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推进动物健康养殖 保障畜产品安全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红宁 《四川畜牧兽医》 2005年第12期8-10,共3页
关键词 畜产品安全 健康养殖 动物 保障 可持续发展 养殖业 生态效益 无公害 优质 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病毒性出血症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夏兰 王红宁 +3 位作者 张昌菊 向菁 徐永莉 余协中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821-824,共4页
兔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它是由兔出血症病毒(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RHDV)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1984年中国首次报道了该病。RHDV曾是兔的一种毁灭性传染病,因给养兔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兔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它是由兔出血症病毒(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RHDV)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1984年中国首次报道了该病。RHDV曾是兔的一种毁灭性传染病,因给养兔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备受养兔业的关注。1989年,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该病正式列为B类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传染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病毒性出血症 基因工程疫苗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兔出血症病毒 VIRUS 传染病 RHDV 经济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白介素的分子生物学和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3
作者 徐永莉 王红宁 +2 位作者 黄勇 张毅 余协中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7年第6期57-60,共4页
白介素(IL)是鸡体内一类重要的细胞因子,在机体的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近几年随着鸡白介素基因(IL-1I、L-2I、L-6I、L-15I、L-18等)相继克隆成功,其分子生物学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也逐步展开。白介素还可以作为免疫治疗剂、免疫增强剂... 白介素(IL)是鸡体内一类重要的细胞因子,在机体的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近几年随着鸡白介素基因(IL-1I、L-2I、L-6I、L-15I、L-18等)相继克隆成功,其分子生物学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也逐步展开。白介素还可以作为免疫治疗剂、免疫增强剂、构建新型基因工程苗等。文章对其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白介素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基因工程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廖娟 王红宁 +2 位作者 黄勇 周生 田浪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基因工程疫苗 接触性传染病 结构蛋白 冠状病毒 病毒粒子 蛋白组成 S1蛋白 中和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无血凝性兔出血症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衣壳蛋白VP60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田浪 王红宁 +4 位作者 李建文 廖娟 张夏兰 周万蓉 王鸿宾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78-1083,共6页
从临床病料中分离鉴定出1株无血凝性的致病性兔出血症病毒(RHDV),命名为Yaan-1。HA试验测得该毒株原代及经兔体传3代后的肝毒在25℃、37℃和4℃时均无血凝性;但在琼脂扩散试验和对流免疫电泳中均可见分离株与常规RHDV高免血清形成... 从临床病料中分离鉴定出1株无血凝性的致病性兔出血症病毒(RHDV),命名为Yaan-1。HA试验测得该毒株原代及经兔体传3代后的肝毒在25℃、37℃和4℃时均无血凝性;但在琼脂扩散试验和对流免疫电泳中均可见分离株与常规RHDV高免血清形成清晰的沉淀线;电镜观察可见30nm左右的病毒粒子。采用RT-PCR方法将Yaan-1株的衣壳蛋白VP60基因进行了克隆测序,序列分析表明VP60基因序列全长1740bp,编码579个氨基酸,测序结果提交GenBank(注册号为DQ069280),并与世界各国的常规RHDV分离株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核苷酸同源性为90.0%~98.0%,氨基酸同源性为94.1%~99.0%,氨基酸变异多发生在衣壳蛋白C、E区;同时对Yaan-1株的分子量、等电点、疏水性、跨膜区等分子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本研究首次报道了无血凝性RHDV中国分离株,丰富了地方毒株资源,为明确我国地方株的分子流行病学,以及对VP60蛋白分子特征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出血症病毒 无血凝性 衣壳蛋白 VP60基因 序列分析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脂质体、壳聚糖/DNA疫苗免疫效果比较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晓英 王红宁 +3 位作者 黄勇 柳萍 胡慧琼 白天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319-1322,共4页
将制备的禽传染性支气管炎脂质体/DNA疫苗和壳聚糖/DNA疫苗,分别以肌肉注射(i.m)和滴鼻、点眼(i.n)两种途径免疫健康雏鸡,以裸DNA疫苗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仪(FACS)及间接ELISA分别对免疫鸡外周血中CD4^+、CD8^+T淋巴细... 将制备的禽传染性支气管炎脂质体/DNA疫苗和壳聚糖/DNA疫苗,分别以肌肉注射(i.m)和滴鼻、点眼(i.n)两种途径免疫健康雏鸡,以裸DNA疫苗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仪(FACS)及间接ELISA分别对免疫鸡外周血中CD4^+、CD8^+T淋巴细胞数及特异性IBV血清抗体IgG的动态变化进行检测,并于免疫后35d进行攻毒,结果显示:(1)CD4^+T淋巴细胞数,所有试验组在免疫后1~3周左右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各试验组间,脂质体/DNA疫苗肌肉注射途径在免疫后10d后高于壳聚糖/DNA疫苗,但仅在第15天差异显著(P〈0.05),而滴鼻、点眼途径则相反;(2)所有试验组CD8^+T淋巴细胞数仅在免疫后第15天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各试验组间无显著差异;(3)所有组间特异性IBV血清抗体IgG动态变化差异不显著;攻毒后脂质体/DNA疫苗肌肉注射组无鸡只死亡,其他试验组有4%或8%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2%)。由此可见,脂质体和壳聚糖均为DNA疫苗良好的佐剂或载体,且脂质体/DNA疫苗肌肉注射的免疫效果优于壳聚糖/DNA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 DNA疫苗 脂质体 壳聚糖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AIBk株全基因组的分段克隆、测序及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周生 王红宁 +2 位作者 唐梦君 黄勇 柳萍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2-77,共6页
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IBV基因组序列,经多重比较后设计19对引物,用RT-PCR方法对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致肾病变型分离株SAIBk株的全基因组进行了分段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测序结果表明:SAIBk株基因组序列全长27520 bp,A+T的含量占6... 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IBV基因组序列,经多重比较后设计19对引物,用RT-PCR方法对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致肾病变型分离株SAIBk株的全基因组进行了分段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测序结果表明:SAIBk株基因组序列全长27520 bp,A+T的含量占61.74%,具有典型的冠状病毒基因组结构。基因组内碱基的插入和缺失主要分布在3 220-3470位、20560-20810位、25310-25600位和27150—27220位。与GenBank上公布的5株IBV基因组序列Beaudette、Mass41、Ca199、BJ、KQ6的同源率分别为87.2%、87.6%、87.2%、85.6%和87.5%。SAIBk株基因组不同区域的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3'UTR和5'UTR是基因组中最为保守的区域,同源率在90.9%~97.7%,而S1基因是基因组中变异最大的区域,同源率在74.8%~83.2%。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SAIBk株与国内分离株S14、LX4、BJ的亲缘关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致肾病变型 基因组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熊猫源大肠杆菌的分离 鉴定和耐药性检测 被引量:7
8
作者 曾瑜虹 王红宁 +3 位作者 刘立 谢波 杨鑫 封浪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圈养大熊猫 大肠杆菌病 分离鉴定 耐药性 检测 野生动物园 抗生素治疗 低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化猪场繁殖障碍性疾病的血清学调查 被引量:5
9
作者 罗宗刚 王红宁 +5 位作者 黄勇 柳萍 田国宝 杨鑫 罗昊 张安云 《养猪》 2006年第2期33-36,共4页
此试验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规模化猪场的1498份猪血清进行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猪伪狂犬病(PR)、猪细小病毒病(PP)、猪日本乙型脑炎(JE)、猪瘟(HC)以及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的抗体检测。检测结果表明,猪瘟免疫... 此试验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规模化猪场的1498份猪血清进行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猪伪狂犬病(PR)、猪细小病毒病(PP)、猪日本乙型脑炎(JE)、猪瘟(HC)以及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的抗体检测。检测结果表明,猪瘟免疫抗体的阳性率为69.0%(156/226);猪细小病毒病、猪日本乙型脑炎和猪伪狂犬病免疫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79.9%(175/219)、87.2%(191/219)和74.8%(217/290);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免疫抗体的阳性率为58.8%(67/114),未免疫抗体的阳性率达61.5%(150/244);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未免疫抗体的阳性率为66.7%(98/147)。结果表明,引起繁殖障碍的疾病中,猪细小病毒病、猪日本乙型脑炎和猪伪狂犬病的免疫效果较好;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免疫效果较差,并与猪圆环病毒病困扰某些猪场。根据检测结果,提出了相应的防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化猪场 繁殖障碍性疾病 EusA 抗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规模化养殖主要病原菌耐药性检测及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红宁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2年第9期12-15,共4页
随着畜禽规模化养殖业的发展,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巴氏杆菌等已成为畜禽规模化养殖场的主要病原菌,由这些病原菌引起的疾病已成为畜禽规模化养殖中的常见多发病.国内外研究表明,由于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使主要病原菌产生了... 随着畜禽规模化养殖业的发展,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巴氏杆菌等已成为畜禽规模化养殖场的主要病原菌,由这些病原菌引起的疾病已成为畜禽规模化养殖中的常见多发病.国内外研究表明,由于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使主要病原菌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在美国,1995年约有90%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Vasil-M(斯洛伐克)(1998)研究发现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31.3%,大肠杆菌对土霉素的耐药率为2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 病原菌耐药性 检测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