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性光引发剂和优化光固化工艺制备低VOC涂料 被引量:3
1
作者 冯钦 方田 +3 位作者 邓锡柱 方丽 冯俊 叶代勇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9-35,共7页
为了降低光引发剂固化前后释放的味道,一方面通过多官能团的异氰酸酯预聚物对其进行改性,制备环保型光引发剂;另一方面,研究光引发剂在漆膜中的光解反应动力学,优化光固化工艺来减少漆膜的气味。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低VOC紫外光固化涂料的... 为了降低光引发剂固化前后释放的味道,一方面通过多官能团的异氰酸酯预聚物对其进行改性,制备环保型光引发剂;另一方面,研究光引发剂在漆膜中的光解反应动力学,优化光固化工艺来减少漆膜的气味。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低VOC紫外光固化涂料的配方为:25%的环氧丙烯酸树脂、43%的聚氨酯丙烯酸树脂、22%的二官能团活性稀释剂、7%的三官能团活性稀释剂、3%的改性光引发剂。优化的UV光固化涂装工艺参数为:膜厚50μm,UV灯管功率为1 k W,传送带速率为1 m/min。制备的涂料和漆膜几乎没有气味,漆膜的VOC排放为0.5%,且漆膜性能较佳,适用于环保木器UV涂料及其涂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VOC涂料 UV固化 改性光引发剂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MPA胺化工艺制备水性聚氨酯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庆喜 孔霞 +1 位作者 朱延安 瞿金清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3,共3页
将二羟甲基丙酸(DMPA)胺化后作为亲水扩链剂成功制备出不含N-甲基吡咯烷酮(NMP)和有机锡的聚氨酯水分散体(PUD),研究了胺化工艺对PUD制备过程及乳液性能的影响,并对涂膜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胺化工艺不仅可以避免使用NMP和... 将二羟甲基丙酸(DMPA)胺化后作为亲水扩链剂成功制备出不含N-甲基吡咯烷酮(NMP)和有机锡的聚氨酯水分散体(PUD),研究了胺化工艺对PUD制备过程及乳液性能的影响,并对涂膜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胺化工艺不仅可以避免使用NMP和有机锡催化剂,而且可得到性能优异的PUD。该工艺简单,具有环境友好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水分散体 胺化工艺 催化 环境友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型含磷阻燃剂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3
作者 李清英 夏正斌 +1 位作者 范方强 陈均炽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751-1755,1774,共6页
含磷阻燃剂具有低烟无毒、阻燃效果好的特点,是典型的无卤阻燃剂。本文阐述了含磷阻燃剂的阻燃机理,综述了将反应型含磷阻燃剂引入聚氨酯、环氧树脂和丙烯酸树脂等体系中所采用的不同改性方法,这些反应型阻燃聚合物均是主链或侧链含磷... 含磷阻燃剂具有低烟无毒、阻燃效果好的特点,是典型的无卤阻燃剂。本文阐述了含磷阻燃剂的阻燃机理,综述了将反应型含磷阻燃剂引入聚氨酯、环氧树脂和丙烯酸树脂等体系中所采用的不同改性方法,这些反应型阻燃聚合物均是主链或侧链含磷。本文还对近几年来国内外关于含磷阻燃剂在这些体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提出未来应加深对阻燃剂协同机理及含磷阻燃剂水性化和光固化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磷阻燃剂 聚氨酯 环氧树脂 丙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涂料用超支化聚酯的合成及改性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勇 孔霞 +1 位作者 朱延安 瞿金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17,21,共5页
以三羟甲基丙烷为核分子,2,2-二羟甲基丙酸为AB2型单体,合成了超支化聚酯(HBP-3)。以月桂酸和苯甲酸为改性剂得到改性超支化聚酯HBP-4、HBP-5、HBP-6和HBP-7。采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HBP-3的结构... 以三羟甲基丙烷为核分子,2,2-二羟甲基丙酸为AB2型单体,合成了超支化聚酯(HBP-3)。以月桂酸和苯甲酸为改性剂得到改性超支化聚酯HBP-4、HBP-5、HBP-6和HBP-7。采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HBP-3的结构和分子量进行表征并测试了超支化聚酯的特性黏度,发现由三羟甲基丙烷合成了超支化聚酯的支化度在0.4-0.5之间,分子量接近理论值,分散性为1.75,特性黏度为6.35 mL/g。以甲苯二异氰酸酯三聚体为固化剂,考察了改性超支化聚酯的交联涂膜性能,发现单独用月桂酸改性制成的HBP-4涂膜硬度和附着力差,用苯甲酸改性得到的HBP-5在常温下呈固态,而以月桂酸和苯甲酸混合改性时则可以得到光泽度、附着力和柔韧性优异的涂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聚酯 苯甲酸 月桂酸 改性 涂膜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羟乙基丙烯酰胺交联改性核壳苯丙乳液的制备及涂膜性能 被引量:8
5
作者 沈慧芳 罗文凤 朱延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17,共6页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稳定的自交联核壳型苯丙乳液。考察了软硬单体配比、N-羟乙基丙烯酰胺(HEMAA)用量对乳液及涂膜性能的影响,初步探讨了HEMAA的改性机理。结果发现,当软硬单体配比m(St)∶m(BA)=2∶1,HEMAA添加量占主单体1%时...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稳定的自交联核壳型苯丙乳液。考察了软硬单体配比、N-羟乙基丙烯酰胺(HEMAA)用量对乳液及涂膜性能的影响,初步探讨了HEMAA的改性机理。结果发现,当软硬单体配比m(St)∶m(BA)=2∶1,HEMAA添加量占主单体1%时,合成乳液聚合稳定性高,涂膜耐水性和热稳定性良好。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分析表明,HEMAA接枝到共聚物分子上且有明显的核壳结构;涂膜接触角及热重分析表明,涂膜的疏水性及热稳定性增强,水在涂膜上的接触角较改性前提高了5.26°,苯丙乳胶膜在实验条件下失重5%时,分解温度提高了58.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羟乙基丙烯酰胺 核壳结构 苯丙乳液 涂膜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醇为核单体的超支化聚酯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7
6
作者 王勇 朱延安 +1 位作者 孔霞 瞿金清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82-487,共6页
分别以乙基丁基丙二醇(BEPD)、1,4-丁二醇(BDO)和新戊二醇(NPG)为核单体,二羟甲基丙酸为AB2型单体,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采用准一步法合成了第三代超支化聚酯(HBP-1、HBP-2和HBP-3)。采用FT-IR、1H-NMR和GPC对其结构和分子量进行表征并... 分别以乙基丁基丙二醇(BEPD)、1,4-丁二醇(BDO)和新戊二醇(NPG)为核单体,二羟甲基丙酸为AB2型单体,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采用准一步法合成了第三代超支化聚酯(HBP-1、HBP-2和HBP-3)。采用FT-IR、1H-NMR和GPC对其结构和分子量进行表征并测定了超支化聚酯的特性黏度。以甲苯二异氰酸酯加成物为固化剂,研究了超支化聚酯的固化涂膜性能,使用热重分析仪(TGA)考察了超支化聚酯涂膜的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三种核单体成功合成了超支化聚酯,以BEPD为核单体的超支化聚酯HBP-1具有最高的支化度达到0.55。GPC测得的分子量与理论分子量接近,且以BEPD为核的HBP-1分子量分布最低为1.68。超支化聚酯在极性溶剂中有较好的溶解性能,在非极性溶剂中不溶,其中HBP-1具有更好的溶解性能和较低的特性黏度(4.24 mL g 1)。超支化聚酯的固化涂膜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优异的附着力、柔韧性和较高的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聚酯 核单体 溶解性 乙基丁基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聚酯的端基改性及其涂膜性能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勇 朱延安 瞿金清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240-2246,共7页
以三羟甲基丙烷为核多元醇,二羟甲基丙酸为AB2型单体,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准一步法合成了第二代超支化聚酯(HBP-0)。HBP-0分别经己内酯和月桂酸改性得到改性超支化聚酯(HBPs)。采用FT-IR、1 H NMR和GPC对HBP-0的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进行表... 以三羟甲基丙烷为核多元醇,二羟甲基丙酸为AB2型单体,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准一步法合成了第二代超支化聚酯(HBP-0)。HBP-0分别经己内酯和月桂酸改性得到改性超支化聚酯(HBPs)。采用FT-IR、1 H NMR和GPC对HBP-0的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进行表征,发现超支化聚酯的支化度为0.43,相对分子量与理论相对分子量比较接近,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系数只有1.72。以甲苯二异氰酸酯加成物为交联剂,考察了改性超支化聚酯交联涂膜性能,结果表明,3种改性超支化聚酯的涂膜性能在光泽度、耐冲击性、附着力和柔韧性方面表现十分优异。其中HBP-3同时用己内酯和月桂酸改性具有最佳性能,黏度最低为7500mPa.s,涂膜表干40min,且硬度达到F。而单独用己内酯或月桂酸改性的HBP-1和HBP-2的相应数据分别为7×105 mPa.s、20min和HB及17500mPa.s、90min和2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聚酯 己内酯 涂膜性能 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缔合增稠剂的结构对其流变学行为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胡飞燕 彭军 刘薇薇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13,共6页
采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聚乙二醇为原料,以三羟甲基丙烷为扩链剂、正十六醇为封端剂合成了3种不同结构的聚氨酯缔合增稠剂(HEUR)IP-C、IP-C-T和IP-T-C。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证明了反应的发生。采用应力控制型流变仪对HEUR在水... 采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聚乙二醇为原料,以三羟甲基丙烷为扩链剂、正十六醇为封端剂合成了3种不同结构的聚氨酯缔合增稠剂(HEUR)IP-C、IP-C-T和IP-T-C。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证明了反应的发生。采用应力控制型流变仪对HEUR在水相与乳液体系中的流变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HEUR都具有明显的增稠和触变性能,高剪切时出现明显的剪切变稀现象。相比与线性结构的IP-C,含星型和支化结构的IP-C-T与IP-T-C由于能在水相和乳液中形成更为完善和稳定的疏水缔合网络,增稠效果更佳,而IP-T-C由于其结构中含有更多的支化结构因此增稠效果最佳。将增稠剂应用于乳液时,IP-C-T和IP-T-C的贮能模量(G')均大于损耗模量(G″),表现出了明显的粘性行为,这表明星型和支化结构的HEUR在疏水缔合增稠剂领域应用前景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缔合增稠剂 结构 流变行为 增稠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泡石和EG对水性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清英 夏正斌 +1 位作者 范方强 陈均炽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31-1136,共6页
采用可膨胀性石墨(EG)和海泡石对传统的APP/PER/MEL膨胀型防火涂料体系进行改性,制备了一种新型水性超薄膨胀型防火涂料,并采用防火性能测试装置、热重分析(TGA)、差热重量分析(DTG)及X射线衍射(XRD)等方法对该防火涂料的耐火性能、热... 采用可膨胀性石墨(EG)和海泡石对传统的APP/PER/MEL膨胀型防火涂料体系进行改性,制备了一种新型水性超薄膨胀型防火涂料,并采用防火性能测试装置、热重分析(TGA)、差热重量分析(DTG)及X射线衍射(XRD)等方法对该防火涂料的耐火性能、热降解过程、炭化层结构进行了研究。热分析结果表明,海泡石与EG复合使用,将充分发挥它们的协同作用:EG在较低温度区域能够延缓炭化层的形成,而海泡石则能够在高温区域阻止炭化层氧化分解,并提高成炭率从而达到阻燃的目的。XRD结果显示,复合使用EG和海泡石能够促进炭化层中TiP2O7的形成,在高温阶段保护炭化层不被氧化。当防火涂料中添加质量分数3%海泡石和质量分数2%EG,涂层厚度为1.0 mm时,钢材的耐火时间达到72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膨胀性石墨 海泡石 水性膨胀型防火涂料 炭化层 建筑用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缩水甘油醚为核的星形羟基聚酯的合成及其涂膜性能 被引量:5
10
作者 黄山 朱延安 +1 位作者 陈荣华 瞿金清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878-4884,共7页
以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TMPGE)为核分子,利用AB2型单体2,2-二羟甲基丙酸与ε-己内酯开环反应产物及一元羧酸的羧基与TMPGE的环氧基反应,合成了系列星形羟基聚酯(SHPs),研究了一元羧酸种类及原料配比对SHPs性能的影响。采用FTIR、1H... 以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TMPGE)为核分子,利用AB2型单体2,2-二羟甲基丙酸与ε-己内酯开环反应产物及一元羧酸的羧基与TMPGE的环氧基反应,合成了系列星形羟基聚酯(SHPs),研究了一元羧酸种类及原料配比对SHPs性能的影响。采用FTIR、1H NMR对SHPs的分子结构进行表征,用GPC对其相对分子质量及分布进行了测试,并考察了其溶液黏度和特性黏度。测试了以甲苯二异氰酸酯/三羟甲基丙烷(TDI/TMP)加成物为固化剂制备的SHPs漆膜性能。SHP-2的溶液黏度低至220 m Pa·s(80%固含),用其制备的高固含涂料VOC低于320 g·L-1,其漆膜具有优异的附着力、柔韧性和较高的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 星形羟基聚酯 双组分聚氨酯 高固含涂料 涂膜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分子二醇为核单体的超支化聚酯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运利 肖娟 +1 位作者 朱延安 瞿金清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3-28,共6页
分别以大分子二醇YmerTMN120、1,4-丁二醇和新戊二醇为核单体,二羟甲基丙酸为AB2型单体,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采用准一步法合成了第三代超支化聚酯HBP-1、HBP-2和HBP-3。采用FT-IR、1H NMR和GPC对其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进行表征,并考察了... 分别以大分子二醇YmerTMN120、1,4-丁二醇和新戊二醇为核单体,二羟甲基丙酸为AB2型单体,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采用准一步法合成了第三代超支化聚酯HBP-1、HBP-2和HBP-3。采用FT-IR、1H NMR和GPC对其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进行表征,并考察了超支化聚酯的溶液黏度和特性黏度。以甲苯二异氰酸酯加成物为固化剂制备交联HBP涂膜,表征了涂膜性能。结果表明:以YmerTMN120为核单体的超支化聚酯HBP-1具有较高的支化度(达到0.48)和较低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指数(1.60)。HBP-1在极性溶剂中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其特性黏度最低,为3.85 mL/g。超支化聚酯的固化膜都具有优异的附着力、柔韧性和较高的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聚酯 核单体 特性黏度 YmerTM N1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光-热双重固化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肖俊芳 冯钦 +1 位作者 贺建国 叶代勇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8-51,共4页
合成了既可以光固化又可以热固化的环氧丙烯酸酯,合成的树脂加入引发剂和促进剂后不仅在紫外光辐射下可以快速固化,而且仅在50℃加热的条件下也可在1 h内达到表干;研究了涂膜在单独光固化、单独热固化时固化涂膜的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红... 合成了既可以光固化又可以热固化的环氧丙烯酸酯,合成的树脂加入引发剂和促进剂后不仅在紫外光辐射下可以快速固化,而且仅在50℃加热的条件下也可在1 h内达到表干;研究了涂膜在单独光固化、单独热固化时固化涂膜的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红外光谱表明无论是光固化还是热固化,涂膜的固化程度均较高,凝胶含量可达到90.34%,且热重分析显示涂膜耐热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热固化 光固化 双重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黏度柔性UV-热双重固化涂料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水荣 冯钦 +1 位作者 赵文华 叶代勇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9-53,共5页
用环氧树脂、丙烯酸、自制的甲苯二异氰酸酯预聚物以及聚乙二醇合成了2种改性环氧丙烯酸酯TDI-1和PEG-1。物理混合2种改性EA得到光-热双重固化的改性环氧丙烯酸树脂。通过红外光谱表征了改性前后官能团的变化情况,分析了这2种改性环氧... 用环氧树脂、丙烯酸、自制的甲苯二异氰酸酯预聚物以及聚乙二醇合成了2种改性环氧丙烯酸酯TDI-1和PEG-1。物理混合2种改性EA得到光-热双重固化的改性环氧丙烯酸树脂。通过红外光谱表征了改性前后官能团的变化情况,分析了这2种改性环氧丙烯酸树脂(TDI-1和PEG-1)通过物理混合的UV-热双重固化涂料的性能变化情况。测试结果表明,TDI-1和PEG-12种改性环氧丙烯酸树脂混合使用时比单独使用时涂膜的性能更好。所研制的低黏度柔性UV-热双重固化涂料适合于不耐热、不规则的纸张、木器、塑料、汽车零部件等的双重固化涂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热双重固化 环氧丙烯酸酯 甲苯二异氰酸酯预聚物 聚乙二醇 紫外光固化涂料 木器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型苯丙乳液的冻融稳定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之卓 沈慧芳 +1 位作者 沈大谱 刘薇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5-31,38,共8页
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引入可聚合乳化剂,制备了软核硬壳、硬核软壳以及均相共聚共3种具有不同粒子结构形态的苯丙乳液。考察了乳化剂类型和配比、聚合物玻璃化转变温度(Tg)、乳胶粒子结构形态及含羧基功能单体用量对乳液冻融稳定性的影... 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引入可聚合乳化剂,制备了软核硬壳、硬核软壳以及均相共聚共3种具有不同粒子结构形态的苯丙乳液。考察了乳化剂类型和配比、聚合物玻璃化转变温度(Tg)、乳胶粒子结构形态及含羧基功能单体用量对乳液冻融稳定性的影响,并提出了乳液冻融稳定的机理,阐明了上述因素的作用原理。结果表明,引入可聚合乳化剂、功能单体的羧基化改性均有利于乳液冻融稳定性的提高;与硬核软壳和均相共聚2种粒子结构相比,软核硬壳更有利于改善乳液的冻融稳定性,且壳层Tg越高,对应乳液的冻融稳定性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乳液 冻融稳定性 玻璃化转变温度 核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基聚氨酯乳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5
作者 庄雨 彭刚阳 +2 位作者 段晓俊 朱延安 瞿金清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565-2576,共12页
聚氨酯乳液由于性能优异已广泛应用于建筑、皮革、金属防腐等领域的涂装与防护。现有聚氨酯乳液大多为石油基产品,出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伴随生物基原料的快速发展和大规模商业化,生物基聚氨酯乳液获得快速发展。该文综述了合成聚氨酯... 聚氨酯乳液由于性能优异已广泛应用于建筑、皮革、金属防腐等领域的涂装与防护。现有聚氨酯乳液大多为石油基产品,出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伴随生物基原料的快速发展和大规模商业化,生物基聚氨酯乳液获得快速发展。该文综述了合成聚氨酯乳液的生物基原料和助剂,包括生物基异氰酸酯、多元醇、扩链剂、丙烯酸(酯)单体以及其他生物基原材料,同时分析了木质素基、植物油基、非天然单体以及其他生物基聚氨酯乳液的新进展,指出了生物基聚氨酯乳液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原材料供应不足、成本高和产物性能差等,展望了生物基聚氨酯乳液在无溶剂、高生物基含量和多功能等产品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基聚氨酯乳液 研究进展 涂料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醛改性羧酸/非离子型聚氨酯水分散体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5
16
作者 燕民翔 朱延安 瞿金清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09-1314,共6页
采用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聚氧乙烯醚(YmerTM N120)为复合亲水单体,以聚醛树脂(A81)、聚醚二元醇(N220)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原料合成了聚醛改性羧酸/非离子型聚氨酯水分散体(PUD),研究了DMPA/N120质量比、A81添加量和NCO/OH摩... 采用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聚氧乙烯醚(YmerTM N120)为复合亲水单体,以聚醛树脂(A81)、聚醚二元醇(N220)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原料合成了聚醛改性羧酸/非离子型聚氨酯水分散体(PUD),研究了DMPA/N120质量比、A81添加量和NCO/OH摩尔比对PUD及涂膜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添加A81可提高PUD涂膜的硬度、光泽和耐化学品性,特别是耐醇性能;当A81添加量为5%,DMPA与N120质量比0.4,NCO与OH摩尔比为1.5时合成的PUD涂膜具有较好的耐水、耐化学品性和较高的硬度。热重分析(TGA)发现A81改性PUD涂膜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与未改性的PUD对比发现,经A81改性后的PUD拥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醛树脂 聚氨酯水分散体 耐化学品性 羧酸/非离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TMPPs/非离子型水性聚氨酯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3
17
作者 燕民翔 朱延安 瞿金清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393-2399,共7页
采用三羟甲基丙烷(TMP)与邻苯二甲酸酐(PA)、顺丁烯二酸酐(MA)和丁二酸酐(SA)经酯化反应合成了新型亲水单体三羟甲基丙烷邻苯二甲酸单酯(TMPPs)、三羟甲基丙烷顺丁烯二酸单酯(TMPMs)和三羟甲基丙烷丁二酸单酯(TMPSs);并... 采用三羟甲基丙烷(TMP)与邻苯二甲酸酐(PA)、顺丁烯二酸酐(MA)和丁二酸酐(SA)经酯化反应合成了新型亲水单体三羟甲基丙烷邻苯二甲酸单酯(TMPPs)、三羟甲基丙烷顺丁烯二酸单酯(TMPMs)和三羟甲基丙烷丁二酸单酯(TMPSs);并与聚氧乙烯醚(YmerTM N120)复合作为亲水扩链剂,通过预聚体法合成了聚氨酯水分散体(PUD)。研究了新型羧酸单体及TMPPs/N120质量比对PUD涂膜耐化学品性、硬度、力学性能、热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采用TMPPs制备PUD的贮存稳定性、涂膜硬度、耐水和耐醇性等优于TMPMs和TMPSs制备的PUD。随TMPPs/N120质量比增大,PUD固体含量降低,PUD胶膜的拉伸强度增大,断裂伸长率降低,涂膜硬度增大,耐醇性变好,适宜的TMPPs与N120质量比为6:5~4:8;与DMPA相比,TMPPs的引入提高了PUD涂膜的硬度和热稳定性,能显著提高PUD胶膜的耐污性(包括耐墨水性、耐咖啡、耐绿茶性、耐红酒性等)。因此,TMPPs是较好的制备PUD的亲水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酯化 聚合 乳液 聚氨酯 合成 耐化学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溶剂蓖麻油聚酯多元醇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长坤 梁亮 +1 位作者 蒲永祥 汪松青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19,共6页
以菴麻油、甘油、己二酸和乙二醇为原料,酯化缩聚合成低黏度的菖麻油聚酯多元醇,并将该萌麻油聚酯多元醇与HDI聚异氧酸酯制备无溶剂涂料。研究了醇酸比[n(一0H):n(—COOH)]对菴麻油聚酯多元醇及其涂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醇酸比为1... 以菴麻油、甘油、己二酸和乙二醇为原料,酯化缩聚合成低黏度的菖麻油聚酯多元醇,并将该萌麻油聚酯多元醇与HDI聚异氧酸酯制备无溶剂涂料。研究了醇酸比[n(一0H):n(—COOH)]对菴麻油聚酯多元醇及其涂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醇酸比为1.32时,艷麻油聚酯多元醇所制涂层的耐水性、耐冲击性、耐擦伤性、柔韧性等综合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油 聚酯多元醇 无溶剂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粒径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及助成膜性能 被引量:3
19
作者 钟尚富 朱延安 瞿金清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75-1278,共4页
采用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小粒径聚丙烯酸酯乳液(PA),取代有机小分子成膜助剂辅助硬树脂乳液成膜,制备超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的水性木器涂料。考察了PA玻璃化转变温度(Tg)、乳化剂配比及添加量和甲基丙烯酸(MAA)用量等对... 采用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小粒径聚丙烯酸酯乳液(PA),取代有机小分子成膜助剂辅助硬树脂乳液成膜,制备超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的水性木器涂料。考察了PA玻璃化转变温度(Tg)、乳化剂配比及添加量和甲基丙烯酸(MAA)用量等对乳液聚合稳定性、乳液性能及助成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物Tg由0℃降到-20℃时,PA助成膜能力明显增强;复合乳化剂中随反应性乳化剂比例的增大,凝胶率从0.83%降低到0.10%;乳化剂的用量增加到2.1%时,乳液平均粒径可减小到69 nm,助成膜能力增强;MAA添加量为4.5%时制备的PA配制的水性木器涂料的总VOC含量低至33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成膜性能 丙烯酸酯乳液 反应性乳化剂 乳液聚合 丙烯酸系列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固体含量新型羟基聚酯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1
20
作者 敖伟 刘道峰 +3 位作者 段晓俊 彭刚阳 朱延安 瞿金清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2-47,53,共7页
采用小分子多元醇与苯酐反应生成含端羧基的半酯,再与环氧化合物开环反应制得系列羟基聚酯,该反应在较低温度(130℃以下)下进行,且不需要二甲苯作为带水剂,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采用聚醚多元醇改性进一步降低聚酯的黏度,探究了多元醇种... 采用小分子多元醇与苯酐反应生成含端羧基的半酯,再与环氧化合物开环反应制得系列羟基聚酯,该反应在较低温度(130℃以下)下进行,且不需要二甲苯作为带水剂,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采用聚醚多元醇改性进一步降低聚酯的黏度,探究了多元醇种类、多元醇与酸酐物质的量比、环氧单体种类、聚醚多元醇的种类和添加量对聚酯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聚酯的稀释曲线。利用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氢谱仪、热重分析仪和凝胶渗透色谱仪对树脂进行表征,测试了固化涂膜的机械性能、耐溶剂性和热稳定性。得到的聚酯黏度低至860 m Pa·s(质量固含量80%),相对分子质量为800~2 000,分布系数约为1.12。用其配制的双组分聚氨酯涂料具有优异的理化性能,施工VOC含量低至350 g/L,且涂膜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聚酯 高固含量 聚醚多元醇 黏度 涂膜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