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四川泡菜发酵早期亚硝酸盐生成转化途径的初探 |
范智义
邓维琴
李雄波
张其圣
李婷
陈相杰
|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2
|
高通量测序方法研究传统四川泡菜母水中微生物群落的动态变化 |
李恒
陈功
伍亚龙
邓维琴
张伟
朱翔
王勇
张其圣
|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48
|
|
3
|
直投式功能菌剂发酵四川泡菜在冷藏条件下各指标变化研究 |
彭灯水
颜正财
汤春梅
陈功
汪维龙
王艳丽
|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4
|
四川泡菜盐渍液处理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
黄润秋
唐垚
费敏
鲍永碧
李嘉仪
叶美作
温贵宾
汪冬冬
张其圣
梁勇
|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4
|
|
5
|
多代发酵泡菜母水微生物多样性及其理化指标动态研究 |
邓维琴
伍亚龙
陈功
李恒
张伟
朱翔
王勇
游敬刚
张其圣
|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14
|
|
6
|
四川传统泡菜中抗氧化活性食窦魏斯氏菌的筛选、鉴定及其特性分析 |
黄道梅
贾秋思
胡露
黄凤芹
陈姝娟
何利
韩新锋
刘书亮
张其圣
颜正财
|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9
|
|
7
|
四川泡菜和东北酸菜在发酵过程中的物质成分变化 |
朱翔
汪冬冬
明建英
陈功
唐垚
李恒
张伟
张其圣
|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
2021 |
20
|
|
8
|
四川泡菜产生物胺细菌的筛选及产胺能力验证 |
唐垚
唐小曼
明建英
汪冬冬
张其圣
|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
2019 |
13
|
|
9
|
泡菜细菌多样性和风味成分研究进展 |
汪冬冬
唐垚
伍亚龙
张伟
陈功
张文学
张其圣
|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4
|
|
10
|
单菌与多菌接种发酵对多轮发酵四川泡菜风味的影响 |
史梅莓
杨恺
吕鹏军
张其圣
陈功
王勇
汪冬冬
尹礼国
伍亚龙
|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10
|
|
11
|
四川泡菜中潜在益生性植物乳杆菌的筛选及安全性评价 |
史梅莓
伍亚龙
杨恺
吕鹏军
汪冬冬
唐垚
王勇
张其圣
|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
2022 |
10
|
|
12
|
不同蔬菜原料泡菜发酵过程中品质变化研究 |
叶美作
陈功
梁勇
曾小平
李嘉仪
黄润秋
詹军
徐飞
张其圣
温贵宾
|
《四川农业科技》
|
2022 |
7
|
|
13
|
四川传统酿造酱油风味品质特点解析 |
王泽亮
符怡
李恒
范智义
李雄波
张其圣
邓维琴
|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14
|
不同品种蚕豆原料对郫县豆瓣品质的影响研究 |
李雄波
范智义
王泽亮
卢付青
蒋四强
李恒
张其圣
陈功
杨国华
邓维琴
|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5
|
7株米曲霉与沪酿3.042发酵制备郫县豆瓣用甜瓣子的对比研究 |
李洁芝
邓维琴
张其圣
杨国华
陈功
范智义
陈相杰
周志帅
李恒
|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
2020 |
12
|
|
16
|
多轮增香发酵对传统榨菜风味成分影响研究 |
陈功
张其圣
刘竹
梅时学
鲍永碧
李恒
余文华
|
《中国酿造》
CAS
|
2014 |
2
|
|
17
|
低盐泡菜的贮藏后酸化及其对泡菜品质安全的影响 |
胡容
唐垚
覃书漫
张其圣
迟原龙
|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
2023 |
3
|
|
18
|
短乳杆菌高密度培养条件优化及其发酵动力学建立 |
杨博文
吕鹏军
史梅莓
杨姗
汪冬冬
王勇
张其圣
伍亚龙
|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9
|
不同发酵时长郫县豆瓣酱品质对比研究 |
邓维琴
陈功
张其圣
张帅
杨国华
李峰
李恒
|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
2018 |
25
|
|
20
|
传统发酵蔬菜中生物胺的研究进展 |
唐小曼
唐垚
张其圣
陈功
余文华
刘清斌
|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
2019 |
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