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RISPR-Cas13a检测技术在冬季多发猪病毒性腹泻病原检测中的应用
1
作者 段佳琪 吴放 +1 位作者 徐志文 朱玲 《四川农业科技》 2025年第4期60-63,共4页
猪腹泻病毒(如PEDV、TGEV、PDCoV和PoRV)在冬季高发,严重威胁养殖业。传统检测方法设备昂贵,操作复杂,而CRISPR-Cas13a结合RAA等温扩增技术,提供了快速、灵敏、低成本的解决方案,适合现场应用。该技术在病毒感染早期即可检测多种病原体... 猪腹泻病毒(如PEDV、TGEV、PDCoV和PoRV)在冬季高发,严重威胁养殖业。传统检测方法设备昂贵,操作复杂,而CRISPR-Cas13a结合RAA等温扩增技术,提供了快速、灵敏、低成本的解决方案,适合现场应用。该技术在病毒感染早期即可检测多种病原体,特别适用于资源有限的环境,其高效筛查能力为疫情防控和管理提供支持,减少经济损失,保障养殖安全。未来,该技术通过优化有望在病原检测中发挥更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腹泻病毒 CRISPR-Cas13a RA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PCR技术在动物疫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2
作者 曹洪志 颜其贵 +3 位作者 郭万柱 樊汶樵 肖雪 李成贤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5-47,共3页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已经建立20余年.在这20多年里.它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各个领域.已经显示出了强大的工具性作用和旺盛的生命力。PCR技术的广泛应用同时也带动了自身的发展.而PCR的发展又产生...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已经建立20余年.在这20多年里.它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各个领域.已经显示出了强大的工具性作用和旺盛的生命力。PCR技术的广泛应用同时也带动了自身的发展.而PCR的发展又产生了一些新的应用.多重PCR技术就是其中之一。在疾病的诊断方面.人们一直在梦想寻找一种高度特异、敏感和简便的方法能同时将需要鉴别诊断的疾病一次性地得到确诊.多重PCR技术的出现。无疑使之成为了可能。它不仅使疾病在分子水平上得到了确诊.而且在类症鉴别上具有其他诊断方法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PCR技术 疫病诊断 应用 聚合酶链式反应 动物 生命科学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DGGE技术在动物胃肠道菌群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徐博文 张琦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5-57,共3页
动物胃肠道内定居着种类和数量庞大的微生物群,胃肠道微生物区系对宿主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研究发现,附殖在人和动物消化道内的大量微生物,形成复杂而动态平衡的微生物区系,这些消化道内微生物区系对宿主的健康和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有... 动物胃肠道内定居着种类和数量庞大的微生物群,胃肠道微生物区系对宿主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研究发现,附殖在人和动物消化道内的大量微生物,形成复杂而动态平衡的微生物区系,这些消化道内微生物区系对宿主的健康和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有着重要的作用[1].当动物胃肠道内菌群失去平衡,就会出现菌群失调,使宿主致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群多样性 胃肠道 DGGE技术 动物 PCR- 肠道微生物区系 应用 微生物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RS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韩国全 郭万柱 陈俊 《四川畜牧兽医》 2006年第1期34-35,共2页
猪生殖与呼吸系统综合征(PRRS)是由PRRSV导致的以母猪繁殖障碍和仔猪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及高死亡率为特征的猪病毒性传染病。持续感染是PRRSV的一大特征,为了防制PRRS和优良种畜的推广熏兽医学者不断努力研制各种分子生物学方法诊断检测... 猪生殖与呼吸系统综合征(PRRS)是由PRRSV导致的以母猪繁殖障碍和仔猪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及高死亡率为特征的猪病毒性传染病。持续感染是PRRSV的一大特征,为了防制PRRS和优良种畜的推广熏兽医学者不断努力研制各种分子生物学方法诊断检测技术。该文就核酸探针杂交、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以及重组蛋白分子诊断技术等在该病的研究应用方面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与呼吸系统综合征 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 临床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株(SA215)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陆 郭万柱 +2 位作者 徐志文 王小玉 王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8-282,共5页
测定了伪狂犬病gE-/gI-/ TK-/ LacZ+基因缺失疫苗株(SA215)的致细胞病变效应、安全性、免疫原性和接种动物抗体消长规律等生物学特性。试验结果显示,该疫苗株能在 Vero细胞上适应生长,并形成典型的蚀斑。其对1日龄仔猪、妊娠母猪、牛、... 测定了伪狂犬病gE-/gI-/ TK-/ LacZ+基因缺失疫苗株(SA215)的致细胞病变效应、安全性、免疫原性和接种动物抗体消长规律等生物学特性。试验结果显示,该疫苗株能在 Vero细胞上适应生长,并形成典型的蚀斑。其对1日龄仔猪、妊娠母猪、牛、羊以及家兔安全,无不良接种反应,接种动物不向外散毒。SA215 疫苗接种猪能抵御高剂量(107 PFU) Fa株强毒感染,攻毒后试验猪的发热期、增重受阻天数、散毒滴度略低于 Bartha株疫苗接种猪,低于对照组猪。SA215接种猪能维持长时间的高水平中和抗体滴度。试验结果表明,SA215 株是一株安全、免疫原性好的疫苗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缺失疫苗 伪狂犬病 种猪 接种 生物学特性研究 强毒感染 增重 SA 滴度 疫苗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株(SA215)某些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陈陆 郭万柱 +2 位作者 徐志文 徐静 王小玉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153-156,共4页
本试验测定了伪狂犬病gE-/gI-/ TK-/ LacZ+基因缺失疫苗株(SA215)的致细胞病变效应、安全性、免疫原性和免疫期等生物学特性。试验结果显示,该疫苗株能在Vero细胞上适应生长,并形成典型的蚀斑。其对1日... 本试验测定了伪狂犬病gE-/gI-/ TK-/ LacZ+基因缺失疫苗株(SA215)的致细胞病变效应、安全性、免疫原性和免疫期等生物学特性。试验结果显示,该疫苗株能在Vero细胞上适应生长,并形成典型的蚀斑。其对1日龄仔猪、怀孕母猪、牛、羊以及家兔安全,无不良接种反应,接种动物不向体外散毒。SA215疫苗接种猪能抵御高剂量(107PFU)Fa株强毒感染,攻毒后试验猪的发热期、增重受阻天数、散毒滴度均低于Bartha株疫苗接种猪,远远低于对照组猪。SA215接种猪能维持长时间的高水平中和抗体滴度,免疫期可达半年以上。试验结果表明,SA215株是一株安全、免疫原性好、免疫期长的疫苗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 基因缺失疫苗株 生物学特性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伪狂犬病重组病毒SA215(A)株的构建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徐志文 郭万柱 +2 位作者 朱玲 王印 王晓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033-1037,共5页
采用磷酸钙转染系统,将伪狂犬病三基因缺失疫苗SA215株DNA与PP63LacZE2 DNA共转染Vero细胞,获得SA215(A)1、SA215(A)2和SA215(A)3等12个重组病毒株。以光生物素标记的HCV E2基因为探针进行初步鉴定后,挑选SA215(A)1株作BamHI酶切和south... 采用磷酸钙转染系统,将伪狂犬病三基因缺失疫苗SA215株DNA与PP63LacZE2 DNA共转染Vero细胞,获得SA215(A)1、SA215(A)2和SA215(A)3等12个重组病毒株。以光生物素标记的HCV E2基因为探针进行初步鉴定后,挑选SA215(A)1株作BamHI酶切和southern转印杂交鉴定,结果表明构建是成功的,将其命名为SA215(A)。直接荧光抗体检测、SDS-PAGE电泳和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结果表明HCV E2基因在重组病毒内获得表达,产生大小约51 ku的囊膜糖蛋白。对SA215(A)株进行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培养特性观察试验表明该毒株可适应Vero、BHK21和鸡胚成纤维细胞等多种细胞,但对不同细胞系表现有一定的差异。SA215(A)株105PFU/mL接种21日龄健康仔猪(伪狂犬病和猪瘟检测阴性),接种后28 d用106PFU的PRV Fa强毒株滴鼻攻毒,42 d用猪瘟SM株血毒1 mL(105MLD/mL)肌肉注射攻击,结果表明接种猪能抵御2次病毒攻击,表明SA215(A)株具有良好免疫原性,是一株优秀的猪瘟、伪狂犬病二价疫苗候选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病毒 猪瘟 伪狂犬病 生物学特性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8
作者 郭杨 陈世界 +1 位作者 郭万柱 李璟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8-82,共5页
荧光定量PCR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实时定量检测特定核酸技术,它是核酸探针技术、荧光共振能量传递技术和PCR技术的有机结合,而荧光探针是荧光定量PCR的核心。荧光定量PCR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定量准确、速度快、全封... 荧光定量PCR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实时定量检测特定核酸技术,它是核酸探针技术、荧光共振能量传递技术和PCR技术的有机结合,而荧光探针是荧光定量PCR的核心。荧光定量PCR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定量准确、速度快、全封闭反应等特点,是对原有PCR技术的革新,扩大了PCR的应用范围。论文综述了FQ-PCR技术的原理、FQ-PCR实时定量检测系统及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定量PCR 荧光探针 检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熊猫轮状病毒CH-1株外衣壳蛋白(VP7)基因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颜其贵 雷燕 +5 位作者 张志和 王成东 阳爱国 王旭 左兰 肖洋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05-710,共6页
为研究大熊猫轮状病毒(Giant Panda Rotavirus,GPRV)CH-1株外衣壳蛋白VP7基因的结构及功能,用MA-104细胞(恒河猴胎猴肾细胞)增殖GPRV,提取总RNA,运用RT-PCR扩增VP7基因,并测序,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其功能,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 为研究大熊猫轮状病毒(Giant Panda Rotavirus,GPRV)CH-1株外衣壳蛋白VP7基因的结构及功能,用MA-104细胞(恒河猴胎猴肾细胞)增殖GPRV,提取总RNA,运用RT-PCR扩增VP7基因,并测序,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其功能,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成功获得了长1042bp的GPRV VP7蛋白基因(GenBank登录号GU188284)。经生物信息学分析,此序列包含1个981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326个氨基酸;预测GPRV VP7蛋白理论相对分子质量为37354.8u,等电点为4.76,半衰期为30h,不稳定系数为26.71,总平均亲水性为-0.015,疏水性介于-2.344~3.567;1—24位氨基酸可能是信号肽序列;跨膜结构分析表明VP7蛋白有2个跨膜区,其N端和C端都位于病毒膜外区;抗原表位预测显示VP7蛋白有12个抗原决定簇;结构预测显示其可能包含2个N-糖基化作用位点,5个蛋白激酶C磷酸化作用位点、4个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作用位点、1个酪氨酸激酶磷酸化作用位点、4个N-豆蔻酰化位点、1个原核膜脂蛋白脂附着点和1个革兰氏阳性球菌表面蛋白‘锚’六肽。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GPRV VP7基因与人A组轮状病毒VP7基因的进化距离最近。本研究成功获得了GPRV VP7基因,为今后研究此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建立该病毒的诊断方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轮状病毒 VP7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伪狂犬病病毒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生物学特性研究(初报) 被引量:33
10
作者 郭万柱 徐志文 +3 位作者 王小玉 程陆 王印 汪铭书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1-3,10,共4页
以伪狂犬病病毒Fa株为起始材料 ,构建的 pp6 3LacZ转移载体质粒与PRVFaDNA经磷酸钙转染 ,在MDBK细胞内同源重组获得PRVFagE-/gI-/LacZ基因缺失株。以PDTK3 - 6 ,5 - 6TK缺失质粒与上述基因缺失株在TK-143细胞内同源重组 ,获得PRV -SA2 1... 以伪狂犬病病毒Fa株为起始材料 ,构建的 pp6 3LacZ转移载体质粒与PRVFaDNA经磷酸钙转染 ,在MDBK细胞内同源重组获得PRVFagE-/gI-/LacZ基因缺失株。以PDTK3 - 6 ,5 - 6TK缺失质粒与上述基因缺失株在TK-143细胞内同源重组 ,获得PRV -SA2 15等三基因缺失株。经核酸杂交证实构建是成功的。生物学特性观察显示 ,该基因缺失株对多种动物安全 ,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有望成为一株优秀的PRV疫苗候选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 基因缺失 疫苗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某些规模化猪场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10
11
作者 舒蕾 万莉 +5 位作者 张琦 马磊 谢智勇 杨映 郭玲 颜其贵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34,共3页
为有效监测四川某地区猪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本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对采自该地区不同区域的8个猪场的70株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分离菌对12种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阿莫西林、红霉素高度耐药,耐药率分别... 为有效监测四川某地区猪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本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对采自该地区不同区域的8个猪场的70株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分离菌对12种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阿莫西林、红霉素高度耐药,耐药率分别为100%、82.86%,敏感性最高的氧氟沙星、头孢唑啉敏感率分别为82.86%、60%,所有菌株耐药性至少3耐,最高达11耐,51.43%呈7耐以上,共39种耐药谱型。由此可见,该地区规模化猪场大肠杆菌耐药程度严重。故筛选有效抗生素,采取必要措施防治此病已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性大肠杆菌 分离鉴定 耐药性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感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2
作者 吴华 郭万柱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8-240,共3页
关键词 猪流感病毒 分子生物学研究 呼吸道疾病 接触传染性 规模化猪场 呼吸困难 群发性 咳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腹泻病猪的猪萨佩罗病毒检测及1B基因序列比较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雨濛 郭博 +6 位作者 徐逸飞 陈瑛琪 蔡瑶 李小璟 龚双燕 徐志文 朱玲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992-1999,共8页
为了解猪萨佩罗病毒(porcine sapelovirus,PSV)的流行及变异情况,采集2015-2016年四川地区12个县市34个猪场共计428份腹泻病料,采用QRT-PCR方法对PSV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在428份病料中,共有114份为PSV阳性,阳性率为26.6%;所检测的34... 为了解猪萨佩罗病毒(porcine sapelovirus,PSV)的流行及变异情况,采集2015-2016年四川地区12个县市34个猪场共计428份腹泻病料,采用QRT-PCR方法对PSV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在428份病料中,共有114份为PSV阳性,阳性率为26.6%;所检测的34个猪场中,共有20个猪场显示PSV阳性,猪场阳性率为58.8%,表明PSV在四川地区普遍存在。此外,对来自不同县市共14份PSV阳性病料1B全基因进行PCR扩增,通过分子克隆,测序,再利用序列分析软件对四川部分地区猪萨佩罗病毒1B基因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14条猪萨佩罗病毒1B基因核苷酸序列及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0.6%~100%和97.1%~100%。遗传进化分析显示,该研究获得的四川株与已知中国株分属于一个大的分支,说明我国猪萨佩罗病毒1B基因序列较为保守,没有发生大的基因变异。所有中国分离株与韩国株、德国株、英国株处在不同分支,又说明我国PSV的流行毒株可能存在独立进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萨佩罗病毒 流行病学调查 1B基因 遗传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2018年四川省猪δ冠状病毒的检测与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冯宇 殷鑫欢 +4 位作者 徐雷 杨晓宇 鲁令华 徐志文 朱玲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59-1062,1071,共5页
为调查猪δ冠状病毒(PDCoV)在四川省的流行情况,本研究对2017年~2018年采集的141份仔猪腹泻病料样品经RT-PCR检测,并对检测为PDCoV的两株病毒进行全基因扩增与序列分析。结果显示,PDCoV的阳性率为4.96%(7/141),且PDCoV与猪流行性腹泻病... 为调查猪δ冠状病毒(PDCoV)在四川省的流行情况,本研究对2017年~2018年采集的141份仔猪腹泻病料样品经RT-PCR检测,并对检测为PDCoV的两株病毒进行全基因扩增与序列分析。结果显示,PDCoV的阳性率为4.96%(7/141),且PDCoV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混合感染阳性率为2.84%(4/141)。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显示两株PDCoV之间的同源性为99.3%,与其它PDCoV病毒株间的同源性为97.6%~99.0%。两株PDCoV均与越南和泰国PDCoV株的同源性最低,而之前发现的四川PDCoVCH/Sichuan/S27株与越南和泰国病毒株有较高的同源性。两株PDCoV的全基因组中均有部分碱基的插入或缺失,包括ORF1ab基因中的9 nt插入和S基因中的3 nt缺失,以及在3’UTR区域的11 nt缺失。遗传进化树分析显示,PDCoV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同时中国PDCoV株呈现出4个小分支,其中两个新PDCoV株与CH/Sichuan/S27位于不同分支,表明PDCoV的基因存在多样性。本研究丰富了PDCoV在中国的分子流行特征及其遗传进化规律,为后续PDCoV的病毒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δ冠状病毒 流行 全基因 遗传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病毒四川分离株E2基因的分子克隆、原核表达及免疫学活性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韩国全 郭万柱 +4 位作者 林华 王利娜 张博 陈弟诗 陈杨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5-71,共7页
分子克隆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四川分离株E2基因,并对其进行原核表达及免疫学活性分析。PK-15细胞培养增殖CSFV四川分离株提取总RNA,运用RT-PCR扩增E2基因,定向克隆构建原核重组表达载体,转化E.coli Rosetta-gami... 分子克隆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四川分离株E2基因,并对其进行原核表达及免疫学活性分析。PK-15细胞培养增殖CSFV四川分离株提取总RNA,运用RT-PCR扩增E2基因,定向克隆构建原核重组表达载体,转化E.coli Rosetta-gami-TM(DE3)plysS,IPTG诱导表达,SDS-PAGE检测蛋白表达,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达蛋白的免疫学活性。试验结果表明,成功克隆了E2基因,共1119 bp,包含有编码E2蛋白的完整序列,编码373个氨基酸;成功构建了CS-FVE2基因完整阅读框、主要抗原区原核表达载体pET-E2(pe)、pET-mE2(pe);蛋白质电泳结果显示,成功表达出约45.32、28.49 ku两目的蛋白,而且表达的E2(pe)、mE2(pe)融合蛋白均能被CSFV阳性血清所识别,具有良好的免疫学反应活性。因此,本试验成功获得CSFV四川分离株E2基因,表达出具有生物学活性的E2(pe)、mE2(pe)融合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四川分离株 E2基因 原核表达 免疫学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细小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6
作者 陈进会 郭万柱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5年第8期34-37,共4页
近年来,随着猪细小病毒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各种新型疫苗的成功研制,为猪细小病毒病的防制带来希望。但目前为止猪细小病毒的检测技术以传统方法为主,大量研究发现猪细小病毒常与其他病原微生物混合感染,为了根除本病,必须提高... 近年来,随着猪细小病毒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各种新型疫苗的成功研制,为猪细小病毒病的防制带来希望。但目前为止猪细小病毒的检测技术以传统方法为主,大量研究发现猪细小病毒常与其他病原微生物混合感染,为了根除本病,必须提高诊断和防疫水平。文章就该病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细小病毒 抗原 抗体 诊断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规模化猪场猪瘟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0
17
作者 徐凯 徐志文 +3 位作者 郭万柱 华丽 朱玲 王印 《养猪》 2010年第2期65-67,共3页
本研究以四川省13个规模化猪场为调查对象,随机采集经产母猪、后备母猪、公猪以及仔猪的扁桃体样品和血样各862份,进行猪瘟抗原和抗体的检测。扁桃体检测结果显示,13个猪场猪瘟抗原阳性率从1.78%到14.5%不等,平均为6.62%;血清检测结果显... 本研究以四川省13个规模化猪场为调查对象,随机采集经产母猪、后备母猪、公猪以及仔猪的扁桃体样品和血样各862份,进行猪瘟抗原和抗体的检测。扁桃体检测结果显示,13个猪场猪瘟抗原阳性率从1.78%到14.5%不等,平均为6.62%;血清检测结果显示,猪瘟抗体阳性率平均为68.1%,最高为86.7%,最低为20%。结果表明,各场免疫水平相差较大,平均阳性率低于70%的国家标准,猪瘟带毒现象在四川省内规模化猪场普遍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 流行病学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白细胞介素-15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骆爱芳 郭万柱 +1 位作者 宋振辉 韩国全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7年第10期37-40,共4页
参照GenBank登录的猪白细胞介素-15(IL-15)基因序列自行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运用RT-PCR技术从由刀豆蛋白A(ConA)诱导培养的荣昌猪外周血淋巴细胞扩增出猪IL-15基因的完整CDS序列,全长489 bp。同源比对结果表明,荣昌猪IL-15基因与已公布的... 参照GenBank登录的猪白细胞介素-15(IL-15)基因序列自行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运用RT-PCR技术从由刀豆蛋白A(ConA)诱导培养的荣昌猪外周血淋巴细胞扩增出猪IL-15基因的完整CDS序列,全长489 bp。同源比对结果表明,荣昌猪IL-15基因与已公布的2个猪种IL-15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均为99.4%,与哺乳动物的同源性较高,与鸡的同源性较低。密码子偏爱性分析显示,荣昌猪IL-15基因在密码子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偏爱性;分子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其与人及哺乳动物IL-15基因的进化关系较近,而与禽类鸡的IL-15基因进化距离较远;结构域预测分析显示其与人的IL-15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可能在功能上有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荣昌猪 猪IL-15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PPV与PCV2的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6
19
作者 徐君 郭万柱 +2 位作者 陈杨 徐志文 王小玉 《中国兽药杂志》 2012年第4期44-47,共4页
从四川省21个规模化猪场采集样品273份,利用PCR方法检测并分析了猪细小病毒和猪圆环病毒的感染及混合感染情况,结果共检出PPV病原阳性样品47份(占17.22%);PPV阳性猪场8个(占38.1%);种猪的感染率较高,仔猪感染率相对较低;检出PCV2病原阳... 从四川省21个规模化猪场采集样品273份,利用PCR方法检测并分析了猪细小病毒和猪圆环病毒的感染及混合感染情况,结果共检出PPV病原阳性样品47份(占17.22%);PPV阳性猪场8个(占38.1%);种猪的感染率较高,仔猪感染率相对较低;检出PCV2病原阳性样品143份(占52.38%),PCV2阳性猪场18个(占85.7%);PCV2感染随猪年龄的增长而升高;检出PPV和PCV2混合感染样品29份(占10.62%);同时存在PPV和PCV2的猪场6个(占28.7%),混合感染主要集中在母猪和保育仔猪阶段。仅有3个猪场未检出PPV和PCV2病原,占14.3%。该结果说明PPV与PCV2及其混合感染在四川省流行广泛,对养殖业构成了较严重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细小病毒 猪圆环病毒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鸭瘟病原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4
20
作者 彭广能 郭万柱 程安春 《四川畜牧兽医》 2000年第6期18-20,共3页
用 9~ 1 0日龄鸭胚和血清交叉中和试验从四川省七个疑似鸭瘟发病片区分离鉴定了七株鸭瘟病毒。经测定 ,这七个毒株与鸭瘟标准强毒AV12 2 1F16代的血清型、抗原性一致 ,没有血凝特性 ,对氯仿敏感 ,属于DNA病毒 ;鸭胚半数致死量DELD50 为... 用 9~ 1 0日龄鸭胚和血清交叉中和试验从四川省七个疑似鸭瘟发病片区分离鉴定了七株鸭瘟病毒。经测定 ,这七个毒株与鸭瘟标准强毒AV12 2 1F16代的血清型、抗原性一致 ,没有血凝特性 ,对氯仿敏感 ,属于DNA病毒 ;鸭胚半数致死量DELD50 为 1 0 -4 .59~ 1 0 -5.92 / 0 .2mL ;本动物回归使四川麻鸭在 3~ 7天死亡 ;电镜下观察成熟病毒粒子呈球形或近似球形 ,带有囊膜 ,直径 1 5 0~ 1 6 0nm ,具有疱疹病毒的典型形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瘟 鸭瘟病毒 分离 鉴定 毒力测定 血清交叉中和试验 病理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