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导入小麦材料85-DH5304的黑麦染色质的遗传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杨足君 任正隆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09-112,共4页
六倍体小黑麦与小麦杂交培育的特异小麦材料 85 -DH5 30 4,表现植株较矮、特早熟、结实好等优良性状。Giemsa-C带和种子醇溶蛋白电泳分析表明 ,85 -DH5 30 4是一个含 1RS/ 1BL染色体的易位系 ,而我们用小麦白粉菌菌株接种鉴定表明 ,其 1... 六倍体小黑麦与小麦杂交培育的特异小麦材料 85 -DH5 30 4,表现植株较矮、特早熟、结实好等优良性状。Giemsa-C带和种子醇溶蛋白电泳分析表明 ,85 -DH5 30 4是一个含 1RS/ 1BL染色体的易位系 ,而我们用小麦白粉菌菌株接种鉴定表明 ,其 1RS/ 1BL染色体上的并不表达抗白粉病基因Pm8的抗性 ,利用中国春与 85 -DH5 30 4杂交后代的抗性分析 ,表明它不含有抗白粉病基因 ,认为可能供体六倍体小黑麦的 1R染色体上不具有对白粉病抗性的基因。此外 ,还对不同黑麦来源 1R染色体上抗病基因的多样性和六倍体小黑麦基因资源对小麦育种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黑麦 1RS/1BL易位 白粉病 小麦 抗性基因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效唑对小麦叶片衰老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7
2
作者 曾旭 张怀琼 +1 位作者 罗培高 任正隆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6-140,共5页
为探明多效唑(PP333)对小麦叶片衰老生理生化及产量的影响,在小麦拔节期,以不同质量浓度(0,100,200和400 mg/L)的多效唑水溶液进行叶面喷施处理,分别测定扬花后不同天数小麦旗叶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 为探明多效唑(PP333)对小麦叶片衰老生理生化及产量的影响,在小麦拔节期,以不同质量浓度(0,100,200和400 mg/L)的多效唑水溶液进行叶面喷施处理,分别测定扬花后不同天数小麦旗叶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含量(MDA)、可溶性蛋白质以及与产量性状相关的指标。结果表明,适当质量浓度(100,200 mg/L)的多效唑处理能有效地延缓小麦灌浆至成熟期旗叶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的下降,增强了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有效地抑制了膜脂氧化,从而使得小穗数、穗粒重、千粒重等性状比对照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效唑 小麦 衰老 叶绿素含量 光合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黑麦小片段易位的快中子辐照诱导 被引量:5
3
作者 杨漫宇 符书兰 +3 位作者 陈晓明 张怀琼 唐宗祥 任正隆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09-614,共6页
为研究快中子辐照对新合成的小麦-黑麦双二倍体染色体结构变化的影响,分别利用5Gy、15Gy和20Gy三种快中子辐照剂量对其种子进行辐射诱变,采用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技术对M0和M1种子的根尖细胞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三种剂量下发生小麦-... 为研究快中子辐照对新合成的小麦-黑麦双二倍体染色体结构变化的影响,分别利用5Gy、15Gy和20Gy三种快中子辐照剂量对其种子进行辐射诱变,采用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技术对M0和M1种子的根尖细胞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三种剂量下发生小麦-黑麦染色体易位的总频率为12.28%,其中发生外源小片段易位、外源大片段易位和罗伯逊易位的频率分别为9.36%,5.85%和2.34%。三种剂量都可引起小麦与黑麦染色体之间发生易位,分别有1.28%、9.04%和44.94%的M1种子产生了易位。说明随着快中子辐照剂量的增加,小麦与黑麦染色体间发生易位的频率也在增高。本研究为外源染色体片段(或优异基因)导入小麦品种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黑麦 快中子辐照 染色体易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入矮秆基因的小偃麦材料的细胞学和储藏蛋白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杨足君 任正隆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04-108,共5页
用小麦 -中间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与含Rht1 0的小麦品系杂交回交 ,培育了稳定的株高在 5 0~ 70cm左右 ,农艺性状较优的矮杆小偃麦品系。我们对其中的 2份材料进行了细胞学和醇溶蛋白分析。结果表明 ,材料攀890 74- 1 - 1 - 1 - 1、攀 89... 用小麦 -中间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与含Rht1 0的小麦品系杂交回交 ,培育了稳定的株高在 5 0~ 70cm左右 ,农艺性状较优的矮杆小偃麦品系。我们对其中的 2份材料进行了细胞学和醇溶蛋白分析。结果表明 ,材料攀890 74- 1 - 1 - 1 - 1、攀 890 74- 3- 2 - 1的染色体数分别为 2n =5 6和 2n =5 0。利用种子醇溶蛋白电泳分析表明它们与“中 5”均具有反应偃麦草供体的特征带 ,在Gli-B1和Gli-D1上表现一定的差异 ,攀 890 74- 3- 2 - 1还含来自黑麦的 1RS蛋白带 ,攀 890 74- 1 - 1 - 1 - 1缺少“中 5”的一条Gli-B1带。在高分子谷蛋白亚基上 ,攀 890 74- 1- 1 - 1和攀 890 71 - 3- 2 - 1与“中 5”在Glu -A1和Glu -B1上表现了较大的差异。结果认为 ,品系攀 890 74- 1 -1 - 1和攀 890 74- 3-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偃麦草 小麦 矮杆基因 储藏蛋白 细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黑麦染色体对普通小麦主要贮藏蛋白组成的影响
5
作者 张洁 唐宗祥 +2 位作者 符书兰 晏本菊 任正隆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2-237,共6页
为了解不同遗传背景的黑麦染色体对普通小麦主要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和醇溶蛋白组成的影响,采用SDS-PAGE和A-PAGE分析了两套小麦-黑麦(Holdfast-King和中国春-Impire)双二倍体和不同附加系的HMW-GS和醇溶蛋白组成。结果表明:(1)... 为了解不同遗传背景的黑麦染色体对普通小麦主要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和醇溶蛋白组成的影响,采用SDS-PAGE和A-PAGE分析了两套小麦-黑麦(Holdfast-King和中国春-Impire)双二倍体和不同附加系的HMW-GS和醇溶蛋白组成。结果表明:(1)两份双二倍体的HMW-GS都表达出小麦亲本带型和一条迁移率与双亲不一致的条带,醇溶蛋白呈共显性表达。(2)Holdfast-King的1R附加系HMW-GS带型与其双二倍体带型一致,醇溶蛋白呈共显性表达;3R附加系的HMW-GS缺失受体亲本条带并表达出一条迁移率与双亲有差异的条带,其醇溶蛋白缺失受体亲本条带;其余附加系(2R,4R^7R)的HMW-GS和醇溶蛋白带型与其受体亲本带型一致。(3)中国春-Impire的1R附加系HMW-GS带型与其双二倍体一致,醇溶蛋白只表现受体小麦亲本带型,2R到7R附加系的HMW-GS和醇溶蛋白带型都与小麦亲本带型一致。这表明小麦-黑麦异源双二倍体中小麦和黑麦的基因组会相互影响,引起籽粒贮藏蛋白组成表达上的差异;同一种黑麦的不同染色体对籽粒贮藏蛋白组成表达的影响也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黑麦 附加系 高分子量谷蛋白 醇溶蛋白 SDS-PAGE A-P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小麦-黑麦远缘杂交高代抗病株系的贮藏蛋白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肖本泽 张怀渝 +1 位作者 任正隆 傅体华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4期389-393,共5页
通过SDS PAGE、A PAGE方法对两个小麦 -黑麦远缘杂交高代抗病株系 98- 110 4、98- 917共 2 6个材料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组成、醇溶蛋白Gli B1l特异位点的有无分别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在这 2 6个材料的Glu A1、Glu B1、Glu D1位点... 通过SDS PAGE、A PAGE方法对两个小麦 -黑麦远缘杂交高代抗病株系 98- 110 4、98- 917共 2 6个材料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组成、醇溶蛋白Gli B1l特异位点的有无分别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在这 2 6个材料的Glu A1、Glu B1、Glu D1位点上分别检测到了 2、3、2个等位基因 ,在每个位点上 ,出现频率最高的等位基因分别为Glu A1a(96 15 % )、Glu B1b(92 30 % )、Glu D1d(84 6 2 % )。Nei’s遗传变异系数H分析表明 :供试材料在Glu D1位点上变异最大 ,其次是Glu B1、Glu A1;其中株系 98- 110 4在Glu A1、Glu B1、Glu D1位点上的遗传变异系数H分别为 0、0 180、0 180 ,株系 98- 917在这 3个位点上的遗传变异系数H相应为 0 117、0 117、0 30 5。从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可知 ,此高代抗病株系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合方式共有 5种 :(1、7+8、5 +10 )、(1、7+9、2 +12 )、(1、7+8、2 +12 )、(N、7+8、5 +10 )、(1、14 +15、5 +10 ) ;其中亲本A4 2 912类型 (1、7+8、5 +10 )所占比例最多 ,为80 77%。另外通过A PAGE方法检测出 4个具有亚基组成变异的材料 98- 110 4 - 9(1、7+9、2 +12 )、98- 917- 15(1、7+8、2 +12 )、98- 917- 2 7(N、7+8、5 +10 )、98- 917- 2 9(1、14 +15、5 +10 )均为 1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黑麦 远缘杂交高代抗病株系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