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生动物致病菌——柱状黄杆菌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黄锦炉 汪开毓 +1 位作者 黄艺丹 陈德芳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9-61,共3页
柱状黄杆菌(Flavobacterium columnaris)属于黄杆菌目,黄杆菌科,黄杆菌属,是一种严格需氧的革兰氏阴性菌,菌体呈细长弯曲状,具有滑动能力和团聚性,在世界范围内的水体环境和土壤中均有分布,其宿主范围极其广泛,可以感染包括... 柱状黄杆菌(Flavobacterium columnaris)属于黄杆菌目,黄杆菌科,黄杆菌属,是一种严格需氧的革兰氏阴性菌,菌体呈细长弯曲状,具有滑动能力和团聚性,在世界范围内的水体环境和土壤中均有分布,其宿主范围极其广泛,可以感染包括鲑科、鲤科、鲶科、鲻科、太阳鱼科、鲈科等多个科的鱼类,几乎所有的淡水鱼类均对该菌敏感,而自然和养殖条件下的海水鱼类以及观赏鱼类也可感染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杆菌属 水生动物 柱状 致病菌 革兰氏阴性菌 淡水鱼类 水体环境 世界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口裂腹鱼源致病性爱德华菌的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韬 汪开毓 +7 位作者 耿毅 陈德芳 陈成 余泽辉 蒲云丹 徐敬钧 周燕 王均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36-640,共5页
为鉴定一起齐口裂腹鱼突发传染病的病原,本研究从患病濒死鱼中分离到两株致病菌并对其进行常规理化特性、分子生物学、病理学和致病性试验以及药敏性检测。结果显示,两分离株理化特性与迟钝爱德华菌(E.tarda)特征相符,与GenBank中E.tard... 为鉴定一起齐口裂腹鱼突发传染病的病原,本研究从患病濒死鱼中分离到两株致病菌并对其进行常规理化特性、分子生物学、病理学和致病性试验以及药敏性检测。结果显示,两分离株理化特性与迟钝爱德华菌(E.tarda)特征相符,与GenBank中E.tarda的16S rDNA、gyrB基因、fimA毒力基因和gadB毒力基因的序列同源性均达99%以上,在系统发育树中与E.tarda聚为一族,毒力基因双重PCR扩增出443 bp和584 bp两条特异性片段,综合确认分离株为致病性E.tarda,将其命名为Et-1和Et-2。人工感染鱼出现与自然发病相似症状,并能从发病鱼组织中再分离到相同病原菌。分离菌株对20种抗生素中氟苯尼考、左氧氟沙星等10种药物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钝爱德华菌 齐口裂腹鱼 16S RDNA GYRB 病理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vodies)技术在水生动物疾病上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汪开毓 黄艺丹 +1 位作者 黄小丽 陈德芳 《现代渔业信息》 2008年第9期3-8,共6页
单克隆抗体的发现和使用,大大提高免疫学检测的特异性和临床治疗的精确性,对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简要介绍了单克隆抗体的技术原理,回顾了单克隆抗体的应用背景,并将目前单克隆抗体在水产上各... 单克隆抗体的发现和使用,大大提高免疫学检测的特异性和临床治疗的精确性,对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简要介绍了单克隆抗体的技术原理,回顾了单克隆抗体的应用背景,并将目前单克隆抗体在水产上各领域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概括,对该项技术在水生动物疾病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水生动物 疾病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小瓜虫病免疫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邓永强 黄小丽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0-91,109,共3页
小瓜虫病是淡水鱼类和观赏鱼类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鱼感染小瓜虫后,在血清和体表黏液中产生抗体,这种抗体主要是鱼受到小瓜虫体细胞表面膜蛋白的刺激,通过血液和体表黏液中淋巴细胞产生出来的,以阻止小瓜虫的运动并杀死虫体。目前还没... 小瓜虫病是淡水鱼类和观赏鱼类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鱼感染小瓜虫后,在血清和体表黏液中产生抗体,这种抗体主要是鱼受到小瓜虫体细胞表面膜蛋白的刺激,通过血液和体表黏液中淋巴细胞产生出来的,以阻止小瓜虫的运动并杀死虫体。目前还没有正式用于生产的小瓜虫疫苗,但实验室疫苗已研制成功,包括经冷冻和福尔马林处理后的死疫苗、小瓜虫活疫苗以及小瓜虫基因疫苗等。综述了多年来小瓜虫病的免疫研究概况、鱼类对小瓜虫免疫反应类型、反应机制以及抗小瓜虫疫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小瓜虫病 白点病 免疫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鱼出血病及其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强 汪开毓 《南方农业》 2014年第12X期172-175,共4页
草鱼(Grass carp)是我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养殖范围广,经济价值高。但在草鱼养殖饲养过程中,易发生各种疾病,给草鱼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其中,草鱼出血病是影响草鱼养殖的重要疾病之一,其病原为草鱼呼肠孤病毒。对于该病国内目前... 草鱼(Grass carp)是我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养殖范围广,经济价值高。但在草鱼养殖饲养过程中,易发生各种疾病,给草鱼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其中,草鱼出血病是影响草鱼养殖的重要疾病之一,其病原为草鱼呼肠孤病毒。对于该病国内目前对其做了大量研究,化学药物难以达到治疗目的而免疫技术在该疾病的防治上取得了一定成就。基于此,首先总结了近年来关于草鱼出血病的研究,着重阐述草鱼出血病的病原生物学特征以及流行病学相关情况;而后就国内目前草鱼出血病疫苗研究情况做一介绍并提出该病防治的新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出血病 草鱼呼肠孤病毒 流行病学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致病性豚鼠气单胞菌单克隆抗体-胶体金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7
6
作者 黄艺丹 汪开毓 +1 位作者 郑建 黄锦炉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09-516,共8页
以福尔马林灭活的豚鼠气单胞菌按2.5×107个/只和5.0×107个/只分成两个剂量组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针对豚鼠气单胞菌的单克隆抗体(McAb),用间接ELISA法对所需的杂交瘤细胞株进行特异性筛选,获得了2株可分泌特异性... 以福尔马林灭活的豚鼠气单胞菌按2.5×107个/只和5.0×107个/只分成两个剂量组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针对豚鼠气单胞菌的单克隆抗体(McAb),用间接ELISA法对所需的杂交瘤细胞株进行特异性筛选,获得了2株可分泌特异性McAb的杂交瘤细胞,并分别命名为3F3和2C9C3。经过鉴定,这两株McAb能够特异性的针对豚鼠气单胞菌,其抗体亚类分别为IgG1型和IgM型;腹水效价分别为10-6和10-5;相对亲和力较高;3F3针对豚鼠气单胞菌脂多糖表位,而2C9C3针对非脂多糖抗原位点。利用实验制备的McAb建立了以McAb为基础的双抗夹心法膜式超灵敏胶体金快速检测方法,所研制的豚鼠气单胞菌胶体金快速检测卡灵敏度好,特异性高,重复性好,检测时间快,操作简便,为水产上豚鼠气单胞菌的快速鉴定和诊断以及该菌流行的监测提供有力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鼠气单胞菌 单克隆抗体 生物特性 胶体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鲇源豚鼠气单胞菌胞外产物活性与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阳涛 汪开毓 +1 位作者 肖丹 吉莉莉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0-45,共6页
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了南方鲇源豚鼠气单胞菌胞外产物酶活性和溶血活性,同时对胞外产物的细胞毒性和其致病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南方鲇源豚鼠气单胞菌胞外产物具有蛋白酶、脂酶、明胶酶和脲酶活性,但不具有淀粉酶和卵磷脂酶活性,具有... 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了南方鲇源豚鼠气单胞菌胞外产物酶活性和溶血活性,同时对胞外产物的细胞毒性和其致病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南方鲇源豚鼠气单胞菌胞外产物具有蛋白酶、脂酶、明胶酶和脲酶活性,但不具有淀粉酶和卵磷脂酶活性,具有很强的溶血活性和细胞毒性。肌肉注射感染发现,其对南方鲇有强致病性,其LD50为每千克鱼体重0.802 mg;注射后的南方鲇肌肉、心、肝、肾、脾、肠和胃等组织发生了严重组织病理变化,骨骼肌和心肌坏死断裂,炎症细胞浸润;肝脏严重空泡变性;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间质内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脾充血、出血,淋巴细胞减少,胃肠黏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鲇(Silurus meriaionalis Chen)源豚鼠气单胞菌(Aeromonas caviae) 胞外产物 VERO细胞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口裂腹鱼溃疡病病原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0
8
作者 杜宗君 黄小丽 +2 位作者 汪开毓 邓永强 李华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4-279,共6页
从患溃疡病的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的溃疡灶中分离到一高致病性菌株D060501,动物回归实验证实该菌能引起健康齐口裂腹鱼出现明显的体表溃疡症,且具有较强的致病作用。通过对分离菌进行了形态学、理化特性等较系统的表观分... 从患溃疡病的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的溃疡灶中分离到一高致病性菌株D060501,动物回归实验证实该菌能引起健康齐口裂腹鱼出现明显的体表溃疡症,且具有较强的致病作用。通过对分离菌进行了形态学、理化特性等较系统的表观分类学指征鉴定,该菌菌株在TSA平板上生长呈边缘光滑、有光泽的圆形白色菌落,具有溶血性。染色发现该菌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具运动性;能发酵葡萄糖;脂酶、氧化酶和精氨酸双水解酶反应阳性;能利用葡萄糖产气,阿拉伯糖产酸;麦芽糖、硫化氢、氰化钾和V-P反应阳性;DNA酶和尿素反应阴性。对该菌的16S rDNA进行PCR扩增、克隆及测序,得到1条长度为1 514 bp的核苷酸序列。将获得的序列在GenBank数据库中进行Blast分析并下载同源性较高的细菌序列,用DNAstar软件进行多序列比对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D060501分离株与其他嗜水气单胞菌形成一个簇群,菌株D060501与嗜水气单胞菌(Genbank登录号AF468055)的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高达为99.1%,由D060501菌株的系统进化树分析可见,该菌与其他7株菌在进化上距离小于1.0,结合形态及生理生化特点可将其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对该菌的药敏试验表明,该菌对氯霉素和庆大霉素高度敏感,对四环素、复方新诺明、强力霉素和羧苄青霉素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口裂腹鱼 溃疡病 嗜水气单胞菌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叉尾鮰“腹水症”病原分离及免疫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钟妮娜 汪开毓 +1 位作者 罗碧平 梁玲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斑点叉尾HUI “腹水症” 病原 分离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非鱼主要疾病介绍与防治技术(一) 被引量:3
10
作者 汪开毓 陈德芳 +2 位作者 赵敏 黄凌远 黄锦炉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14,共3页
随着罗非鱼养殖规模的扩大、集约化程度的提高,“抗病力强”的罗非鱼也难逃疾病的威胁。近年来病害的时有暴发更是阻碍了罗非鱼健康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如2009年在我国南方暴发的罗非鱼链球菌病就给罗非鱼养殖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本文就... 随着罗非鱼养殖规模的扩大、集约化程度的提高,“抗病力强”的罗非鱼也难逃疾病的威胁。近年来病害的时有暴发更是阻碍了罗非鱼健康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如2009年在我国南方暴发的罗非鱼链球菌病就给罗非鱼养殖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本文就目前罗非鱼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技术和防治等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介绍,为广大基层水产工作者和养殖户在对罗非龟疾病的防控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治技术 罗非鱼 鱼疾病 集约化程度 可持续发展 养殖规模 健康养殖 链球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8-9月海南罗非鱼暴发性疾病初探 被引量:2
11
作者 汪开毓 陈德芳 +3 位作者 黄凌远 连海 王均 李成伟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8-49,共2页
2009年7月下旬起,在海南省多处罗非鱼养殖塘陆续暴发疾病,各地症状大同小异,据走访了解,该病往年也有技生,但2009年尤为突出,且药物治疗效果差,2009年发病率高达40%,发病鱼死亡率接近100%,养殖户损失惨重。本研究中心于8月... 2009年7月下旬起,在海南省多处罗非鱼养殖塘陆续暴发疾病,各地症状大同小异,据走访了解,该病往年也有技生,但2009年尤为突出,且药物治疗效果差,2009年发病率高达40%,发病鱼死亡率接近100%,养殖户损失惨重。本研究中心于8月下旬至9月底分别从海南省多处罗非鱼发病集中区采样,并对所采样品进行了病原学研究,对分离株进行药敏分析。现将相关工作结果简介如下,以期能给相关疾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发性疾病 罗非鱼 海南省 发病率 治疗效果 相关疾病 采样品 养殖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鲶鱼种烂尾、断须病的诊治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成伟 耿毅 袁旦一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3-54,共2页
南方鲶属鲶形目、鲶科鱼类,俗称河鲶、大河鲶,南方鲶成鱼抗病能力强,疾病较少,其疾病主要发生在鱼苗和鱼种期。2011年4月,四川乐山一南方鲶苗种繁育基地的南方鲶鱼种发生了大规模的死亡,笔者对其进行了相关诊断,并进行治疗,取... 南方鲶属鲶形目、鲶科鱼类,俗称河鲶、大河鲶,南方鲶成鱼抗病能力强,疾病较少,其疾病主要发生在鱼苗和鱼种期。2011年4月,四川乐山一南方鲶苗种繁育基地的南方鲶鱼种发生了大规模的死亡,笔者对其进行了相关诊断,并进行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鲶 鱼种 诊治 苗种繁育基地 治疗效果 抗病能力 鲶形目 河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鳃病的诊断与防治 被引量:2
13
作者 汪开毓 连海 +2 位作者 黄锦炉 牟巧凤 王均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8-51,共4页
近年来,我国渔业飞速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密养、精养模式的不断推广,由生物性因素和非生物性因素引起的鱼类病害问题日益突出,其中由细菌、真菌、寄生虫、甲壳动物、营养和水环境等因素引起的鱼类鳃病在生产上最为常见,造成的危... 近年来,我国渔业飞速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密养、精养模式的不断推广,由生物性因素和非生物性因素引起的鱼类病害问题日益突出,其中由细菌、真菌、寄生虫、甲壳动物、营养和水环境等因素引起的鱼类鳃病在生产上最为常见,造成的危害也十分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病害 鳃病 生物性因素 防治 诊断 养殖规模 精养模式 甲壳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非鱼主要疾病介绍与防治技术(四) 被引量:2
14
作者 汪开毓 陈德芳 +2 位作者 赵敏 黄凌远 黄锦炉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2-13,共2页
11.营养素缺乏疾病罗非鱼在养殖过程中,由于外源摄入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不能满足鱼类的正常生长需要,从而表现为营养素缺乏的症状。越冬后的罗非鱼易发病,这是由于当天气转暖,罗非鱼生命活动渐趋活跃,冬季罗非鱼维生素和无机盐... 11.营养素缺乏疾病罗非鱼在养殖过程中,由于外源摄入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不能满足鱼类的正常生长需要,从而表现为营养素缺乏的症状。越冬后的罗非鱼易发病,这是由于当天气转暖,罗非鱼生命活动渐趋活跃,冬季罗非鱼维生素和无机盐易出现积累不足,体内营养素需求又不能及时满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防治技术 疾病 营养素缺乏 养殖过程 生长需要 生命活动 维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非鱼主要疾病介绍与防治技术(二) 被引量:1
15
作者 汪开毓 陈德芳 +2 位作者 赵敏 黄凌远 黄锦炉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14,共3页
4.链球菌病(Streptococcusis) 链球菌(Streptococcus)是全球公认的罗非鱼养殖产业中危害最严重的病原菌,它能导致罗非鱼大规模的发病死亡,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 罗非鱼 防治技术 疾病 链球菌病 养殖产业 发病死亡 经济损失 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爱德华氏菌病的诊断与防控(中) 被引量:2
16
作者 汪开毓 曾云 陈德芳 《当代水产》 2014年第6期70-71,共2页
3常见鱼类爱德华氏菌病及症状由爱德华氏菌感染引起的鱼类疾病统称为鱼类的爱德华氏菌病(Edwardsiellasis),由Etarda引起的鱼类爱德华氏菌病主要是鲶鱼气肿性腐败病(emphysematous putrefactive disease of catfish,EPDC),又称迟钝... 3常见鱼类爱德华氏菌病及症状由爱德华氏菌感染引起的鱼类疾病统称为鱼类的爱德华氏菌病(Edwardsiellasis),由Etarda引起的鱼类爱德华氏菌病主要是鲶鱼气肿性腐败病(emphysematous putrefactive disease of catfish,EPDC),又称迟钝爱德华菌病;由E.ictaluri引起的则主要是斑点叉尾鮰肠型败血症(Enteric septicemia of Channel catfish,ESC)和黄颡鱼红头病 (Red-Head disease of Yellow catfis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德华氏菌病 鱼类疾病 CHANNEL 防控 诊断 斑点叉尾鮰 爱德华菌 腐败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对鱼类作用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7
作者 雷曼红 《渔业现代化》 2005年第3期34-35,共2页
硒(Selenium)是一种稀有分散元素.1970年代初,我国的克山病研究工作者发现缺硒地区人群中流行的克山病和大关节病以及牲畜患的白肌病,通过补充硒,使这些疾病得到控制,从而确定了硒是动物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由此对硒的研究也从早期的主要... 硒(Selenium)是一种稀有分散元素.1970年代初,我国的克山病研究工作者发现缺硒地区人群中流行的克山病和大关节病以及牲畜患的白肌病,通过补充硒,使这些疾病得到控制,从而确定了硒是动物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由此对硒的研究也从早期的主要研究其毒性作用转为目前主要研究其营养作用.目前的研究发现,硒具有抗氧化作用,能有效地提高机体免疫力,调节甲状腺激素的代谢,并能拮抗和降低某些有毒元素及物质的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综述 鱼类 稀有分散元素 抗氧化作用 缺硒地区 微量元素 营养作用 毒性作用 克山病 白肌病 关节病 工作者 动物体 牲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爱德华氏菌病的诊断与防控(上) 被引量:1
18
作者 汪开毓 曾云 陈德芳 《当代水产》 2014年第5期72-73,共2页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爱德华氏菌属细菌对水产养殖鱼类特别是鲇形目鱼类危害日益凸显。被认为是鱼类的一类重要病原。其中迟缓爱德华氏菌还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对人类健康也造成威胁。因此,积极开展关于鱼类爱德华...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爱德华氏菌属细菌对水产养殖鱼类特别是鲇形目鱼类危害日益凸显。被认为是鱼类的一类重要病原。其中迟缓爱德华氏菌还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对人类健康也造成威胁。因此,积极开展关于鱼类爱德华氏菌病的病原生物学、流行病学和诊断治疗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已对爱德华氏菌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其治病机理仍没有彻底理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德华氏菌病 养殖鱼类 诊断治疗 迟缓爱德华氏菌 水产养殖业 防控 人畜共患病 病原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淡水名特优鱼类的病害现状与防治对策 被引量:1
19
作者 汪开毓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7-49,共3页
名特优水产品市场旺销、消费需求大、利润丰厚 ,已成为各地水产养殖的重要发展方向。但疾病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 ,常常造成大批名特优水生动物的死亡 ,经济损失巨大 ,因此 ,加强名特优水生动物疾病的研究 。
关键词 病害现状 防治对策 淡水鱼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非鱼主要疾病介绍与防治技术(三)
20
作者 汪开毓 陈德芳 +2 位作者 赵敏 黄凌远 黄锦炉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13,共2页
8.柱形病(Columnaris) 病原:柱形病是危害罗非鱼养殖的主要病害之一。柱形病的病原为柱状黄杆菌(Flavobacterium columnare),是一种严格需氧的革兰氏阴性菌,菌体呈细长弯曲的柱状,具有滑动能力和团聚性,
关键词 防治技术 罗非鱼 柱状黄杆菌 疾病 革兰氏阴性菌 柱形病 鱼养殖 团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