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感染微生态及鸭重要致病微生物感染和免疫微生态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程安春 杨金龙 +7 位作者 潘康成 倪学勤 杨晓燕 葛忠源 黄永成 张素辉 尹念春 曹省艳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5-10,共6页
本文介绍了感染微生态及其主要研究方法的研究进展,以及鸭重要致病微生物感染和免疫微生态研究若干进展。
关键词 感染微生态 重要致病微生物 感染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态制剂培养技术——正交法研究光合细菌的混合培养
2
作者 曹希亮 倪学勤 +1 位作者 曾东 周小秋 《饲料工业》 2007年第4期31-33,共3页
利用光合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协同生长的特点进行混菌培养试验。蜡样芽孢杆菌好氧,光合细菌兼性厌氧,通过两种细菌的不同添加比例,寻找一种最好的添加比例,使光合细菌活菌数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大值。试验过程中,采用正交试验对两种菌... 利用光合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协同生长的特点进行混菌培养试验。蜡样芽孢杆菌好氧,光合细菌兼性厌氧,通过两种细菌的不同添加比例,寻找一种最好的添加比例,使光合细菌活菌数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大值。试验过程中,采用正交试验对两种菌的比例进行了科学的组合,从而找到两种菌的最佳配比:在光合细菌1%或5%、芽孢杆菌1%的添加量的情况下,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光合细菌菌数达到理想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细菌 混菌培养 正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SH)在动物免疫相关基因方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谷笑笑 张娇 +1 位作者 王振华 潘康成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69-274,共6页
对于一个生物个体来讲,尽管所有细胞的基因组成是相同的,但在不同的细胞、同一细胞不同的分化阶段或受到外界的不同刺激时,相关基因的表达及蛋白质的功能都会有所差异([1])。基因的差异表达是调控生物生命活动的核心机制,个体的生长... 对于一个生物个体来讲,尽管所有细胞的基因组成是相同的,但在不同的细胞、同一细胞不同的分化阶段或受到外界的不同刺激时,相关基因的表达及蛋白质的功能都会有所差异([1])。基因的差异表达是调控生物生命活动的核心机制,个体的生长发育和衰老死亡,以及对各种环境因子的应答,本质上都离不开差异基因的表达。为了阐明各种生命过程的分子机制,必须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离、克隆并进一步研究,抑制性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应运而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免疫 免疫相关 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 SSH 相关基因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芽孢杆菌提升母猪生产性能研究进展
4
作者 肖云飞 潘康成 《广东饲料》 2024年第11期35-37,共3页
为了提升猪场经济效益,关注母猪健康状况和繁殖性能是根本。我国在饲料端限抗禁抗的背景下,微生态制剂成为研究和应用的热点。在饲粮中添加适量复合微生态制剂可在一定程度提高畜禽的生长性能、改善肠道功能和肠道黏膜形态,以及改善屠... 为了提升猪场经济效益,关注母猪健康状况和繁殖性能是根本。我国在饲料端限抗禁抗的背景下,微生态制剂成为研究和应用的热点。在饲粮中添加适量复合微生态制剂可在一定程度提高畜禽的生长性能、改善肠道功能和肠道黏膜形态,以及改善屠宰性能等。本文主要综述了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丁酸梭菌等益生菌的特性、作用,以及以它们为主的复合芽孢杆菌在提升母猪的生产性能等方面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芽孢杆菌 母猪 生产性能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定肉鸡回肠微生物多样性及PICRUSt基因预测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徐帅 林奕岑 +3 位作者 周梦佳 倪学勤 曾东 曾燕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581-2588,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健康肉鸡回肠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15只鸡的回肠内容物进行测序,按照97%的相似度归类操作分类单元(OTUs),去除序列数量少的OTUs(n<2),然后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PICRUSt基因预测。结果表明:1)... 本试验旨在研究健康肉鸡回肠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15只鸡的回肠内容物进行测序,按照97%的相似度归类操作分类单元(OTUs),去除序列数量少的OTUs(n<2),然后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PICRUSt基因预测。结果表明:1)共获得424 062条tags,并归类于1 002个非单OTUs,样品平均tags为(28 271±8 855)条,平均OTUs为(261±82)个。2)所有样品共含有20个菌门,160个菌属。其中,共享核心菌门4个,分别是厚壁菌门(85.35%)、变形菌门(6.09%)、蓝细菌门(2.15%)和放线菌门(0.16%);共享核心菌属19个,占样品微生物总量的93.75%。3)鸡回肠样品预测得出328个功能。从前20个功能热图可知,各样品的效能存在差异。由此可见,鸡回肠微生物群落复杂,但主要菌群相对稳定。本试验为进一步研究鸡回肠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 回肠 高通量测序 核心菌群 PICRU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AFLP和ERIC-PCR技术研究规模化鸡场健康鸡群中产气荚膜梭菌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8
6
作者 倪学勤 郑晓丽 +2 位作者 曾东 Joshua Gong 宋振银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17-724,共8页
为了调查产气荚膜梭菌在健康鸡群中的流行现状,掌握我国部分地区规模化鸡场产气荚膜梭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其流行特点与地区差异的关系,利用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和ERIC-PCR(en-terobacterial repetitive inter... 为了调查产气荚膜梭菌在健康鸡群中的流行现状,掌握我国部分地区规模化鸡场产气荚膜梭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其流行特点与地区差异的关系,利用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和ERIC-PCR(en-terobacterial repetitive intergenic consensus PCR)方法对从四川省8个市10个规模化鸡场分离得到的34株A型产气荚膜梭菌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表明,用AFLP技术将34株菌分为12个亚型,用ERIC-PCR方法分为8个亚型。分析亚型分布情况发现:不同鸡场产气荚膜梭菌的亚型差异明显;而同一鸡场的亚型较简单,以一种亚型为主,交叉有少数其他亚型;优势基因型分别为AFLP基因Ⅷ型或ERIC-PCR基因1型。该研究结果说明:四川省规模化鸡场健康鸡群中产气荚膜梭菌的遗传多样性较低,其流行特点与地区差异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气荚膜梭菌 健康鸡群 遗传多样性 AFLP ERIC-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地区鸡源产气荚膜梭菌的分离鉴定与基因分型 被引量:7
7
作者 倪学勤 宋振银 +2 位作者 曾东 郑晓丽 Joshua Gong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37-740,786,共5页
目的检测四川地区健康鸡群产气荚膜梭菌的分布状况。方法从四川地区规模化鸡场采集新鲜粪便样品,按产气荚膜梭菌α、β、ε、ι毒素基因cpa、cpb、etx及iA序列,设计针对4种毒素基因的4对特异引物,应用多重PCR方法对产气荚膜梭菌进行基... 目的检测四川地区健康鸡群产气荚膜梭菌的分布状况。方法从四川地区规模化鸡场采集新鲜粪便样品,按产气荚膜梭菌α、β、ε、ι毒素基因cpa、cpb、etx及iA序列,设计针对4种毒素基因的4对特异引物,应用多重PCR方法对产气荚膜梭菌进行基因分型。最后利用重复序列PCR进一步做亚型分析。结果从150份样品中分离到8株(5.3%)产气荚膜梭菌,多重PCR都只扩增出α条带,毒素基因分型结果均为A型。ERIC-PCR、REP-PCR图谱显示两者均适用于产气荚膜梭菌亚型分析,ERIC-PCR是一种更简便、快速和有效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结论四川地区健康鸡群中存在的产气荚膜梭菌主要是A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气荚膜梭菌 多重PCR 基因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CotB为分子载体表面展示鸡白痢沙门氏菌OmpC的重组枯草杆菌芽孢对小鼠免疫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刘明刚 戴茜茜 +3 位作者 徐毓琴 张飞燕 唐慧琴 潘康成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66-969,977,共5页
为研究小鼠口服以CotB为分子载体表面展示鸡白痢沙门氏菌外膜蛋白OmpC的重组枯草杆菌芽孢后诱导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水平与交叉保护作用,本研究将120只成年雌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A组与B组在第0、15 d分别灌服重组枯草杆菌SE1与野生型枯草杆... 为研究小鼠口服以CotB为分子载体表面展示鸡白痢沙门氏菌外膜蛋白OmpC的重组枯草杆菌芽孢后诱导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水平与交叉保护作用,本研究将120只成年雌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A组与B组在第0、15 d分别灌服重组枯草杆菌SE1与野生型枯草杆菌168芽孢(1.0×10^(10)cfu芽孢/次/只),C组与D组则分别拌料饲喂重组枯草杆菌SE1与野生型枯草杆菌168芽孢(1.0×10~6cfu芽孢/g饲料),E组仅饲喂基础日粮。饲喂至22d,每组随机选取4只小鼠采集血清和小肠内容物,采用ELISA检测各组小鼠OmpC特异性抗体水平;同时,每组小鼠随机选取16只并分为两个小组,进行鼠伤寒沙门氏菌交叉保护试验。结果显示,口服重组芽孢可诱导产生特异性血清IgG与肠粘膜SIgA抗体,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拌料饲喂方式所诱导的抗体水平均显著高于灌服方式(p<0.05);重组芽孢可为小鼠抗2×LD_(50)和10×LD_(50)攻毒剂量的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提供100%和50%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重组芽孢经口服免疫可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血清IgG与肠粘膜SIgA抗体,并可赋予交叉保护作用抗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白痢沙门氏菌 外膜蛋白OmpC 枯草芽孢杆菌 芽孢表面展示 免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对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感染小鼠肠道损伤保护作用
9
作者 王淼 李春佳 +4 位作者 段礼枭 倪学勤 辛金鸽 曾东 吴邦元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442-3454,共13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植物乳杆菌BSGP201683(Lactobacillus plantarum BSGP201683,以下简称G83)对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感染小鼠肠道损伤的作用。选取无特定病原体(SPF)级7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5个组分别为空... 本研究旨在探究植物乳杆菌BSGP201683(Lactobacillus plantarum BSGP201683,以下简称G83)对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感染小鼠肠道损伤的作用。选取无特定病原体(SPF)级7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5个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灌胃无菌磷酸盐缓冲液溶液)、造模组(灌胃ETEC菌液)、G83干预组(灌胃ETEC菌液+G83干预菌液)、G83灭活组(灌胃ETEC菌液+G83灭活菌液)和G83上清组(灌胃ETEC菌液+G83上清菌液)。试验期14 d。结果表明:1)在第10和14天,G83上清组小鼠体重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其他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2)在回肠中,与造模组相比,空白对照组和G83干预组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增加(P<0.05)。在空肠中,与造模组相比,G83干预组绒毛高度显著增加(P<0.05)。3)与造模组相比,空白对照组的结肠长度显著增加(P<0.05),G83灭活组和G83上清组的结肠长度显著降低(P<0.05)。4)在回肠中,与造模组相比,G83灭活组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G83干预组和G83灭活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空白对照组和G83干预组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升高(P<0.05)。在空肠中,与造模组相比,空白对照组和G83干预组的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空白对照组的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在结肠中,与造模组相比,空白对照组和G83干预组的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5)与造模组相比,空白对照组和G83上清组的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含量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G83能够缓解ETEC感染引起的小鼠体重下降,可提高小鼠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提高小鼠抗氧化能力,降低血清IL-17含量,对ETEC感染导致的肠道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 肠道形态 抗氧化 炎症因子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地区鸡场产气荚膜梭菌的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曾东 郑晓丽 +1 位作者 倪学勤 Joshua Gong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03-1106,1123,共5页
目的了解四川部分地区10个规模化鸡场产气荚膜梭菌的基因型及遗传学关系。方法采用EcoRI、MseI酶对34株不同地区鸡场的产气荚膜梭菌分离株进行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分析。结果AFLP能全部区... 目的了解四川部分地区10个规模化鸡场产气荚膜梭菌的基因型及遗传学关系。方法采用EcoRI、MseI酶对34株不同地区鸡场的产气荚膜梭菌分离株进行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分析。结果AFLP能全部区别34株产气荚膜梭菌,辨别力指数为100%,其不同来源菌株呈现多态性分布。按Dice系数≥0.8,可分为19个AFLP基因亚型,AFLP-14为优势基因型,占总菌株数的20.59%。分析亚型分布情况表明,产气荚膜梭菌的流行特点与地区差异相关:不同鸡场产气荚膜梭菌的亚型差异明显;而同一鸡场的亚型较单一,以一种亚型为主,交叉有少数其他亚型。结论四川地区鸡场产气荚膜梭菌的基因型十分丰富,AFLP技术是其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气荚膜梭菌 基因分型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合细菌生产配方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昆 倪学勤 曾东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1-43,共3页
本试验选取了4种常用的光合细菌培养基,通过筛选,得出计数培养基为最佳。再对计数培养基进行优化,得到最佳生产配方为:碳酸钠2.0g,乙酸钠3.0g,酵母膏2.0g,磷酸二氢钾0.5g,Fe-EDTA0.005g,氯化铵1.0g,食盐1.0g,六水氯化镁0.2g,pH7.6,蒸馏... 本试验选取了4种常用的光合细菌培养基,通过筛选,得出计数培养基为最佳。再对计数培养基进行优化,得到最佳生产配方为:碳酸钠2.0g,乙酸钠3.0g,酵母膏2.0g,磷酸二氢钾0.5g,Fe-EDTA0.005g,氯化铵1.0g,食盐1.0g,六水氯化镁0.2g,pH7.6,蒸馏水1000mL;该配方生产的活菌数可达12.5亿个/mL。同时,光合细菌生长阶段活菌数与OD值的拟合直线方程为y=4.2255x-0.6155(R2=0.9532),为生产上对光合细菌活菌数的检测提供了一种简单快捷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细菌 培养基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酸梭菌CBM01的碳、氮源优化及其对胃肠道耐受性的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刘磊 田亚男 +3 位作者 倪学勤 曾东 潘康成 王鹤松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831-3836,共6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丁酸梭菌CBM01的最佳碳、氮源及其对胃肠道的耐受性。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以梭菌增菌培养基为基础,对丁酸梭菌CBM01的碳、氮源进行优化,同时对其胃肠道耐受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丁酸梭菌CBM01的最佳碳源和最佳氮源分... 本试验旨在探究丁酸梭菌CBM01的最佳碳、氮源及其对胃肠道的耐受性。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以梭菌增菌培养基为基础,对丁酸梭菌CBM01的碳、氮源进行优化,同时对其胃肠道耐受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丁酸梭菌CBM01的最佳碳源和最佳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蛋白胨;2)丁酸梭菌CBM01在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作用3 h后,存活率分别为90.33%和92.09%;3)丁酸梭菌CBM 01可耐受的最高胆盐浓度为0.40%。由此可见,丁酸梭菌CBM 01对胃肠道环境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是一株开发潜力巨大、应用前景广阔的益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梭国 碳源 氮源 耐胆盐 人工胃液 人工肠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霉菌毒素分解酶枯草杆菌制剂对日粮含AFB1的艾维茵肉鸡的解毒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肖丹 赵怡 +5 位作者 杨桂林 唐荣 倪学勤 曾东 胡正茂 潘康成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14-519,共6页
为研究在含有微量黄曲霉毒素B1 (AFB1)日粮中添加霉菌毒素分解酶枯草杆菌制剂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本研究将120羽7日龄艾维茵肉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A组饲喂基础日粮,B、C、D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5... 为研究在含有微量黄曲霉毒素B1 (AFB1)日粮中添加霉菌毒素分解酶枯草杆菌制剂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本研究将120羽7日龄艾维茵肉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A组饲喂基础日粮,B、C、D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50μg/kg AFB1、50μg/kg AFB1+0.1%枯草芽孢杆菌Pab02制剂和50μg/kg AFB1+0.1%霉菌毒素分解酶枯草杆菌制剂,饲喂28 d后测定肉鸡的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抗氧化能力及AFB1在肝脏和肌肉的残留量。结果显示:试验期间,除B组鸡出现精神沉郁和6.67%死亡率外,其余3组鸡均未出现病理症状和死亡现象;净增重D>A>C>B组(p>0.05),料重比B>C>D>A组(p>0.05);脾脏指数A>D>C>B组,并且A、D、C组极显著高于B组(p<0.01);B组血清和肝脏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或极显著低于A、D组(p<0.05或p<0.01),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高于A、C、D组(p<0.01);各组肉鸡肝脏和肌肉中黄曲霉毒素的残留量A<D<C<B组,A、C、D组与B组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霉菌毒素分解酶枯草杆菌制剂和枯草芽孢杆菌Pab02制剂均可以降低黄曲霉毒素在体内的残留,改善AFB1造成的肉鸡生长受阻、免疫器官发育受损、抗氧化功能下降等现象,其中霉菌毒素分解酶枯草杆菌制剂较枯草芽孢杆菌Pab02制剂效果更佳。本研究为霉菌毒素分解酶枯草杆菌制剂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 霉菌毒素分解酶 枯草芽孢杆菌 艾维茵肉鸡 免疫器官指数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云金芽孢杆菌BtZ01对胚后小鼠生长、肠道发育和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谷明娟 陈波 +4 位作者 朱遥 陶柳清 梁华阳 汪俊杰 潘康成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0-246,共7页
试验旨在研究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BtZ01对胚后小鼠生长、肠道发育及微生物菌群的影响。选取妊娠0 d的孕鼠48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饮用灭菌水,试验组分别饮用添加106,108,5×109cfu·m L-1浓度BtZ01菌的... 试验旨在研究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BtZ01对胚后小鼠生长、肠道发育及微生物菌群的影响。选取妊娠0 d的孕鼠48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饮用灭菌水,试验组分别饮用添加106,108,5×109cfu·m L-1浓度BtZ01菌的灭菌水,试验从母鼠妊娠起至胚后小鼠成年,试验期66 d。结果表明:1)饮水中添加BtZ01菌对胚后小鼠体重、体长及料重比没有显著影响(P>0.05)。2)饮水中添加5×109cfu·m L-1水平的BtZ01菌显著降低了胚后小鼠断奶时空回肠和结直肠的相对重量(P<0.05);饮水中添加106,108cfu·m L-1水平的BtZ01菌对胚后小鼠断奶与成年时小肠的相对重量和体重校正长度没有影响(P>0.05)。3)饮水中添加108,5×109cfu·m L-1水平的BtZ01菌显著增加了胚后小鼠成年时的空肠绒毛长度及绒毛长度/隐窝深度(V/C)值(P<0.05)。4)饮水中添加108,5×109cfu·m L-1水平的BtZ01菌极显著降低了胚后小鼠肠道中大肠杆菌数(P<0.01)。由此可见,高浓度的BtZ01菌对胚后小鼠幼年肠道发育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从长期饲养效果来看,饮水中添加BtZ01菌能够促进小肠绒毛的增长,提高消化吸收和抑制有害菌群定植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云金芽孢杆菌 胚后小鼠 肠道发育 微生物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芽孢杆菌降解黄曲霉毒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桂林 肖丹 潘康成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49-53,共5页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由黄曲霉及寄生曲霉等真菌在霉变的谷物中产生,具有强烈的生物毒性,由于其性质稳定,常规加工处理很难清除,给食品加工和饲料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危害。益生芽孢杆菌是黄曲霉毒素生物降解法常选的菌种之一,既可以通过...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由黄曲霉及寄生曲霉等真菌在霉变的谷物中产生,具有强烈的生物毒性,由于其性质稳定,常规加工处理很难清除,给食品加工和饲料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危害。益生芽孢杆菌是黄曲霉毒素生物降解法常选的菌种之一,既可以通过体外发酵减少食品和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也可以作为微生态制剂添加到饲料中,不仅可以发挥益生菌的益生作用,还能降解畜禽消化道食糜中的黄曲霉毒素。文章主要综述了益生芽孢杆菌在体内及体外对黄曲霉毒素的影响,益生芽孢杆菌降解黄曲霉毒素的作用机理,以及影响降解效果的因素,提出了有待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芽孢杆菌 降解 黄曲霉毒素 影响因素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聚果糖、乳酸杆菌对便秘模型大鼠的通便功能影响 被引量:38
16
作者 刘晓梅 彭芝榕 +5 位作者 倪学勤 杨杰 邹昭勇 邱春红 曾东 杨立格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96-299,共4页
通过建立Wistar大鼠便秘模型探讨低聚果糖和乳酸杆菌的通便功能。取日龄、体质量相近的Wistar雄性大鼠36只,随机选取4只作正常对照组,其余大鼠便秘造模成功后随机分成8组:模型对照组、阳性治疗组(番泻叶10.0mg/kg)及低聚果糖(1.0、0.5、... 通过建立Wistar大鼠便秘模型探讨低聚果糖和乳酸杆菌的通便功能。取日龄、体质量相近的Wistar雄性大鼠36只,随机选取4只作正常对照组,其余大鼠便秘造模成功后随机分成8组:模型对照组、阳性治疗组(番泻叶10.0mg/kg)及低聚果糖(1.0、0.5、0.25g/(kg·d))和乳酸杆菌(2.0×1010、2.0×109、2.0×108CFU/(kg·d))各高、中、低剂量组。连续灌喂7d,测定采食量、饮水量、体质量增量、炭末推进率、粪便粒数及肠道菌群6项指标。低聚果糖和乳酸杆菌均具有润肠通便的功用,大鼠的采食量、饮水量、体质量增量、炭末推进率和粪便粒数5项指标均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同时,都能抑制大鼠肠道内肠球菌与肠杆菌的生长繁殖(P<0.05);最佳剂量分别为1.0g/(kg·d)和2.0×108CFU/(kg·d)。低聚果糖和乳酸杆菌均具有润肠通便作用且对维持肠道菌群平衡、抑制肠球菌和肠杆菌的生长有较好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聚果糖 乳酸杆菌 便秘 通便作用 WISTAR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测定蒙古羊瘤胃液相和固相菌群多样性 被引量:19
17
作者 曾燕 简平 +3 位作者 倪学勤 周毅 祝辉 曾东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256-3262,共7页
本研究旨在比较蒙古羊瘤胃液相和固相细菌菌群多样性。应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的16S r RNA基因扩增子技术对采集自5只蒙古羊的瘤胃液相和固相样品进行高通量测序,采用UPARSE-操作分类单元(OTU)法和非加权组平均(UPGMA)法分析试验结... 本研究旨在比较蒙古羊瘤胃液相和固相细菌菌群多样性。应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的16S r RNA基因扩增子技术对采集自5只蒙古羊的瘤胃液相和固相样品进行高通量测序,采用UPARSE-操作分类单元(OTU)法和非加权组平均(UPGMA)法分析试验结果。结果表明,共获得91 971条序列和15 321个OTU,平均每个样品有13 138条序列和2 189个OTU。液相与固相样品相比:门水平分类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的优势菌群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P<0.05),拟杆菌门在液相和固相样品中的比例分别为67%和45%;属水平分类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的优势菌群为普氏菌属(Prevotella)和1种未鉴定(unknown)的属(P<0.05),液相样品优势菌群为普氏菌属,所占比例为53%,而固相样品优势菌群来自1种未鉴定的属,所占比例为32%;种水平分类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的是栖瘤胃普雷沃菌(Prevotella ruminicola)(P<0.05),在液相和固相样品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1%和11%。与液相样品相比,固相样品的alpha多样性较好;主成分分析(PCA)和主坐标分析(PCo A)显示来自同一动物个体的瘤胃液相和固相样品聚类在一起。结果提示,蒙古羊瘤胃液相和固相样品均具有丰富的细菌菌群;与液相样品相比,固相样品细菌的多样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LUMINA MiSeq 液相 固相 细菌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川金丝猴肠道菌群结构差异分析 被引量:22
18
作者 简平 王强 +5 位作者 王剑 牛李丽 祝辉 曾燕 倪学勤 曾东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02-1309,共8页
本试验旨在分析幼年、成年、老年川金丝猴肠道菌群结构以及随年龄变化的趋势。将提取的幼年、成年、老年川金丝猴粪样总DNA进行聚合酶链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对结果进行UPGMA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生物多样性比较。用荧光定... 本试验旨在分析幼年、成年、老年川金丝猴肠道菌群结构以及随年龄变化的趋势。将提取的幼年、成年、老年川金丝猴粪样总DNA进行聚合酶链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对结果进行UPGMA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生物多样性比较。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肠道菌群中真细菌、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 spp.)、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 spp.)的数量。结果显示:无论是UPGMA聚类分析,还是主成分分析以及生物多样性比较均表明,不同年龄段川金丝猴肠道菌群多样性存在明显差异;指纹图谱中成年与幼年川金丝猴的优势条带较多,老年川金丝猴的优势条带则较少。各年龄段川金丝猴肠道菌群中真细菌的数量都为同一数量级(1011);幼年川金丝猴肠道菌群中Enterobacteriaceae的数量显著少于成年和老年川金丝猴(P<0.05);成年川金丝猴肠道菌群中Lactobacillus spp.的数量极显著多于幼年和老年川金丝猴(P<0.01);老年川金丝猴肠道菌群中Bifidobacterium spp.的数量极显著少于成年和幼年(P<0.01)。由此得出,川金丝猴肠道菌群随年龄增长,多样性呈幼年到成年增加、成年到老年降低的趋势,老年时期优势菌群显著减少;此外,川金丝猴肠道各菌群的数量在不同年龄段有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金丝猴 年龄 肠道菌群 荧光定量PCR PCR-DG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酪乳杆菌与银杏叶提取物对肥胖小鼠血脂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8
19
作者 温啸 贺大方 +5 位作者 倪学勤 张丹 丁艳东 辛金鸽 李利杰 曾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12,17,共6页
【目的】研究干酪乳杆菌与银杏叶提取物协同的降血脂及抗氧化作用。【方法】将体质量为(20±1.0)g/只的60只健康雌性小鼠随机分成5组,即空白对照组、高脂对照组、干酪乳杆菌组、银杏叶提取物组及干酪乳杆菌与银杏叶提取物混合组,除... 【目的】研究干酪乳杆菌与银杏叶提取物协同的降血脂及抗氧化作用。【方法】将体质量为(20±1.0)g/只的60只健康雌性小鼠随机分成5组,即空白对照组、高脂对照组、干酪乳杆菌组、银杏叶提取物组及干酪乳杆菌与银杏叶提取物混合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4组均给予高脂饲料,建立肥胖模型,试验期为30d。试验结束后测定各组小鼠体质量,血清中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二醛(MDA)浓度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等的活性。【结果】干酪乳杆菌与银杏叶提取物协同作用,能明显降低肥胖小鼠体质量、TC、TG和MDA,与高脂对照组相比,小鼠体质量降低13.22%,TC和TG降解率分别达到24.48%和20.93%,差异极显著(P<0.01);小鼠血清中HDL-C增加167.85%,差异极显著(P<0.01);小鼠血清中GSH-Px活性提高了13.14%(P<0.05),CAT活性降低了49.01%(P<0.01)。【结论】干酪乳杆菌与银杏叶提取物协同使用,具有控制小鼠体质量、降血脂、促进胆固醇代谢的作用,可用于预防和治疗高脂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乳杆菌 银杏叶提取物 降血脂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F1208对便秘大鼠胃肠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20
作者 彭芝榕 刘晓梅 +4 位作者 倪学勤 杨杰 邹昭勇 邱春红 曾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243-246,共4页
目的:研究植物乳杆菌F1208对便秘模型大鼠胃肠道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健康组、便秘组、番泻叶组和3个剂量植物乳杆菌给药组,用盐酸洛派叮胺制造便秘大鼠模型,造模后各实验组按2mL/(kg.d)的剂量灌喂相应实验药... 目的:研究植物乳杆菌F1208对便秘模型大鼠胃肠道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健康组、便秘组、番泻叶组和3个剂量植物乳杆菌给药组,用盐酸洛派叮胺制造便秘大鼠模型,造模后各实验组按2mL/(kg.d)的剂量灌喂相应实验药物。观察记录各组大鼠采食量、饮水量、体质量增加量、24h内粪便粒数,测定粪便含水量,粪便活菌计数和小肠炭末推进率。结果:植物乳杆菌F1208给药7d后可明显改善便秘大鼠采食量、饮水量,促进大鼠生长发育,增加排便粒数和粪便含水量,抑制肠道肠球菌、肠杆菌的生长繁殖,显著提高便秘大鼠小肠炭末推进率。结论:植物乳杆菌F1208具有改善便秘大鼠胃肠道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便秘 胃肠道功能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