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心木水提物可溶性微针的制备及其对小鼠皮肤溃疡的治疗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胡清越 王震宇 +6 位作者 熊力辉 李怡林 陈丽 沈辰宇 陈紫萱 段少杰 梁晓霞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81-688,共8页
【目的】筛选分心木水提物微针的制备处方,同时考察其对小鼠皮肤溃疡模型的有效性。【方法】采用两步离心法制备分心木可溶性微针,对微针基质材料处方进行筛选,并测定不同浓度分心木水提物微针释药量,得到最佳基质处方,最终用于评价微... 【目的】筛选分心木水提物微针的制备处方,同时考察其对小鼠皮肤溃疡模型的有效性。【方法】采用两步离心法制备分心木可溶性微针,对微针基质材料处方进行筛选,并测定不同浓度分心木水提物微针释药量,得到最佳基质处方,最终用于评价微针质量;采用化学灼烧法建立小鼠皮肤溃疡模型,模型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2%分心木水提物溶液涂布组、2%分心木水提物微针给药组和5%分心木水提物微针给药组,间隔3 d给药1次,期间对小鼠溃疡进行大体形态观察及面积测量,并对造模第14天时溃疡皮肤的羟脯氨酸含量进行检测,对溃疡皮肤组织块进行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最终筛选得到5%透明质酸作为分心木水提物微针制备基质材料,且后续质量评价结果好;动物试验结果发现,与生理盐水组相比,给药组小鼠皮肤溃疡创面愈合率均显著提高,不同浓度微针组小鼠第14天时溃疡皮肤中羟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现出更好的愈合效果。【结论】试验制得的分心木水提物微针可有效促进小鼠皮肤溃疡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微针 分心木水提物 皮肤溃疡 创面愈合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奴龙胆乙醇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体外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孔令茜 梁晓霞 +2 位作者 何敏 阿呷尔布 范巧佳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51-654,共4页
本文以BHT和VC为对照,采用分光光度法,通过四种不同体系对乌奴龙胆乙醇提取物的各个极性部位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各极性部位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作用,也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 本文以BHT和VC为对照,采用分光光度法,通过四种不同体系对乌奴龙胆乙醇提取物的各个极性部位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各极性部位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作用,也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其中氯仿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效果最佳,其总还原力和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均优于BHT,本实验结果为扩展乌奴龙胆的应用范围和进一步研究其抗氧化活性成分及新型天然抗氧化剂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奴龙胆 乙醇提取物 极性部位 体外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精多糖通过调控结肠内胆汁酸代谢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小鼠的结肠损伤
3
作者 李宛容 陶梦婷 +5 位作者 邹元锋 何丹 唐能源 谭欣 李丽霞 陈丹丹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1-443,共13页
【目的】探究黄精中性多糖(PSP-N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小鼠结肠损伤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OPD模型组和PSP-NP组,并采用熏烟联合脂多糖(LPS)滴鼻的方式建立COPD模型。PSP-NP组造模同时... 【目的】探究黄精中性多糖(PSP-N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小鼠结肠损伤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OPD模型组和PSP-NP组,并采用熏烟联合脂多糖(LPS)滴鼻的方式建立COPD模型。PSP-NP组造模同时每日灌胃200 mg/kg的PSP-NP,其余组灌喂同体积的生理盐水。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观察结肠病理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LPS水平、结肠组织中ZO-1、Occludin、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UPLC-MS检测结肠内容物胆汁酸种类和含量,筛选差异胆汁酸。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法筛选差异菌群,并与差异胆汁酸进行相关性分析。将PSP-NP与差异胆汁酸:胆酸(CA)和脱氧胆酸(DCA)进行体外结合,分析PSP-NP对CA、DCA的结合能力。将PSP-NP作用于CA、DCA培养的正常结肠上皮细胞NCM460,通过划痕实验、RT-qPCR法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以及炎症因子TNF-α、IL-6和NF-κB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PSP-NP有效改善了COPD模型小鼠的结肠损伤,增强了机械屏障功能,减轻了炎症反应,调节了结肠菌群和胆汁酸代谢异常变化。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SP-NP通过增加拟杆菌门(Bacteroidot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ota)、拟杆菌属(Bacteroides)和阿克曼菌属(Akkermansia)的相对丰度,降低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的相对丰度,从而调节结肠胆汁酸代谢,减少次级胆汁酸的冗余。体外结合实验发现,PSP-NP与差异胆汁酸DCA和CA的结合率最高为58.2%,其中对DCA的结合能力最强。细胞实验表明,DCA抑制了结肠上皮细胞NCM460的迁移能力,并显著提高了炎症因子TNF-α、IL-6和NF-κB的mRNA相对表达量,添加PSP-NP后,DCA对NCM460细胞的影响显著减轻。【结论】PSP-NP可以明显改善COPD模型小鼠的结肠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通过调节菌群和直接结合两种方式调控结肠胆汁酸代谢及胆汁酸谱,从而减少DCA等次级胆汁酸对结肠上皮细胞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多糖 结肠胆汁酸代谢 慢性阻塞性肺病 结肠菌群 体外胆汁酸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油溶液剂的急性毒性和安全药理学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阳刚 殷中琼 +2 位作者 魏琴 周黎军 杨仕群 《中国兽药杂志》 2018年第1期27-34,共8页
灌胃给药(ig)研究桉油溶液剂对大鼠的急性毒性。安全药理学试验以高剂量(30%)、中剂量(18%)、低剂量(6%)分别给予大鼠0.3 m L/只涂抹桉油溶液剂,观察其对大鼠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影响。桉油溶液剂对大鼠的经口半数致死量(L... 灌胃给药(ig)研究桉油溶液剂对大鼠的急性毒性。安全药理学试验以高剂量(30%)、中剂量(18%)、低剂量(6%)分别给予大鼠0.3 m L/只涂抹桉油溶液剂,观察其对大鼠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影响。桉油溶液剂对大鼠的经口半数致死量(LD50)为3811.5 mg/kg。桉油溶液剂对大鼠的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心率等均无明显影响。桉油溶液剂是一种较安全的局部外用药,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桉油溶液剂经生产实践和兽医临床试验证明具有良好的治疗动物疥螨病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油溶液剂 急性毒性 安全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柏枝乙醇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李芳龙 阿呷尔布 +1 位作者 李家东 梁晓霞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12-517,共6页
【目的】探究水柏枝乙醇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以水柏枝的70%乙醇提取物为样品,对醇提物进行萃取,得到水柏枝醇提物的不同极性部位并对其进行大类成分鉴别;用Folin-Ciocalteu方法和氯化铝比色法分别测定总多酚... 【目的】探究水柏枝乙醇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以水柏枝的70%乙醇提取物为样品,对醇提物进行萃取,得到水柏枝醇提物的不同极性部位并对其进行大类成分鉴别;用Folin-Ciocalteu方法和氯化铝比色法分别测定总多酚和总黄酮的含量;采用DPPH、ABTS和总还原能力3个指标来全面评估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初步植物化学筛选结果表明,水柏枝醇提物中不同程度地含有多酚、黄酮、香豆素、甾体和糖苷等类化合物,其中黄酮类在水柏枝的各个极性部位均有分布,酚类主要分布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皂素主要分布于二氯部位,香豆素类主要集中在乙酸乙酯部位;萜类以及甾体主要分布在石油醚二氯部位。多酚和黄酮类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水柏枝不同极性部位当中,乙酸乙酯部位的多酚含量最高(94.43±1.5)mg/g,乙酸乙酯部位中总黄酮含量最高(627.21±1.2)mg/g。DPPH、ABTS和总还原能力3个指标综合得出水柏枝醇提物的乙酸乙酯部位的抗氧化能力最佳,正丁醇部位抗氧化能力次之。【结论】水柏枝乙醇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均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中乙酸乙酯部位活性最佳,且优于BHT,其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可能与其中高含量的多酚和黄酮成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柏枝 不同极性部位 抗氧化 定性鉴别 定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牛膝、麻牛膝及杂交牛膝多糖的分离、纯化和对猪小肠上皮细胞活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赵磊 冯鑫 +1 位作者 陈容 李丽霞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1-36,共6页
研究旨在比较川牛膝及其常见伪品的多糖含量、组分和对猪小肠上皮细胞活性的差异。用乙醇除杂,水加热回流法得粗多糖;用阴离子交换层析法和凝胶柱层析法分离、纯化多糖,并测定多糖的相对分子量;用CCK-8试剂盒系统测定多糖对猪小肠上皮... 研究旨在比较川牛膝及其常见伪品的多糖含量、组分和对猪小肠上皮细胞活性的差异。用乙醇除杂,水加热回流法得粗多糖;用阴离子交换层析法和凝胶柱层析法分离、纯化多糖,并测定多糖的相对分子量;用CCK-8试剂盒系统测定多糖对猪小肠上皮细胞活性的影响;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多糖作用后炎症细胞因子IL-6表达情况。试验结果:①川牛膝粗多糖得率为7.40%;麻牛膝粗多糖得率为1.67%;杂交牛膝粗多糖得率为0.38%;②川牛膝酸性多糖得率为94.40%,中性多糖得率为1.10%;麻牛膝酸性多糖得率为30.74%,中性多糖得率为23.00%;杂交牛膝酸性多糖得率为11.20%,中性多糖得率为10.00%;③川牛膝多糖相对分子量主要分布在7 500 Da左右、200 000~400 000 Da和1 200 000~1 700 000 Da;麻牛膝多糖的相对分子量主要集中在7 500 Da左右;杂交牛膝多糖相对分子量主要集中在6 000 Da左右;④川牛膝多糖和麻牛膝多糖的低剂量和高剂量组对猪小肠上皮细胞活性均无明显影响;川牛膝多糖和麻牛膝多糖均能显著抑制炎症细胞因子IL-6的表达。川牛膝多糖含量显著高于麻牛膝和杂交牛膝多糖,川牛膝和麻牛膝多糖对猪小肠上皮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但均能降低炎症细胞因子IL-6的表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牛膝 麻牛膝 杂交牛膝 多糖 含量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首草不同极性部位抗真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兰坤 沈辰宇 +3 位作者 李怡林 李春花 陈丽 梁晓霞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46-549,565,共5页
【目的】以翼首草不同极性部位为研究对象,探索其对动物源人兽共患病原菌石膏样小孢子菌、须癣毛癣菌、犬小孢子菌的体外抗真菌活性。【方法】以料液比1∶25将翼首草粉末使用70%乙醇超声提取,减压浓缩后进行梯度萃取,制备翼首草二氯甲... 【目的】以翼首草不同极性部位为研究对象,探索其对动物源人兽共患病原菌石膏样小孢子菌、须癣毛癣菌、犬小孢子菌的体外抗真菌活性。【方法】以料液比1∶25将翼首草粉末使用70%乙醇超声提取,减压浓缩后进行梯度萃取,制备翼首草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水部位。以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抑菌率、二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平板培养法测定最低杀菌浓度(MBC),研究其体外抗真菌活性。【结果】翼首草二氯甲烷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对3种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极性越小部位抑菌活性越强。【结论】藏药翼首草不同极性部位有抗真菌作用,可用于天然抑菌剂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首草 极性部位 抗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挥发油组分及体外抗炎活性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周羿宇 孟德超 +4 位作者 何永成 王成 余杰 张朝文 邹元锋 《四川农业科技》 2023年第4期116-120,共5页
分析比较川芎药用部位和非药用部位挥发油组分,探究其体外抗炎活性。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川芎药用部分和非药用部分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经过NIST 17数据库进行自动检索对其成分进行分析比较。通过qRT-PCR测定挥发油对LPS诱导RA... 分析比较川芎药用部位和非药用部位挥发油组分,探究其体外抗炎活性。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川芎药用部分和非药用部分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经过NIST 17数据库进行自动检索对其成分进行分析比较。通过qRT-PCR测定挥发油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中白细胞介素6(IL-6)mRNA的表达。经GC-MS分析,总共检出112种挥发性成分,其中川芎药用部分挥发油检出87种,非药用部分所得挥发油中检出65种,分别占总峰面积98.46%、96.20%。两种挥发油主要成分基本相同,为3-丁基苯酞、3-丁叉苯酞、松油烯醇-4、N,N’-Diacetyl-1,4-phenylenediamine、乙位水芹烯等,其中含量最高的成分均为3-丁基苯酞,分别含有51.21%、55.08%。此外,川芎药用部分和非药用部分挥发油均能显著抑制IL-6的分泌,具有良好的抗炎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 挥发油 化学成分 抗炎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GG@LPM微球的制备及其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顾忆 张婷 +4 位作者 张朝文 李小龙 黄梓君 魏晨曦 邹元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27-138,共12页
目的:研究柠檬果胶包埋鼠李糖乳杆菌微球对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的防治作用。方法:首先将柠檬果胶与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LGG)制成微球(LGG@LPM),并对其进行表征。对小鼠灌胃LGG@LPM... 目的:研究柠檬果胶包埋鼠李糖乳杆菌微球对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的防治作用。方法:首先将柠檬果胶与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LGG)制成微球(LGG@LPM),并对其进行表征。对小鼠灌胃LGG@LPM并对其进行生理生化等检测。结果:LGG@LPM微球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给药可以显著缓解DSS诱导小鼠结肠炎的病理进程,恢复其体质量、结肠长度,降低组织学活动指数评分和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同时,LGG@LPM给药改善了DSS导致的小鼠结肠促炎因子水平升高和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血清LPS水平升高以及短链脂肪酸水平的变化。16S RNA测序表明,LGG@LPM恢复了UC小鼠的肠道菌群,提高Lactobacillus、Mucispirillum等相对丰度,并且菌群的改变与相关环境因子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LGG@LPM可以通过改善肠道菌群从而延缓UC的病理进程,并且这种防治作用比单用柠檬果胶或LGG的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果胶 鼠李糖乳杆菌 溃疡性结肠炎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明参多糖及其硫酸化物对免疫低下小鼠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赵兴洪 殷中琼 +10 位作者 贾仁勇 赵兴芳 宋旭 徐娇 李莉 戴书俊 康帅 李正文 彭练慈 陈振振 胡志强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2-55,60,共5页
目的:研究川明参多糖(Chuanmingshen violaceum polysaccharides,CVP)及硫酸化川明参多糖(Solfated chuanmingshen violaceum polysaccharides,SCVP)对免疫低下小鼠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环磷酰胺来诱导小鼠免疫低下;胸腺指数... 目的:研究川明参多糖(Chuanmingshen violaceum polysaccharides,CVP)及硫酸化川明参多糖(Solfated chuanmingshen violaceum polysaccharides,SCVP)对免疫低下小鼠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环磷酰胺来诱导小鼠免疫低下;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来衡量免疫器官变化;MTT法检测CVP及SCVP不同剂量对静息期脾脏淋巴细胞、伴刀豆球蛋白A(Con A)处理的脾脏淋巴细胞、脂多糖(LPS)处理的脾脏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血清IFN-γ和IL-2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结果:CVP和SCVP可以通过提高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器官指数、各处理脾脏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和血清IFN-γ和IL-2含量,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结论:CVP和SCVP可作为免疫增强剂开发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明参多糖 硫酸化川明参多糖 免疫低下 免疫器官指数 脾脏淋巴细胞增殖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固态发酵黄精工艺优化及其质量、药理活性 被引量:6
11
作者 郭宁 王怀莹 +5 位作者 陈容 高路西 廖贞爽 罗小倩 宋旭 李丽霞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64-468,共5页
目的优化枯草芽孢杆菌固态发酵黄精工艺,并考察其质量及抗疲劳、抗氧化作用。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发酵时间、用菌量、药材含水量为影响因素,多糖、浸出物含量为评价指标,响应面试验优化发酵工艺。观察发酵前后黄精性状,测定总多... 目的优化枯草芽孢杆菌固态发酵黄精工艺,并考察其质量及抗疲劳、抗氧化作用。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发酵时间、用菌量、药材含水量为影响因素,多糖、浸出物含量为评价指标,响应面试验优化发酵工艺。观察发酵前后黄精性状,测定总多糖、总浸出物、总皂苷含量。6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生理盐水)、阳性组(人参)、生黄精提取液组及固态发酵黄精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灌胃给药15 d,检测小鼠游泳力竭时间、脏器指数、血清MDA及糖原水平。结果最佳条件为发酵时间41 h,用菌量22%,药材含水量40%,总浸出物、总皂苷含量的综合评分为97.43。黄精发酵后,能延长小鼠游泳力竭时间,提高胸腺、脾脏指数,降低血清MDA水平,提高肝糖原、肌糖原水平。结论黄精固态发酵后,可去除生品刺激性及麻舌感,增加甜味和香气,并提高其抗疲劳、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枯草芽孢杆菌 固态发酵 响应面试验 抗疲劳作用 抗氧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紫草温敏凝胶的制备与质量评价 被引量:7
12
作者 徐科 吴赟杰 +3 位作者 李金洋 赵君晰 张泽瀚 梁晓霞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91-798,共8页
【目的】制备复方紫草温敏凝胶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冷溶法,以泊洛沙姆为基质制备复方紫草温敏凝胶。将胶凝温度作为考察指标对所制凝胶进行处方优化。从凝胶的理化性质、微生物限度等方面对所制备的凝胶制剂进行质量评价... 【目的】制备复方紫草温敏凝胶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冷溶法,以泊洛沙姆为基质制备复方紫草温敏凝胶。将胶凝温度作为考察指标对所制凝胶进行处方优化。从凝胶的理化性质、微生物限度等方面对所制备的凝胶制剂进行质量评价。【结果】所得复方紫草温敏凝胶的最佳处方为:16%P407+2%P188+4%甘油+8%复方紫草药液,平均胶凝温度为32.8℃。【结论】所制备复方紫草温敏凝胶质量稳定、胶凝温度合适,可为各种创伤的愈合提供更好的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草复方 温敏凝胶 质量评价 冷溶法 处方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中添加参麦多糖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莎 张玉阁 +4 位作者 陈佳 秦洪宇 殷中琼 李炀平 邹元锋 《四川畜牧兽医》 2021年第1期21-24,27,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参麦多糖(SMP)作为饲料补充剂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状态、血液生化参数及肠道菌群和黏膜免疫的影响。将60只1日龄三黄鸡随机分为4组,分别向肉鸡饮食中按照0、0.25%、0.5%、1.0%的比例添加SMP,饲喂42d,同时测定相关性能指... 本研究旨在探讨参麦多糖(SMP)作为饲料补充剂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状态、血液生化参数及肠道菌群和黏膜免疫的影响。将60只1日龄三黄鸡随机分为4组,分别向肉鸡饮食中按照0、0.25%、0.5%、1.0%的比例添加SMP,饲喂42d,同时测定相关性能指标。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添加SMP能显著提高肉鸡的体重和免疫器官指数(P<0.05),免疫应答水平及血液生化指标也得到明显改善(P<0.05);鸡肠道菌群中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的含量大大降低(P<0.05),乳酸杆菌的数量显著增多(P<0.05),肠道中sIgA的合成与分泌增多(P<0.05)。由此可见,本试验条件下往肉鸡日粮中添加SMP能显著促进肉鸡生长和增强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 参麦多糖 饲料添加剂 生长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麦须根多糖颗粒的制备及其免疫功能评价
14
作者 蒋全兴 张果 +5 位作者 韦皓琪 张思睿 龚昱丹 余函芮 殷中琼 邹元锋 《四川畜牧兽医》 2023年第12期20-23,共4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人参和麦冬须根中多糖的最优提取工艺,评价参麦须根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参麦须根中多糖的最佳水提工艺为: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2.5 h,料液比1∶35 g/mL,此条件下测得须根中的... 本试验旨在研究人参和麦冬须根中多糖的最优提取工艺,评价参麦须根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参麦须根中多糖的最佳水提工艺为: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2.5 h,料液比1∶35 g/mL,此条件下测得须根中的多糖提取率为(29.62±0.95)%。将提取得到的参麦须根多糖和辅料按1∶1.5的比例均匀混合,过16目筛,置于55℃烘箱中烘干后得到颗粒。将参麦须根多糖颗粒以0.25%、0.5%、1%的添加量添加至饲料中,饲喂人工造模免疫低下小鼠,以空白饲料作为模型组,结果显示:相比于模型组,添加参麦须根多糖颗粒组能显著增加小鼠的脾脏指数,同时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IgG及细胞因子(IL-2、IL-10)含量显著增高,使小鼠机体基本恢复至和空白对照组同一水平,缓解人为给小鼠机体造成的免疫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麦冬 须根 多糖 提取工艺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