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麦耐盐性鉴定方法及耐盐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袁金娥 刘家娴 +2 位作者 先锐 刘新春 冯宗云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1年第4期11-15,共5页
盐分胁迫是导致作物减产的主要非生物因素之一,大麦是公认的耐盐性较强的作物之一,其耐盐机理复杂。本文简要评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鉴定大麦耐盐性的主要方法,并对大麦耐盐机理进展做了综述。
关键词 大麦 耐盐性 鉴定方法 生理指标 耐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ISJ标记及其在大麦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2
作者 余春磊 刘家娴 +3 位作者 齐国昌 罗小娇 刘新春 冯宗云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2年第4期5-9,共5页
本研究首次利用一种新的分子标记IT-ISJ(Intron-targeted intron-exon splice junction,内含子-外显子拼接位点)对34份来自中国青藏高原、欧洲和北美的栽培青稞品种(系)进行了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20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87条条带,平均... 本研究首次利用一种新的分子标记IT-ISJ(Intron-targeted intron-exon splice junction,内含子-外显子拼接位点)对34份来自中国青藏高原、欧洲和北美的栽培青稞品种(系)进行了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20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87条条带,平均每对引物组合4.35条条带。其中81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条带为93.10%。共扩增出134个等位变异,变幅为2~11个,平均每个引物对检测到6.7个。34份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S)变幅在0.437~0.931之间,平均为0.743±0.094。材料间平均遗传距离较低,仅为0.257,遗传多样性在0.2509~0.8460之间,平均为0.59。本结果表明IT-ISJ标记能有效用于大麦遗传多样性分析、品种鉴定,遗传图谱构建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中。因此,大麦育种者在杂交育种中应广泛发现和挖掘优异青稞资源,扩大青稞种质的遗传基础,提高青稞育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青稞 IT-ISJ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麦花后四种主要黄酮物质含量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0
3
作者 余春磊 齐国昌 +3 位作者 张鹍飞 袁金娥 罗小娇 冯宗云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2-226,共5页
为了解开花后大麦不同器官黄酮类物质的变化,以富含黄酮的大麦品系94-19-1为材料,在开花后10、25和40d时,分析测定了其根、茎、叶和穗中儿茶素、杨梅素、槲皮素和山奈酚四种主要黄酮类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在开花10~40d,四种黄酮类物... 为了解开花后大麦不同器官黄酮类物质的变化,以富含黄酮的大麦品系94-19-1为材料,在开花后10、25和40d时,分析测定了其根、茎、叶和穗中儿茶素、杨梅素、槲皮素和山奈酚四种主要黄酮类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在开花10~40d,四种黄酮类物质的含量在根、茎、叶和穗部均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且趋势不同,其总含量在根和叶中以花后25d最高,在茎和穗部中呈增加趋势。不同器官中四种黄酮物质含量在同一时期均存在差异,且其总含量都以穗部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儿茶素 杨梅素 槲皮素 山奈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麦籽粒γ-氨基丁酸含量的QTL定位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罗小娇 郭蕾蕾 +4 位作者 杨晓云 刘新春 余春磊 齐国昌 冯宗云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50-954,共5页
本研究采用比色法测定了大麦DH群体(Steptoe/Morex)各系籽粒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简称GABA)的含量,并利用SSR及SRAP标记对其进行了QTL定位。结果表明:亲本间以及DH系间的GABA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DH系间GABA含... 本研究采用比色法测定了大麦DH群体(Steptoe/Morex)各系籽粒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简称GABA)的含量,并利用SSR及SRAP标记对其进行了QTL定位。结果表明:亲本间以及DH系间的GABA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DH系间GABA含量平均值是(1.0575±0.1829)mg/g,变异系数为17.30%。将控制大麦籽粒GABA含量的QTL(qGABA-3H)定位在染色体3HL上的分子标记M5E4a和M3E18之间,贡献率为8.33%,加性效应为0.05。本研究结果对大麦高含量GABA育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Γ-氨基丁酸 比色法 遗传图谱 QTL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归正交试验优化超声波提取大麦中4种主要黄酮物质工艺 被引量:4
5
作者 余春磊 袁金娥 +3 位作者 张鹍飞 罗小娇 齐国昌 冯宗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1-55,共5页
通过一次回归正交试验,优选出大麦中4种主要黄酮类物质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以儿茶素、杨梅素、槲皮素和山奈酚的含量作为考察指标,以甲醇的体积分数、料液比和超声时间为试验因素,采用本课题组自行优化后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体系对... 通过一次回归正交试验,优选出大麦中4种主要黄酮类物质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以儿茶素、杨梅素、槲皮素和山奈酚的含量作为考察指标,以甲醇的体积分数、料液比和超声时间为试验因素,采用本课题组自行优化后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体系对大麦中4种黄酮类物质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儿茶素、杨梅素、槲皮素和山奈酚在O.005-0.1μg都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测定方法稳定,可靠。优选超声提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甲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20(g/mL)和超声时间6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高效液相色谱法 儿茶素 杨梅素 槲皮素 山奈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r1基因在四个小麦骨干亲本衍生系中的分布及选择效应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新春 赖运平 +5 位作者 刘仙俊 李俊 袁金娥 万洪深 冯宗云 杨武云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97-602,共6页
为了解Lr1基因在小麦育种中的利用情况,通过PCR分子标记技术检测了小麦抗叶锈病基因Lr1在小麦骨干亲本南大2419、阿夫、燕大1817和碧蚂4号及其328个衍生品种中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Lr1基因在4个骨干亲本衍生品种中的频率为:燕大1817(80... 为了解Lr1基因在小麦育种中的利用情况,通过PCR分子标记技术检测了小麦抗叶锈病基因Lr1在小麦骨干亲本南大2419、阿夫、燕大1817和碧蚂4号及其328个衍生品种中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Lr1基因在4个骨干亲本衍生品种中的频率为:燕大1817(80.0%)>阿夫(78.1%)>南大2419(54.3%)>碧蚂4号(32.4%);Lr1基因在各个亲本衍生后代的最高频率分别是:阿夫子三代90.0%,燕大1817子三代100.0%,南大2419子五代100.0%,碧蚂4号子三代45.0%。Lr1基因的分布频率呈现出从冬小麦区到春小麦区上升的趋势。研究表明骨干亲本的选用更注重其综合性状而非是否含有Lr1基因,环境条件、亲本和杂交方式的选择及其相互作用影响了Lr1基因在骨干亲本衍生品种中的分布形势,其基因的表现型可能与选择牵连效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Lr1 衍生系 骨干亲本 PUCCINIA tritici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青稞品种(系)芽期耐盐性鉴定 被引量:2
7
作者 齐国昌 余春磊 +2 位作者 罗小娇 张鹍飞 冯宗云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0-55,75,共7页
以34份青稞品种(系)种子为材料,通过测定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等指标进行芽期的耐盐性鉴定,并应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等方法对青稞材料进行了多指标耐盐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耐盐性较强的材料是XQ0478、白玉青稞、XQ0792、XQ0... 以34份青稞品种(系)种子为材料,通过测定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等指标进行芽期的耐盐性鉴定,并应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等方法对青稞材料进行了多指标耐盐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耐盐性较强的材料是XQ0478、白玉青稞、XQ0792、XQ0198和N4-1等;耐盐性相对较弱的材料有矮黑六、矮六密、9718和9803-2。用综合指标值(D)进行聚类分析,可将34份青稞品种(系)聚为三类:A类的青稞材料有8份,其D>0.5,代表耐盐性较强的品种(系);B类的青稞材料有4份,其D<0.3,代表耐盐性较敏感的品种(系);C类的青稞材料有22份,其0.3≤D≤0.5,为中度耐盐性品种(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芽期 耐盐性 品种 综合评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大麦生产的现状及特点 被引量:9
8
作者 冯宗云 袁金娥 罗小娇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3年第4期1-10,共10页
从收获面积、总产及单产的变化趋势分析了世界大麦生产的现状,概述了世界大麦在各大洲及各主产国的生产情况,总结了世界大麦生产的特点。
关键词 大麦 面积 总产 单产 生产 现状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麦籽粒不同部位黄酮含量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张鹍飞 余春磊 +3 位作者 齐国昌 袁金娥 刘新春 冯宗云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41-1446,共6页
为了解大麦成熟籽粒中黄酮化合物的分布情况,以来源于5个不同地域的21个大麦品种(系)为材料,采用硝酸铝比色法对大麦籽粒的胚、胚乳和皮层中的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胚中的黄酮含量最高,胚乳中次之,皮层中最低;但从不同部位的... 为了解大麦成熟籽粒中黄酮化合物的分布情况,以来源于5个不同地域的21个大麦品种(系)为材料,采用硝酸铝比色法对大麦籽粒的胚、胚乳和皮层中的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胚中的黄酮含量最高,胚乳中次之,皮层中最低;但从不同部位的黄酮积累量占籽粒中黄酮总积累量的百分比来看,大麦籽粒黄酮的89.35%来自胚乳,来自胚和皮层的均只占到5%左右。此外,不同来源地对胚中的黄酮含量影响极显著(P<0.01),对胚乳和皮层中的黄酮含量也有显著影响(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来源地 籽粒 不同部位 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稞籽粒淀粉含量的差异 被引量:17
10
作者 杨智敏 孔德媛 +3 位作者 杨晓云 袁金娥 刘新春 冯宗云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39-1143,共5页
为筛选特色淀粉青稞材料,采用双波长法测定和分析了来自西藏、青海、甘肃、四川、国外的栽培青稞以及野生裸大麦共469个青稞材料的直链和支链淀粉含量。结果表明,这些青稞材料的直链淀粉含量平均为24.65%,变异范围为4.09%(昆仑... 为筛选特色淀粉青稞材料,采用双波长法测定和分析了来自西藏、青海、甘肃、四川、国外的栽培青稞以及野生裸大麦共469个青稞材料的直链和支链淀粉含量。结果表明,这些青稞材料的直链淀粉含量平均为24.65%,变异范围为4.09%(昆仑8号)~39.72%(长芒红四棱),其中西藏材料最高(26.87%),甘肃材料最低(21.23%);支链淀粉含量平均为31.76%,变异范围为15.24%(康青1号)~60.09%(喜玛拉雅2号),其中野生裸大麦最高(35.51%),西藏材料最低(30.17%);总淀粉含量平均为56.00%,变异范围为31.28%(阿青5号)~74.41%(阿里当地青稞),以野生裸大麦最高(58.11%),青海材料最低(54.19%)。根据淀粉含量分布特征将不同来源青稞材料间直、支链及总淀粉含量都分成4个级别,这些青稞材料的直链淀粉含量主要分布在第3级,支链和总淀粉含量主要分布在第2级。从中筛选出18份具有特殊淀粉含量的青稞材料,可用于专用青稞的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直链淀粉含量 支链淀粉含量 总淀粉含量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稞C4H基因的克隆及组织表达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罗小娇 刘新春 +2 位作者 杨晓云 袁金娥 冯宗云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89-596,共8页
为揭示大麦中黄酮合成的分子调控机制,利用反转录PCR结合同源克隆和RACE技术首次从青稞(裸大麦)叶片中克隆获得肉桂酸-4-羟化酶基因(HvC4H)的全长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KF927086),总长度1951 bp,ORF为1518 bp,编码505个氨基酸,等电点P... 为揭示大麦中黄酮合成的分子调控机制,利用反转录PCR结合同源克隆和RACE技术首次从青稞(裸大麦)叶片中克隆获得肉桂酸-4-羟化酶基因(HvC4H)的全长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KF927086),总长度1951 bp,ORF为1518 bp,编码505个氨基酸,等电点PI=9.01,平均亲水指数(GRAVY)为-0.170,属于亲水性碱性蛋白,高级结构分析表明其具有细胞色素P450家族保守域及C4H特异的功能性活性位点。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胚乳发育5个时期不同组织(茎、叶及子粒)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HvC4H基因在青稞胚乳发育期的表达情况存在着明显的组织差异性,在茎中的表达量最高。本研究为通过调控C4H基因的表达从而提高大麦黄酮的含量奠定了分子生物学基础,对于改良大麦的品质、抗性、生长发育等性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裸大麦) C4H基因 同源克隆 RACE 实时荧光定量PCR 胚乳发育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稞苗期耐盐性鉴定及评价 被引量:11
12
作者 齐国昌 余春磊 +2 位作者 张鹍飞 罗小娇 冯宗云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50-956,共7页
为筛选耐盐性较好的青稞种质资源,针对叶绿素含量、细胞膜透性、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丙二醛含量及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Na+/K+,运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等分析方法,对来自西藏、四川和甘肃的34份地方青稞品种(系)进行苗期... 为筛选耐盐性较好的青稞种质资源,针对叶绿素含量、细胞膜透性、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丙二醛含量及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Na+/K+,运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等分析方法,对来自西藏、四川和甘肃的34份地方青稞品种(系)进行苗期耐盐性综合分析,并将苗期与芽期耐盐性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34份材料中,长芒红四棱、矮黑六和XQ0391耐盐性较强,XQ0317、XQ0497和XQ0491耐盐性相对较弱。经聚类分析,34份青稞品种(系)被分为3类,其中第一类有3份材料,综合评价值D≥0.6,耐盐性较强;第二类有18份材料,综合评价值0.44≤D<0.6,中度耐盐;第三类有13份材料,综合评价值D<0.44,相对盐敏感。在34份材料中,11份材料的芽期和苗期耐盐性相同,其余材料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青稞 耐盐性 苗期 综合评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稞CHS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分析
13
作者 方建 牟利 +4 位作者 李鹏 张鹍飞 刘新春 袁金娥 冯宗云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28-1534,共7页
为进一步研究查尔酮合酶(Chalcone synthase,CHS)在黄酮化合物代谢过程中的作用,以青稞94-19-1为材料,通过同源克隆技术分离CHS基因,并对分离得到的CHS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原核表达。结果表明,从青稞94-19-1中克隆得到的CHS基因编... 为进一步研究查尔酮合酶(Chalcone synthase,CHS)在黄酮化合物代谢过程中的作用,以青稞94-19-1为材料,通过同源克隆技术分离CHS基因,并对分离得到的CHS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原核表达。结果表明,从青稞94-19-1中克隆得到的CHS基因编码区长为1 197bp,编码398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分子量为43.479kDa,预测等电点(pI)为5.92,是酸性蛋白;该酶蛋白体外红细胞中的半衰期为30h,不稳定系数(II)大于40,属于不稳定蛋白;平均亲水指数为-0.090,是亲水性的蛋白。SDS-PAGE检测结果表明,将该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2a上,并在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可得到64kDa左右的融合蛋白,在IPTG诱导浓度为1.0mmol·L-1时,最佳诱导时间为3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查尔酮合酶 同源克隆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