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合动力汽车变速器噪声特性及优化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吴冬梅 梁涛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7-72,78,共7页
为了改善混合动力车辆加速过程中变速箱的噪声特性,研究了牵引力矩对混合动力变速器振动-声学响应的影响。首先建立了混合动力变速器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数值计算研究了复合行星齿轮组的功率分流混合传动的振动声特性,估计了由行星齿轮... 为了改善混合动力车辆加速过程中变速箱的噪声特性,研究了牵引力矩对混合动力变速器振动-声学响应的影响。首先建立了混合动力变速器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数值计算研究了复合行星齿轮组的功率分流混合传动的振动声特性,估计了由行星齿轮、支承轴承、传动轴和齿轮箱壳体引起的声辐射功率的贡献率,通过系统模态振动方法分析了牵引电机的可控转矩对传动误差激励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噪声优化控制策略,通过混合动力车辆的真实道路性能测试,行星齿轮的噪声显著降低,验证了所提噪声优化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汽车 功率分流 振动噪声 优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控制器的电动汽车电机驱动速度控制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婧婧 陈清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3-88,94,共7页
针对电动汽车速度控制需要安装传感器,以及精度低和成本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的异步电机驱动电动汽车无速度传感器控制技术,并引入了一种基于黄金分割算法的能量优化技术。基于电阻模型作为参考模型,该自适应... 针对电动汽车速度控制需要安装传感器,以及精度低和成本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的异步电机驱动电动汽车无速度传感器控制技术,并引入了一种基于黄金分割算法的能量优化技术。基于电阻模型作为参考模型,该自适应控制不受定子电阻变化的影响,完全消除了速度估计过程中对任何流量估计的要求。黄金分割能量优化算法可根据负载变化自动生成定子电流最优值,保证磁通损耗最小。通过一阶特征值灵敏度分析,利用特征值轨迹图对各种电机参数的灵敏度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用R-MRAC验证了所提出的驱动器在不同速度、不同转矩和再生制动下的性能,进一步通过试验验证了仿真的正确性。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所提出的控制器,可实现无速度传感器下电动汽车转速的精确控制,且能够降低系统的功率损耗,提高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感应电机 R-MRAC 黄金分割 无传感器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散热器的结构参数对冷却性能影响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詹永富 张霞 王剑波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5-148,151,共5页
散热器通过翅片表面实现冷却空气与冷却液之间热交换,翅片的布局将直接影响到散热器的冷却性能。针对翅片的结构参数影响进行分析。根据翅片的结构特点,获取表面散热带面积的数学模型,分析主要影响因素。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搭建8*3... 散热器通过翅片表面实现冷却空气与冷却液之间热交换,翅片的布局将直接影响到散热器的冷却性能。针对翅片的结构参数影响进行分析。根据翅片的结构特点,获取表面散热带面积的数学模型,分析主要影响因素。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搭建8*3散热器的冷却场分析模型。分析不同的翅片间距、厚度及宽度等,对散热器冷却性能的影响,获得参数的影响规律。依托于汽车散热器冷却系统试验台,对翅片参数变化的影响进行试验测试,并对仿真分析进行验证。结果可知:散热器的翅片间距、厚度与散热面积呈负相关,而宽度则呈现正相关;冷却液沿翅片流动方向的流场分布稳定,而在冷却风流动方向则呈现阶梯变化;无外部因素影响时,出入口冷却空气设置对散热器冷却性能影响较小;考虑车辆行进方向时,吸风布置的散热效率更高;相同工况和参数条件下,散热器温差的试验测试结果与模型仿真分析变化趋势一致,且温差的误差控制在3%以内,表明模型分析的可靠性与准确性,为此类设计和生产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散热器 计算流体力学 冷却性能 翅片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PHEV模糊控制能量管理策略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波 吴晖彤 陈翀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0-325,共6页
基于实际工况仿真设计了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新型能量管理策略,解决了当前模型考虑实际问题少、不能真正发挥动力匹配优势的问题。改进模糊优化算法使模型有更好的适应性,引入荷电状态因子进行车辆能量管理,最大限度减少发动机频... 基于实际工况仿真设计了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新型能量管理策略,解决了当前模型考虑实际问题少、不能真正发挥动力匹配优势的问题。改进模糊优化算法使模型有更好的适应性,引入荷电状态因子进行车辆能量管理,最大限度减少发动机频繁启停,增加动力电池寿命。实际道路工况下,对比传统CD-CS和瞬时等效油耗最低管理策略,结果表明,车辆能耗优于传统CD-CS能量管理策略,与瞬时等效油耗最低管理策略相近;用电率达到97.1%,并能实现不同初始SOC值情况下的有效控制,更适用于目前复杂工况下的控制,从而达到节能高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管理策略 车辆 工况 能耗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火药粉尘爆炸特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胡海燕 李娟娟 +1 位作者 胡立双 王颖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9-51,共3页
利用自行设计建立的20 L球形爆炸装置和引进的最小点火能测试系统对黑火药粉尘的爆炸特性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粒度对黑火药的爆炸极限影响不大;随着黑火药粉尘浓度的增大,黑火药粉尘的最大爆炸压力和最大压力上升速率呈线性增大;黑... 利用自行设计建立的20 L球形爆炸装置和引进的最小点火能测试系统对黑火药粉尘的爆炸特性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粒度对黑火药的爆炸极限影响不大;随着黑火药粉尘浓度的增大,黑火药粉尘的最大爆炸压力和最大压力上升速率呈线性增大;黑火药粉尘的最小点火能随着粉尘浓度的增大而降低,当粉尘达到某一浓度后,浓度的增加对点火能量的影响不大;黑火药的最小点火能受环境湿度影响很大,当达到一定湿度后,黑火药粉尘将不能被点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爆炸 黑火药 最大爆炸压力 爆炸极限 最小点火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iener强度退化过程的机械零部件可靠性灵敏度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李臻 尚伟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2-24,30,共4页
考虑到机械产品在时间历程上的时变性,引入不确定性的随机变量表达产品各个参数的不确定性,引入不确定性的随机变量表达形式代表产品各参数在使用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利用带漂移参数的Wiener过程描述强度退化过程,以应力干涉模型为可... 考虑到机械产品在时间历程上的时变性,引入不确定性的随机变量表达产品各个参数的不确定性,引入不确定性的随机变量表达形式代表产品各参数在使用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利用带漂移参数的Wiener过程描述强度退化过程,以应力干涉模型为可靠性模型基础,结合可靠性灵敏度设计方法,采用一次二阶矩技术得出研究对象可靠度及可靠性灵敏度在强度退化过程中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文章以螺栓为具体算例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研究,推导得出螺栓在强度退化情况下的可靠度及灵敏度的计算结果,并用Monte-Carlo方法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灵敏度 Wiener随机过程 强度退化 一次二阶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isual Basic卡车循环运输工况燃油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宋俊良 周劲草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92-196,共5页
燃油经济性是车辆的主要使用性能之一,降低油耗是运行成本控制的重要来源。针对井下运输卡车循环运行工况的特点,建立工作循环示意图,获取八工况各自的燃油消耗量;采用循环行驶计算法,测定运输卡车的燃油经济性,建立整车运行燃油消耗的... 燃油经济性是车辆的主要使用性能之一,降低油耗是运行成本控制的重要来源。针对井下运输卡车循环运行工况的特点,建立工作循环示意图,获取八工况各自的燃油消耗量;采用循环行驶计算法,测定运输卡车的燃油经济性,建立整车运行燃油消耗的数学模型。基于编程语言VB(Visual Basic)建立卡车燃油经济性系统分析模块,分为参数输入端和燃油进行性指标输出端。分析不同车型、井道斜坡道坡度、循环运输量等对燃油经济性的影响。采用发动机燃油测试评价试验台,分析不同转速和负载条件下,发动机的比油耗,并与系统模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可知:所研究车型每吨矿公里的燃油消耗量为0.156L,每天的生产效益为96.8万元,燃油消耗高但整体运行的经济效益也高,适合作为该矿区的工况下的运输车型;当坡度为15%时,卡车每天油耗量达到最大值;当载重量为30t时,该运输卡车的经济效益最大化;试验测试与系统模拟结果误差在7%以内,油耗的变化趋势保持一致,表明系统模块结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分析内容和结果为此类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输卡车 燃油经济性 矿山 循环运输工况 分析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EGO信号电平检测汽油机异常燃烧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方文 马煜琛 +1 位作者 李臻 张春明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88-192,共5页
【目的】为了研究汽油机异常燃烧状况,利用IBIM综合测试盒实时测定BMW N20四缸汽油机宽域氧传感器(UEGO)的信号电平突变值,以此识别和判断异常燃烧的原因.【方法】试验分析了稳态燃烧、急加减速、喷油脉宽异常、间歇性失火、进气真空泄... 【目的】为了研究汽油机异常燃烧状况,利用IBIM综合测试盒实时测定BMW N20四缸汽油机宽域氧传感器(UEGO)的信号电平突变值,以此识别和判断异常燃烧的原因.【方法】试验分析了稳态燃烧、急加减速、喷油脉宽异常、间歇性失火、进气真空泄露及自身故障引起的氧传感器信号电平波形变化.【结果】喷油脉宽异常(窄)时波形为电平持续偏低浓混合气异常信号;间隙性失火时波形出现系列电压尖峰杂波;真空泄露时波形为电平持续偏高稀混合气异常信号;氧传感器损坏时波形为恒定电压值异常信号.【结论】气缸内混合气燃烧不正常将导致氧传感器信号波形异常;不同原因引起的氧传感器信号杂波,其形态会有区别;利用波形分析方法可以区分不同杂波所对应的异常燃烧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宽域氧传感器 波形测试 异常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拓扑优化重型自卸车后桥结构优化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许康 廖文俊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3-77,共5页
重型自卸车后驱式布置使得后桥驱动桥壳和A型架成为重要的承载部件,需要承担各种来自车轮的力和力矩。根据重型自卸车后桥驱动壳结构特点,建立该模型的参数化模型,根据实际工况不同的极限受力工况进行载荷分析,并基于有限元进行结构优... 重型自卸车后驱式布置使得后桥驱动桥壳和A型架成为重要的承载部件,需要承担各种来自车轮的力和力矩。根据重型自卸车后桥驱动壳结构特点,建立该模型的参数化模型,根据实际工况不同的极限受力工况进行载荷分析,并基于有限元进行结构优化分析。根据后桥结构的几何布局要求及极限工况受力特点分析,确定优化分析的条件及载荷工况,基于拓扑优化对其空间结构进行优化,获得不同工况的拓扑优化密度云图,据此对其几何结构进行重新布置。采用电测法对优化设计后的结果进行实车测试。对比分析可知:优化设计后桥结构的应力分布满足要求,整个结构的质量明显减少,而应力分布更加均匀合理;A型架的拓扑优化得到了应力分布合理的结构模型,在模型体积减少的同时还降低了最大应力值,两种满载工况均减小;实车测试与理论分析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优化分析的可靠性,为此类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自卸车 后桥 拓扑优化 驱动桥壳 电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持续跟踪调查的防御性驾驶行为分析模型 被引量:7
10
作者 高红丽 高丽英 +1 位作者 杨炜程 范双双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1-156,共6页
为解决防御性驾驶行为心理作用过程缺少定量描述的问题,在界定防御性驾驶行为内涵的基础上,设计防御性驾驶行为量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以过去防御性驾驶行为、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为预测变量,行为意图为中介变量,后续... 为解决防御性驾驶行为心理作用过程缺少定量描述的问题,在界定防御性驾驶行为内涵的基础上,设计防御性驾驶行为量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以过去防御性驾驶行为、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为预测变量,行为意图为中介变量,后续防御性驾驶行为为结果变量的分析模型.对非职业驾驶员在间隔3个月的两个时间点跟踪调查,第1次调查内容包括过去防御性驾驶行为、TPB变量、个人基本信息,第2次调查包括后续防御性驾驶行为和个人基本信息,获得两次调查数据完全匹配的有效问卷213份.对有效数据分析显示:主观规范对防御性驾驶行为意向不显著,知觉行为控制、行为态度和过去防御性驾驶行为对防御性驾驶行为意向影响值分别为0.40、0.29和0.26;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和过去驾驶行为通过行为意向(0.36),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后续行为进行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防御性驾驶行为 计划行为理论 非职业驾驶员 跟踪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_(32)V_(38)Mn_(29.5)Ce_(0.5)合金的热处理与储氢性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任东 卢青兰 葛春风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94-598,共5页
采用真空电弧熔炼法制备镍氢电池用Ti_(32)V_(38)Mn_(29.5)Ce_(0.5)储氢合金,对比分析铸态及500℃、700℃和900℃退火态合金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和储氢性能。在铸态Ti_(32)V_(38)Mn_(29.5)Ce_(0.5)合金中,晶界处存在C14 Laves相、白色... 采用真空电弧熔炼法制备镍氢电池用Ti_(32)V_(38)Mn_(29.5)Ce_(0.5)储氢合金,对比分析铸态及500℃、700℃和900℃退火态合金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和储氢性能。在铸态Ti_(32)V_(38)Mn_(29.5)Ce_(0.5)合金中,晶界处存在C14 Laves相、白色颗粒状第二相和少量黑色α-Ti相。经过500~900℃退火后,Ti_(32)V_(38)Mn_(29.5)Ce_(0.5)合金中黑色的α-Ti相基本消失;随着退火温度升高,C14 Laves相逐渐转变为主相,白色颗粒状第二相逐渐减少。相较于铸态Ti_(32)V_(38)Mn_(29.5)Ce_(0.5)合金,500℃退火态Ti_(32)V_(38)Mn_(29.5)Ce_(0.5)合金的吸氢量基本不变,而有效放氢量增大;退火温度升高至700℃和900℃,Ti_(32)V_(38)Mn_(29.5)Ce_(0.5)合金的吸氢量和有效放氢量都降低,主要与储氢合金的主相从BCC相转变为不利于储氢和放氢的C14 Laves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_(32)V_(38)Mn_(29.5)Ce_(0.5)合金 热处理 微观形貌 储氢性能 镍氢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