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系列电影续作难超前作的缘由——以《阿凡达》系列等为例
1
作者 牛晨阳 王煜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3-39,共7页
《阿凡达:水之道》虽一举拿下2022年度全球单片票房冠军与世界影史票房排行榜第四名,但观影评价中仍有不少“失望”之声。纵观整个世界电影史,“珠玉在前,瓦石难当”似乎是不少系列片的“宿命”。之于《阿凡达》系列,从叙事结构、母题... 《阿凡达:水之道》虽一举拿下2022年度全球单片票房冠军与世界影史票房排行榜第四名,但观影评价中仍有不少“失望”之声。纵观整个世界电影史,“珠玉在前,瓦石难当”似乎是不少系列片的“宿命”。之于《阿凡达》系列,从叙事结构、母题阐释、角色塑造等方面都能找到续作难以超越前作的原因。其实,这也折射出不少系列片续作难超前作的因由。本文从叙事结构、母体阐释、角色塑造、商业模式及题材开发等内外部多个方面,对同一导演创作的系列电影中续作何以难超前作这一电影工业中的典型复杂现象进行考察,以期对国产系列片创作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凡达:水之道》 国产系列片 内容为王 审美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生产视角下中国电影的文本形态转换与美学思辨——以新世纪以来的电影创作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徐丛丛 朱善智 《艺术探索》 2018年第3期116-121,共6页
从艺术生产的角度来看,近六年的中国电影在创作者、文本形态、审美意趣等方面都发生了诸多变化。一是个性突出、创作风格迥异的新锐导演出现,带来了一批融合个性与理性、兼具商业性与艺术性且带有自由洒脱特质的电影作品。二是电影文本... 从艺术生产的角度来看,近六年的中国电影在创作者、文本形态、审美意趣等方面都发生了诸多变化。一是个性突出、创作风格迥异的新锐导演出现,带来了一批融合个性与理性、兼具商业性与艺术性且带有自由洒脱特质的电影作品。二是电影文本的后现代主义色彩浓厚,叙事语言从传统叙事走向非传统叙事。三是电影的美学特点受观众的审美趣味影响由"审美"转向"审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锐导演 电影文本 分野 思潮 接受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默俗俚的对白: 当代国产喜剧电影的叙事与表达之眼 被引量:5
3
作者 峻冰 郦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3-10,共8页
较受观众喜欢的当代国产喜剧电影,在以夸张、变形之法对社会现实予以关注的同时,也以调侃俗俚甚至撩拨禁忌的言语样态来嘲讽、消解、颠覆俗世保守陈旧且亟须予以批判、救赎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令人“笑”的接受氛围中流溢出叙... 较受观众喜欢的当代国产喜剧电影,在以夸张、变形之法对社会现实予以关注的同时,也以调侃俗俚甚至撩拨禁忌的言语样态来嘲讽、消解、颠覆俗世保守陈旧且亟须予以批判、救赎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令人“笑”的接受氛围中流溢出叙事创新精神与人道主义关爱情怀。《天下无贼》《让子弹飞》《无名之辈》等近年来掀起观影热的喜剧电影,以幽默俗俚的言语对白在身份叙事与体认、心理叙事与暗指、文化叙事与表征三方面透射出叙事与表达之眼——这种标志性、功能性的让人过目不忘的契合情节推演的视听形象与哲理韵味,对喜剧自身及其他不少类型电影的剧作实践、影像表达与良性传播均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喜剧电影 幽默俗俚的对白 身份叙事与体认 心理叙事与暗指 文化叙事与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以来内蒙古民族电影的镜像扫描——个人肖像、民族话语与国家精神 被引量:2
4
作者 邓静 吕佳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0-23,共4页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在中国电影产业改革的行业背景下,新世纪以来内蒙古民族电影迎来了新的转型空间。对民族文化本土的守望、对社会转型带来的阵痛与焦虑的书写、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关注逐渐成为内蒙古民族电影的重心。在个人记忆的描...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在中国电影产业改革的行业背景下,新世纪以来内蒙古民族电影迎来了新的转型空间。对民族文化本土的守望、对社会转型带来的阵痛与焦虑的书写、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关注逐渐成为内蒙古民族电影的重心。在个人记忆的描摹、民族话语的再现以及对国家精神的刻画审视中,内蒙古民族电影写就了属于自己的影像特色,差异化的民族特色、多姿的民族风情,让内蒙古民族电影在呈现本土气质的同时拥有了自我的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民族电影 蒙古族题材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电影的类型转向与影像实践(1979-1990) 被引量:4
5
作者 周祥东 邓静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9-33,共5页
新时期以来,内蒙古电影多元化的探索让这一时期的创作格局不容忽视。无论是革命题材的继承与发展,还是在侦破类、古墓探险类等商业类型上的探索,抑或是在艺术电影领域的深耕与“个人化”叙事的表现,内蒙古电影都有着不俗的表现,多元的... 新时期以来,内蒙古电影多元化的探索让这一时期的创作格局不容忽视。无论是革命题材的继承与发展,还是在侦破类、古墓探险类等商业类型上的探索,抑或是在艺术电影领域的深耕与“个人化”叙事的表现,内蒙古电影都有着不俗的表现,多元的探索让这一时期的内蒙古电影既符合了大众审美认知,又弥合了时代语境下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与影像叙事的冲突,这对于在今天深度寻找内蒙古电影的“共同体叙事”有着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电影 新时期 类型创作 民族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技术革命时代电影本体美学启示录--以2010年以来李安作品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霍战朝 峻冰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32-36,共5页
之于电影史学,电影大师(多指导演)和经典作品多为电影艺术史的研究、阐述对象。之前的电影史学著作,如20世纪30年代问世的法国学者埃米尔·克雷斯的《电影历史》与美国学者罗伯特·格罗的《科学剧院》,20世纪60年代以后问世的... 之于电影史学,电影大师(多指导演)和经典作品多为电影艺术史的研究、阐述对象。之前的电影史学著作,如20世纪30年代问世的法国学者埃米尔·克雷斯的《电影历史》与美国学者罗伯特·格罗的《科学剧院》,20世纪60年代以后问世的法国学者乔治·萨杜尔的《世界电影史》、让·米特里的《电影史》,德国学者乌利希·格雷戈尔的《世界电影史(1960年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艺术史 世界电影史 电影大师 萨杜尔 史学著作 新技术革命 克雷斯 埃米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布拉姆斯“四要素”理论之于影视剧作的实践价值及意义——以26集电视连续剧文学剧本《穿越》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姝昱 峻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4-8,共5页
剧本乃一剧之本,影视剧本无疑是影视剧的基础。随着数字技术在21世纪以来的快速发展,尤其在"互联网+"与新媒体时代语境下,国产影视剧在产业市场的突飞猛进也凸显"走出去"的疲弱态势,国际传播市场亟须大力拓展。援... 剧本乃一剧之本,影视剧本无疑是影视剧的基础。随着数字技术在21世纪以来的快速发展,尤其在"互联网+"与新媒体时代语境下,国产影视剧在产业市场的突飞猛进也凸显"走出去"的疲弱态势,国际传播市场亟须大力拓展。援用艾布拉姆斯的"四要素"理论,立足"剧作家/艺术家、影视文学剧本/作品、故事/世界、读者/欣赏者"四个视点来把握影视剧作本质存在的同时,以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电视连续剧文学剧本《穿越》(宋孝义、牟宗太、熊成德著)为例,总结其得与失,无疑对国产影视剧作乃至国产影视剧的创作发展与广泛传播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要素”理论 影视剧作 《穿越》 实践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舆情视角下国内主旋律电影的传播效果研究——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例 被引量:6
8
作者 王煜 李欣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3-27,共5页
2019年国庆期间,"主旋律"成为舆论场的关键词。主旋律电影以春风化雨的方式,高燃民众爱国情感,在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传播正能量、引导社会舆论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实现了软文化的硬着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主旋... 2019年国庆期间,"主旋律"成为舆论场的关键词。主旋律电影以春风化雨的方式,高燃民众爱国情感,在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传播正能量、引导社会舆论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实现了软文化的硬着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主旋律影片《我和我的祖国》未播先火,瞬间引爆舆论场,不仅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其创作方式、传播策略等也呈现出主旋律创作的新特点。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例,从网络舆情的角度来探究新时代国内主旋律电影呈现出的传播规律与效果,无疑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情 主旋律电影 《我和我的祖国》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战争类型电影摄制艺术的升级与开拓 被引量:1
9
作者 徐尧 郦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18-23,共6页
在某种程度上,战争电影是衡量一个国家影视工业、影视产业综合实力的重要类型。近年来,《长津湖》系列电影、《战狼》系列电影及《八佰》《金刚川》《红海行动》等影片,不仅以多样化的叙述视角、宏大的影像奇观,呈现出富有史诗韵味的战... 在某种程度上,战争电影是衡量一个国家影视工业、影视产业综合实力的重要类型。近年来,《长津湖》系列电影、《战狼》系列电影及《八佰》《金刚川》《红海行动》等影片,不仅以多样化的叙述视角、宏大的影像奇观,呈现出富有史诗韵味的战争电影巨制,也实现了商业市场的重大突破。它们借助多维视域再现立体宏阔的战争场面,生动刻画人物的情感细节,营造出令人震撼的真实影像,从而达成与受众的情感共鸣。当然,它们也基于日益提高的电影工业美学与制作水准,完成了摄影艺术上的升级与创新,进而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战争电影的新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列电影 电影摄制 真实影像 影像奇观 制作水准 战争场面 摄影艺术 影视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的指向:彝族题材电影的空间建构
10
作者 周祥东 邓静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56-61,共6页
彝族题材电影在创作过程中通过对传统/现代生活空间的选取营造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景观,空间在电影中成为彝族身份的隐喻,成为“国族一体”与时代认同的具体表现,更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民族文化反思与坚守的像喻、民族神话与史诗传统的复刻。... 彝族题材电影在创作过程中通过对传统/现代生活空间的选取营造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景观,空间在电影中成为彝族身份的隐喻,成为“国族一体”与时代认同的具体表现,更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民族文化反思与坚守的像喻、民族神话与史诗传统的复刻。但是彝族题材电影在空间的建构上并未呈现出独有的美学风格,只有用民族特色符号构筑独特视听空间,注重影像文化空间的建构,建构具有写意性的彝族题材电影空间,才能营造出独特的美学风格,进而实现彝族题材电影的长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题材电影 电影空间 彝族空间 空间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书奇谭》: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性传统与现代化表达 被引量:8
11
作者 丁果 《艺术评鉴》 2019年第18期166-167,170,共3页
20世纪80年代,中国动画电影在形式表征和主题内涵的呈现上有了阶段性的进展和变化。以《天书奇谭》为例,影片充分吸收了中国的民族文化,并对作品进行了现代化的改编,在叙事和结构上传统意趣与现代审美并置、造型设计上古典意味与现实气... 20世纪80年代,中国动画电影在形式表征和主题内涵的呈现上有了阶段性的进展和变化。以《天书奇谭》为例,影片充分吸收了中国的民族文化,并对作品进行了现代化的改编,在叙事和结构上传统意趣与现代审美并置、造型设计上古典意味与现实气息交融、音乐道具的运用上既包含民族性传统又充分融合现代元素,使得整部作品极具特色和韵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画电影 民族性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十一回》:“第四堵墙”内外的意义互涉与意象投射 被引量:2
12
作者 董莉 邓静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8-31,共4页
《第十一回》是由陈建斌执导,周迅、陈建斌、窦靖童、春夏、大鹏、宋佳等主演的剧情片。该片围绕普通中年男人马福礼,讲述了马福礼一家人和话剧团一出戏之间矛盾纠缠的故事。该片于2020年11月在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金鸡影展上举行了全... 《第十一回》是由陈建斌执导,周迅、陈建斌、窦靖童、春夏、大鹏、宋佳等主演的剧情片。该片围绕普通中年男人马福礼,讲述了马福礼一家人和话剧团一出戏之间矛盾纠缠的故事。该片于2020年11月在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金鸡影展上举行了全球首映,于2021年4月在中国大陆上映。影片由30年前一桩杀人案被市话剧团拿来改编成舞台剧的广播作为起点,被导演划分为十一个章节,每一章通过中国传统章回体小说的标题形式来点出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金鸡奖 第四堵墙 周迅 剧情片 宋佳 陈建斌 章回体小说 舞台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夫片70载:话语抵牾、暴力审美与反向重构 被引量:1
13
作者 邓静 漆尉琦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6-29,共4页
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电影创作在如今的大众文化话语场域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从创作、发行到放映、批评,它承载着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美学表达和权力诉求,完成对一个统一共同体多维度、多层次的反映与想像性建构。对于建国70年以来... 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电影创作在如今的大众文化话语场域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从创作、发行到放映、批评,它承载着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美学表达和权力诉求,完成对一个统一共同体多维度、多层次的反映与想像性建构。对于建国70年以来逐渐发展的华语电影来说,为取得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而寻找独特的话语与意象是讲述中国故事的关键,这也正是功夫电影在题材本身就寓意着的创作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夫电影 美学表达 暴力审美 审美意识形态 华语电影 电影创作 功夫片 大众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男性影星的审美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丛丛 朱善智 《文化艺术研究》 CSSCI 2018年第3期78-84,共7页
男性影星作为明星群落的一大组成部分,在被看的视阈下多处于被动地位。民国时期,男影星的诞生比女影星要早,但其关注度不及女影星。男性影星的或显或隐凸显出特定时代的文化形态。透过众多银幕形象,可以观察大众审美观念的差异与变化,... 男性影星作为明星群落的一大组成部分,在被看的视阈下多处于被动地位。民国时期,男影星的诞生比女影星要早,但其关注度不及女影星。男性影星的或显或隐凸显出特定时代的文化形态。透过众多银幕形象,可以观察大众审美观念的差异与变化,并剖析男星群落代表的审美文化符号、性别文化标签和社会意识之内涵。在民国影像的"秩序场"内,男星群落为中国早期明星制的完善奠定了基础,其审美辐射与审美价值更彰显出潜在的"美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男星 性别话语 形象塑造 表演体系 审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下影视行业的发展转轨路径探索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荣清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9-15,共7页
后疫情时代,依据“十四五”规划中相关产业布局要求与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开放发展格局的背景,影视行业作为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先行军,其行业自身的发展转轨路径尚须厘清。本文依托于整体宏观形势与行业发展现... 后疫情时代,依据“十四五”规划中相关产业布局要求与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开放发展格局的背景,影视行业作为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先行军,其行业自身的发展转轨路径尚须厘清。本文依托于整体宏观形势与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力求在明确近二十年影视行业发展指导要领之下洞悉行业转轨的现实困境。加快建成双循环新格局下的转型期,如何实现业内提质增效的高质量发展,亟应从总局入手,掌握好后疫情时代下的影视行业转轨要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疫情时代 双循环发展格局 高质量发展 守正创新 创新文化人才供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全球化视域下“地域性”调味品自主品牌建设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漆尉琦 魏远廷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92-94,共3页
调味品行业占据着我国经济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产调味品品牌形成了种类多样、规模庞大且经济利益可观的产业链条。这些产业链条不仅促进了中国调味品市场的繁荣发展,同时也打造出一张独特的中国名片,将... 调味品行业占据着我国经济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产调味品品牌形成了种类多样、规模庞大且经济利益可观的产业链条。这些产业链条不仅促进了中国调味品市场的繁荣发展,同时也打造出一张独特的中国名片,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不同的调味品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形成了无数个自主品牌,这些自主品牌在产品形态、生产方式、销售模式以及品牌建设方面带有鲜明的"地域性"色彩。通过文化全球化视域来研究这些带有"地域性"色彩调味品自主品牌的建设,对于打造既具有区域认可度,同时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调味品自主品牌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味品 地域性 全球化 “一带一路”倡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代魔幻片商业与类型的本土实践及流变创新 被引量:1
17
作者 蒋峰 王煜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3-19,共7页
21世纪前20年,中国魔幻片在打造“东方新魔幻片”的类型实践上已然走出一条较为成功的探索之路,并呈现出三个较为明显的阶段:新生期(2001—2008)——魔幻题材融入传统类型的国产大片尝试;发展期(2008—2015)——“东方新魔幻片”的类型... 21世纪前20年,中国魔幻片在打造“东方新魔幻片”的类型实践上已然走出一条较为成功的探索之路,并呈现出三个较为明显的阶段:新生期(2001—2008)——魔幻题材融入传统类型的国产大片尝试;发展期(2008—2015)——“东方新魔幻片”的类型诞生与自觉实践;成熟期(2015年以来)——IP热潮下魔幻片的系列开发与类型创新。无疑,“东方新魔幻片”的未来发展与表达,仍需在类型创作范式中持续坚守东方美学意境传达,并在故事表述的终极意义上不断探索主题的超越性与当代性,进而在恪守道德与伦理价值取向,与时代脉搏的同频共振中折射出大众的时代追求与精神旨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幻片 21世纪 类型 流变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华语银幕重构:大唐的诗性诠解与时代想象 被引量:1
18
作者 吕佳音 钟微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0-33,共4页
唐代在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中,不仅是一个国力鼎盛、太平繁荣的文明里程碑,还承载着千古文人骚客对于至善至美的理想盛世的终极想象,所有壮志未酬身先死的心有不甘、所有乱世漂泊、饿殍遍野的忧患苦难、所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畅快抒怀,都... 唐代在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中,不仅是一个国力鼎盛、太平繁荣的文明里程碑,还承载着千古文人骚客对于至善至美的理想盛世的终极想象,所有壮志未酬身先死的心有不甘、所有乱世漂泊、饿殍遍野的忧患苦难、所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畅快抒怀,都能在唐代和唐代的遗赠中找到了不朽的回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骚客 至善至美 诗性 漂泊 21世纪 马蹄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疫影视歌曲创作的制胜之途:创造性回归传统与自然
19
作者 霍战朝 峻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66-70,共5页
正在进行或即将进行的抗疫影视剧的创作,显然离不开抗疫影视歌曲的加持。除应重视选材题旨、人物塑造、叙事结构、影像表达等方面的开掘打磨、精益求精外,抗疫影视剧还应重视影视歌曲(包括主题曲、插曲等)的潜心创作。鉴于影视及通俗歌... 正在进行或即将进行的抗疫影视剧的创作,显然离不开抗疫影视歌曲的加持。除应重视选材题旨、人物塑造、叙事结构、影像表达等方面的开掘打磨、精益求精外,抗疫影视剧还应重视影视歌曲(包括主题曲、插曲等)的潜心创作。鉴于影视及通俗歌曲均为大众艺术,故抗疫影视歌曲创作应贴合抗疫及相关抗疫影视剧的实际,既不违主流意识形态,亦应契合现时代大众文化心态,力避“观念的传声筒”和“一次性舞台歌曲”的误区,创造性回归传统与自然。在某种意义上,这是抗疫影视歌曲创作的制胜之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疫影视歌曲 创造性 传统 自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弗兰克·鲍沙其与弗兰克·劳埃德:旧好莱坞的天才导演回望
20
作者 刘姝昱 峻冰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54-57,共4页
一、旧好莱坞与奥斯卡随着数字技术在21世纪的突飞猛进,在“互联网+”与新媒体时代语境下,世界电影史可以被划分为五个分期:“形成时期”(1895-1927,没有声音和色彩的“默片时期”)、“成熟时期”(1927-1945,用声音和色彩热烈拥抱现实... 一、旧好莱坞与奥斯卡随着数字技术在21世纪的突飞猛进,在“互联网+”与新媒体时代语境下,世界电影史可以被划分为五个分期:“形成时期”(1895-1927,没有声音和色彩的“默片时期”)、“成熟时期”(1927-1945,用声音和色彩热烈拥抱现实的“有声与现实主义时期”)、“变革时期”(1945-1967,内容、形式与风格第一次颠覆传统的“现代主义时期”)、“振兴时期”(1967-1999,各种技术与艺术、形式与风格、样式与类型、流派与思潮、题材与主题相互影响、渗透的“融合主义时期”)和“革新时期”(1999年以来,数字技术突飞猛进与电影创作不破不立的“数字化与后现代主义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莱坞 世界电影史 融合主义 鲍沙其 新媒体时代 电影创作 后现代主义 劳埃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