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西北高原高速公路沿线坡度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1
作者 谭书平 杨鹏 +4 位作者 王琦 单永体 尹静 王兴旺 冯麟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99-102,115,共5页
以久马高速公路沿线不同坡度的12块样地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不同坡度范围的土壤有机碳、铵态氮、硝态氮、速效钾、速效磷等含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当坡度在10°~15°范围内时,土壤的有机碳、铵态氮、硝态氮、速效钾及速... 以久马高速公路沿线不同坡度的12块样地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不同坡度范围的土壤有机碳、铵态氮、硝态氮、速效钾、速效磷等含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当坡度在10°~15°范围内时,土壤的有机碳、铵态氮、硝态氮、速效钾及速效磷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坡度范围内的土壤养分含量,在其他坡度范围内土壤养分含量的差异较大。土壤养分含量随着坡度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其中坡度在10°~15°范围内土壤养分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北高原 高速公路 坡度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久马高速公路沿线不同恢复模式对高寒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和土壤特性的影响
2
作者 李川 纪利成 +5 位作者 刘洋清 桂阳 王轩 彭书明 何家敏 周礼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6期39-48,共10页
[目的]为提升高寒地区高速公路建设生态恢复的有效性,探究不同恢复模式对高寒草地植物群落和土壤特性的影响。[方法]选取位于川西北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久马高速公路区域,对5种恢复模式[传统的草种播种法(SG)、草种播种结合覆盖植物纤... [目的]为提升高寒地区高速公路建设生态恢复的有效性,探究不同恢复模式对高寒草地植物群落和土壤特性的影响。[方法]选取位于川西北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久马高速公路区域,对5种恢复模式[传统的草种播种法(SG)、草种播种结合覆盖植物纤维毯(PB)、草皮堆叠后回铺(SR)、草皮经支架存放后回铺(BR)、草皮堆叠保存后回铺并压实固定(CR)]进行对比研究,测定土壤容重、含水率、pH、有机碳、全氮、速效钾、有效磷等指标,分析植物根系特征和群落特征,利用皮尔逊检验、Patrick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及主成分分析评估修复效果。[结果]土壤全氮和速效钾含量对群落生长具有显著影响(P<0.05)。CR模式在群落总盖度、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方面表现最佳,该模式下的土壤有机碳、全氮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模式(P<0.05)。SG模式的土壤容重最大,而CR模式的土壤容重最小。土壤pH与根系表面积、土壤含水率与有机碳含量和速效钾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主成分分析显示,速效钾、生物量、总根长、群落高度和有机碳是影响植被恢复的重要指标。[结论]草皮回铺模式,尤其是堆叠保存后回铺并压实固定(CR)显著优于传统草种播种模式,具有更高的群落总盖度、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偏酸性土壤更适合该地区植物生长,土壤全氮和速效钾含量对群落生长至关重要。通过施加氮肥和钾肥可提高植物生长状况,草皮回铺及其优化处理方法可广泛应用于高寒地区的生态恢复,为生态环境改善和生物多样性提升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地 恢复模式 群落特征 土壤特性 高速公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修复措施对高原高速公路边坡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根 岳翰林 +6 位作者 陈雨志 汪富资 李先宝 代智蓝 李德欢 李思雨 卫万荣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1-78,共8页
探究不同修复措施短期内对高原高速公路边坡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可以有效指导高原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为了比较3种高速公路边坡修复措施(自然恢复、补播草种+覆土处理、草皮回铺)的效果,测定了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 探究不同修复措施短期内对高原高速公路边坡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可以有效指导高原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为了比较3种高速公路边坡修复措施(自然恢复、补播草种+覆土处理、草皮回铺)的效果,测定了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3种边坡修复措施处理和对照样地土壤有机碳(SOC)、全氮(STN)、全磷(STP)和全钾(STK)含量。结果表明:短期内,草皮回铺修复措施下的大部分化学计量特征,如SOC、STN和STP含量、SOC:STN、SOC:STP、SOC:STK、STN:STP、STN:STK和STP:STK均显著高于其他修复措施处理(P<0.05)。从土壤肥力角度出发采用土壤质量指数(SQI)对本研究所涉及的3种修复措施的修复效果进行评价,草皮回铺修复措施下的SQI高于其他两种修复措施的SQI,可见,草皮回铺修复措施是短期内高原地区公路边坡修复最佳的修复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高速公路 边坡 生态化学计量学 土壤肥力 土壤质量指数 修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坡度对高寒草甸公路护坡土壤性状及沙化表现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郭碧花 张雪梅 +3 位作者 刘金平 游明鸿 甘小洪 羊勇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5-24,共10页
针对高寒草甸公路护坡建设的实际技术需求,选择G248四川省红原县机场段,建成10年的5个坡度级(缓坡6°~15°、斜坡16°~25°、陡坡26°~35°、急坡36°~45°、峭坡>45°)公路护坡,通过测定土壤... 针对高寒草甸公路护坡建设的实际技术需求,选择G248四川省红原县机场段,建成10年的5个坡度级(缓坡6°~15°、斜坡16°~25°、陡坡26°~35°、急坡36°~45°、峭坡>45°)公路护坡,通过测定土壤颗粒组成和理化指标、植被盖度和退化面积、有机质和全氮相对减少率等指标,分析不同坡度上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沙化等级比例组成及沙化表现差异,研究坡度对护坡土壤性状及沙化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坡度升高显著降低黏粒和粉粒比例而增加砂粒和石砾比例(P<0.05),坡度越大土壤容重和pH值越大而含水量越低。2)坡度对土壤碳含量影响为有机质(SOM)>总碳(TC)>无机碳(IC)>溶解性有机碳(DOC),缓坡和斜坡使>70%的DOC和IC流失,斜坡和陡坡使约40%的SOM流失,急坡和陡坡使>90%的SOM和>60%的TC流失。3)坡度对土壤肥力影响为有效N>碱解N>全N>有效K>有效P>全K>全P,有效N比全N和碱解N更易流失,缓坡和斜坡下有效N流失最快,陡坡下全N和碱解N流失最快,全P和有效P仅在斜坡下流失,坡度升高会增加全K而降低有效K含量。4)坡度对沙化等级影响为极重度沙化(ED)>未沙化(ND)>中度沙化(MD)>轻度沙化(LD)>重度沙化(SD),斜坡下MD比例达52.46%,坡度>15°后增加SD比例,坡度>25°后ED比例快速增加。5)坡度>15°后沙化面积相对增加率几乎无变化,坡度>25°后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相对减少率变化较小,总盖度百分数和<0.02 mm粉粒相对减少率与>0.05 mm砂粒相对增加率随坡度显著增加。综上,不同坡度土壤粒级组成、养分流失程度、沙化度和沙化表现不同,故应依坡度大小制定相应的生态护坡建设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护坡 高寒草地 坡度 土壤沙化 沙化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水市低产低效竹林改造模式及其水土保持和碳汇能力提升策略
5
作者 张萍 顾再柯 +6 位作者 商崇菊 陈真勤 宁琪 王峰 邓中昌 黄金权 李力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2期50-52,73,I0005,共5页
低产低效竹林改造是一项关乎赤水市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为优化竹林改造效能、提升竹林水土保持和碳汇能力,采取室外调研和文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赤水市不同低产低效竹林改造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由于低产低效竹林改... 低产低效竹林改造是一项关乎赤水市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为优化竹林改造效能、提升竹林水土保持和碳汇能力,采取室外调研和文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赤水市不同低产低效竹林改造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由于低产低效竹林改造时间与赤水市雨季时间高度重合,加之全垦整地和竹材采伐导致地表裸露、破坏竹林立体防护结构,因此低产低效竹林改造过程中极易产生水土流失,并导致碳源流失。建议低产低效竹林改造避开雨季,并采取带状或穴状整地、保护灌草、优化采伐道布设等方式减少竹林地水土流失;通过优选竹种、营造混交竹林、松土培肥、合理利用竹枝竹梢竹叶等方式提升竹林碳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产低效竹林 改造模式 水土保持 碳汇 赤水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区公路不同坡度护坡土壤性状和群落特征及功能群差异 被引量:10
6
作者 毛芮 郭碧花 +3 位作者 刘金平 游明鸿 张雪梅 羊勇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50-1557,共8页
通过对G248公路高寒草原区红原县机场段的4个坡度(缓坡6°~15°、斜坡16°~25°、陡坡26°~35°、急坡36°~45°)护坡,进行土壤颗粒组成和理化指标、植被群落结构和优势种、功能群草种重要值等指标测定... 通过对G248公路高寒草原区红原县机场段的4个坡度(缓坡6°~15°、斜坡16°~25°、陡坡26°~35°、急坡36°~45°)护坡,进行土壤颗粒组成和理化指标、植被群落结构和优势种、功能群草种重要值等指标测定,研究坡度对物种种类、多样性、丰富度、均匀度及功能群重要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坡度增加使土壤砂粒比例增大而粘粒和粉粒比例降低(P<0.05),含水量与有机质及有效N、P、K含量下降(P<0.05),使土壤易退化与沙化。坡度显著影响物种数、物种多样性、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均匀度和优势种种类、高度、比例及功能群植物的重要值(P<0.05),坡度越大群落密度、投影盖度和基盖度越低。故生态护坡建设应注意坡度对土壤沙化、植物种类及群落特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护坡 高寒草地 坡度 群落特征 功能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高原公路走廊带草本植物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
7
作者 张骞棋 杨鹏 +5 位作者 王琦 单永体 尹静 李威 刘科成 漆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23期48-53,共6页
[目的]系统分析久马高速公路沿线影响植物多样性指数的主要环境因子,并探明其变化规律,为公路沿线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恢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公路沿线选取21个点作为研究对象,统计调查样方内的草本植物物种数,分析研究了不同环境... [目的]系统分析久马高速公路沿线影响植物多样性指数的主要环境因子,并探明其变化规律,为公路沿线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恢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公路沿线选取21个点作为研究对象,统计调查样方内的草本植物物种数,分析研究了不同环境因子下高寒草原草本植物多样性的变化规律。[结果]①植物多样性随环境因子的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②土壤有机碳(SOC)、坡度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程度远高于海拔、土壤含水率及坡向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③SOC对物种丰富度、种群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最为明显,呈反比关系。坡度对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种群丰富度的影响呈反比关系,对物种优势度、物种均匀度的影响呈正比关系。[结论]综合来看,5种环境因子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程度不同,SOC和坡度直接影响植物多样性,坡向、含水率和海拔通过间接作用影响植物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高原 高速公路 植物多样性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聚丙酸酯改性明色沥青及混合料路用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马峰 张天义 +3 位作者 方仁义 傅珍 唐钰杰 王蒙蒙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07-1811,1816,共6页
为评价明色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选择不同掺量有机硅-聚丙酸酯(SMP)对明色沥青进行改性,并进行常规物理性能和布氏黏度实验。通过车辙实验、低温弯曲实验、浸水马歇尔实验和冻融劈裂实验对不同级配沥青混合料进行路用性能分析。结果表明,... 为评价明色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选择不同掺量有机硅-聚丙酸酯(SMP)对明色沥青进行改性,并进行常规物理性能和布氏黏度实验。通过车辙实验、低温弯曲实验、浸水马歇尔实验和冻融劈裂实验对不同级配沥青混合料进行路用性能分析。结果表明,SMP改性剂可以提高改性明色沥青黏度,随着SMP掺量增加,改性明色沥青的高温能力增强。另外,在AC(SK70)、AC(SBS)、CSMA、COGFC 4种级配类型的沥青混合料中,COGFC明色沥青混合料抗车辙能力最优,且SMP改性剂对于明色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有一定的提升,但SMP改性剂对明色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会产生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有机硅-聚丙酸酯 明色沥青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蜡温拌再生沥青性能研究
9
作者 马峰 黄锐哲 +3 位作者 王昊宇 史柯 傅珍 金彦鑫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199-9204,9228,共7页
聚乙烯蜡可提升沥青路用性能,同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而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选取新聚乙烯蜡(NPEW)与回收聚乙烯蜡(RPEW)按照等比混掺的方式作为温拌剂(PEW),将PEW与再生剂(LBS)加入新旧共混沥青中制备了聚乙烯蜡温拌再生沥青,其中... 聚乙烯蜡可提升沥青路用性能,同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而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选取新聚乙烯蜡(NPEW)与回收聚乙烯蜡(RPEW)按照等比混掺的方式作为温拌剂(PEW),将PEW与再生剂(LBS)加入新旧共混沥青中制备了聚乙烯蜡温拌再生沥青,其中新旧共混沥青中分别含20%、30%、40%的老化SBS改性沥青(AAM),用于模拟实际路面再生过程中旧沥青比例。通过沥青三大指标、布氏黏度对不同PEW及AAM掺量下温拌再生沥青的感温性能、高低温性能及降黏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AM和PEW的添加可减少温拌再生沥青的温度敏感性;当温拌再生沥青中AAM掺量一定时,随着PEW掺量的增加,高温抗变形能力,低温抗裂性能均有显著提升;当温拌再生沥青中AAM掺量较低时,PEW的掺入可有效降低黏度;当AAM掺量30%,PEW掺量2%时,温拌再生沥青兼具最佳的路用性能及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温拌剂 再生沥青 聚乙烯蜡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诱发浅层冻土区边坡土剥落颗粒流模拟:以G214线典型冻土区路基边坡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蔡沛辰 毛雪松 +2 位作者 何沛 郑盛超 运志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6期11423-11431,共9页
为明确降雨诱发浅层冻土区边坡土剥落机理,以G214线典型冻土区路基边坡为例,基于颗粒流和等效降雨法,模拟不同坡度和冲刷速度下边坡坡面土的剥落过程,从边坡形态、颗粒运移规律、力链演化规律和剥落量等方面详细进行探究。结果表明:浅... 为明确降雨诱发浅层冻土区边坡土剥落机理,以G214线典型冻土区路基边坡为例,基于颗粒流和等效降雨法,模拟不同坡度和冲刷速度下边坡坡面土的剥落过程,从边坡形态、颗粒运移规律、力链演化规律和剥落量等方面详细进行探究。结果表明:浅层冻土区边坡土受到雨水冲刷后,仅在坡面浅层部位出现坑槽,并提出边坡形态系数(τ)来定量化表征边坡形态的凹凸程度。边坡形态总体变化态势可概括为:笔直平坦(1.0≤τ<1.40)、粗糙不整(1.40≤τ<1.50)和凹凸不平(1.50≤τ)。土颗粒间接触力演化主要发生在降雨冲刷作用初期,冲刷过程中接触力演化特征并不明显。随循环次数增加,冲刷速度越大接触数量总体越少,但最终稳定状态下的接触数量近乎相同。此外,边坡浅层土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结构疏松是导致冻土区坡面土易被雨水冲刷剥落和坡面易形成冲沟的本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冻土区 路基边坡 降雨冲刷 剥落 颗粒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坡位对高寒草甸山体断面重建植被及土壤性状的影响
11
作者 李威 刘金平 +3 位作者 陈俊 李劲锋 张雪梅 游明鸿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117,共8页
针对川西高寒草甸公路山体断面植被重建的实际技术需求,以G248国道建成3年的护坡草坪植被为样地,通过测定4个坡位(上坡、中坡、下坡和坡底)群落特征、优势种种类、功能群重要值及草坪草性状等植被指标,以及颗粒组成和理化性状等土壤指标... 针对川西高寒草甸公路山体断面植被重建的实际技术需求,以G248国道建成3年的护坡草坪植被为样地,通过测定4个坡位(上坡、中坡、下坡和坡底)群落特征、优势种种类、功能群重要值及草坪草性状等植被指标,以及颗粒组成和理化性状等土壤指标,研究坡位对重建植被结构和土壤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低坡位可增加护坡植被的群落密度和投影盖度(P<0.05),但下坡植被基盖度和物种多样性、丰富度、均匀度均最大。2)坡位越低优势种占物种数比例越低,下坡群落高度和第一优势种高度显著低于其他坡位(P<0.05)。3)坡位越低草坪草存活密度、自然高度、分蘖数、生物量和重要值越大(P<0.05),草坪草重要值仅0.04%~16.52%,4个坡位均演替为以乡土植物为主的植被群落。4)坡位显著影响生活型功能群组成(P<0.05),4个坡位中多年生杂类草重要值均为最大,下坡6种生活型功能群组成较为均衡。5)坡位显著影响土壤颗粒组成和理化性状(P<0.05),坡位越高土壤粒级组成越失衡,有机质含量越低且保水供肥能力越差。综上,坡位影响再生植被的群落特征、功能群结构、优势种种类及土壤粒级组成和理化性状,构建“坡位-土壤-植被”关系是重建山体断面植被功能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位 公路护坡 高寒草甸 重建植被 山体断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暴露养护条件下混凝土强度增长规律研究
12
作者 方仁义 于蕾 +1 位作者 范波 王学光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733-739,共7页
为研究现浇混凝土在低温暴露条件下养护时的早期强度增长规律,试验设置5℃、0℃、-5℃三个低温环境,凝结期以贯入阻力为指标,硬化期以抗压强度为指标,研究了混凝土从浇注到90 d不同龄期的强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完全暴露在负温环境下不... 为研究现浇混凝土在低温暴露条件下养护时的早期强度增长规律,试验设置5℃、0℃、-5℃三个低温环境,凝结期以贯入阻力为指标,硬化期以抗压强度为指标,研究了混凝土从浇注到90 d不同龄期的强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完全暴露在负温环境下不做任何养护的混凝土并未停止凝结硬化;负温暴露养护会严重延长C30混凝土的初凝时间,约为0℃时的5倍,对C50混凝土影响不大;负温暴露养护下C30混凝土硬化后的强度明显偏低,90 d强度仍达不到设计强度,对C50混凝土影响不大;负温暴露养护下,混凝土的终凝时间及强度增长速度与海拔和当地最冷月平均温度呈正相关关系,C30混凝土在低温暴露养护下的28 d比3d抗压强度增幅较大,比值达6.17,C50混凝土强度发展较稳定比值最大1.86;建议久马高速在建设过程中从10月至次年4月浇注混凝土后即刻对C30等低标号混凝土构件与大地连接部位进行密封热养护,避免低标号混凝土凝结前在负温下暴露,对于C50混凝土若不得已暴露在低温环境,需延长拆模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养护 混凝土 强度 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沙化程度对地八角水分分配策略及抗性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羊勇 曾晓琳 +2 位作者 陈渤 刘金平 华绪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88-696,共9页
在红原县海拔3 497 m的4个沙化程度[未沙化(ND)、轻度(LD)、中度(MD)和重度沙化(HD)]草地中,通过测定补播3年处于花果期地八角(Astragalus bhotanensis)的构件含水量与配比、相对含水量、水分饱和亏及叶绿素a、b(Chl a、Chl b)含量和超... 在红原县海拔3 497 m的4个沙化程度[未沙化(ND)、轻度(LD)、中度(MD)和重度沙化(HD)]草地中,通过测定补播3年处于花果期地八角(Astragalus bhotanensis)的构件含水量与配比、相对含水量、水分饱和亏及叶绿素a、b(Chl a、Chl b)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等指标,分析沙化程度对地八角水分吸收、水分分配和抗性生理差异,研究地八角对草地沙化的水分利用策略和生理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土壤沙化对构件含水量影响表现为根>叶>茎>果>花,对分配比影响表现为叶>根>茎>果>花,LD降低茎含水量,MD降低叶含水量,水分优先向根、花和果分配,使根冠和生殖器官水分配比随沙化程度增加而增加。2)土壤沙化对构件水分饱和亏影响表现为果>茎>叶>花>根,果水分饱和亏对沙化最敏感,根水分饱和亏不受沙化影响。3)土壤沙化对叶绿素影响表现为Chl b> Chl (a+b)> Chl a/b> Chl a,LD仅降低Chl b,MD同步降低Chl a和Chl b,HD快速下降Chl b,沙化降低Chl (a+b)而增加Chl a/b。4)土壤沙化对抗性生理影响表现为SOD> MDA> T-AOC>H2O2,沙化程度越大SOD活性和MDA含量越高,使H2O2含量稳定,但降低了T-AOC活性。综上,地八角依沙化程度形成相应水分分配策略和生理响应机制,能在沙化草地存活且完成生活史,宜作为抗沙固沙草种,在高寒地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八角 草地沙化 水分利用 生理响应 抗沙固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相贯焊接节点受力分析与疲劳寿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康玲 牟廷敏 闫忠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9-75,共7页
为研究钢管混凝土相贯焊接节点在轴力和弯矩共同作用下,管内混凝土对节点疲劳寿命的贡献,制作钢管混凝土桁梁桥K型相贯焊接节点1∶2缩尺模型并建立实体有限元模型,开展空管、仅弦管灌注混凝土、弦管和腹管均灌注混凝土3类构件相贯焊接... 为研究钢管混凝土相贯焊接节点在轴力和弯矩共同作用下,管内混凝土对节点疲劳寿命的贡献,制作钢管混凝土桁梁桥K型相贯焊接节点1∶2缩尺模型并建立实体有限元模型,开展空管、仅弦管灌注混凝土、弦管和腹管均灌注混凝土3类构件相贯焊接节点受力分析与疲劳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弦管与腹管灌注混凝土可提高结构刚度和调整结构内力,中弦管到边弦管的传力路径由单一的斜腹管变为斜腹管与水平腹管共同传力,斜腹管内力由轴力变为轴力与弯矩的组合形式。疲劳试验测得的相贯焊接节点最大应力位置、大小及应力分布状态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吻合。弦管与腹管灌注混凝土使相贯焊接节点整体应力及峰值应力均降低,改善了相贯焊接节点的应力分布状态,延缓了裂纹发展速度,延长了相贯焊接节点疲劳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钢管混凝土结构 相贯焊接节点 缩尺模型 应力分布 疲劳试验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