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病毒颗粒现代研究进展及关键问题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田世民 谢锦 +5 位作者 蔡信福 尚强 李东 韩丽 张定堃 郑川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84-2292,共9页
抗病毒颗粒由经典名方“白虎汤”“清瘟败毒饮”“菖蒲郁金汤”加减化裁而成,由板蓝根、石膏、芦根、地黄、郁金、知母、石菖蒲、广藿香、连翘组成,具有清热祛湿、凉血解毒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在抗病毒、抗菌、抗炎、解热等方... 抗病毒颗粒由经典名方“白虎汤”“清瘟败毒饮”“菖蒲郁金汤”加减化裁而成,由板蓝根、石膏、芦根、地黄、郁金、知母、石菖蒲、广藿香、连翘组成,具有清热祛湿、凉血解毒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在抗病毒、抗菌、抗炎、解热等方面疗效显著,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流感、上呼吸道感染、腮腺炎的治疗。然而,抗病毒颗粒的现代研究较为薄弱,系统性不强,亟待采用现代评价手段“说明白讲清楚”抗病毒颗粒疗效及其起效基础。基于此,本文对抗病毒颗粒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梳理,提出了现代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以期为抗病毒颗粒的二次开发与大品种培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毒颗粒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颗粒剂制粒工艺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17
2
作者 胡启飞 杨继东 +2 位作者 陈曼 兰虹 欧阳旭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212-2216,共5页
目的:介绍中药颗粒剂的制粒工艺现状并做简要展望。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主要从湿法制粒和干法制粒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高速剪切与旋转挤压制粒结合方式和干法制粒对于中药颗粒剂而言具有很好的优势... 目的:介绍中药颗粒剂的制粒工艺现状并做简要展望。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主要从湿法制粒和干法制粒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高速剪切与旋转挤压制粒结合方式和干法制粒对于中药颗粒剂而言具有很好的优势。结论:高速剪切与旋转挤压制粒结合方式和干法制粒两种制粒方式是中药颗粒剂制粒方式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颗粒剂 制粒工艺 现状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测定黄连上清胶囊中大黄素、大黄酚含量 被引量:12
3
作者 巫涛 顾明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72-473,共2页
目的:建立黄连上清胶囊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HPLC测定黄连上清胶囊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采用Inertsil C18柱,以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85:15);检测波长:254 nm.结果:此方法线性范围分别是大黄素0.013~0.084μg(r... 目的:建立黄连上清胶囊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HPLC测定黄连上清胶囊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采用Inertsil C18柱,以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85:15);检测波长:254 nm.结果:此方法线性范围分别是大黄素0.013~0.084μg(r=0.999 9,n=5);大黄酚0.025~0.16μg(r=0.999 6,n=5).平均回收率:大黄素96.77%,RSD 为1.06%;大黄酚99.85%,RSD为1.76%.结论:本方法简单、准确,可用于黄连上清胶囊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上清胶囊 大黄素、大黄酚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七种不同大孔吸附树脂精制乐脉胶囊的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陈延清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553-555,共3页
目的 :为研制剂量小 ,服量小的现代中药乐脉胶囊。方法 :以采用HPLC法测定的丹参素、芍药苷的含量为指标 ,比较七种不同类型的大孔吸附树脂在精制中的应用。结果 :用树脂精制后 ,提取物的含固率显著降低 ,丹参素的损失都很大 ;AB 8、X 5... 目的 :为研制剂量小 ,服量小的现代中药乐脉胶囊。方法 :以采用HPLC法测定的丹参素、芍药苷的含量为指标 ,比较七种不同类型的大孔吸附树脂在精制中的应用。结果 :用树脂精制后 ,提取物的含固率显著降低 ,丹参素的损失都很大 ;AB 8、X 5、WDL 3种树脂对芍药苷的保留率都在 80 %以上。结论 :七种大孔吸附树脂在乐脉胶囊的精制中 ,对丹参素保留率都很低 ,对丹参药材不宜采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脉胶囊 精制 大孔吸附树脂 HPLC 丹参素 芍药苷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黄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陈延清 《中成药》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25-128,共4页
:目的 :建立三黄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TLC法对处方中的大黄、盐酸小檗碱、黄芩甙等进行鉴别 ;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黄中总蒽醌的含量 ;用薄层扫描法测定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用HPLC法测定黄芩总甙的含量。结果 :在TLC色谱中均能... :目的 :建立三黄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TLC法对处方中的大黄、盐酸小檗碱、黄芩甙等进行鉴别 ;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黄中总蒽醌的含量 ;用薄层扫描法测定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用HPLC法测定黄芩总甙的含量。结果 :在TLC色谱中均能检出大黄、盐酸小檗碱和黄芩甙 ;含量限度总蒽醌为不少于 6.0mg/粒 ;盐酸小檗碱不少于 7.0mg/粒 ,黄芩甙不少于 2 2 .0mg/粒。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对处方中各组分可准确、快速地进行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黄胶囊 大黄 黄芩甙 盐酸小檗碱 中药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测定荆肤止痒颗粒中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含量 被引量:10
6
作者 曾德成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894-897,共4页
目的 :建立RP HPLC法测定荆肤止痒颗粒 (荆芥 ,地肤子 ,防风 ,山楂等 )中 5 O 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TurnerKromasilC1 8(4.6mm× 2 0 0mm ,5 μm)色谱柱 ;流动相为甲醇 - 0 .0 5mol·L-1 KH2 PO4溶液 醋酸... 目的 :建立RP HPLC法测定荆肤止痒颗粒 (荆芥 ,地肤子 ,防风 ,山楂等 )中 5 O 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TurnerKromasilC1 8(4.6mm× 2 0 0mm ,5 μm)色谱柱 ;流动相为甲醇 - 0 .0 5mol·L-1 KH2 PO4溶液 醋酸 异丙醇(85∶1 70∶4∶4 ) ,检测波长为 2 5 4nm ,流速为 1 .0mL·min-1 ,柱温为 30℃。结果 :5 O 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在上述色谱条件下 ,分离效果好 ,在 0 .0 6 0 6~ 0 .6 0 6 μg范围内 ,线性关系良好 (r =0 .9998) ,加样回收率为 92 .2 %。 结论 :本方法较简单 ,准确 ,可作为产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肤止痒颗粒 防风 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肽PGG酰胺化合成物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曼 胡启飞 +4 位作者 吴民泸 代娟 赖翼 段佳慧 陈登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48-350,共3页
目的:对比人工设计合成的抗菌肽PGG与它的酰胺化产物PGG-NH2的生物学特性。方法:根据NCCLS的方法,以天然蜂毒肽Melittin为对照,测定抗菌肽对大肠埃希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同时测定在不同盐浓度及不同MgCl2浓度下对金黄... 目的:对比人工设计合成的抗菌肽PGG与它的酰胺化产物PGG-NH2的生物学特性。方法:根据NCCLS的方法,以天然蜂毒肽Melittin为对照,测定抗菌肽对大肠埃希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同时测定在不同盐浓度及不同MgCl2浓度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MIC。使用5%的红细胞悬液,与抗菌肽混合孵育后540nm的吸光度评价溶血性,用超声完全溶解后红细胞悬液作为评价标准。结果:PGG-NH2对大肠埃希菌和表皮葡萄球菌MIC为4~8μg/mL和8~16μg/mL;随着离子浓度的增加,抗菌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高,NaCl和MgCl2浓度对PGG-NH2活性的影响小于PGG;100μg/mLPGG-NH2的溶血性小于10%。结论:PGG-NH2有较强的抗菌活性,比PGG耐受更高的离子强度,同时具有更低的溶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肽类 抗菌肽 抑菌作用 溶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抗病毒颗粒中苦参碱的含量 被引量:9
8
作者 曾德成 《中成药》 CAS CSCD 1999年第4期175-177,共3页
用反相HPLC法分离并测定抗病毒颗粒中苦参碱的含量。用十八烷基硅键合硅烷胶为填充剂,乙腈-0.025mol/l硫酸铵-十二烷基硫酸钠[35∶65∶0.6(g),硫酸(1→5)溶液调节pH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 用反相HPLC法分离并测定抗病毒颗粒中苦参碱的含量。用十八烷基硅键合硅烷胶为填充剂,乙腈-0.025mol/l硫酸铵-十二烷基硫酸钠[35∶65∶0.6(g),硫酸(1→5)溶液调节pH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5nm;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73%;RSD为1.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 抗病毒颗粒 苦参碱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抗病毒片中知母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6
9
作者 陈延清 周时松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9-291,共3页
目的改进抗病毒片(知母,连翘等)中知母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取代原试行标准中的薄层扫描法。结果新方法较原方法的重现性、精密度均有所提高。结论所选择的新方法可行。
关键词 抗病毒片 蒸发光散射检测法 菝葜皂苷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测定消斑丽肤霜中栀子苷的含量 被引量:4
10
作者 曾德成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65-368,共4页
目的 :建立消斑丽肤霜中栀子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HPLC测定消斑丽肤霜中栀子苷的含量。采用InertsilC18柱 ,以流动相 :甲醇 0 .0 5mol·L-1磷酸二氢钾 醋酸 异丙醇 ( 6 7∶173∶4∶4) ;检测波长 :2 38nm。结果 :此方法线性... 目的 :建立消斑丽肤霜中栀子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HPLC测定消斑丽肤霜中栀子苷的含量。采用InertsilC18柱 ,以流动相 :甲醇 0 .0 5mol·L-1磷酸二氢钾 醋酸 异丙醇 ( 6 7∶173∶4∶4) ;检测波长 :2 38nm。结果 :此方法线性关系良好(r =0 .9994) ,平均回收率为 97.3 % ,相对标准偏差RSD为 1.94% (n =5 )。结论 :方法较简单 ,准确 ,可用于消斑丽肤霜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斑丽肤霜 桅子苷 HPLC 测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病毒片的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延清 曾燕林 《中成药》 CAS CSCD 2000年第10期731-734,共4页
目的 :按国家新药审批的要求 ,建立抗病毒片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TLC对处方中的连翘、知母、广藿香和郁金4味药进行了鉴别 ,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了知母中的菝契皂甙元的含量。结果 :抗病毒片中菝葜皂甙元暂定为每片不少于0 .95mg。 结论
关键词 抗病毒片 连翘甙 郁金 薄层扫描法 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麝香舒活灵质量标准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曾德成 《中成药》 CAS CSCD 2000年第9期613-616,共4页
对麝香舒活灵中三七、血竭、地黄、薄荷脑、冰片、樟脑进行了薄层色谱鉴别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樟脑的含量。方法简便、快速。
关键词 麝香舒活灵 质量标准 薄层色谱法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渣有氧发酵有机肥中试及田间肥效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茂 郭鑫 +4 位作者 韩峰 曹晖 刘然 曾永清 史权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18期217-218,共2页
将中药渣、鸡粪、菌渣按比例混合后,拌入自筛混合菌株进行有机肥中试发酵,获得理化指标全部合格的有机肥。经田间肥效试验,施用有机肥的生菜比空白对照和常规施肥明显增产。
关键词 中药渣 有机肥 肥效 增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中药渣有机育苗基质配比对小白菜育苗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茂 郭鑫 +4 位作者 韩峰 曹晖 刘然 曾永清 史权 《绿色科技》 2014年第10期100-101,共2页
以中药渣、蛭石、珍珠岩为育苗基质配方材料,通过不同配比处理,研究了其理化性质以及对小白菜育苗的影响。结果表明:H(中药渣∶蛭石∶珍珠岩=1∶2∶1)处理的育苗效果最接近于市售有机基质。
关键词 中药渣 育苗 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UV-Q-TOF MS的僵蚕嘌呤(核苷)类成分多指标定量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邵尤欣 尚强 +4 位作者 郑文林 李东 郭伦 胡坪 章弘扬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92-999,共8页
嘌呤(核苷)是机体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主要遗传物质,但目前缺乏对僵蚕中该类成分的整体定量研究。该文采用ACE Excel 2 AQ水性柱(2.1 mm×150 mm,2μm)进行分离,以10 mmol/L磷酸二氢钾水溶液-甲醇为流动相,分别优化了样品提取与色谱条... 嘌呤(核苷)是机体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主要遗传物质,但目前缺乏对僵蚕中该类成分的整体定量研究。该文采用ACE Excel 2 AQ水性柱(2.1 mm×150 mm,2μm)进行分离,以10 mmol/L磷酸二氢钾水溶液-甲醇为流动相,分别优化了样品提取与色谱条件,建立了中药僵蚕中嘌呤(核苷)类成分的超高效液相色谱-紫外(UPLC-UV)指纹图谱方法。利用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Q-TOF MS)对9个特征峰物质进行二级鉴定,并对其质谱裂解规律进行总结。其中,2′-甲氧基-鸟苷单磷酸、6-(β-羟基乙基氨基)-嘌呤、2′-甲氧基-腺苷单磷酸和N6-(2-羟乙基)-腺苷首次从僵蚕中鉴定。基于该方法,对其中的鸟嘌呤、尿苷、腺嘌呤、鸟苷、6-(β-羟基乙基氨基)-嘌呤、腺苷、N6-(2-羟乙基)-腺苷7个成分进行绝对定量测定。2′-甲氧基-鸟苷单磷酸和2′-甲氧基-腺苷单磷酸因缺乏对照品,采用相对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各指标成分的精密度、重现性、稳定性、耐用性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不大于5.0%,7种成分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94),检出限(LOD)为0.266~0.474μg/mL,定量下限(LOQ)为0.843~1.58μg/mL,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4.0%~101%,RSD不大于3.4%。采用该方法对13批不同产地僵蚕药材进行分析,发现各成分含量具有显著差异。该研究可为僵蚕的质量评价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僵蚕 嘌呤(核苷) 指纹图谱 多指标定量 UPLC-UV-Q-TOF 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菌剂对中药渣发酵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茂 郭鑫 +3 位作者 韩峰 曾莉 刘然 曾永清 《绿色科技》 2015年第1期159-161,共3页
从发酵周期、pH值、臭气度、外观形状及总养分和有机质含量方面进行了试验与分析,试验表明:接种菌剂I的处理B腐熟效果最好,其经57d发酵,除含水量以外,所测指标均符合有机肥料的标准(NY525-2012)。发酵菌剂I对中药渣、鸡粪、菌渣的混合... 从发酵周期、pH值、臭气度、外观形状及总养分和有机质含量方面进行了试验与分析,试验表明:接种菌剂I的处理B腐熟效果最好,其经57d发酵,除含水量以外,所测指标均符合有机肥料的标准(NY525-2012)。发酵菌剂I对中药渣、鸡粪、菌渣的混合物料发酵周期最短,腐熟效果最好,可用于具有一定抑菌作用的酸性中药渣的资源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渣 抑菌 微生物菌剂 有机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