TXNRD1等8个硒蛋白编码基因在成年公猪睾丸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余样品中表达量(P<0.05);③MSRB1和SELENOI在成年公猪附睾中表达量显著高于仔公猪附睾中表达量(P<0.05)。【结论】在公猪生殖系统中,13个硒蛋白编码基因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2个硒蛋白编码基因表达受性成熟的影响,揭示这些差异表达的硒蛋白编码基因与相应器官生殖功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猪 硒蛋白 睾丸 附睾 精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