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航空事卫星一号”监视载荷的统计性能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海涛 杨宁 +4 位作者 李冬霞 李雪缘 张学军 安强 张芷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883-2889,共7页
“北航空事卫星一号”是广域航空器监视科学试验卫星。为了评估“北航空事卫星一号”监视载荷的性能,提出了ADS-B系统监视载荷的性能指标及统计方法,并利用“北航空事卫星一号”在轨观测数据,统计给出了“北航空事卫星一号”监视载荷的... “北航空事卫星一号”是广域航空器监视科学试验卫星。为了评估“北航空事卫星一号”监视载荷的性能,提出了ADS-B系统监视载荷的性能指标及统计方法,并利用“北航空事卫星一号”在轨观测数据,统计给出了“北航空事卫星一号”监视载荷的性能指标,包括监视覆盖半径、检测概率、识别概率、位置报告更新间隔及载荷消息速率。统计结果表明:“北航空事卫星一号”具备了在全球范围内对运输航空及通用航空器监视跟踪的能力;监视覆盖半径达1 710 km,检测概率大于35%,识别概率大于68%,位置报告更新间隔小于8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试验卫星 北航空事卫星一号 星基航空器监视 ADS-B接收机 性能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AT数据链上行报文时隙实时动态分配算法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黄裕文 张炼 刘元春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5-29,共5页
基于UAT数据链上行TIS-B报文和FIS-B报文时如何合理的利用时间资源,制定地面上行数据的时隙策略,避免出现报文重叠和交织的问题,提出了时隙实时动态分配的算法。重点讨论了算法中时间段划分、配置报文发射窗口、窗口轮循变换和配置报文... 基于UAT数据链上行TIS-B报文和FIS-B报文时如何合理的利用时间资源,制定地面上行数据的时隙策略,避免出现报文重叠和交织的问题,提出了时隙实时动态分配的算法。重点讨论了算法中时间段划分、配置报文发射窗口、窗口轮循变换和配置报文窗口偏移,对算法进行了结果的计算和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分析,表明该方法完全满足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要求,并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和动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AT数据链 重叠和交织 时隙 实时 动态 轮循 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演策略的星基ADS-B信号译码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冯涛 梁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4-70,共7页
针对低信噪比下星基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信号译码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反演策略的星基ADS-B译码技术。基本思想是假设传输一帧ADS-B信号的空间在该帧信号传输时间段内是一个稳定的线性系统,接收端接收信号是发射端信号与... 针对低信噪比下星基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信号译码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反演策略的星基ADS-B译码技术。基本思想是假设传输一帧ADS-B信号的空间在该帧信号传输时间段内是一个稳定的线性系统,接收端接收信号是发射端信号与该线性系统的卷积和。根据该思想,反演译码包括报头检测、空间系统参数估计、报文反演、码脉冲波形修正等关键步骤。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实现对低性噪比ADS-B信号各码脉冲译码,译码正确率远高于常规单脉冲检测译码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 译码 卫星通信 航空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监视雷达跟踪近程目标的新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强 喻波 +1 位作者 王爱国 李涛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39-1043,共5页
针对近程目标的机动特性以及在近距离询问信号饱和使应答机抑制等因素造成二次监视雷达不能稳定跟踪目标的现象,提出了一种新的跟踪方法,采用询问编排、功率控制等措施让应答机能有效应答,并通过近程跟踪滤波、航迹融合来实现对近程目... 针对近程目标的机动特性以及在近距离询问信号饱和使应答机抑制等因素造成二次监视雷达不能稳定跟踪目标的现象,提出了一种新的跟踪方法,采用询问编排、功率控制等措施让应答机能有效应答,并通过近程跟踪滤波、航迹融合来实现对近程目标的稳定跟踪。该方法提高了系统的跟踪效能,近程目标的应答率提高到了80左右,适合于二次监视雷达系统对近距离目标跟踪要求严苛的场合。该方法已在实际工程中成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监视雷达 近程跟踪 相控阵天线 询问编排 功率控制 航迹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二次雷达大气折射距离误差修正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张银 王强 +1 位作者 喻波 袁永亭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3-217,共5页
大气折射误差是二次雷达测距误差中最主要的因素之一。针对目前还没有二次雷达在大气中的折射距离误差修正模型,根据工程中的检飞数据,提出了一种二次雷达大气折射距离误差修正方法。该方法根据二次雷达获得的C模式气压高度实时计算折射... 大气折射误差是二次雷达测距误差中最主要的因素之一。针对目前还没有二次雷达在大气中的折射距离误差修正模型,根据工程中的检飞数据,提出了一种二次雷达大气折射距离误差修正方法。该方法根据二次雷达获得的C模式气压高度实时计算折射率,得到修正的雷达波速度,减小了大气折射误差,进一步减小了距离测量的误差,从而提高了测距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雷达 大气折射 距离误差 气压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宽带高增益全介质透镜天线优化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中南 喻伟晟 +1 位作者 吴晓华 彭麟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17-823,共7页
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透镜天线优化方法,将透镜天线的增益和1-dB增益带宽作为优化目标,通过算法改变透镜的拓扑结构来实现优化.设计了一款宽带、高增益的全介质透镜天线,并利用3D打印技术对透镜进行加工,降低了加工成本.实测结... 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透镜天线优化方法,将透镜天线的增益和1-dB增益带宽作为优化目标,通过算法改变透镜的拓扑结构来实现优化.设计了一款宽带、高增益的全介质透镜天线,并利用3D打印技术对透镜进行加工,降低了加工成本.实测结果表明在6~18 GHz内馈源天线的增益提高了6.4~10 dB,在18GHz该透镜天线增益达到了23.8 dBi,最大口径效率为51.9%,1-dB增益带宽为40%.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同时也为透镜天线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种快捷、便利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宽带 高增益 全介质 透镜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地区域综合防抗发展思考 被引量:1
7
作者 谢京华 董文晓 《兵工自动化》 2022年第2期1-4,10,共5页
针对要地区域综合防抗体系建设的问题,提出一种车载要地区域综合一体化防抗系统解决方案。在借鉴美军发展情况及分析我军发展需求的基础上,阐明该系统的组成、功能及特点,分析基于典型要地防抗作战过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可在短时间... 针对要地区域综合防抗体系建设的问题,提出一种车载要地区域综合一体化防抗系统解决方案。在借鉴美军发展情况及分析我军发展需求的基础上,阐明该系统的组成、功能及特点,分析基于典型要地防抗作战过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可在短时间内形成装备与作战能力,为我军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综合防抗保障,并为我国要地综合防御系统的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地防抗 态势感知 指挥控制 防抗处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自主编队的人工力场控制方法 被引量:8
8
作者 程旗 岳碧波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8-91,共4页
针对无人机在动态变化的编队飞行环境中面临的编队队形保持与编队内碰撞风险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力场的无人机自主编队控制方法,无人僚机以本机期望航迹点为虚拟引力产生点,编队内成员飞机位置点为虚拟斥力产生点,在此虚拟力场的... 针对无人机在动态变化的编队飞行环境中面临的编队队形保持与编队内碰撞风险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力场的无人机自主编队控制方法,无人僚机以本机期望航迹点为虚拟引力产生点,编队内成员飞机位置点为虚拟斥力产生点,在此虚拟力场的作用下,引导本机调整飞行速度和方向。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自适应能力,在保持稳定的编队队形的同时确保与编队内其他成员飞机保持安全飞行间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编队飞行 防撞规避 智能决策 航迹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分层并行计算的软件化雷达系统 被引量:5
9
作者 赵帮 李武旭 赵浩然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4-80,共7页
为解决软件化雷达系统实时处理大规模数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分层级的分布式并行计算方法,并设计了一种低延时大规模数据处理能力的软件化雷达系统。该系统采用三层并行计算方法,利用ZeroMQ技术实现了任务级的分布式计算,多线程技术实现... 为解决软件化雷达系统实时处理大规模数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分层级的分布式并行计算方法,并设计了一种低延时大规模数据处理能力的软件化雷达系统。该系统采用三层并行计算方法,利用ZeroMQ技术实现了任务级的分布式计算,多线程技术实现了线程级的多核并行计算,Arrayfire平台实现了数据级的图形处理单元(Graphic Processing Unit,GPU)并行计算。系统具有部署灵活、扩展性强、并发性高、延时低的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数据率为1.92 Gb/s时,系统能在30 ms内实时显示空中目标,完全满足实际工程应用环境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化雷达 分布式并行计算 多线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监视雷达应答重叠处理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苟玉玲 曾湘洪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9-46,共8页
随着空中交通流量快速增长,空中飞行目标密度不断增大,航管应答信号出现重叠现象成为常态,严重影响二次监视雷达(SSR)的情报质量。文中讨论了重叠应答信号的特征,归纳梳理出解重叠信号的主要方法。基于应答脉冲译码条件,分析了重叠应答... 随着空中交通流量快速增长,空中飞行目标密度不断增大,航管应答信号出现重叠现象成为常态,严重影响二次监视雷达(SSR)的情报质量。文中讨论了重叠应答信号的特征,归纳梳理出解重叠信号的主要方法。基于应答脉冲译码条件,分析了重叠应答信号的正确译码概率,推导出其一般规律,同时在系统层面上进一步提出了优化解重叠信号译码正确率的策略,实现了航管目标信息的准确获取,为SSR情报信息质量提供了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监视雷达 交织应答 同步串扰 解重叠 译码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海上多元多域一体化目标识别新方法
11
作者 谢京华 董文晓 李林莉 《兵工自动化》 2021年第10期16-19,共4页
针对当前识别体系不完备、水下识别手段缺失、海上目标识别信息资源汇聚难等现实问题,提出一种海上多元多域一体化目标识别新方法。基于空中、海面、陆地、水下等多级节点构建多域目标网络化协同识别体系,通过当前已有识别功能的数据通... 针对当前识别体系不完备、水下识别手段缺失、海上目标识别信息资源汇聚难等现实问题,提出一种海上多元多域一体化目标识别新方法。基于空中、海面、陆地、水下等多级节点构建多域目标网络化协同识别体系,通过当前已有识别功能的数据通信链路、水声数据通信链路以及其他数据通信链路实现各域平台识别信息的互联互通,通过采用基于海陆空潜的多域识别体系构建、基于海上浮标的多域动态组网、基于多源信息的多元属性识别、基于多域组网的水下目标识别等创新性设计,实现对多域目标的多元识别。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为目标识别达到“海陆空天潜岸全域覆盖”提供技术支撑,具有较好的军事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识别 多域组网 识别体系 融合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